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56)
2023(12162)
2022(10268)
2021(9114)
2020(8025)
2019(18521)
2018(18137)
2017(34943)
2016(19172)
2015(21970)
2014(22259)
2013(22173)
2012(21166)
2011(19454)
2010(19702)
2009(18876)
2008(18834)
2007(17336)
2006(15476)
2005(14489)
作者
(60124)
(50492)
(50483)
(48216)
(32247)
(24282)
(22992)
(19567)
(19130)
(18029)
(17543)
(16837)
(16494)
(16241)
(16228)
(15879)
(15175)
(15058)
(14866)
(14644)
(12796)
(12717)
(12378)
(11646)
(11570)
(11352)
(11292)
(11174)
(10314)
(9986)
学科
(98275)
经济(98157)
管理(58241)
(52126)
(43232)
企业(43232)
方法(37283)
数学(32658)
数学方法(32375)
(23711)
中国(22552)
(21623)
(21599)
地方(21408)
(20586)
业经(19015)
(14732)
贸易(14725)
(14603)
(14534)
(14515)
金融(14511)
银行(14485)
(14227)
农业(14136)
环境(13870)
(13845)
地方经济(13834)
(13736)
财务(13703)
机构
大学(295107)
学院(292183)
(129473)
经济(126778)
研究(107113)
管理(105042)
理学(89148)
理学院(88090)
管理学(86563)
管理学院(86018)
中国(80911)
科学(65317)
(62685)
(60851)
(56731)
(54292)
研究所(51171)
中心(47861)
财经(47257)
(46602)
业大(44636)
农业(42893)
(42574)
经济学(41602)
北京(39756)
(37877)
经济学院(37158)
(36772)
师范(36288)
(35775)
基金
项目(186157)
科学(144857)
基金(134919)
研究(132269)
(119128)
国家(118164)
科学基金(98960)
社会(84746)
社会科(80209)
社会科学(80183)
(72378)
基金项目(70525)
自然(63707)
自然科(62157)
自然科学(62129)
(61348)
自然科学基金(61028)
教育(60501)
资助(56322)
编号(52116)
成果(43879)
重点(42955)
(41743)
(41068)
(37904)
课题(37243)
(36466)
科研(36000)
创新(35746)
教育部(35376)
期刊
(152252)
经济(152252)
研究(91369)
中国(60469)
学报(50861)
(49383)
(49370)
科学(44639)
管理(40340)
大学(38016)
学学(36182)
农业(32384)
(29193)
金融(29193)
教育(26837)
财经(25225)
经济研究(25147)
技术(24726)
(21788)
业经(21531)
问题(19800)
(16987)
技术经济(15938)
(15705)
(14821)
世界(14322)
统计(14239)
理论(13749)
国际(13657)
商业(12661)
共检索到4544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仁伟  吴雪明  
本文首先分析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基本趋势——知识经济、全球化及放松管制和自由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促使新经济浮现的新型微现经济机制及其有效运作所需的宏观条件,这些条件主要包括知识储备、市场规模、市场效率和分配机制。在这个框架下,本文还对新经济首先在美国浮现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史健勇  
本文首先对我国经济的新业态——平台经济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和阐述,并分析了其特征和历史演进,然后从微观视角诠释了平台经济的网络效应及其促进经济增长的运营机理,最后对平台经济微观运营机理模型进行分析,得出一些有价值的启示。本文对我国平台经济的研究有一定的奠基作用,对平台经济的理论研究工作和实践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军  王丹惠  王春华  
2012年12月8日,由《经济学动态》编辑部和北京物资学院商学院联合主办的"新经济形势下宏观政策的微观影响"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央财经大学、贵州财经大学、黑龙江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北京营管部、中韩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等实务部门以及《中国流通经济》、《会计之友》杂志社有关期刊的5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一、宏观经济变化趋势展望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树成研究员分析了当前和未来五年中国宏观经济走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文军  
如果说20世纪最后两年有什么词汇使用频率最高的话,无疑会首推“新经济”(New Economy)。本文旨在通过对新经济现象的考察,从宏观角度对其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判定其技术经济效果,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佐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孔德涌 ,于景元 ,穆恭谦  
当前,在邓小平同志讲话精神的鼓舞下,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正以锐不可挡之势向纵深发展。科技体制改革作为整个改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抓住当前有利时机,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加大改革的力度和改革的步伐,下大力气从根本上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体制和机制问题,以使国民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促进经济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本文仅就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的机制问题,提出一些设想和思路供进一步研究和决策参考。一、在宏观上把科技教育作为第四产业来抓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文进  
