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80)
2023(11368)
2022(9552)
2021(8867)
2020(7100)
2019(16121)
2018(15957)
2017(29568)
2016(16952)
2015(18685)
2014(18796)
2013(18470)
2012(18026)
2011(16468)
2010(16910)
2009(15405)
2008(15676)
2007(14460)
2006(12866)
2005(11947)
作者
(54409)
(45585)
(45463)
(42980)
(29304)
(22133)
(20463)
(17682)
(17328)
(16654)
(15784)
(15319)
(15130)
(14901)
(14799)
(13883)
(13768)
(13490)
(13379)
(13061)
(11893)
(11630)
(11257)
(10410)
(10403)
(10339)
(10282)
(10001)
(9651)
(9363)
学科
(68542)
经济(68450)
(39468)
管理(39406)
(29981)
企业(29981)
方法(23275)
中国(22652)
(20177)
地方(19827)
(19336)
数学(19273)
数学方法(18938)
业经(15802)
(14511)
(13675)
金融(13671)
农业(13638)
(13558)
银行(13490)
(13407)
(13101)
(12040)
贸易(12027)
(11574)
(11323)
地方经济(11005)
理论(10961)
环境(10439)
(10397)
机构
大学(244440)
学院(244339)
研究(97784)
(90940)
经济(88782)
管理(78551)
中国(72666)
科学(66397)
理学(65999)
理学院(64966)
管理学(63226)
管理学院(62798)
(56983)
(54837)
(54676)
研究所(49940)
农业(45381)
(43866)
业大(42881)
中心(42759)
(40195)
(36123)
师范(35591)
北京(35042)
(34877)
(34079)
财经(33810)
(32192)
科学院(30947)
(30598)
基金
项目(159422)
科学(122180)
基金(112317)
研究(108801)
(102957)
国家(102057)
科学基金(82985)
社会(65713)
(64342)
社会科(61991)
社会科学(61972)
基金项目(58372)
自然(55924)
(55277)
自然科(54638)
自然科学(54619)
自然科学基金(53597)
教育(49849)
资助(46751)
编号(42176)
(39574)
重点(37642)
成果(36703)
(33450)
计划(33026)
(32521)
课题(32275)
科研(31028)
创新(30616)
科技(30194)
期刊
(111037)
经济(111037)
研究(73601)
中国(59538)
(54639)
学报(54333)
科学(45061)
大学(38611)
农业(37012)
学学(36624)
(33147)
教育(31889)
管理(31150)
(26325)
金融(26325)
(20237)
技术(19322)
业经(18212)
经济研究(17543)
财经(16989)
业大(15196)
(14962)
(14694)
问题(14093)
科技(12734)
农业大学(12435)
图书(12132)
世界(11757)
(11713)
林业(11550)
共检索到3910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超  王玲利  吴頔  党江波  尚维  郭启高  梁国鲁  
【目的】克隆并解析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中参与调控叶片生长发育的EjGRF5及其启动子序列的结构特征,研究其在不同倍性枇杷中的表达特性,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调控不同倍性枇杷叶片生长势差异的机理奠定基础。【方法】从转录组测序数据中挖掘枇杷EjGRF5的参考序列,以此序列设计引物,并以‘龙泉1号’四倍体枇杷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EjGRF5全长,参照EjGRF5参考序列获得其CDS序列。利用Bioedit7.2及Signal P4.1对EjGRF5的CDS序列及其蛋白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采用Mega7.0软件构建EjGRF5和其他物种GRF5的系统进化树;采用Loc Tree3及Soft Berry Prot Comp9.0在线软件对EjGRF5蛋白进行亚细胞定位预测;采用染色体步移的方法克隆EjGRF5的启动子序列,并利用Plant CARE在线软件对克隆得到的EjGRF5启动子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RT-PCR技术对EjGRF5在三倍体枇杷及其亲本(4x、2x)中的表达差异进行初步分析。【结果】将测序结果与转录组测序的参考序列进行比对发现,EjGRF5全长为1 386 bp,含有3个外显子,2个内含子,内含子全长399 bp,CDS全长987 bp。