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58)
2023(4535)
2022(3955)
2021(3755)
2020(3358)
2019(7435)
2018(7187)
2017(13568)
2016(7484)
2015(8385)
2014(8407)
2013(8361)
2012(7863)
2011(7361)
2010(7470)
2009(7147)
2008(7032)
2007(6405)
2006(5985)
2005(5535)
作者
(24075)
(20262)
(19984)
(19080)
(12713)
(9831)
(8925)
(7672)
(7629)
(7303)
(6975)
(6966)
(6837)
(6466)
(6465)
(6183)
(6116)
(6106)
(6052)
(5991)
(5138)
(5005)
(4947)
(4737)
(4675)
(4580)
(4573)
(4397)
(4224)
(4194)
学科
(27382)
经济(27303)
管理(20946)
(17855)
(15157)
企业(15157)
方法(11798)
数学(8718)
数学方法(8558)
(8029)
(7967)
(7776)
(7533)
中国(6996)
业经(6760)
理论(5844)
(5358)
(5353)
农业(5279)
(5166)
金融(5166)
(4717)
银行(4691)
(4674)
贸易(4672)
地方(4647)
(4575)
(4545)
体制(4462)
(4124)
机构
大学(113349)
学院(112015)
研究(41496)
(39039)
管理(38694)
经济(38078)
理学(32568)
理学院(32088)
中国(32008)
管理学(31328)
管理学院(31116)
科学(27983)
(25055)
(22507)
(22388)
(21027)
研究所(20192)
中心(18477)
农业(17906)
(17906)
业大(17820)
(16924)
师范(16652)
北京(16329)
财经(15920)
(15273)
(14369)
(14353)
(14298)
师范大学(13639)
基金
项目(72793)
科学(56091)
基金(53018)
研究(48633)
(48605)
国家(48215)
科学基金(39622)
社会(30400)
社会科(28598)
社会科学(28590)
基金项目(28052)
(27981)
自然(27585)
自然科(26882)
自然科学(26869)
自然科学基金(26412)
(24491)
资助(23052)
教育(22129)
编号(18297)
重点(16795)
(15559)
(15473)
成果(15371)
计划(14620)
科研(14461)
(14111)
课题(13686)
创新(13259)
大学(13087)
期刊
(49678)
经济(49678)
研究(32113)
中国(25038)
学报(23000)
(20859)
科学(20623)
大学(16991)
学学(16172)
(15961)
管理(15062)
农业(14078)
教育(11143)
(10692)
金融(10692)
业经(8405)
财经(8389)
(7574)
(7443)
经济研究(7244)
(7220)
技术(6831)
(6621)
旅游(6621)
(6621)
(6339)
问题(6338)
业大(6012)
学刊(5332)
旅游学(5321)
共检索到1741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红婴  
《旅游法》问世,不仅使旅游者的身份得到了立法文本上的确认,也使得旅游者成为一种在法律依据上适格的法律主体。这意味着,旅游者的法律人格有了初始的建立。继而,《旅游法》即将施行,以旅游者这一法律主体为源头,怎样将其理论与实践予以推进,使其角色真正进入法治化的运转当中,是更加艰巨的重任。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林余  
当前,伴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而引起的旅游纠纷案件逐渐增多起来。然而人们对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的法律保护却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甚至连旅游者自身也缺乏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旅游者普遍存在“不懂告”、“不敢告”、“不想告”的三不思想。由此可见,研究如何强化保护旅游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切实保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既是一项重要课题,也是中国旅游业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程励   李珍芳   祁杉  
