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05)
2023(6825)
2022(5732)
2021(5591)
2020(4539)
2019(10333)
2018(10112)
2017(18931)
2016(10282)
2015(11973)
2014(11916)
2013(11966)
2012(11643)
2011(10956)
2010(11008)
2009(10364)
2008(10498)
2007(9639)
2006(8636)
2005(8063)
作者
(30699)
(25801)
(25797)
(24509)
(16506)
(12525)
(11532)
(10151)
(9919)
(9125)
(9082)
(8770)
(8538)
(8330)
(8279)
(8009)
(7841)
(7487)
(7469)
(7227)
(6772)
(6250)
(6241)
(5861)
(5789)
(5758)
(5686)
(5470)
(5186)
(5179)
学科
(54578)
经济(54529)
管理(27157)
(23376)
方法(20485)
(18149)
企业(18149)
数学(17799)
数学方法(17602)
中国(17279)
(12106)
(12020)
贸易(12012)
地方(11710)
(11700)
(10872)
(10145)
业经(9096)
(9050)
(8368)
金融(8366)
(8296)
(8169)
关系(8160)
银行(8158)
(7955)
农业(7796)
地方经济(7748)
环境(7682)
(7506)
机构
大学(165127)
学院(160382)
(74253)
经济(72978)
研究(63209)
管理(55480)
中国(49152)
理学(46730)
理学院(46089)
管理学(45363)
管理学院(45051)
科学(36625)
(36479)
(32518)
(32361)
研究所(29498)
中心(27096)
财经(25934)
经济学(24746)
(24288)
北京(23854)
(23845)
(23696)
师范(23687)
(23371)
(22200)
经济学院(22135)
业大(19749)
师范大学(19547)
科学院(19485)
基金
项目(100599)
科学(80355)
基金(75348)
研究(75055)
(66228)
国家(65739)
科学基金(55108)
社会(50376)
社会科(47790)
社会科学(47779)
基金项目(38370)
(35165)
教育(34387)
自然(32900)
自然科(32150)
自然科学(32141)
自然科学基金(31585)
资助(31552)
(31378)
编号(28782)
成果(25455)
(24317)
重点(23344)
中国(22748)
(22696)
国家社会(22472)
教育部(20968)
课题(20787)
(19946)
人文(19336)
期刊
(85750)
经济(85750)
研究(54515)
中国(34493)
学报(25944)
科学(24664)
(23863)
(22957)
管理(21436)
教育(20018)
大学(19916)
学学(18420)
农业(15799)
(15504)
金融(15504)
财经(14963)
经济研究(14126)
技术(13199)
(13152)
(12762)
国际(12010)
问题(11888)
世界(11278)
业经(10598)
(8965)
图书(8569)
技术经济(8361)
(8020)
论坛(8020)
资源(7730)
共检索到2551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丽  
中国与东盟的区域合作正在展开,这种合作除了基于双边的全方位、多层次经贸合作格局外,还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文章对中国———东盟开展区域合作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开展合作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了四条深化双边经贸合作的对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高兰  
目前,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10+3”的总体框架已基本确定,在已经基本成熟的东盟合作经验的引导下,东亚经济体内各个区域性的合作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例如中国与东盟、日本与东盟、韩国与东盟等。但是,中、日、韩三国间的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仍面临诸多困难。由于中日两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加之日本经济仍未从低迷状态走出,不平衡的发展态势导致日本对与有中国积极参与的区域合作仍犹疑不决。在对待与东盟的合作问题上,中日两国仍存在一定的竞争与利害冲突,东盟客观上成了中日关系的协调平台。今后,东亚区域合作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中、日、韩与东盟,特别是中日两国的进一步协调与合作。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晓静  庄芮  
2013年7月15日,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泰国正大集团、泰国正大管理学院主办,牙克石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二届中国—东盟论坛"国际学术会议在内蒙古牙克石市召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敏正  杨继康  
2002年11月1日至4日,国务院总理出席在柬埔寨首都金边召开的第六次东盟与中国领导人会议和首次大湄公河领导人会议。会议期间正式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中国农业部和东盟秘书处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国向柬埔寨、老挝、缅甸提供特殊优惠关税待遇的换文》、《中国和老挝政府关于建设昆曼公路老挝境内部分路段项目的协议书》、《大湄公河次区域便利货物及人员跨境运输协定》、《大湄公河次区域政府间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邱昌情  