进化树分析表明,枇杷EjGRF5与蔷薇科的其他植物高度同源,且与白梨的亲缘关系最近。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显示,枇杷EjGRF5蛋白定位于细胞核中。启动子分析显示,EjGRF5启动子区域含有多个顺势作用元件,包括脱落酸、乙烯、高温、厌氧诱导、赤霉素和光响应元件,并且光响应元件多达11个。qRT-PCR结果显示,除F1代A-6和B-3外,其余三倍体子代EjGRF5表达量相对于中间亲本值(MPV)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上调,其中A-3的表达量是其MPV的20倍,A-5表达量是其MPV的18倍左右。【结论】获得了与枇杷叶片生长发育相关的EjGRF5、CDS序列及其启动子序列,EjGRF5在三倍体枇杷叶片中的表达呈现出上调趋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司爱君  杨维才  谢宗铭  田琴  董永梅  李有忠  马盼盼  
【目的】本研究旨在获得叶片特异表达启动子的全长并进行表达分析,为抗逆转基因育种提供重要顺式作用元件。【方法】通过基因芯片及RT-PCR筛选鉴定出1个高活性的棉花叶片特异性表达基因,通过电子克隆及PCR获得了该基因全长,并通过染色体步移法(Genome walking)经过3次步移成功获得翻译起始位点上游2kb左右的DNA片段,将其命名为叶片特异性表达启动子LSP(leaf specific promoter)。【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序列含有启动子的基本元件TATA-box、CAAT-box及多个顺势作用元件。通过构建该启动子驱动GUS的植物表达载体p Ghlsp∷GUS,并经农杆菌花絮侵染法转化拟南芥,对转基因拟南芥进行GUS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果显示该基因主要在叶片中特异性表达,而根部以及茎部几乎不表达。【结论】LSP是一个全新的叶片特异性表达启动子,为研究外源基因在棉花叶片中的定位表达奠定基础。基因工程中利用此类启动子可以在改良棉花性状的同时减少对棉花生理方面的副作用,在棉花抗逆转基因育种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晨  王利凯  包亮  龙湍  陈春丽  须健  
为研究水稻中PLT基因的表达及功能,利用同源序列分析,在水稻基因数据库中检索到2个与拟南芥PLT基因高度同源的基因序列,命名为OsPLT7和OsPLT11。根据进一步预测的PLT启动子序列设计引物,以水稻品种中花11的基因组DNA为模板,用PCR方法扩增得到PLT7、PLT11的启动子片段,克隆至含有报告基因的表达载体上并转化水稻。通过GUS染色观察T1代转基因阳性植株,发现OsPLT7和OsPLT11在水稻根部干细胞小生境和中柱部位表达,表达模式类似于其同源基因在拟南芥中的表达谱。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笛  王鹏杰  郑玉成  林浥  郑知临  陈桂信  叶乃兴  
根据茉莉花转录组数据,采用RT-PCR技术,克隆了茉莉花甲羟戊酸焦磷酸脱羧酶(MVD)基因,命名为JsMVD(GenBank登录号为MH311041.1).采用染色体步移技术分离JsMVD基因5′端上游调控序列,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JsMVD基因在茉莉花植株不同组织及不同激素处理下的表达水平.测序结果表明,JsMVD基因全长cDNA序列的长度为1 500 bp,包含长度为1 269 bp的开放阅读框(ORF),共编码422个氨基酸,亚细胞定位预测该蛋白可能位于细胞质上.JsMVD蛋白含有GHMP激酶N-端和C-端保守结构域,具有多个保守氨基酸残基及ATP结合位点,与野生油橄榄的相似性最高,相似系数达到88%,且进化树显示两者的亲缘关系最近.JsMVD基因5′端启动子序列长度为893 bp,该调控序列包含多种植物激素响应元件和光响应元件.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结果表明,JsMVD基因在成熟花中的表达量最高,从高到低依次为成熟花、花蕾、茎、叶、根,且受GA、IAA和ABA不同程度的诱导.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卢碧霞  张改生  夏勉  马守才  
为将高效特异的启动子用于转基因水稻研究,利用PCR技术从水稻‘中花11’基因组DNA中克隆了rbcS启动子,序列分析表明,扩增片段(2 746 bp)与已报道的该基因序列相应区域的同源性达99.2%。将rbcS启动子与GUS报告基因融合构建了由rbcS启动子引导GUS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经农杆菌介导法导入到水稻中。对转基因水稻植株中GU S活性的定性与定量测定结果表明,rbcS启动子可驱动GUS报告基因在转基因水稻植株叶片中的特异性表达,其表达水平高于C aMV 35S组成型启动子,而在转基因水稻植株根和种子等器官中不表达或表达活性极弱,表现出明显的组织特异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秀华  孙威江  陈志丹  谢凤  陈佳佳  
