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00)
- 2023(5582)
- 2022(4828)
- 2021(4399)
- 2020(3819)
- 2019(8381)
- 2018(8328)
- 2017(16202)
- 2016(8962)
- 2015(9800)
- 2014(9756)
- 2013(9350)
- 2012(8640)
- 2011(7671)
- 2010(7901)
- 2009(7701)
- 2008(7888)
- 2007(7290)
- 2006(6458)
- 2005(6188)
- 学科
- 管理(36774)
- 济(34884)
- 经济(34809)
- 业(29175)
- 企(26437)
- 企业(26437)
- 财(18340)
- 方法(13381)
- 制(13078)
- 数学(11643)
- 数学方法(11566)
- 务(10327)
- 财务(10309)
- 财务管理(10279)
- 企业财务(9910)
- 体(9071)
- 中国(8737)
- 体制(8003)
- 业经(7903)
- 家(7509)
- 财政(7498)
- 农(7474)
- 国家(7274)
- 融(7099)
- 金融(7097)
- 银(7017)
- 银行(7012)
- 行(6647)
- 划(6233)
- 税(6025)
- 机构
- 大学(127176)
- 学院(125184)
- 济(56286)
- 经济(55204)
- 管理(49039)
- 理学(41774)
- 理学院(41400)
- 管理学(40955)
- 研究(40889)
- 管理学院(40699)
- 财(34039)
- 中国(32318)
- 京(25607)
- 财经(25109)
- 经(22722)
- 科学(20490)
- 所(19617)
- 江(19465)
- 财经大学(18675)
- 中心(18609)
- 经济学(18372)
- 研究所(16904)
- 经济学院(16518)
- 北京(16109)
- 农(15151)
- 州(14977)
- 院(14858)
- 业大(14355)
- 商学(14191)
- 商学院(14065)
- 基金
- 项目(79009)
- 科学(63752)
- 研究(60393)
- 基金(59795)
- 家(50594)
- 国家(50202)
- 科学基金(44183)
- 社会(40947)
- 社会科(38982)
- 社会科学(38973)
- 基金项目(31236)
- 省(29465)
- 教育(27965)
- 自然(26795)
- 自然科(26199)
- 自然科学(26193)
- 自然科学基金(25765)
- 划(24724)
- 资助(24111)
- 编号(23406)
- 制(22353)
- 成果(20673)
- 部(19154)
- 重点(17714)
- 国家社会(17636)
- 教育部(17281)
- 性(16878)
- 创(16861)
- 人文(16559)
- 课题(16524)
共检索到1980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殷晓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投资运行机制已经朝市场化方向转变,顺应这一趋势,省级地方政府投资调控也面临着新的抉择。作者认为,组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是加强和改善政府投资调控的有效途径。
[期刊] 改革
[作者]
曹军新 胡峰松
"新国十条"首次将地方负总责制运用到关系国计民生的房地产业领域。由于制度设计尚未触及这项制度的核心功能,以及相关配套制度缺位,导致房地产调控地方负总责制运行效率低下。为此,要建立政府组织责任和领导者个人责任的双重追究机制,借助经济、行政、法律等多种手段,促使地方政府积极履行政策法律义务。建立和完善垂直管理部门的房地产调控合作机制,形成中央政策在地方的执行合力。同时,加快财税、土地供应制度和相关金融制度的配套改革。
关键词:
房地产市场 房地产调控政策 追究机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尹祖宁
地方政府投资扩张冲动及其行为偏差是导致宏观调控政策效应耗损的主因。规范地方政府行为,改善投资宏观调控,应从改善外部环境和调整内在机制着手。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西省价格理论研究所课题组 叶柏青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居民家庭购买生活消费品和支出服务项目费用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地方政府调控CPI,使之稳定在合理区间,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调控CPI过程中,地方政府应抓住调控重点,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信息、舆论等手段,从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入手,找准着力点,保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价格调控 CPI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小亮 李三希 陈彦斌
本文试图从理论层面探讨以往政府控房价效果欠佳的主要原因,并且从重构地方政府激励机制的视角提出构建房价调控长效机制的新思路。本文构建了以中央政府为委托人、以地方政府为代理人、包括促增长和控房价两项任务的委托—代理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以往控房价效果欠佳的主要逻辑在于,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考核侧重于经济增长,忽视了对房价的考核,导致地方政府缺少控房价的激励。不仅如此,在经济面临较为严峻的下行压力时,中央政府本身也缺乏控房价的激励,导致其出台的政策缺乏连续性和可置信性,这进一步弱化了地方政府控房价的激励。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构建房价调控长效机制的两点建议:一是将房价增速纳入中央对地方政府的考核体系,并且注重体现"因城施策"的调控思路;二是中央政府应该将房价调控独立于宏观调控,以确保中央政府控房价政策的长期稳定性和可置信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邹焕聪