如何有效地激励遗产旅游者践行环境责任,在旅游过程中实现自我环境行为约束与管理,是遗产地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需关注的重要内容。本文将遗产旅游者的环境责任行为划分为遵守型环境责任行为、维护型环境责任行为、促进型环境责任行为,以青城山-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地为案例地,基于规范激活理论视角,以认知-情感-行为路径为逻辑建立模型,先采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PLS-SEM)探索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机制,再使用fsQCA方法来探讨行为形成的必要条件和构型组合。通过505份问卷的实证研究发现:(1)责任归属和环境态度显著正向影响遵守型遗产环境责任行为,结果意识和责任归属显著正向影响维护型遗产环境责任行为,责任归属显著正向影响促进型遗产环境责任行为;(2)道德义务感有利于促进旅游者约束个人的行为,而旅游者预期积极情感可以促进遵守型、维护型遗产环境责任行为,旅游者预期消极情感还可以影响促进型遗产环境责任行为,情感因素具有一定的中介作用;(3)构建了3种类型环境责任行为的复杂因果模型,共得到9条因果组合路径,其中,高遵守型环境责任行为和高维护型环境责任行为的前因条件组合都必须具备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高促进型环境责行为可以只具备认知因素。文章不仅深化了环境责任行为的理论认识,还能为遗产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预测和管理提供依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殷章馨  夏赞才  
旅游自拍已经成为一种普遍行为。以往自拍研究认为具有自恋等黑暗人格者倾向于自拍,该结论不适用于旅游情境。文章采用质性和量化相结合的方法,在探索旅游自拍需求维度的基础上,基于大五人格模型,分析不同人格特质对自拍需求的影响。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旅游自拍需求是一个包含情感体验、自我展示和社会交往的三因子结构,且呈现整体性和层次性。人格特质对自拍需求的逐步回归显示,宜人性和经验开放性对自拍的情感体验需求呈正向影响,情绪稳定性呈负向影响;外向性对自我展示需求呈正向影响,情绪稳定性呈负向影响;外向性和经验开放性对社会交往需求均呈正向影响;尽责性对旅游自拍需求的3个维度均无显著影响。该研究有助于旅游经营者针对不同人格特质的群体响应其旅游自拍需求,提升旅游体验,并利用旅游自拍照,推广旅游目的地。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焦承华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国际交往日趋频繁,大批国际旅游者纷纷涌入我国,到1986年1月我国已有二十九个省市自治区和244个城市和地区向国际旅游者开放。据统计1986年来我国的旅游人数2281万人,比上年增加498万人,增长28%。其中:外国人148万人,比上年增加11万人,增长8.2%;华侨和港澳台同胞2133万人,增加488万人,增长29.7%。自1981年至今有164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旅游者来华,他们持不同政见,来华旅游各有自己的目的。他们的活动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观光考察等,为了维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于隽  陈成  熊文钊  
正如《马尼拉世界旅游宣言》所宣告"旅游是人人享有的基本权利",旅游权归属公民权利中社会权利的范畴,是休息与休闲权利的重要体现。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全年国内出游人数约30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超过2万亿元,直接从事旅游业人员超过1350万,相关就业者达8000余万人,已成为全球国内旅游市场规模和出境旅游购买力第一大国。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陆一帆  曲颖  
以乌镇为例,运用Python和扎根理论对网络游记进行分析,识别江南古镇旅游者地方依恋元素并构建相关维度。研究发现:乌镇受到短途游偏好者的追捧,且以朋友结伴出行方式居多;乌镇的地方依恋元素多样化,主要涵盖地方特质、文化吸引物、民俗表演、品牌载体;乌镇的地方依恋元素可被提炼为目的地氛围信号、目的地品牌、目的地自我一致性、目的地人际互动4个维度。提出了古镇地方依恋和一般目的地依恋研究领域的各自理论价值及未来地方依恋水平提升的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强亚平  