通过染色体步移法克隆获得紫化茶树武夷奇种C18的CsPAL3基因启动子即5′端侧翼序列,采用软件Plant CARE在线分析该序列的顺式作用元件.选取生长势一致的茶树植株的第2叶位叶片,采用锡箔纸对其进行遮阴处理,另一部分以自然光照条件为对照,分别经过2、4、6、8、10 d的遮阴处理,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茶树CsPALs基因家族成员的相对表达量在遮阴组和光照组的差异情况.结果表明,CsPAL3基因启动子序列为501 bp,除CAAT-box和TATA-box核心启动子元件之外,还包含光响应(G-box、I-box、Sp1等)、脱落酸响应(ABRE)、低温响应(TCA-element)、干旱胁迫响应(MBS)、茉莉酸甲酯响应(CGTCA-motif、TGACG-motif等)、热激响应(HSE)等环境胁迫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茶树CsPALs基因家族成员的相对表达量在遮阴组和光照组中均呈现下调趋势,且遮阴组的相对表达量下降趋势显著大于光照组,表明茶树CsPALs基因家族成员的相对表达量受光照调控.其中CsPALa、CsPALb、CsPALc和CsPALf在遮阴处理4 d的相对表达量降低最明显,CsPALd和CsPAL3均在遮阴处理2 d的相对表达量降低最明显.这可推测CsPALs基因家族成员受光照环境调控.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刘玉成  王艺光  张超  董彬  付建新  胡绍庆  赵宏波  
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CCDs)参与植物中多种类胡萝卜素的代谢,在桂花Osmanthus fragrans中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基因1(OfCCD1)对花香物质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前期获得的桂花‘堰虹桂’O.fragrans‘Yanhong Gui’转录组数据库中OfCCD1的序列和前人已发表的OfCCD1序列设计引物,利用染色体步移技术从桂花基因组DNA中扩增获得OfCCD1基因2个拷贝的启动子序列OfCCD1P-L和OfCCD1P-S,其长度分别为2 747 bp和981 bp。2个启动子序列中均含有参与光响应的元件,热激响应元件(HSE),脱落酸(ABA)响应元件(ABRE)和乙烯响应元件;此外,2个启动子中均含有4个ACGT序列。将2个启动子序列分别替代p BI121上的35 S启动子,将构建的载体通过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转化烟草Nicotiana tabacum叶片进行瞬时表达,发现2个启动子都具有驱动GUS报告基因表达的功能。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陆海  王沙生  李义  蒋湘宁  李凤兰  
用PCR方法成功地从木本植物银杏基因组总DNA中扩增克隆得到木质部细胞特异性表达的富甘氨酸蛋白质基因 (GRP1.8)的启动子 ,并克隆到pUC18载体中 .与菜豆的序列比较发现 ,碱基同源性高达 98%以上 .除发现启动子特有的TATAbox序列外 ,还发现在菜豆序列中所没有的GATAG碱基序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蕾蕾  孙丰坤  李天宇  寇萍  詹亚光  曾凡锁  
本文利用Site Finding-PCR方法克隆了白桦BPgt14基因起始密码子Atg上游2 169 BP序列,并通过PLACe启动子预测工具对其进行元件分析。结果表明,该启动子片段含有启动子核心元件及多种逆境及激素响应元件,同时具有植物苯丙烷及木质素生物合成的MYB类转录因子的重要结合基序。研究选取了其中含有启动子核心元件的1 156 BP片段构建了PBPgt14∷gUS植物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侵染的方法将PBPgt14∷gUS报告基因瞬时转化烟草植株,鉴定该启动子在烟草中的表达活性及对非生物胁迫和激素的响应模式。对转基因烟草植株进行gUS染色,结果表明该启动子具有启动活性,且在茎段处活性较...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洋  杨细平  王曼玲  李落叶  夏新界  
在水稻基因组芯片分析的基础上,克隆到一个在水稻中高水平表达基因OsSG1 5’末端启动子区域1.6-kb的DNA片断,即Ospz1启动子,构建了由Ospz1启动子引导的GUS重组基因,并经农杆菌介导将重组基因导入到水稻中。对转基因水稻植株中GUS活性的定性测定结果表明,Ospz1启动子可驱动GUS报告基因在转基因水稻植株叶片、芽和根中高效表达,而在其它器官中不表达或表达活性极弱,表现出组织特异性。Ospz1启动子可用于农作物生物技术的遗传改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豆  苏功博  胡晓晴  宋婷婷  孙庆斌  徐昭  刘雪梅  王宏伟  