市场经济下的宏观经济运行是由微观机制决定的。本次经济衰退是我国经济自身调整的需要,但因强劲的外部需求和畸形的投资扩张延缓了约两年时间,由此加深了潜伏已久的衰退力量,而持续的紧缩政策更是火上浇油。从整个企业成本收益的关系看,近两年内,成本的下降要慢于收入的减少,因而经济会在利润下降中继续衰退,但力度会逐渐减轻;两年后,成本的下降会快于收入的减少,甚至出现成本下降与收入增加的情况,故经济又会在利润回升中增长。此外,研究发现,我国经济的全面复苏可能要滞后于欧美国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成忠  曹小鹏  
如何解决当前商业银行运行机制问题 ,实现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率年均下降 2- 3个百分点是当前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性环节之一。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常州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进行分析 ,得出以下政策结论 :第一 ,决定当前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主要因素是商业银行自身管理体制和宏观经济环境 ,前者是内因 ,后者是外因 ,必须综合考察 ;第二 ,以商业银行内部管理代替监管当局的外部监督 ,实行一定程度的放松管制是更有效率、成本更低的制度选择 ;第三 ,市场竞争机制是商业银行自发提高经营绩效的硬性制度约束。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海洋  孔祥贞  汤二子  
新新贸易理论在我国已经引起了充分注意,但紧随其后产生的新新经济地理却受到忽视,而新新经济地理对空间经济理论的突破是:在规模经济与垄断竞争的框架下,放弃企业或劳动者同质性假定,从微观角度研究产业集聚和地区经济"质"(企业效率)的差异。在理论方面本文将当前研究归结为DS、OTT和BEJK三大分析框架;在实证方面总结了新新经济地理对新经济地理估计偏误的校正。并且展望了新新经济地理与企业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中国转型经济特殊国情相结合的研究方向。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许海晏  王静  陈晓梅  
2012年12月8日,北京物资学院商学院和《经济学动态》杂志社联合举办了"新经济形势下宏观政策的微观影响"研讨会。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西南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贵州财经大学、黑龙江大学、中国人民银行北京营管部、中韩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及《会计之友》杂志社等单位的五十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祥炎  郭红卫  
完整的产权激励包括微观机制与宏观机制两个方面,西方现代产权理论倾向于微观与效率分析,产权和政府被处理为两个独立的要素,因而使得西方产权理论在解释经济增长和政府职能上存在着诸多困难。深入研究产权的宏观激励机制,剖析政府介入产权的价值与"适度"问题,对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有着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安同良  杨晨  
通过观察互联网快速发展时期中国企业"集聚逆转"的事实,本文使用融入房地产部门的新经济地理模型,基于互联网对企业的"引力机制"与放大房价分散力的"放大机制",推演互联网对中国经济地理格局的"重塑机制"。实证方面,应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检验互联网影响企业区位选择的微观机制,运用工具变量法验证互联网重塑经济地理格局的宏观效应。研究发现:网络经济时代,互联网已成为地区竞争优势的源泉,对企业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快速上涨的房价大幅提高了拥挤成本,成为分散企业的力量。中国的"基础设施奇迹"填平了"接入鸿沟",在充分发挥网络外部性的同时,助推企业由高房价地区流入低房价地区。互联网放大了以房价为表征的拥挤成本的分散力,正在重塑着中国的经济地理格局。本文提出以互联网经济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贯彻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万勇  
区域技术创新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已被人们普遍接受,但是对这一问题内在机理的解释目前学术界做得尚不够。文章按照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提出区域技术创新在微观层面通过成本效应、品质效应创造经济增长,在宏观层面通过区域经济结构优化机制、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换机制来推动经济增长,并合理解释了微观层面上的成本效应、品质效应与宏观层面上的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方式转换机制的逻辑关系,由此构建了解释区域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内在机理的从微观到宏观的理论整体。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俊杰  
本文将消费者投资决策引入RBC模型来分析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波动的作用机制,并使用VAR模型对该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本文的研究表明,当期宏观经济波动不仅取决于滞后一期的宏观经济波动,还取决于当期与滞后两期的房地产价格;检验结果进一步表明,房地产价格的正向冲击将致使消费者减少消费、增加投资,对GDP具有快速拉升作用,但是该拉升作用并不具有持续性,且在3年内波动会缓慢递减至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何国华   范卫清  
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出版,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正式诞生。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其固有的缺陷,这造成了对商品和劳务的总需求不足,并由此引起就业不足和非自愿失业的存在,但有效需求的不足可以通过扩大政府支出、减税和货币扩张等措施加以弥补,在达到充分就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