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26)
- 2023(10452)
- 2022(8736)
- 2021(8234)
- 2020(7096)
- 2019(16313)
- 2018(15860)
- 2017(29568)
- 2016(16176)
- 2015(18729)
- 2014(18593)
- 2013(17564)
- 2012(16183)
- 2011(14456)
- 2010(15390)
- 2009(14121)
- 2008(13185)
- 2007(12007)
- 2006(10820)
- 2005(9912)
- 学科
- 济(60340)
- 经济(60280)
- 管理(42058)
- 业(39312)
- 企(33963)
- 企业(33963)
- 方法(26463)
- 融(26418)
- 金融(26416)
- 中国(25305)
- 银(24173)
- 银行(24154)
- 行(23433)
- 数学(23218)
- 数学方法(22526)
- 理论(15676)
- 农(15500)
- 财(15484)
- 地方(14900)
- 制(14861)
- 业经(13887)
- 学(11998)
- 教学(11614)
- 中国金融(11153)
- 贸(10562)
- 教育(10558)
- 贸易(10546)
- 务(10401)
- 财务(10348)
- 财务管理(10320)
- 机构
- 学院(218172)
- 大学(210623)
- 济(79781)
- 经济(77619)
- 管理(76213)
- 研究(70795)
- 理学(64348)
- 理学院(63606)
- 管理学(61750)
- 管理学院(61384)
- 中国(59864)
- 京(45610)
- 科学(43235)
- 财(39179)
- 所(35598)
- 中心(35145)
- 江(35000)
- 农(33727)
- 研究所(32059)
- 技术(31980)
- 财经(30225)
- 业大(30117)
- 范(29796)
- 师范(29476)
- 州(29344)
- 北京(28950)
- 职业(27485)
- 经(27235)
- 农业(26221)
- 院(25831)
- 基金
- 项目(139224)
- 科学(108038)
- 研究(106023)
- 基金(95376)
- 家(82349)
- 国家(81612)
- 科学基金(69777)
- 社会(62494)
- 社会科(59143)
- 社会科学(59122)
- 省(58773)
- 教育(53938)
- 基金项目(48887)
- 划(48551)
- 编号(46378)
- 自然(44366)
- 自然科(43460)
- 自然科学(43450)
- 自然科学基金(42580)
- 资助(41310)
- 成果(38502)
- 课题(34759)
- 重点(32706)
- 发(30149)
- 创(29720)
- 部(29362)
- 年(29345)
- 项目编号(28017)
- 创新(27568)
- 性(26765)
- 期刊
- 济(89208)
- 经济(89208)
- 研究(64726)
- 中国(55013)
- 教育(41859)
- 融(33995)
- 金融(33995)
- 学报(33195)
- 财(31463)
- 管理(31353)
- 农(31327)
- 科学(28967)
- 技术(26759)
- 大学(26039)
- 学学(24005)
- 农业(20557)
- 职业(16542)
- 财经(15170)
- 经济研究(14458)
- 业经(13845)
- 经(13146)
- 统计(12545)
- 业(11931)
- 坛(11609)
- 论坛(11609)
- 策(11395)
- 图书(11230)
- 技术教育(10837)
- 职业技术(10837)
- 职业技术教育(10837)
共检索到3455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万健 陈建军
创业教育的根本价值在于培养学生在未来社会生存的能力。只有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才能使创新创业教育落地生根。通过创新创业激发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与成就感。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洪永铿
一、理论诠释:新模式的丰富内涵与现实意义"三方联动,双证融合"是指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政府、企业、学校联动的基础上,通过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互通的教学形式,实现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三方联动是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文根
本文针对当前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并结合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对"三融合"模式的内涵与成效进行了分析。认为该模式是一种符合高职教育特征和市场营销专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何颖 蒋鲲 吴华洋 范大伟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与学校定位、办学基础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统筹考虑、整体设计、分期进行、稳步推进。"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地方综合性大学肩负着服务当地、促进地方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的重担。如何科学把握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动向,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和区域教育改革及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深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季瑶娴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依赖于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切实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质量且稳定的双师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重要的基础。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实施专业链、人才链与产教链"三链合一",建设校企双向交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机制,创新高职院校与企业单位之间在校企合作中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切实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素质,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崔戴飞 姚水洪 邱惠萍
人口老龄化社会背景下,老年护理人才供给严重不足、人才培养滞后于行业发展、培养培训效能不高等问题凸显,给我国老年护理事业带来严峻挑战。为破解难题,文章提出构建政校联动、行校联动、校校联动、校企联动的“四联动”协同机制,建立团队融合、课程融合、基地融合、技术融合的“四融合”产教融合机制,实施招生招工一体、中高职衔接一体、培养培训一体的“三个一体”育人综合改革,形成有特色、有成效的老年护理人才培养培训新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柏铁山 邱程
