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49)
2023(10191)
2022(8819)
2021(8014)
2020(6942)
2019(15964)
2018(15617)
2017(30150)
2016(16859)
2015(18701)
2014(18618)
2013(18485)
2012(17296)
2011(15817)
2010(15785)
2009(14779)
2008(14798)
2007(13541)
2006(11659)
2005(10358)
作者
(52129)
(43719)
(43551)
(41311)
(27813)
(21299)
(19934)
(17196)
(16240)
(15518)
(14741)
(14310)
(14046)
(13955)
(13748)
(13663)
(13497)
(13070)
(12555)
(12498)
(11138)
(10755)
(10532)
(10015)
(9794)
(9739)
(9711)
(9619)
(8861)
(8821)
学科
(70312)
经济(70234)
(47877)
管理(47139)
(38270)
企业(38270)
方法(32478)
数学(28850)
数学方法(28594)
(20385)
(17716)
中国(16932)
地方(15924)
(15571)
贸易(15568)
(15134)
业经(14914)
(14859)
农业(13761)
(12672)
(11166)
财务(11143)
财务管理(11114)
技术(10486)
企业财务(10480)
环境(10336)
(10189)
(10179)
银行(10127)
(9807)
机构
大学(248898)
学院(247343)
(101314)
经济(99310)
管理(93412)
研究(87206)
理学(81330)
理学院(80326)
管理学(78962)
管理学院(78496)
中国(63112)
科学(56293)
(52318)
(51617)
(46264)
(43634)
研究所(42591)
业大(42296)
农业(41467)
中心(39501)
(36766)
财经(35583)
(32766)
北京(32546)
师范(32321)
(32195)
经济学(30823)
(30717)
(29241)
经济学院(28197)
基金
项目(168450)
科学(130713)
基金(121945)
研究(116188)
(109406)
国家(108484)
科学基金(90512)
社会(73448)
社会科(69663)
社会科学(69636)
(65850)
基金项目(65349)
自然(60623)
自然科(59193)
自然科学(59169)
自然科学基金(58158)
(57116)
教育(53608)
资助(49250)
编号(46277)
重点(38719)
(37188)
(37173)
成果(37062)
(35078)
计划(33423)
科研(33202)
创新(32810)
课题(32057)
教育部(31065)
期刊
(107012)
经济(107012)
研究(67654)
学报(46551)
(46319)
中国(43383)
科学(40360)
大学(33479)
(33478)
学学(31780)
管理(31543)
农业(30990)
教育(22814)
(20441)
金融(20441)
技术(18893)
业经(18259)
经济研究(17528)
(17356)
财经(17308)
问题(14946)
(14822)
(13296)
(13015)
技术经济(12425)
商业(12363)
业大(11913)
科技(11896)
国际(11610)
资源(11185)
共检索到3538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肖欢  谢思强  
奥巴马政府自提出"重返亚太"战略以来,视南太平洋地区为美国战略调整的重要支点,不断增大对该地区外交、军事方面的战略投入,以巩固其联盟体系,力图保持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最终实现全球战略重心向亚太地区的转移。对于美国的战略调整,南太平洋地区国家有不同的考虑,也做出了不同的反应。美国南太平洋战略的调整将对亚太地区的力量格局和中国周边安全产生重大影响,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梁甲瑞  
随着中国在南太平洋的影响力不断加大,中国在该地区开始扮演重要的战略角色。中美目前在南太地区处于一种"软平衡"的博弈态势,这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太平洋岛国海洋面积广大,海洋边界的划定没有明确的标准,很难实施硬平衡;第二,中国与太平洋岛国之间较强的经济联系有助于削弱硬平衡;第三,中美在南太地区的军事力量差距比较悬殊。与此同时,随着国际地缘政治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区域外国家参与到南太地区的博弈中来,这些区域外国家在中美"软平衡"态势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是影响"软平衡"重要变量。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梁甲瑞  
随着中国在南太平洋的影响力不断加大,中国在该地区开始扮演重要的战略角色。中美目前在南太地区处于一种"软平衡"的博弈态势,这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太平洋岛国海洋面积广大,海洋边界的划定没有明确的标准,很难实施硬平衡;第二,中国与太平洋岛国之间较强的经济联系有助于削弱硬平衡;第三,中美在南太地区的军事力量差距比较悬殊。与此同时,随着国际地缘政治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区域外国家参与到南太地区的博弈中来,这些区域外国家在中美"软平衡"态势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是影响"软平衡"重要变量。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小稳  
