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03)
2023(10391)
2022(8751)
2021(7792)
2020(6177)
2019(14097)
2018(13626)
2017(26268)
2016(13608)
2015(15125)
2014(15261)
2013(15277)
2012(14688)
2011(13675)
2010(14160)
2009(13461)
2008(13239)
2007(12136)
2006(11393)
2005(10921)
作者
(41779)
(34834)
(34831)
(32989)
(22447)
(16638)
(15749)
(13279)
(13170)
(12524)
(11991)
(11550)
(11385)
(11310)
(10974)
(10821)
(10236)
(10087)
(9964)
(9605)
(8968)
(8603)
(8398)
(8149)
(7986)
(7893)
(7690)
(7526)
(7207)
(6773)
学科
(88890)
经济(88837)
管理(39839)
(36706)
(28523)
企业(28523)
方法(26583)
地方(25666)
数学(23370)
数学方法(23219)
中国(23071)
(18232)
业经(17308)
地方经济(16113)
环境(15710)
(14882)
(14237)
金融(14237)
(14126)
(12852)
(12673)
银行(12663)
农业(12604)
(12467)
(12418)
(11934)
贸易(11920)
(11356)
(9988)
(9820)
机构
学院(212051)
大学(210255)
(103610)
经济(101680)
研究(80735)
管理(77270)
理学(64464)
理学院(63743)
中国(63081)
管理学(62875)
管理学院(62474)
(46314)
(45188)
科学(44259)
(41172)
研究所(36520)
财经(35948)
中心(35406)
经济学(33201)
(32809)
(32439)
(30737)
北京(29766)
经济学院(29497)
(28741)
(27717)
师范(27470)
(26785)
财经大学(26412)
业大(25328)
基金
项目(127560)
科学(101064)
研究(95868)
基金(92365)
(79423)
国家(78748)
科学基金(67561)
社会(63863)
社会科(60769)
社会科学(60750)
(49579)
基金项目(47766)
教育(42369)
(40987)
自然(40399)
自然科(39415)
自然科学(39407)
自然科学基金(38693)
资助(38563)
编号(37438)
(34378)
成果(30684)
重点(29038)
发展(28501)
(28276)
(28021)
课题(27172)
国家社会(27082)
(26127)
教育部(24656)
期刊
(130458)
经济(130458)
研究(73247)
中国(46948)
(35017)
管理(32602)
(29201)
科学(27318)
(27206)
金融(27206)
学报(27100)
经济研究(21950)
大学(21412)
学学(20316)
教育(20123)
农业(19796)
技术(19643)
财经(19444)
业经(19407)
(16905)
问题(16617)
(14023)
国际(13515)
技术经济(12923)
世界(12502)
统计(11076)
商业(10966)
经济管理(10446)
(10426)
经济问题(10386)
共检索到3513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第三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王大悟  
西部开发必须首先转变观念,增强西部地区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西部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推进,为西部开发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基础条件。相比之下,西部地区的投资软环境就显得很差,外商对投资西部普遍顾虑重重。投资软环境的问题对西部地区更显重要和复杂,涉及面更广。构筑符合市场经济的投资环境是西部开发成功的前提,西部地区应从观念环境创新、政策环境创新、法治环境创新、社会服务环境创新及合作环境五个方面着手创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西部地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发展,还需西部地区自己通过市场渠道向全世界和全国吸引资金,确立经营项目,产生效益,这才是最本质的内涵。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熊学增  
构筑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体系熊学增一、现代企业体系的一般构成企业体系,是各种所有制、各种法律形式与各种规模的企业的有机构成。不同时代、不同经济体制之下的企业体系是不同的。那么,现代企业体系的基本特征和一般标准是什么?如何将对应于我国传统计划体制...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陈大辉  
图书馆法应符合市场经济要求陈大辉Abstract:Thepaper,afteranalyzingwhatthelawofmarketeconomyrequiresthelibraryoperatingmechanismtodoandexpoundin...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迎春  
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宏观调控体系张迎春近几年,我国经济继续保持蓬勃发展的势头,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各项改革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市场机制的作用进一步扩大。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从根本上说...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小济  
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前,东亚国 家主要奉行基于最惠国待遇(MFN)的单边自由化政策,是支持多边贸易体系的重要力量。东亚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主要是基于市场力量而不是政府间的制度安排。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改变了东亚国家的政策取向,区域经济一体化步入制度性安排的快车道。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生龙  王亚华  胡鞍钢  
本文应用差分内差分方法评估西部大开发对于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及中国区域经济收敛的作用。通过建立增长模型,采用1987—200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使用系统GMM方法的计量分析,对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成效进行严谨的社会科学检验。实证结果表明,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使得西部地区2000年以来的年均经济增长率增加了约1.5个百分点,促使中国区域经济从趋异转向收敛。西部大开发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机制,主要是通过大量的实物资本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实现的,教育发展、科技进步及软环境并没有因为西部大开发而得到显著改善。本文建议国家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在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实物资本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同时,应...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孙志筠,何锦国,费朝晖  
作为卫生体制微观运行主体的医疗机构,其改革不仅面临自身内部运行机制的完善,也涉及宏观和中观运行环境的相应变革。因此,医疗机构的改革思路应该是:紧紧围绕制度创新,实现三个机制改革,即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宏观调控机制和医疗机构内部管理运行机制的改革,使医疗机构发展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符合保障人民健康的需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欧阳慧  阳国亮  
市场经济的薄弱导致"宗法制文化"在农村还有最后的生存空间,"宗法制文化"的保守性、封闭性、血缘性、非平等性等特质,影响土地制度的形态功能和土地流转的自由顺畅,反过来又抑制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继而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必须用外力对"宗法制文化"进行彻底破除,突破点在于在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法律构架下构建符合市场经济精神的开放式新型农民集体,既不违背集体所有制的法律约束,又能以人的流转的形式间接实现土地的流转,最终以农业部门的纯粹化、农民身份的证券化、农村经营的公司化初步实现乡村振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俞勇军,陆玉麒  
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经济开发区)作为吸引外资的特殊区域,投资环境是其竞争力最直接的体现。投资环境包含经济实力、基础设施、经营成本、人力资源、社会及环境、技术等6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环境评价结果的分析,寻找改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北京开发区)投资环境的突破点。并对改善北京开发区投资环境提出了6个方面的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徐唐龄  
农村金融支持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不等于支持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范畴。商品经济是自然经济的对称,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搞好多种经营是发展商品经济的关键环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没有充分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我国的农业不但不能实现现代化,就是摆脱困境也是不可能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殷兴山  
鉴于实体经济范畴的广泛性与金融资源有限性存在矛盾,将有限的金融资源用在实体经济最需要的方面,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实体经济直接创造社会财富,是社会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与源泉。金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浙江省审计学会课题组  
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多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几乎包罗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所有基本条件。保护环境是一件造福当代、泽及子孙的大事。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把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审计,作为综合性的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