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39)
2023(15485)
2022(13425)
2021(12394)
2020(10532)
2019(24340)
2018(24086)
2017(47333)
2016(25566)
2015(29095)
2014(29374)
2013(29317)
2012(27242)
2011(24812)
2010(24886)
2009(23142)
2008(22636)
2007(20143)
2006(17521)
2005(15545)
作者
(76099)
(63641)
(63371)
(60508)
(40537)
(30479)
(28798)
(25006)
(24012)
(22617)
(21533)
(21454)
(20141)
(20019)
(19737)
(19603)
(19261)
(18814)
(18226)
(18094)
(15850)
(15651)
(15410)
(14421)
(14349)
(14091)
(13983)
(13967)
(12898)
(12498)
学科
(123672)
经济(123552)
管理(74095)
(69505)
(57343)
企业(57343)
方法(54611)
数学(48045)
数学方法(47609)
(28770)
中国(27726)
(27399)
地方(25989)
(25458)
业经(24230)
(19759)
贸易(19752)
农业(19363)
(19044)
(18950)
(17486)
(17415)
财务(17344)
财务管理(17301)
理论(17239)
环境(17142)
企业财务(16408)
(15817)
金融(15814)
(15606)
机构
大学(381097)
学院(378154)
(159948)
经济(156594)
管理(149850)
理学(130117)
理学院(128695)
研究(127387)
管理学(126621)
管理学院(125949)
中国(93171)
(79938)
科学(78557)
(70629)
(64672)
(61264)
研究所(58994)
财经(57502)
中心(57266)
业大(56602)
(54535)
(52130)
北京(50543)
经济学(49176)
(49019)
师范(48586)
农业(48230)
(45552)
经济学院(44280)
(43922)
基金
项目(255716)
科学(200272)
研究(186160)
基金(185626)
(161145)
国家(159826)
科学基金(136903)
社会(117590)
社会科(111457)
社会科学(111426)
(99302)
基金项目(98734)
自然(88739)
自然科(86606)
自然科学(86583)
教育(85122)
自然科学基金(85044)
(83318)
资助(77137)
编号(76027)
成果(61485)
(56922)
重点(56920)
(54648)
(52323)
课题(51675)
科研(48950)
教育部(48878)
创新(48856)
国家社会(48147)
期刊
(176093)
经济(176093)
研究(111962)
中国(64950)
学报(59871)
(55057)
科学(54525)
(53449)
管理(52705)
大学(44712)
学学(42280)
农业(37783)
教育(36622)
技术(32717)
(31073)
金融(31073)
经济研究(28826)
财经(28737)
业经(27154)
(24521)
问题(22977)
技术经济(20472)
(19049)
理论(18761)
图书(18677)
统计(17714)
商业(17335)
(17057)
科技(17048)
实践(16915)
共检索到5462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余国杰  
经济学的实证研究时下已成为一种时髦 ,这可以从国内外各种经济学杂志近些年来所发表的论文看到这一点。给人的印象是 ,似乎只有实证研究才是科学研究。那么 ,这种研究方法是否有值得推敲的地方呢 ?本文拟从可证实性、可证伪性和证据的客观性三个方面对实证研究方法进行逻辑分析。结论是 :实证研究并无可靠的逻辑保证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明明  
经济研究是"求知"、"求真"的思维活动,要求树立强烈的逻辑意识和掌握基本的逻辑方法。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缺乏逻辑传统、逻辑意识不发达的民族来说尤为必要。本文从"科学的途径"、确立知识可靠性、必要手段和方法基础、思维操作策略等方面,探讨了经济研究对逻辑的倚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朱富强  
逻辑实证主义起源于对归纳主义之逻辑缺陷的弥补,它不仅与早期的描述主义以及工具主义相一致,而且还可以调和归纳与演绎之间的冲突。更重要的是,它为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披上了严密化、科学化和客观化的外衣,特别适合功利主义的要求。但是,逻辑实证主义本身却内含了约定主义和工具主义,它是在特定引导假定下做些细枝末节的检验工作,从而不但不能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进行批判和反思,同时也很难对实践有具体的指导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杨宝良  
本文首先介绍了克鲁格曼中心外围模型的基本逻辑 ,指出规模经济等经济外部性对于制造业地理集聚的形成与稳定具有决定作用。然后对我国工业经济进行了实证回归分析 ,结果表明 ,需求变量、投入变量、及初始固定资产变量对产业地理集聚的作用是显著正向的 ,这与理论逻辑一致 ,而初始集聚度和规模变量则对地理集聚呈现显著负向的作用 ,这与理论逻辑相背离。文章根据我国渐进式改革的内容和特征对此做出了解释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丽杰  王劲松  宗刚  
资源稀缺是经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通过考察主流经济学说中对于资源与资源稀缺概念认识的演变,能够看出主流经济学对于资源与资源稀缺的理解已经远远偏离现实的经济实践,因此,重新认识并界定资源与资源稀缺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构建经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是完善经济学研究的应有之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明  宋彦玲  
稳健性检验作为提高推断可信度的重要方法,在经济学实证研究中被广泛使用。文章以“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为逻辑主线,从进行稳健性检验的原因和必要性、稳健性检验的类型以及稳健性检验的方法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讨论、梳理和分析。分别从经济学和统计学的角度阐释了为什么要进行稳健性检验,并通过与其他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阐述了稳健性检验在实证分析中的必要性;进一步通过总结提炼,给出一项完备的稳健性检验要呈现从问题“识别”到“实践”的完整过程;通过从不同角度对稳健性检验方法进行分类分析,提出在实证研究中如何有针对性地选择这些检验方法的建议。最后,在总结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指出了需要进一步关注的几个稳健性检验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方一平  朱冉  