随着美国全球战略重心加速东移,特别是在近期美国从伊拉克撤军与从阿富汗准备抽身而退之时,美国在亚太地区频频举行军事演习,尤其是美借天安舰之机,趁势强化美韩与美日同盟,并高调介入南海争端,与东南亚伙伴强化军事互动,积极谋求南海争端的国际化。美国正沿太平洋,从东北亚至东南亚一线,事实上形成了针对中国的战略围堵。美国近期升高西太平洋紧张局势的一系列举动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重心从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的重要组成部分。奥巴马加速重返亚太的战略调整将对中国实施远海战略与拓展战略纵深以及推行和谐周边的外交战略产生冲击。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丑则静   郭晓萱  
美国“印太战略”出台与全面强化后,太平洋岛国的战略价值被不断抬升。美国从安全、经济与意识形态多领域系统加强了对太平洋岛国的争夺,其政策体系趋于完善。在大国竞争回归背景下,中国在太平洋岛国地区的存在与影响力上升引发了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战略焦虑,美国正将太平洋岛国视作“印太战略”与对华战略竞争的重点推进地区。然而,在“竞赢”中国、霸权护持战略目标支配下的美国太平洋岛国政策,表现出对地区和平稳定、发展繁荣及应对气候变化等核心关切的漠视,在导致太平洋岛国地区阵营化、大国竞争化与意识形态化风险上升的同时,其政策限度不断显现。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梁甲瑞  
国家对外政策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其中战略叙事和本体安全是形成国家对外政策的两个重要因素。自奥巴马政府以来,美国对太平洋岛屿地区的政策一直处于演进之中。其中,本体安全是美国对太平洋岛屿地区政策演进的直接动力。而这三届政府的不同战略叙事,建构了本体安全或不安全状态。美国为了进一步确保本体安全,必然会不断恶意框定对中国的战略叙事,日益完善对太平洋岛屿地区的政策。然而,美国对太平洋岛屿地区的政策演变无法站住脚,主要有四个原因:第一,特朗普政府和拜登政府针对中国的战略叙事并不符合实际;第二,美国对太平洋岛屿地区的政策演变,本质上是“美国内湖”理念的回归,而并不是由本体安全或不安全促成的;第三,美国对太平洋岛屿地区的政策演变并不能保障其本体安全;第四,美国对太平洋岛屿地区政策的演变不仅口惠而实不至,而且没有真正尊重太平洋岛屿地区主义。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刘炜  
南太平洋地区国家最高审计机关研修班于8月30日在辽宁大连召开,中国审计署副审计长董大胜参加研修班并作了专题报告。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和商务部副部长崇泉出席了9月9日的研修班结业典礼。董大胜作了关于中国政治与经济和审计体制介绍的专题报告。他指出,中国与南太地区都属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环境、医疗卫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俊谊  戴小杰  
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是我国金枪鱼延绳钓的主要捕捞种类,也是中西部太平洋海域重要的温带金枪鱼物种。2019年中西部太平洋海域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总渔获量为85050t,其中96%的渔获量由延绳钓渔船捕捞,我国延绳钓船队捕捞量占了三分之一,为该海域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捕捞第一大国。中西部太平洋渔业委员会(WCPFC)于2005年首次通过了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管理措施,旨在限制公约区20°S以南的捕捞努力量。本文通过分析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管理路线图和新修订的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养护管理措施,建议废除南方长鳍金枪鱼管理措施中关于我国在南纬20°作业船数为70艘的限制,拓展作业海域,积极与太平洋岛国开展长期租赁安排入渔机制。探讨了南太平洋岛国提出的基于专属经济区的渔业管理制度对中国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渔业的影响,为中国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渔业今后的调整方向及应对策略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卢洁  邹磊磊  
南太平洋区域性渔业管理组织(South Pacific Regional Fisheries Management Organisation,SPRFMO)在管理南太平洋渔业资源以及保护海洋生态系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相较于其他区域性渔业管理组织(Regional Fisheries Management Organizations,RFMOs),SPRFMO在管理理念和管理措施等方面独具特色。作为SPRFMO成员,中国在开展渔业资源开发与养护时遵守既定措施,不断提高履约意识和履约能力,但是在积极参与规则制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文探讨中国如何以现有履约实践为基础,结合SPRFMO管理特点,发挥在鱿鱼生产和科研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深度参与SPRFMO议事规则和养护管理措施制定,更大地促进南太平洋渔业资源养护和渔业可持续发展,在维护我国渔业权益的同时,贡献渔业治理的中国方案。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杨香帅  邹晓荣  徐香香  汪子安  