【目的】SPL是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参与植物幼年期向成年期的转变、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变、花发育、孢子发生、叶片和根发育、逆境响应等多个过程,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探究白桦中BpSPL6基因启动子区的顺式作用元件,以及该启动子在正常和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模式,可为进一步研究BpSPL6基因的功能提供参考,也可为了解白桦的抗逆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以本实验室组培白桦的总DNA为模板,经PCR克隆了BpSPL6基因上游1 703 bp的启动子序列,用PLACE和Plant CARE在线软件分析启动子区的顺式作用元件。构建了BpSPL6基因启动子驱动GUS报告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并转化拟南芥,探究其组织表达特性和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模式。【结果】PCR成功克隆了BpSPL6基因上游1 703 bp的启动子序列,对启动子区的顺式作用元件预测发现除了含有核心启动元件TATA-box、CAAT-box外,还包括2种特异组织表达元件(根、花粉),10种激素响应元件(生长素、赤霉素、水杨酸、脱落酸),4种脱水响应元件等。对转基因拟南芥进行GUS染色结果表明,BpSPL6基因启动子驱动的GUS基因在转基因拟南芥中的表达具有时空特异性。在拟南芥的整个发育过程中,BpSPL6基因启动子驱动GUS基因在真叶叶片中表达,但是表达部位不同。随着叶片的生长,首先在叶片的顶端表达,随后扩展到叶片的叶脉并直至整个叶片,并且表达量逐渐升高。同时BpSPL6基因启动子驱动的GUS基因在拟南芥营养生长时期的根部都有表达。并且经氯化钠和甘露醇胁迫后其表达量降低。对比两种胁迫,受到氯化钠胁迫后GUS基因的表达量变化更大,说明对氯化钠胁迫的响应更加强烈。【结论】BpSPL6基因可能参与了植物的叶片、根发育以及对盐和干旱胁迫的响应。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 俊 何 璟  
为鉴定和分析aziU1基因的启动子PaziU1,将该基因上游183 bp的DNA片段和组成型强启动子PermE*(作为阳性对照)分别克隆到启动子探针载体pIJ8660中,以增强型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作为报告基因,通过检测菌丝体中绿色荧光的强弱,对PaziU1的启动子活性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PaziU1在3种不同的链霉菌Streptomyces sahachiroi、Streptomyces lividans ZX1 和Streptomyces albus中均表现出启动子活性。PaziU1的启动子活性在初始培养的36 h略低于PermE*,在培养48 h后,PaziU1的表达活性高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程道军  唐林  孟勐  康丽霞  王永虎  彭健  马三垣  夏庆友  
【目的】鉴定家蚕蛹期特异基因及其启动子,为家蚕变态发育人为调节及蛹生物反应器开发提供支撑。【方法】基于芯片表达数据分析及RT-PCR验证,筛选家蚕蛹期特异表达基因;利用PCR方法克隆家蚕蛹期特异表达基因上游的启动子序列,并利用转基因技术验证启动子的活性及时期特异性。【结果】筛选获得了在家蚕蛹期特异表达的表皮蛋白基因BmCP283;所克隆的BmCP283上游启动子区序列长2 004 bp,利用此序列所构建以红色荧光蛋白基因dsRed为报告基因的转基因蚕中,BmCP283启动子驱动的dsRed只在蛹后期表达,且主要表达于翅等组织中。【结论】BmCP283为家蚕蛹期特异表达基因,克隆获得的BmCP2...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郝志敏  申珅  李志勇  董金皋  
【目的】克隆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Gα亚基(Heterotrimeric Gproteinalpha subunit)基因及其启动子,并对其进行异源表达,为深入研究Gα基因的表达规律、基因功能和编码蛋白的特性奠定基础。【方法】首先通过简并引物PCR法获得Gα基因的同源片段,再利用Genome walking技术克隆片段的5′端和3′端侧翼序列,最后采用RT-PCR法扩增基因全长,并对基因结构和上游调控元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利用pET原核表达系统获得基因的编码产物。【结果】获得1个玉米大斑病菌Gα基因—Stga-2的全长序列及其上游部分启动子区,并利用p...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东亮  彭镇华  高志民  
APETALA2(AP2)基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RT-PCR和RACE方法,从毛竹中克隆到1个AP2同源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PeAP2。序列分析表明:PeAP2基因全长1 750 bp,其中,5'端非编码区106bp,3'端非编码区174 bp,开放阅读框1 470 bp,编码1个489 aa的蛋白,该蛋白含有2个AP2结构域,属于AP2/EREBP家族的AP2亚家族。PeAP2蛋白与来自其它单子叶植物的AP2蛋白均有着较高同源性,其中,与二穗短柄草的AP2蛋白同源性最高,达74.85%。实时定量PCR分析显示:PeAP2基因在毛竹的根、茎、叶、鞘和节5种器官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