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50)
2023(5133)
2022(4601)
2021(4232)
2020(3810)
2019(9089)
2018(8923)
2017(17522)
2016(9807)
2015(11192)
2014(11529)
2013(11576)
2012(11001)
2011(9979)
2010(10104)
2009(9492)
2008(9623)
2007(8900)
2006(7485)
2005(6645)
作者
(29924)
(25281)
(25263)
(24344)
(15898)
(12222)
(11701)
(9967)
(9320)
(8845)
(8523)
(8448)
(8189)
(8091)
(7910)
(7898)
(7849)
(7438)
(7291)
(7286)
(6415)
(6178)
(6129)
(5794)
(5730)
(5676)
(5611)
(5512)
(5100)
(5094)
学科
(44278)
经济(44243)
管理(25207)
(24780)
方法(23112)
数学(20959)
数学方法(20797)
(18874)
企业(18874)
(12073)
(10401)
中国(10387)
地方(9532)
(9506)
(8429)
贸易(8428)
(8114)
农业(7944)
业经(7737)
(7032)
(6679)
(6310)
财务(6297)
财务管理(6276)
环境(6158)
(5894)
企业财务(5884)
银行(5874)
理论(5861)
(5698)
机构
大学(148351)
学院(146933)
(60696)
经济(59299)
管理(55223)
研究(49948)
理学(47770)
理学院(47136)
管理学(46270)
管理学院(45993)
中国(36634)
科学(32335)
(31482)
(27891)
(26771)
(26203)
研究所(23988)
业大(23805)
中心(23515)
(22410)
农业(22324)
财经(21764)
(20287)
师范(20096)
(19645)
北京(19592)
经济学(19118)
(17664)
(17562)
经济学院(17553)
基金
项目(97421)
科学(75961)
基金(70506)
研究(68819)
(61740)
国家(61276)
科学基金(51784)
社会(43006)
社会科(40769)
社会科学(40753)
基金项目(38468)
(38340)
自然(34235)
自然科(33420)
自然科学(33407)
自然科学基金(32795)
(32644)
教育(32003)
资助(28768)
编号(28366)
成果(22931)
重点(22119)
(21853)
(21101)
(19701)
课题(19287)
科研(19207)
创新(18489)
计划(18476)
教育部(18366)
期刊
(64108)
经济(64108)
研究(40636)
中国(25384)
学报(24493)
(24388)
科学(22053)
(21181)
大学(17669)
管理(16846)
学学(16676)
农业(16220)
教育(13106)
技术(12451)
(11349)
金融(11349)
财经(10638)
业经(10338)
经济研究(10223)
问题(9388)
(9198)
(9095)
技术经济(8071)
统计(7726)
(7537)
资源(7401)
理论(7342)
商业(7271)
(7134)
图书(7105)
共检索到2081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宁  
“赛博空间”,又叫“网络社会”或“网络空间”,是运用计算机技术把全球的人、机器、信息源都联结成网、包含着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内容的新型空间。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是一种亟待深入研究的新的交往方式。基于赛博空间特点之上的人际交往与传统的人际交往存在较大的差别。研究赛博空间人际交往的起因、特点和主要类型,揭示其对现实社会的挑战,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佟有才  杨双双  杨迎春  
加剧的生存竞争使校园人际交往压力上升,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凸现。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月香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 ,较高的人际智能和自我意识智能能更好地促使个体的自我完善 ,提高个体的人格素质。而周围环境特别是人际环境对这两种智能的高低有着重要影响。因此 ,从人际关系着手 ,通过创设良好的人际氛围 ,培养聋职高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使聋生在社会交往中发展个性、完善个性 ,是健全聋生的人格素质 ,促进聋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玉起  刘计敏  
新教师人际交往心理障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本文概括了新教师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表现,分析了造成新教师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主客观因素,提出了预防和矫治的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琳庆  
健康的人际交往心理,是大学生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个人才能、顺利渡过大学生活的重要保证。本文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不良心理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思路与对策,以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周永红  
目的:了解孤儿焦虑的特点,探讨人际交往能力、自尊与孤儿焦虑的关系。方法:采用人际交往能力、自尊和焦虑量表对广西360名小学四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的在校孤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孤儿焦虑明显高于全国常模,且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2)人际交往能力与自尊显著正相关,人际交往能力、自尊与孤儿焦虑之间皆显著负相关;(3)自尊在人际交往能力和孤儿焦虑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人际交往能力仅通过自尊影响孤儿焦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彬  霍宇红  李海燕  张峰  霍孟林  
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动机主要有好奇与从众心理的驱使、寻求自我认同、缓解抑郁的心理、情感表达的需要。大学生网络交往具有交往的匿名性、间接性、交互性等特征。本文在全面分析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利与弊后,提出了引导大学生网络交往的有效路径。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袁梅梅  
阐析人际交往分析工具PAC理论及其应用案例,针对图书馆员的人际交往心理,应用PAC理论揭示图书馆员在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状态及问题,并提出可操作的解决方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桂世权  
每年新生入校后,由于人际关系交往的不适,使一部分新生的学习和生活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可见,给予新生人际交往方面的关心和指导是十分必要的,这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大学学业的顺利完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兆信  李远煦  
高中线性的学习型人际关系在大学扩展成多维的人际关系网,让大学一年级学生难以适应,从而对其学习、心理、生活造成各种不良后果。笔者着重从高中与大学衔接的角度,重新审视了大学新生人际交往障碍表现,建议应以大学新生的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为导向,多维度、多视角关注衔接时期大学新生人际交往关系的良性建构。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杨惠  吕圣娟  王陆  彭艳均  
本文首先通过内容分析法对首都师大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一门网络课程进行实证研究,了解两个学年不同时期学习者的高水平知识建构情况。然后,研究者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计算学习者的人际交往情况,在整体层次判断学习者的交往网络是否影响其高水平知识建构;在个体层次分析学习者的网络个体属性与其高水平知识建构的相关性;在角色分析层次统计网络中不同角色的学习者对高水平知识建构的贡献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互惠性高的网络利于学习者的高水平知识建构;特征向量高的学习者知识建构水平也较高;核心参与者是高水平知识建构的主要贡献者。最后,笔者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拟合了学习者的人际交往及其高水平知识建构的方程,通过该方程可以看到学习者的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戴春平  
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的重要能力之一,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是高职院校的责任。通过调查发现,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在大力构建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将影响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高职院校只有大力构建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体系,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丁园园  吕伟  姚本先  
本文通过自编的《大学生人际交往价值观调查问卷》对30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目的、人际交往手段和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三方面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大学生与朋友的交往更多出于互助、友情和自我完善的目的。男大学生更倾向于主动地结交朋友。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更看重心理因素,而男大学生更看重生理因素。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张雁  
图书馆长人际交往艺术初探张雁(湖北汉川县图书馆,432300)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开放的扩大,图书馆长的活动空间日益拓宽。面对图书馆这个开放系统,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是馆长的重要工作内容。1图书馆长人际交往的必要性图书馆长人际交往的必要性,主要是由以下两...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朝晖  温梅  李惠超  
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能力,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对当代大学生非常重要。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学习人际交往的知识,培养人际交往的技能两个方面。人际交往的知识学习主要包括人际交往心理学知识和社交礼仪知识;培养人际交往的技能主要通过个体咨询、团体咨询、加强班集体建设、加强宿舍文化建设、指导学生社团活动等途径得以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