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65)
- 2023(10769)
- 2022(9357)
- 2021(8752)
- 2020(7383)
- 2019(17606)
- 2018(17448)
- 2017(34606)
- 2016(18952)
- 2015(22131)
- 2014(22579)
- 2013(22595)
- 2012(21705)
- 2011(19933)
- 2010(20512)
- 2009(19183)
- 2008(19447)
- 2007(17810)
- 2006(15941)
- 2005(14858)
- 学科
- 济(89029)
- 经济(88941)
- 业(54300)
- 管理(52590)
- 企(42568)
- 企业(42568)
- 方法(36886)
- 数学(32202)
- 数学方法(32001)
- 中国(26893)
- 农(25012)
- 贸(24175)
- 贸易(24157)
- 财(23911)
- 易(23395)
- 地方(23206)
- 业经(18587)
- 制(18455)
- 农业(16390)
- 银(15710)
- 银行(15681)
- 务(15461)
- 财务(15434)
- 财务管理(15390)
- 学(15231)
- 行(15125)
- 融(14831)
- 金融(14829)
- 企业财务(14607)
- 体(12729)
- 机构
- 学院(286236)
- 大学(283510)
- 济(123883)
- 经济(121269)
- 管理(104583)
- 研究(99854)
- 理学(88034)
- 理学院(87004)
- 管理学(85767)
- 管理学院(85214)
- 中国(77815)
- 京(61098)
- 财(59530)
- 科学(58254)
- 所(52014)
- 农(48144)
- 研究所(46329)
- 财经(46130)
- 中心(44980)
- 江(44773)
- 经(41583)
- 北京(39738)
- 业大(39430)
- 范(38156)
- 经济学(38052)
- 师范(37808)
- 农业(37729)
- 州(36222)
- 院(35211)
- 经济学院(34522)
- 基金
- 项目(171880)
- 科学(132718)
- 研究(129852)
- 基金(120282)
- 家(103155)
- 国家(102222)
- 科学基金(85844)
- 社会(79935)
- 社会科(75752)
- 社会科学(75731)
- 省(68592)
- 基金项目(63626)
- 教育(60640)
- 划(57124)
- 编号(55274)
- 自然(52911)
- 自然科(51558)
- 自然科学(51542)
- 自然科学基金(50603)
- 资助(50527)
- 成果(46358)
- 发(42441)
- 重点(39254)
- 部(38893)
- 课题(38775)
- 创(35271)
- 发展(34622)
- 展(34051)
- 性(33785)
- 教育部(33270)
- 期刊
- 济(144899)
- 经济(144899)
- 研究(90746)
- 中国(58970)
- 财(46688)
- 农(45096)
- 学报(40876)
- 管理(38462)
- 科学(37119)
- 教育(33569)
- 融(31948)
- 金融(31948)
- 大学(30839)
- 农业(30503)
- 学学(28819)
- 技术(25917)
- 业经(24863)
- 经济研究(23730)
- 财经(23248)
- 问题(20939)
- 贸(20662)
- 经(19941)
- 国际(18204)
- 业(16478)
- 商业(15114)
- 技术经济(14743)
- 理论(14374)
- 世界(14009)
- 图书(13029)
- 统计(12993)
共检索到4504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卜伟
为消除生产企业与国际市场之间存在的“隔层”,其主要途径之一是实现专业外贸公司实业化,这已成为不少人的共识。但本文提出,并不是不论规模大小,实力强弱,每个专业外贸公司都要“贸工农技商银”结合:少数大型外贸公司可在政府的支持下发展成综合商社;规模仅次于综合商社的外贸公司构成我国外贸主体的第二层次,作为综合商社的预备队;一些行业性强的外贸公司将可能被兼并成生产企业的部门或子公司;各省、直辖市实业化较好的外贸公司将处于外贸企业规模的第三个层次。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林智勇
一、当前国有外贸企业的地位和特点 到目前为止,国内已有3万多家拥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按照它们的外贸规模来划分,基本上可以分成以下三种类型: 1.大型外贸企业。年进出口额可达十几亿,甚至几十亿美元。如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1994年进出口额达71.2亿美元,自然名列榜首。这类企业主要有中央各部委所属进出口总公司,数量大约有20—30家,约占1994年全国外贸额的20%,是中国外贸发展的急先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陆萍
随着外贸经营权的开放,我国专业外贸公司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因此有必要调整专业外贸公司的发展战略。本文就我国外贸经营权的开放与专业外贸公司发展战略调整以及相关宏观政策支持作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外贸经营权 专业外贸公司 战略调整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雨时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之所以能够持续、快速增长,其动因除主要来自于经济体制改革所释放的内部动因要素外,对外开放引进的外部竞争要素亦功不可没。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总量和种类颇丰,拥有及其广阔的国内市场。从理论上讲,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似应以发展和扩大内需为主,发展外向型经济为辅,如同美国、德国等大型发达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所采取的发展模式那样。然而,随着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扩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维芳
