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59)
- 2023(5469)
- 2022(4929)
- 2021(4631)
- 2020(4202)
- 2019(9998)
- 2018(10016)
- 2017(20251)
- 2016(11478)
- 2015(13267)
- 2014(13760)
- 2013(13904)
- 2012(13292)
- 2011(11895)
- 2010(12271)
- 2009(11619)
- 2008(11938)
- 2007(11198)
- 2006(9785)
- 2005(9076)
- 学科
- 济(51033)
- 经济(50976)
- 业(31910)
- 管理(30991)
- 方法(25586)
- 企(23720)
- 企业(23720)
- 数学(23011)
- 数学方法(22749)
- 农(16409)
- 中国(14002)
- 财(13698)
- 农业(10834)
- 贸(10552)
- 贸易(10550)
- 学(10307)
- 易(10245)
- 制(10187)
- 地方(9621)
- 业经(9304)
- 务(8266)
- 银(8251)
- 财务(8240)
- 银行(8226)
- 财务管理(8211)
- 行(7758)
- 企业财务(7679)
- 和(7556)
- 融(7483)
- 金融(7481)
- 机构
- 大学(173231)
- 学院(172015)
- 济(73234)
- 经济(71603)
- 管理(64370)
- 研究(58215)
- 理学(54493)
- 理学院(53879)
- 管理学(52887)
- 管理学院(52563)
- 中国(45815)
- 京(36760)
- 科学(35748)
- 财(34687)
- 农(32026)
- 所(31265)
- 研究所(27964)
- 中心(27740)
- 江(27384)
- 财经(27239)
- 业大(26182)
- 农业(25212)
- 经(24455)
- 北京(23674)
- 经济学(23052)
- 范(22601)
- 师范(22399)
- 州(21581)
- 经济学院(20962)
- 财经大学(19923)
- 基金
- 项目(105610)
- 科学(81613)
- 研究(77279)
- 基金(75320)
- 家(64943)
- 国家(64391)
- 科学基金(53976)
- 社会(47623)
- 社会科(45014)
- 社会科学(44996)
- 省(41533)
- 基金项目(39747)
- 教育(36143)
- 划(35071)
- 自然(34535)
- 自然科(33694)
- 自然科学(33682)
- 自然科学基金(33066)
- 编号(32727)
- 资助(32319)
- 成果(27839)
- 部(24089)
- 重点(23886)
- 发(22694)
- 课题(22357)
- 创(20982)
- 科研(20623)
- 教育部(20464)
- 大学(20040)
- 性(19996)
共检索到2620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文华 王云亮
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期限内达法定退休年龄,尚未履行完的劳动合同期限是否有效?如果劳动者应办理退休手续,那么是劳动合同的解除还是劳动合同的终止?
[期刊] 求索
[作者]
何文杰
《民法典》对折价补偿和无效、可撤销婚姻自始无效的规定,为我国劳动合同效力的理论创新与制度完善提供了比较法上的视角。事实行为—事实劳动行为—事实劳动关系理论为劳动合同自始无效后按照法律规定确定及由法官按照一定原则判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提供了理论指引。结合劳动合同的特性,可对我国劳动合同效力制度作如下完善:构建无效、有效、可撤销(可变更)三种效力形态;规定劳动合同的生效要件;明确规定无效劳动合同自始无效、确定无效、当然无效;无效一般可按事实劳动关系处理,必要时可排除适用事实劳动关系规则;完善无效劳动合同的类型;废除无效劳动合同可被解除的规定;明确赋予劳动行政部门主动查处无效劳动合同的职责。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培志
劳动合同的效力是劳动合同的核心问题,其认定的价值取向应是尽可能地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本文试以《劳动法》第18条关于无效劳动合同的规定为线索,对不同情况下劳动合同的效力问题进行探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劳动合同一经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合同双方当事人应当严格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合同义务,否则须承担违约责任。法理上所提到的“合同即法”,就是这种意义上说的。不过,要使劳动合同产生当事人所企望的法律约束力,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劳动合同依法订立(从而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晓明
劳动用工制度的变化导致新类型劳动合同纠纷增多,《劳动法》对其的调整已力不从心。对于劳动合同与雇佣合同的区别、劳动合同的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实际履行问题,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未规定或者规定并不明确,对此,学术界及司法界应作深入探讨。
关键词:
劳动合同 单方解除 实际履行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潘峰
在《劳动合同法》出台以前,我国劳动立法未对代签劳动合同的效力作出明确和统一的规定,实务部门就同一类型的案件处理结果也不相同,不利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本文认为,确定代签劳动合同的效力应在劳动法范畴内解决,不应求助于《民法通则》与《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并未禁止代签劳动合同,应当承认得到劳动者委托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代签的劳动合同的效力。
关键词:
代签 劳动合同 法律解释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文涛 赵洪石
劳动合同变更一般是由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意思表示一致达成的,其符合法律行为成立与生效的一般规则。劳动合同变更的效力评价可直接适用法律行为的效力评价规则,即从主体、内容、意思表示、程序等方面进行。基于劳动法的倾斜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基本属性,劳动合同变更的效力评价应更多考虑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防止用人单位滥用强势地位,随意变更劳动合同。企业可考虑从预防和实施层面化解劳动合同变更所隐藏的风险,提供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
关键词:
劳动合同变更 效力分析 个案分析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苏庆华
解除劳动合同是劳动争议案件最主要的诱因,本文通过讨论两个解除劳动合同的案例,就劳动合同解除权的性质、行使方式、能否撤销撤回、是否会消灭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劳动合同 劳动争议 解除权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吴颖萍 张凤婷
劳动合同到期终止,由于法律规定缺失、劳动者存在特殊情形等原因,导致劳动合同在到期终止时存在一些问题,如劳动合同到期终止时劳动者处于医疗期、劳动合同顺延导致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满10年,是否应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到期后劳动者继续提供劳动但未续签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是否应当支付应签未签劳动合同二倍工资等,这些问题不仅关乎劳动者的切身利益,而且亦影响用人单位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权的正当有效行使。本文提出并分析了与劳动合同到期终止相关的几个重要问题,并对如何有效解决该等问题阐述笔者的意见。
关键词:
劳动合同 终止 医疗期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为了解决一些用人单位不愿意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问题,草案明确规定,已存在劳动关系,但是双方未以书面形式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有其他意思表示外,视为双方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是此种处理事实劳动关系的方式引起了很大争议,大多数人认为这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有力举措,并对如何进一步完善该条款提出了建议;也有人认为这样规定有失公平,并且劳动关系双方的自治行为也会受到了不恰当地限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劳动合同的解除,是劳动合同管理和运作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目前,劳动合同方面发生的大量争议,大多是由于解除合同而引起的。有的企业片面强调其用人“自主权”,随意解除劳动合同,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有不少劳动者误解“择业自由”,任意跳槽,甚至不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