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68)
- 2023(5526)
- 2022(4829)
- 2021(4284)
- 2020(3877)
- 2019(9297)
- 2018(9254)
- 2017(18213)
- 2016(10297)
- 2015(11859)
- 2014(12184)
- 2013(12583)
- 2012(11979)
- 2011(10935)
- 2010(11150)
- 2009(10519)
- 2008(10740)
- 2007(9942)
- 2006(8465)
- 2005(7661)
- 学科
- 济(47867)
- 经济(47818)
- 管理(27665)
- 业(27629)
- 方法(24465)
- 数学(21880)
- 数学方法(21686)
- 企(21321)
- 企业(21321)
- 农(13798)
- 财(12207)
- 中国(11533)
- 学(10539)
- 地方(9412)
- 农业(9076)
- 贸(9058)
- 贸易(9056)
- 业经(8817)
- 制(8701)
- 易(8667)
- 和(7295)
- 务(7001)
- 财务(6987)
- 财务管理(6965)
- 银(6836)
- 银行(6811)
- 融(6691)
- 金融(6687)
- 理论(6686)
- 企业财务(6548)
- 机构
- 大学(159864)
- 学院(157316)
- 济(66221)
- 经济(64811)
- 管理(58891)
- 研究(55147)
- 理学(50486)
- 理学院(49889)
- 管理学(48975)
- 管理学院(48670)
- 中国(40821)
- 科学(34584)
- 京(33892)
- 农(31756)
- 财(30445)
- 所(29410)
- 研究所(26706)
- 业大(25792)
- 中心(25551)
- 农业(25281)
- 江(24730)
- 财经(24158)
- 经(21777)
- 北京(21382)
- 经济学(20952)
- 范(20806)
- 师范(20597)
- 经济学院(19074)
- 州(19065)
- 院(19055)
- 基金
- 项目(101483)
- 科学(78383)
- 基金(72810)
- 研究(72430)
- 家(64095)
- 国家(63566)
- 科学基金(52838)
- 社会(45185)
- 社会科(42687)
- 社会科学(42669)
- 省(39640)
- 基金项目(38504)
- 自然(34087)
- 划(33877)
- 教育(33803)
- 自然科(33252)
- 自然科学(33237)
- 自然科学基金(32636)
- 资助(30495)
- 编号(29749)
- 成果(24950)
- 重点(23186)
- 部(23167)
- 发(21951)
- 课题(20489)
- 创(20430)
- 科研(19949)
- 教育部(19482)
- 计划(19144)
- 创新(19124)
共检索到2327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与君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的有效增长。虽然经济有效增长能够带来富裕,但却不能够保证实现共同富裕,要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同时满足另一个条件:即合理分配。因此,实现共同富裕有两个基本的前提条件:有效增长;合理分配
关键词:
共同富裕,有效增长,合理分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郑邦才
随着改革的深化,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城乡居民收入普遍增加,人民消费水平显著提高。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沿海与内地、城市与农村、部分劳动群众、社会集团之间的贫富差距问题。虽然不能把共同富裕理解为同时同步同等的富裕,但也不能任其已出现的贫富差距日趋扩大。如果认为贫富悬殊完全合理,任其发展下去,那就违背了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既要承认贫富差距这一现实,又要慎重稳妥的制定某些政策和可行措施,逐步缩小贫富差距,为走向共同富裕创造条件。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保民
一、我国产权流动的现状 今年开始实施的“九五”计划中,我们既要买现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又要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这个奋斗目标的关键,是要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17年的改革实践表明,产权交易与重组是实现这两个相互联系战略转变的基本条件。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刘尚希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也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而在当前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推进共同富裕的最直接方式就是收入分配。但是,研究收入分配不能忽视存量财富分配,存量财富在客观上决定了流量收入的分配情况。因此,要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仅着眼于在流量分配上做文章已略显不足。相关方面可将存量和流量两个维度结合起来思考,从完善市场的初次分配、再分配机制,发挥公共消费的积极作用,增强税收再分配能力等方面入手,构建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共同富裕实现机制。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收入分配 流量 存量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耀奇
教师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主要环节。要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就必须研究课堂提问。目前,许多语文教师对课堂提问的重视和研究还远远不够。要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必须关注三个方面:即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思维,研究学情。
关键词:
有效 课堂提问 基本条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伯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经济范畴是什么?需要做出全面系统的研究和探讨。该文提出,共同富裕范畴,可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基本经济范畴。主要理由是:共同富裕范畴涵盖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区别于以往一切剥削制度的根本标志;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轴心,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要求。中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和扶贫脱贫的重大举措,是共同富裕理论的伟大实践。共同富裕范畴和理论,是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体系的核心。以此为指导,设想分五大篇:第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体制机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证。第二篇,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第三篇,微观经济运行,是共同富裕在微观领域的实现。第四篇,宏观经济运行,是共同富裕在宏观领域的实现。第五篇,国际经济关系和对外开放既是加快中国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手段,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世界范围内共建共享,促进世界人民共同富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一兵