"两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简称。科学的"两山"价值转化度量是深刻认识"两山"特有性质、内在作用和依存关系的重要前提。但现有方法缺失、定量依据不足。文章基于经济地理的生产、区域、关系、交叉、和谐五重属性,建构了"两山"价值转化模型,利用能值法系统呈现了西南地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能量流动联系,客观反映了绿水青山对金山银山的支撑角色与贡献。而"两山"价值转化水平、生态资本减值强度双评价,可靶向牵引西南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建议通过污染物减量、非化石能源消费减碳来减负释压,实现西南地区生态资本的保值增值、保障经济资本的持续转化目标。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鑫  李阳  庞浩  文传浩  
对后发国家而言,由政府主导的工业化是其最常采用的发展模式。对产业政策的长期影响进行评估至关重要,因为它将成为制定未来发展战略的有效参照。改革开放之前,中国采取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三线建设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本文利用三线建设这一准自然实验,在第二次全国工业普查(1985年)等数据基础上,通过回归分析,研究了历史上的产业政策所带来的长期影响。研究发现,三线建设对地区长期经济绩效有正向影响,不过该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为克服计量模型中的遗漏变量偏误,本文使用了抗战时期后方的工业数据作为工具变量重新估计模型,结论依然稳健。工具变量不仅有助于实现因果推断,还可以帮助理解历史是通过何种途径塑造了当下的经济结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国成  
现代经济学对理性行为假设的"公理化"认同,是否可替代或超越理论检验和实践验证。本文提出对基本行为假设应进行科学的检验以分析其现实合理性和完善实证逻辑基础,探讨应用经济实证方法的有效前提和局限性,指出:基于现代经济学对中国现实问题的计量实证研究需要进行总体无差异性检验;要重视研究不同环境中经济行为的异质性和基本结构的异化;需要发展和结合多种实证方法等,以此提高实证效果和促进中国经济理论建设。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骏阳  李钰  杨灵俊  魏花  
通过对近六年来发表在我国主要流通经济期刊上的1295篇论文的检索,就样本论文的研究方法进行归纳,结果显示:流通经济研究在方法上比较传统,绝大部分文章使用定性分析和规范分析的方法,而定量分析、实证分析的研究较少,研究方法的创新不足。这种状况是导致当前流通经济研究总体水平不尽如人意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对于如何提高我国流通经济研究水平和实现研究方法创新提出了思路。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马黎珺  吴雅倩  伊志宏  刘嫣然  
“逻辑性”是分析师报告的重要信息质量特征,受到监管机构和投资者的高度重视,但与之相关的研究却十分有限。基于文本分析法,本文实证检验了分析师的估值结论和分析过程是否具有一致的逻辑。结果表明,逻辑不一致的分析师报告在我国资本市场上较为常见;分析师策略性地处置和隐藏被跟踪公司的负面信息是导致研究报告逻辑不一致性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研究发现,分析师之所以隐藏公司负面信息,是为了给存在佣金分仓关联的基金客户提供调整投资组合的窗口期,减轻股价下跌给基金客户造成的损失。此外,逻辑不一致性降低了投资者对报告中信息的反应程度,加剧了公司未来的股价崩盘风险。本文丰富了分析师报告信息含量方面的文献,揭示了分析师对公司负面信息的处置策略,为投资者评判研究报告质量以及监管机构完善监管政策提供了借鉴。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燕  王云舒  
中国新经济蓬勃发展,新经济测度工作十分紧迫。构建新经济指数测度体系,采集2011-2019年中国省级数据,依据合成指数构建原理与交叉熵无偏赋权法,对省级新经济指数进行测度,对新经济指数的区域差异进行纵向增长分解和横向空间集聚分析。结论为:各省新经济指数逐年上升,东部新经济指数最高,中部新经济指数增长最快;研发与创新、新产业是决定新经济指数差异的关键项,并存在区域极化现象,新业态新模式、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差异较小;在新经济指数增长中,竞争效应占主导地位,结构效应不稳定;新经济发展的空间集聚呈现动态变化,但已形成一定空间格局。最后从基础研究、高端人力资本培育、区域协调发展以及数字规则建设方面给予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训东  欧阳远芬  刘乐峥  乔宝云  
各国政府以及世界组织在实践中积累了可贵的减贫经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减贫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不但发挥了传统的"专业式扶贫"优势,而且通过艰难探索,创造性地实践了"开发式扶贫",实现精准扶贫,不仅有效地解决了中国的贫困问题,还为人类减贫事业贡献了全新的知识。本文从动态委托代理理论的角度,结合委托人的项目管理模式和代理人的执行项目能力,分析了"专业式扶贫"和"开发式扶贫"的激励机制,并采用OECD数据库的国际援助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表明,两种模式各具优势,具体的减贫模式应该与扶贫官员的教育水平、政府治理水平和经济增长潜力等特征相匹配,才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上印证了我国精准扶贫的逻辑,对于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扶贫事业具有借鉴作用。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艳英  
借助逻辑增长模型以分析和总结区域物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的相关影响,且基于三大经济圈,运用边际分析以及弹性分析,推断三大经济圈物流业所对应的单位增长将会给区域经济发展施加的促进作用。当物流业处于不同的增长阶段时,其对区域经济增长将会表现出不同的促进作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单许昌  
空间经济学研究的兴起,主要有两条理论路径:第一条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到"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研究路径,第二条是以马歇尔、克鲁格曼等为代表的空间要素模型分析研究路径。文章认为这两条路径有内在关联,前者是关于经济空间的动力机制的理论,后者是关于经济空间运动形式的理论。空间经济的深层逻辑和具体规律互为表里,为当前中国空间经济学发展提供了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