推行外贸代理制是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发挥工贸双方各自的优势,降低贸易风险损失,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扩大市场份额,促进对外贸易发展都有重大的作用。本文主要就目前推行外贸代理制的进程缓慢及集训上的误区,结合各专业外贸公司的现...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郭秀君
我国入世后,随着外贸经营权的下放,有人认为国有专业外贸公司将不复存在,这是一个认识误区。国有专业外贸公司功能的永恒性、业务的多元性、优势的助力性、自身的竞争性决定了其永远存在的必要,只是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国有专业外贸公司应彻底转变贸易观念,构建新型贸工关系,大力推行代理制度,实施品牌战略,稳定外贸人才队伍,以应对入世的挑战。
关键词:
入世 中国 国有专业外贸公司 外贸经营权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俊冲
县级外贸公司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力军。全国目前有县级外贸公司2300多家,在中央、省、地、县四级机构中占有较大比重,职工人数占全国经贸职工总数的1/3,担负着全国3/4的组织出口供货任务。建国以来,县级外贸公司为我国的对外贸易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随着外贸体制的改革,省、市、县外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金桂生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涛
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和我国加入WTO,国内生产性出口企业直接面对国际市场的机会大大增加,销售成本迅速降低。有人预言,曾作为中国对外贸易主力军的外贸公司将因此受到巨大冲击,甚至可能被彻底淘汰,退出历史舞台。本文分析了电子商务对传统国际贸易方式的影响,并对电子商务时代外贸公司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电子商务 外贸公司 生存空间 发展方向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黄进冲
县级外贸公司是我国对外贸易的 主力军,全国目前有县级外贸公司2300多家,在中央、省、地、县四级机构中占有较大比重,职工人数占全国经贸职工总数的1/3,担负着全国3/4的组织出口供货任务。建国以来,县级外贸公司为我国的对外贸易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随着外贸体制的改革,省、市、县外贸脱钩,县级外贸公司遭受了巨大的困难,大部分县级外贸公司由于不能适应改革的需要而走入困境,陷入不能维持生计的艰难局面。因此有必要对县级外贸公司的生存模式进行探讨,从而走出一条适合县级外贸公司生存发展的道路。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董旭升
温州模式是指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以家庭工业为支柱的一种经济模式,因其独特的经营特点,使得温州外贸公司的经营管理也必须符合温州模式。本文对温州模式下外贸公司的经营特点、经营环境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其发展进行了理论探讨,并提出了相应措施。
关键词:
温州模式 外贸公司 现状 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凤桐 孙艳玲
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置不良资产方面有竞争优势,应成为主力军。资产管理公司发展方向应是主营不良资产处置、兼营多种投资银行业务。
关键词:
资产管理公司 不良资产 投资银行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张惠良
一、设立子公司的必要性 上海作为我国最主要的对外开放城市,按照九五规划和2010年的发展目标,围绕“一个龙头”、“三个中心”拟订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性措施,产业结构大调整,重点扶持发展六大支柱产业,建成“三港两路”以及实施三产发展战略,逐步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实施资源的市场配置,企业将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 为附合市场多元化、需求多元化的要求,商品流通由重视重、厚、长、大型向重视轻、薄、短、小型发展;生产形式由少品种、多数量开始向多品种、少数量转变;产业结构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发展方向由重硬件向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宝贡敏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 贸易自由化主潮流中,国际贸易额迅速增长,国际贸易竞争日益激烈,中国外贸企业面临急剧的生存、发展环境变迁,也是所受冲击最大的企业群之一。在这种条件下,中国外贸企业如何选择自己的生存、发展之路,就成为其适应新环境,寻找和开拓新竞争优势的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