机会平等对能否实现共同富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利用机会集概念来检验机会不平等的程度,阐述了机会集的定义及估计方法,并采用非参数核函数方法,根据实际情况用MonteCarlo模拟隔代收入分布,在此基础上计算机会集。通过检验这些机会集的特征,表明父亲收入的高低对子女机会及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并提出一些旨在减少机会不平等的措施。
关键词:
机会集 核函数 收入流动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磊
什么是共同富裕?人们可能觉得这个问题已经很清楚了,不需要讨论。我认为未必。共同富裕这个概念的核心词是什么?是"富裕"。没有富裕,"共同"的内容就不知所云。所以,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更不是共同贫穷。那么,富裕的基础是什么呢?从根本上说,富裕的基础只能是人类的劳动,是劳动者的实践和创造,是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一句话,是生产力的发展和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熊慎教
(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目标。小平同志在78年12月率先提出了共同富裕的科学构想;在经济政策上,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以点带面、影响和带动其他的人共同发展,以较快的速度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实践证明,小平同志这个实现共同富裕的科学构想是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的。过去共同富裕的着眼点是放在单一公有制和防止两极分化上,不准先富。反对冒富,实行平均主义和贫富拉平政策,吉尼系数之低(0.16)居世界之最。这种“同步均富”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效益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伯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经济范畴是什么?需要做出全面系统的研究和探讨。该文提出,共同富裕范畴,可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基本经济范畴。主要理由是:共同富裕范畴涵盖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区别于以往一切剥削制度的根本标志;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轴心,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要求。中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和扶贫脱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王婷 田佳禾
2022年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向着实现2035远景目标和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的开局之年。“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根本体现。进入新时代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我们取得了全面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在通往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进入新发展阶段,党中央进一步擘画了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蓝图,为我国经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阶段性目标,也为理论研究提出了新课题。2022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题为《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署名文章,对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以后所面临的五大重点问题做了概括。~((1))在文章中,总书记强调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鲜明宣示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潘力
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理解上各有不同。共同富裕不是全社会过一样富裕的生活,而是全社会没有人过贫困的生活。只要低收入者也能走离贫困线,就是公共富裕的社会。为了消灭贫困,除发展生产提高全民收入外,还要公共财政在社会保障上增加对低收入者的补助。
关键词:
共同富裕 走离贫困线 发展生产 社会保障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逄锦聚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的指引下,理论界对共同富裕的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大批成果,在共同富裕的重大理论上取得了重要进展。以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为代表,全国一些地区、单位,率先在破解共同富裕普遍性难题和创新共同富裕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实践中取得了重要进展,全国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但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还面临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挑战: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城乡居民内部收入差距还需要进一步缩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于盼盼 余晓 傅洁璐
本文以我国31个省份数据为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探究电子商务发展对于区域共同富裕水平的影响路径。文章研究发现:电子商务视角下单个因素均不是形成高共同富裕水平的必要条件,而是通过条件组态形式发挥作用,存在三种提高共同富裕水平的路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何文炯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国家发展的基本任务之一。文章讨论了基本公共服务与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指出基本公共服务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但是,中国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存在“短板”,城乡、区域和群体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还有明显的差距,与共同富裕的要求不相适应。文章建议紧扣共同富裕建设目标,注重系统性整体设计,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规范性、反贫困功能和收入再分配功能,加强统筹协调,优化资源配置,保持适宜水平,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现阶段的重点是,完善项目体系,改进制度设计,创新运行机制,建立标准体系,增强基层服务能力。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基本公共服务 制度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