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09)
2023(9798)
2022(8544)
2021(8175)
2020(7186)
2019(16604)
2018(16441)
2017(33022)
2016(18397)
2015(21042)
2014(21403)
2013(21343)
2012(20413)
2011(18312)
2010(18868)
2009(17972)
2008(18601)
2007(16897)
2006(14874)
2005(13549)
作者
(53300)
(44409)
(44278)
(42741)
(28418)
(21043)
(20581)
(17223)
(16467)
(16298)
(14935)
(14649)
(14158)
(14152)
(14083)
(13826)
(13825)
(13090)
(12903)
(12800)
(11257)
(11041)
(10868)
(10179)
(10060)
(10039)
(10000)
(9876)
(8970)
(8866)
学科
(73854)
经济(73775)
管理(58500)
(54845)
(44406)
企业(44406)
(35779)
方法(34275)
数学(30726)
数学方法(30400)
中国(22567)
(22404)
(19659)
(18806)
财务(18775)
财务管理(18717)
企业财务(17762)
(15540)
贸易(15532)
(15152)
(15048)
银行(15024)
地方(14895)
(14785)
业经(14411)
(14195)
财政(14152)
农业(13919)
(12702)
(12525)
机构
学院(266889)
大学(266286)
(113074)
经济(110555)
管理(100332)
研究(89758)
理学(84920)
理学院(84008)
管理学(82689)
管理学院(82184)
中国(71893)
(64463)
(56528)
科学(53029)
(46719)
财经(46570)
(44071)
(42080)
(41898)
中心(41643)
研究所(41405)
业大(37261)
北京(36352)
经济学(34917)
农业(34814)
财经大学(33950)
(33669)
师范(33363)
(32978)
经济学院(31689)
基金
项目(161842)
科学(125899)
研究(120891)
基金(115927)
(99559)
国家(98690)
科学基金(83350)
社会(74868)
社会科(70843)
社会科学(70821)
(63004)
基金项目(60542)
教育(56267)
(53135)
自然(52821)
自然科(51483)
自然科学(51467)
编号(50991)
自然科学基金(50527)
资助(49409)
成果(43821)
(37231)
重点(36620)
课题(35257)
(34785)
(32576)
(32462)
教育部(31878)
科研(31259)
项目编号(30897)
期刊
(129244)
经济(129244)
研究(85407)
(55217)
中国(52608)
(39494)
学报(38602)
管理(35772)
科学(34709)
(30174)
金融(30174)
大学(29306)
学学(27601)
教育(26627)
农业(26167)
财经(23830)
技术(21835)
经济研究(21812)
业经(20709)
(20339)
问题(17782)
(15708)
理论(14133)
财会(13658)
会计(13642)
(13465)
技术经济(13407)
统计(13077)
商业(12715)
实践(12648)
共检索到4144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华  
一、从省际间人均财政收支变动系数看我国财政的一般性再分配功能众所周知,1980年代实施的财政包干责任制,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增强了地方的经济活力,扩大了地方政府的财源,使地方财政所占比重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与此同时,中央财政所占比重明显下降,中央政府对地区间的调节和再分配功能迅速下降。由于地区间财政能力的分化,再加上还没有建立起规范的公共服务投入机制,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永友  丛树海  
The paper researches the issue of time lag of public financial policy.Even though it draws a common conclusion that public financial polic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monetary policy,but the analysis is more deeply and detailed by comparing with normal analyses.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游宏炳  
宏观调控实践与财政政策转变游宏炳一、宏观调控的实践经验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抑制通货膨胀,防止经济发展出现大的波动,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因此,促使经济增长的潜力尽最大可能得到利用,又不导致通货膨胀,...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顾广玲  
本文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积极探索财政政策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调控作用。财政调控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为对象,既能进行总量调控,也能矫正经济结构,并能根据经济运行状态变化及时调整调控范围与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调控作用,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保证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和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昌文  
财政手段是政府实行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工具之一。无论是从市场经济发展的理论还是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我们都可以看出财政手段在调控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作用。与金融手段等不同之处在于,财政手段调控经济运行有其本身的特点:一是直接性,即财政政策是由政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晓宇  
在防风险和汇率贬值压力并存的情况下,宏观调控所倚重的工具正在由货币政策转向财政政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财政部《财政预算草案报告》中对财政政策的定调是要"更加积极有效"。从预算增速和赤字率等指标来看,一般公共预算内财政政策在"量"上基本符合预期;亮点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是预算外准财政的加码;二是财税政策更加追求质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程志宏  程志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晓宇  
在防风险和汇率贬值压力并存的情况下,宏观调控所倚重的工具正在由货币政策转向财政政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财政部《财政预算草案报告》中对财政政策的定调是要"更加积极有效"。从预算增速和赤字率等指标来看,一般公共预算内财政政策在"量"上基本符合预期;亮点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是预算外准财政的加码;二是财税政策更加追求质量。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殿相  
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都把财政政策作为主要手段之一,西方国家的财政政策无疑对我国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但是,由于我国的经济运行机制不同,宏观调控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同,西方国家的财政政策很难在我国完全发挥作用。认真研究财政政策在我国作用的特殊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溶沧  
一、一个带规律性的历史现象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历史表明,在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日益加强,宏观调控水平的不断提高,是一种带规律性的历史现象。何至于此,可以说这既是充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钱晔  
试论我国政策金融机构与财政宏观调控职能的良性衔接钱晔政策性银行,是由政府设立、参股或保证的,不以盈利为目的,专门为贯彻、配合政府的宏观调控意图而在某些领域从事政策性投资活动,以支持政府干预经济、实现宏观调控的特殊金融机构。我国从1994年起建立政策性...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闫坤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审核预算的重点由平衡状态、赤字规模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其中一个重点目标就是解决财政政策顺周期性问题,使财政政策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减小财政政策顺周期效应的不利影响已成为当前我国新一轮财政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财政政策顺周期性的特点及主要表现所谓顺周期性即相关宏观调控政策取向(或实际运行效果)表现出与经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银娥  李芳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沈巍  孙跃实  闫爱玲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调节总需求的两大宏观经济政策。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财政与货币政策。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利用在西方广泛流行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控宏观经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调控特点不断发生变化。本文从政策的调控手段、调控力度、调控方向、搭配形式等方面将改革开放30年来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特点加以分析和比较,力图找出产生变化的原因,并对其中的经验与教训加以剖析,希望能够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调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苏明  杨良初  程瑜  周东海  
"十二五"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对财政宏观调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物价涨幅依然偏高,对居民生活影响很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依然不足,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不够强劲;政府公共投资规模较大,投资结构不甚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场产生了"挤出效应";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较慢,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