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有利于地方政府开辟融资渠道,但又可能引发通货膨胀、证券金融市场波动、产业结构失衡、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宏观调控风险。应对风险的法律制度缺失、政府机关纵横向权力配置不当、公众参与宏观调控过程的渠道不畅是造成宏观调控风险的主要因素。为此,文章认为要制定宏观调控法、地方政府债券法以及完善配套制度;采取行政内部分权、行政内部监督机制等行政自制措施;要建立政府信用社会评价和公众参与风险评估机制,来防范风险。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券 宏观调控风险 防范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朱家良 吴敏一
改革以来,中国传统的中央集权体制已开始向中央和地方分级调控的体制演变。这可以从三个方面佐证: 1.地方政府已拥有较多的经济参数的调节权。除关税、汇率等涉外的几个经济参数外,在利率、信贷、税率、税负、价格等方面,地方均有一定的自主决策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财政部预算司课题组 张志华 周娅 尹李峰 丁宏宇 闫峰 李铭章 范甲兵 郭俊清 李振群 陈晨 冯海虹 梁晨瑶
近年来,世界银行专家Liu Lili、Mohan Nagarajan、Jonathan Rodden、GunnarS·Eskeland、Jennie Litvack、Robert P·Inman、Steven B·Webb、Michael Waibel、Abha Prasad、Signe Zeikate和Elena lanchovichina等对各国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发展及债务管理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撰写了一系列研究报告,现综述其主要观点,供参考。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程立顺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确定了合适的资源配置方式,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同时,由于市场经济本身的功能缺陷等原因,还需要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是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对经济的调控和管理,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则是地方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地方政府调控区域经济的必要性,及其调控的范围、手段等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沈立人
当前经济形势,面临复杂多变和不确定性以及若干困难。对应之道,不能全靠市场机制的校正,而有赖于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这有其普遍性。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国,处于转型期,又有自己的特色和选择,其中各级地方政府的博弈是值得关注和认真思考的。
关键词:
宏观调控 地方政府 博弈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启广
本文认为,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控尚未产生明显的效果,背后的主要原因正是由于“土地财政”利益驱动导致的地方政府的角色错位。要对地方政府角色错位进行纠偏,首先必须对利益机制进行调整和加强对地方政府的问责,切断地方政府的利益驱动,加大地方政府的违法成本;同时深化财税体制,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地方政府所遭遇的财政困局。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江波
目前,国家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存在"两难"选择,既想控制投资过热和房地产投机,又不得不兼顾促进供给并满足城镇居民的住房需求。这种双重目标,是单一的以紧缩为主导的宏观调控政策难以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宁
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中观调控功能 ,是市场经济提出的客观要求。地方政府实施的中观调控措施重点包括六个方面 ,如确定合理的经济发展速度 ,调整和优化地方经济结构 ,等等。但是 ,目前地方财政运行中的一些矛盾不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因此 ,必须采取综合系统的改革措施 ,如加快预算管理改革 ,清理整顿预算外资金等 ,为充分发挥地方政府中观调控功能创造条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建军 代支祥
针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异常情况,政府出台一系列措施进行调控,由于中央与地方利益的博弈,政策执行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应在中央政策在地方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通过考量房地产市场调控中中央与地方政府利益的对立与统一基础上,求得二者之间博弈的均衡解。
关键词:
房地产市场 中央与地方政府 博弈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新安
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区域经济利益博弈是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必然产物。在分权化改革与市场化改革交互作用的体制变革时期 ,以政策调整为主要手段的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利益关系有其必然性及制度性缺陷。中央与地方之间的非合作利益博弈还会持续较长时间 ,要从根本制度上减少和解决二者之间的非合作博弈行为 ,就必须进行体制创新 ,加快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步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