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94)
2023(6336)
2022(5198)
2021(5205)
2020(4130)
2019(9571)
2018(10131)
2017(16139)
2016(10386)
2015(12209)
2014(12986)
2013(11658)
2012(11001)
2011(10319)
2010(10721)
2009(9188)
2008(9067)
2007(8671)
2006(7907)
2005(7471)
作者
(28549)
(23051)
(22955)
(22333)
(14762)
(11067)
(11062)
(9204)
(9102)
(8992)
(8092)
(7743)
(7712)
(7542)
(7370)
(7226)
(7145)
(6954)
(6850)
(6721)
(6356)
(5918)
(5872)
(5574)
(5465)
(5405)
(5093)
(4976)
(4954)
(4930)
学科
管理(23226)
教育(21405)
(19721)
经济(19679)
中国(15999)
(15428)
(12633)
企业(12633)
(12406)
理论(11072)
图书(10515)
书馆(9959)
图书馆(9959)
教学(9594)
(8254)
工作(8215)
(7977)
(7708)
(6414)
地方(5748)
(5622)
(5608)
(5442)
银行(5420)
学法(5315)
教学法(5315)
方法(5287)
研究(5280)
业经(5277)
(5259)
机构
大学(133539)
学院(127166)
研究(47261)
管理(38347)
(32166)
(31843)
中国(31435)
教育(31148)
(30883)
师范(30636)
经济(30244)
理学(29970)
科学(29864)
理学院(29400)
管理学(28491)
管理学院(28188)
(25792)
(24920)
师范大学(24451)
技术(22860)
图书(22833)
书馆(22186)
图书馆(22183)
研究所(22173)
中心(21643)
北京(21471)
(21180)
(20907)
职业(20677)
(19465)
基金
项目(74160)
研究(65074)
科学(56201)
基金(44850)
(38309)
教育(38109)
国家(37750)
编号(33940)
社会(33794)
成果(33268)
(31980)
社会科(31310)
社会科学(31305)
科学基金(29936)
(28420)
课题(25989)
(23051)
基金项目(22507)
项目编号(21359)
研究成果(18975)
(18379)
重点(17792)
资助(17790)
规划(17764)
(17054)
(16873)
自然(16560)
(16442)
(16137)
自然科(16114)
期刊
教育(57028)
研究(48303)
中国(45820)
(44474)
经济(44474)
图书(30900)
书馆(24569)
图书馆(24569)
学报(23625)
(18812)
大学(17786)
(16987)
技术(16158)
科学(15667)
职业(15511)
管理(13329)
学学(12695)
(12618)
论坛(12618)
农业(12337)
情报(10595)
技术教育(10213)
职业技术(10213)
职业技术教育(10213)
(10198)
金融(10198)
业经(8141)
(7344)
高等(7010)
成人(6660)
共检索到2365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刘焕成  沙勇忠  
论述了构筑图书情报工作人员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性 ,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赵文  景军  
本文从基础素质教育、信息科学知识教育、计算机与数据库知识教育、专业知识与相关学科教育四方面,谈高校图书情报工作人员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接受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满生研究员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我们过去往往认为终身教育是发达国家的事,跟我们发展中国家关系不大,但现在像北京、上海一些发达地区人均GDP已经达到3000美元,再过几年有可能会达到7000美元,可以说,我们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条件基本成熟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凤瑾  
我国正处于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建立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对整个国民素质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以及"学习型社会""创新型社会"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对高校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定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阐述了终身教育体系的内涵,分析了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高校教育定位,并提出了高校践行终身教育理念的措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海东  王丽婷  
终身教育既是一种理念,也是国家人力资源开发与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在我国,终身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得到政府、学校、社会和学习者的广泛认同。回顾广东终身教育发展历程,分析广东终身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促进广东省终身教育发展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齐幼菊  龚祥国  
终身教育是贯穿人一生的教育,是社会发展和个人自我完善的必然需要,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本文结合我国教育现状以及终身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初步提出了符合我国当前教育格局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构架,并就构建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欧秀丽  
图书馆工作人员是图书馆体现社会价值的主体力量, 在新形势下, 通过继续教育提高从业者的综合素质是一个十分可取的有效途径; 图书馆工作人员继续教育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文化专业教育三个方面的内容。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袁曦临  
通过对建立基于图书馆的终身教育体系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可能进行阐述,提出以区域图书馆为基础与核心,整合区域内相关教育和文化资源,建立基于图书馆的终身教育体系和运作模式的构想。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唐树生  侯晓萍  
终身教育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而出现的新的教育要求,其提倡从社会整体层面对教育进行重新定位,并对高等教育和传统教育理念进行变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UIL)发布的《拥抱终身学习文化:对教育未来倡议的贡献》报告指出,学习型社会成为全球范围的教育发展方向,但除了职业性和就业的目的之外,目前终身教育与学校高等教育之间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统一,终身教育尽管在很多范围得以推广和发展,但其教育目的还没有在整个社会层面得到实现,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目标也还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教学活动、评价标准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这显然成了终身教育的一种阻碍。教育应该实现的是一个人终生获得教育和发展的机会,并通过教育机构和社会提供的多维度学习系统实现主动学习的过程。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韩良辅  任承辉  陈奶树  
本文应用模糊数学的“模糊子集”的隶属度评优,解决了评优的名额限制问题,是考核评优的一种实际可行的方法。在综合考核中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因素间的权重关系,解决了年度考核难以应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计量方法去评价每个人业绩的问题。文中还探讨了用工作数量和质量函数积评价业务工作贡献的问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高志敏  
当代教育思想和观念中 ,最具代表性和冲击力、影响力的是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两大理念。本文分析这两个理念的基本内涵 ,透视它们的社会背景 ,揭示它们的本质意义与基本宗旨 ,并论述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化社会对中国的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何桥  
价值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潮,近年来在欧美等西方国家颇为流行,影响深远。价值教育在理论上的建树和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目标不谋而合。价值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对于我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从教育哲学视角,对此进行初步的探讨,以寻求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新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安荣  
老年教育作为老龄事业与终身教育体系的主要内容,推动老年教育的定位应该建立在社会教育的需求基础上,确保老年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处于合理的位置。基于终身教育体系的老年教育定位和发展还需要完成诸如完善老年教育领域自身的体系架构、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理顺管理体制等任务,以此来带动终身教育体系的老年教育事业。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岭  
职业教育具有融入终身教育体系的适切性,为全民终身学习提供了重要教育场所,使得人的终身学习成为可能,是沟通人才成长通道的重要桥梁,同时职业教育融入终身教育体系也是现代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但职业教育融入终身教育体系存在现实困境,缺乏制度机制设计,职前与职后教育尚未实现一体化发展,难以吸纳整合家庭、社会等教育资源,忽视学习者关键能力培养等。针对职业教育融入终身教育体系的现实困境,要以学分制为纽带,促进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的衔接,推动终身教育体系开放、融合、融通发展;深化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协同体系,推进职前教育、职后教育的衔接与一体化发展;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动职业教育开放办学,构建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的有效沟通机制;重视学生关键能力培养,塑造学生终身学习和持续成长的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