高职院校中一些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自我管理能力偏弱,个人成就感缺乏,学风较差。必须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习潜能。以"自主学习中心"为研究对象,探索一种全新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这一模式的推广与应用,全方位提升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职业核心能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薛勇
依据学生就业质量的质量标准来评价高职院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办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实现高质量的就业,为社会服务。以学生的就业质量为导向,建立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绩效评价体系。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过程中,社会急需大量的高素质职业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职能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来源,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关系到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的战略问题。国家教育主管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慧 池涌 葛富林 主洪国
针对西部山区高职院校基础薄弱、企业资源不足、产业适应乏力三大瓶颈,通过东西部协作跨区域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育人实践,构建跨区域“一企一策”精准脱贫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形成“毕节职院+广东多校+广东多企”的东西协作协同育人机制,借力东部产教力量提升服务产业适应性、助推“东部企业+西部资源”产业互补等创新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开辟一条西部山区高职院校借力东西协作服务产业、带动就业、巩固脱贫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助推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衔接,丰富产教融合、均衡发展理论内涵,获得了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艳
基于产教融合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旋律。以职业能力发展阶段理论为基础,充分考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论逻辑、政策逻辑和现实逻辑,从影响产教融合的因素和动力入手,在厘清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根据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形式,尝试构建了职业院校“内外双向”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的实施路径为:完善学生到企业实习制度;完善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制度;完善企业技术人员到职业院校交流机制;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慧
为了适应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职业技能竞赛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手段。本文结合会计技能竞赛和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等多方入手,实现"课赛融合、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
高职 会计专业 课赛融合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潘百翔
近几年专创融合是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热点,也是创新创业教育向深水区推进的重要路径。在分析高职专创融合实现路径的基础上,以高职涉外物流类专业为视角,阐述专创融合的构建模式。旨在为高职其他的商科类专业开展专创融合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全新参考。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专创融合 涉外物流专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曹元军 李曙生 朱健
产教融合是一项国家层面的职教改革整体制度安排。文章结合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推动产教融合从理念走向制度供给落地的实际举措,即以建设"五融合"为重要特征的高水平产业学院为抓手,分析了高职产业学院"五业"横向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基础、学理逻辑及其长效机制的建构,以此有力促进产业学院的课程、教师队伍的改革和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章安平 张海燕 肖旭 张亮 戴小红 刘一展 王琼 王婧 范越龙 唐春宇 朱慧芬 蔡桂英
该研究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探索基于POCIB的"三融合"高职外贸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例,阐述了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剖析了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及已经取得的实践成效,较好地破解了高职外贸人才培养规格模糊、高技能外贸人才培养工学结合难以深入、高职外贸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和教学效果不佳的难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买琳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社会对国际化高端技能人才的热切需求,高职院校如何有效培养相关人才成了高职教育的一个热点理论问题。文章在对"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概念进行分解的基础上,以其内涵分析为依托,初步构建了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高端技能人才为目标的"1+1"培养模式。
关键词:
国际化 人才培养模式 内涵 构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