我国的旅游业在十年中发展迅猛,已取得了非常瞩目的成就。然而,如果在热烈之中冷静地回顾和总结,就会发现我国的旅游业要想持续、稳步地发展下去,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按国际标准提高接待水准,切实地维护和保障旅游者的合法权益。重视这一问题,对发展旅游业至关重要,对于我国旅游业的声誉和前途都有着重要意义。鉴于我国的旅游法正在制定之中,本文旨在有侧重地介绍分析一下国外保护旅游者权益方面的有关法律规定,以供读者参考。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汪传才  
旅游者行程前任意解约是违约还是合法行为?旅游经营者因此受到损失应否获得赔偿?本文认为,旅游者任意解除旅游合同不构成违约,但应予以赔偿。结合个案,就法院对当事人约定的行程前解约条款效力的认定,本文建议,我国立法应赋予旅游者任意解除合同权,且约定赔偿优先。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黄杰  马继  谢霞  李晓东  
旅游者体验价值感知研究对于掌握其体验与消费特征,提高旅游地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最大的旅游社交分享网站蚂蜂窝等为例,以旅游者撰写发表的1370篇游记为原始数据,基于质性研究的内容分析法,借助RCM 6内容挖掘软件,对新疆游客感知价值的维度进行判别并构建了相应模型。研究表明,在宏观层面上,游客体验价值感知属性层层递进,依次表征为"知觉性"、"情感性"、"社会性"与"精神性"4大维度;在微观层面上,游客体验价值感知由"旅游吸引物"、"旅游环境及服务"、"公共环境及服务"与"旅游者主观意向"4大项及1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黄杰  马继  谢霞  李晓东  
旅游者体验价值感知研究对于掌握其体验与消费特征,提高旅游地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最大的旅游社交分享网站蚂蜂窝等为例,以旅游者撰写发表的1370篇游记为原始数据,基于质性研究的内容分析法,借助RCM 6内容挖掘软件,对新疆游客感知价值的维度进行判别并构建了相应模型。研究表明,在宏观层面上,游客体验价值感知属性层层递进,依次表征为"知觉性"、"情感性"、"社会性"与"精神性"4大维度;在微观层面上,游客体验价值感知由"旅游吸引物"、"旅游环境及服务"、"公共环境及服务"与"旅游者主观意向"4大项及17小项构成。文章构建了:(1)新疆旅游体验价值感知基础模型。(2)基于构成要素与感知属性的关联式模型。最后针对旅游者"薄弱点"提出合理化建议。另外可看出,网络文本的传播对潜在旅游者的消费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旅游行政部门可借助相关网络资料等促成其积极的价值感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许晖  许守任  王睿智  
旅游感知风险是影响消费者旅游决策的关键因素,对感知风险的维度识别与影响因素的研究尤为重要。该研究通过文献分析、预调研、大样本调查和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旅游消费者基于损失分类的感知风险维度,研究发现,除身体风险、功能风险、财务风险、沟通风险、心理风险、社会风险6个基本感知风险维度外,还存在服务风险、设施风险和沟通风险3个旅游消费情境下特定的感知风险维度。通过方差分析,发现在不同的消费者人口统计特征和旅游行为特征下,各维度的感知风险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佘升翔  费勇安  田云章  陆琳  
旅游消费者的情绪感受是其体验价值的核心要素,但国内外关于旅游消费体验的情绪维度及其内容还缺乏充分探索。旅游者情绪是研究旅游消费者行为的重要变量,但国内至今未见旅游消费情景下开发的情绪量表。文章在相关文献梳理、现场深度访谈及预试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旅游消费者情绪的维度结构,编制了旅游消费者情绪量表。通过对徒步旅游者的问卷调查,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探索、优化并验证了情绪量表的内容和性质。研究结果表明,旅游消费者情绪量表包括四个维度——愉悦之情、人际之情、惊喜之情和消极情绪,都显著影响旅游消费后评价。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安华  梁宏志  
旅游政治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它以旅游学与政治学为母学科,同时吸纳二者的理论与方法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并将政治学的宏阔视野纳入旅游研究,大大拓宽了旅游研究的范围,丰富了旅游研究的内容,为旅游研究提供了众多崭新的视角。旅游政治学应在深入探讨中国政治与旅游问题的基础上找准自己的学科定位,确立自己的研究框架,为中国旅游研究与实践做出积极贡献,推动中国旅游学与政治学以及旅游业的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秀娜  
旅游行业管理走向法治化是旅游行业管理体制改革的迫切要求。作为第一部综合性的旅游行业管理法,旅游法如何界定旅游服务和旅游经营者的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