ENSO(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是目前全球已知的最大海-气相互作用现象,对渔业生产具有重要影响。根据2003—2016年我国东南太平洋智利竹■鱼渔捞日志资料,结合Ni■o 3. 4区海表温度距平值(SSTA)分析智利竹■鱼渔场资源丰度和时空分布。结果表明:智利竹■鱼渔场重心变化与ENSO现象存在着显著相关性,Ni■o 3. 4区SSTA与经度重心的关联度为0. 700,与纬度重心的关联度为0. 726,与CPUE月间变化的关联度为0. 520,与CPUE年间变化的关联度为0. 703。厄尔尼诺期间,渔场重心存在向西北移动的趋势,其CPUE高于正常月份平均值;拉尼娜期间,渔场重心存在向东南移动的趋势,其CPUE低于正常月份平均值。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徐红云  汪金涛  陈新军  周为峰  
根据2003~2011年的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Trachurus murphyi)生产统计数据及海表水温(ssT)数据,以经纬度方向上偏移幅度和栖息地的铺展面积作为衡量指标,基于作业网次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用外包络法建立各月的栖息地适应指数模型,分析各月适宜栖息的海表水温范围。以2003~2011年各月历史均温为基础,研究海表水温分别升高和降低0.5、1、2℃,适宜栖息地的经纬度偏移幅度与铺展面积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的栖息地随着ssT的升高,有明显的向南移动趋势,5月、8月适宜栖息地面积逐渐减少,而6~7月份适宜栖息地面积则增加了;当ssT下降时,智利竹筴鱼适宜栖息地有...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吴超  邹晓荣  张敏  张伟  周斌  陆奇巍  徐申南  
根据大型拖网渔船"开欣"轮2010年7-10月在东南太平洋海域采集的211尾智利竹鱼样本,对其矢耳石形态特征进行观察与测量。东南太平洋智利竹鱼的矢耳石存在4个区,即前区、后区、背区和腹区。有明显的基叶,基叶均长于翼叶。对矢耳石的24项形态参数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耳石总长(L1)、耳石中心到末端的距离(L3)、耳石末端到翼叶的距离(L11)、耳石末端到矩口的距离(L13)可作为耳石长度特征参数,耳石中心到腹部的距离(L5)、耳石末端到腹部的距离(L10)、耳石腹部到矩口的距离(L18)、耳石翼叶的长度(L23)则可作为耳石宽度特征参数。耳石长度特征参数L1、L3、L11、L13与叉长和...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衡  张胜茂  王雪辉  唐峰华  杨胜龙  化成君  何宗会  马海有  
根据2009年3~6月对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Trachurus murphyi)渔获进行随机取样,对其胃含物的饵料组成、重量、摄食等级和摄食习性等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智利竹筴鱼主要以鱼类[IRI(%)=93.20]为食,其次为磷虾类[IRI(%)=6.76]和柔鱼类[IRI(%)=0.03],偶见水母和桡足类。从胃含物组成的重量百分比来看,鱼鳞比例最大(占79.83%),其次为磷虾类(16.59%),柔鱼类也占一定的比例。从出现频次来看,鱼鳞出现次数最多(占95.28%),其次为磷虾类(52.83%)和鱼鳍鳍条(40.09%),偶见未消化完的鱼卵、磷虾眼睛和柔鱼类等。平均饱满指数各月份...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梁严威  邹晓荣  吴昔磊  张敏  陆奇巍  许啸  陈春光  
根据2003-2012年中国拖网渔船在东南太平洋公海的生产统计数据,基于GIS的地统计分析和空间分析方法,研究智利竹■鱼资源密度时空分布的年际变化。结果表明:东南太平洋智利竹■鱼不同年份空间分布趋势变化明显,2003与2004年,资源密度高值区分布在78°~85°W的东北部水域,由东北部向西南部递减;2005、2006及2007年,分布情况与前两年类似,但变化梯度较以前缓和;2008与2009年,资源密度高值区分布散乱,无明显规律;2010年,整体上资源密度呈西高东低的趋势,高值区多分布在93°W以西的水域;2011年,资源密度高值区分布在西北部水域;2012年,资源密度高值区分布在28°~3...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丁永敏  
联合国粮农组织81渔区(25°~60°S、150°E~120°W)的西南太平洋,面积为2837.5万km~2。新西兰位于该区的中西部,人少地广,经济主要依靠畜牧业,人民对鱼的需求量很少。在70年代中期的4年里,新西兰年渔获量为3.7~5.9万t,而此期在新西兰海域作业的日本底拖网年产量达4.77~15.68万t,前苏联达4.92~12.30万t,韩国底拖网也有4.1万t(1977年)的产量。70年代末期,新西兰海洋渔业发展迅速,鱼类、甲壳类、软体类的年产量从1979年的14万t逐年上升,到1991年达到61万t,上升了3倍多。 作为名贵鱼类的大西洋胸棘鲷(Hoplostethus at...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