东盟环境合作是伴随着地区一体化进程的一种地区治理形式。当前东盟治理进程中的环境区域合作展现了蓬勃发展的势头,环境合作议题向多领域拓展,并逐步向机制化方向迈进,但未来东盟环境区域合作的道路仍然漫长艰辛。本文通过比较分析APEC和"东盟10+3"合作模式在东盟环境区域合作中的作用与进展,探讨环境区域合作模式在东盟治理进程中的发展及未来前景。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一平  
全球化和地区化成为当今国际社会中并行不悖的两种趋势,二者相辅相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中,地区化是全球化的基础,全球化将是地区化的最终结果。在东亚,地区主义为中国发展与周边国家关系提供了新的机遇与空间。冷战结束以后,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得到了全面的恢复与发展,正处于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发展史上最好的时期,是中国发展与周边国家关系的一个典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韦铁  
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区域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淡化国与国之间的地域界限,呈现出在追逐利益最大化目标下的跨国一体化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涉及中国和东盟十国的跨国经济合作区域,如何在该区域内构建高效的技术创新网络是在新经济形势下提升该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本文结合区域技术创新理论,提出构建中国东盟区域技术创新网络的必要性,并从技术创新网络平台、创新制度保障、创新网络组织等方面提出了构建中国东盟区域技术创新网络的设想。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马元柱  
发展中国家无论是采取均衡发展或非均衡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两种模式同样深刻地表现在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区域合作模式上。文章提出中国在与东盟国家区域合作中的模式选择与理性政策选择中的两个基本点与三大基本原则。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敏正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的主要载体。积极开展这一合作符合国际的根本利益和战略定位 ,有利于促进东盟内部各国统一化进程 ,其主要机制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起到了主要的促进和催化作用。云南作为我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主体应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黄朝翰  韩丹  
目前,全球经济虽企稳向好,但博弈竞争日益激烈。在全球化进程放缓,全球系统性风险不断增加的大变局下,东北亚区域发展合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东北亚论坛》继续搭建东北亚高端学术交流和沟通协调的平台,期待与各国学者通过交流对话加深了解、凝聚共识,在“不确定性”中寻求确定性,在世界变局中把握发展大势,为东北亚和平发展大计提供智库支持。为此,《东北亚论坛》在2018年第1期特别组织三位外国优秀的智库学者撰文,就“一带一路”框架下东北亚区域合作中面临的大国协调与东北亚地区安全架构、东盟共同体对东北亚区域一体化建设的启
关键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宾  
一、构建中国—东盟反洗钱区域合作机制的必要性(一)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需要。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建立,进一步推动了我国与东盟各国的区域经济合作。一方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员国全部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其成员国的法制健全程度和风险抵御能力都处于弱势。另一方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各类优惠政策在吸引投资、扩大进出口,增加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古惠冬  
一、东盟经济圈合作的简要历程及主要成果 1.东盟的成长历程。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的前身是马来亚(现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7~8日,印尼、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同月28-29日,马、泰、菲三国在吉隆坡举行部长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吴昊  
东北亚地区既是中国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重点地区,也是难点地区。鉴于东北亚地区各国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和经济实力,中国应该在东北亚区域合作中发挥关键性推动者的作用。以地区多边安全机制建设合作促进经济合作、以深化双边合作促进多边区域合作、以次区域开发合作促进整体性的区域经济合作、以具体领域的合作促进全面的经济合作等,是当前中国推动该地区经济合作的最佳政策选择。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冯伟杰  魏磊  
从2000年11月,在第四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到2009年8月15日第八次中国—东盟经贸部长会议上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投资协议》,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一直在有条不紊的顺利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