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11)
- 2023(7902)
- 2022(6661)
- 2021(5936)
- 2020(4822)
- 2019(10628)
- 2018(10149)
- 2017(18866)
- 2016(10680)
- 2015(12406)
- 2014(12655)
- 2013(12035)
- 2012(10904)
- 2011(9660)
- 2010(9929)
- 2009(8964)
- 2008(8790)
- 2007(8181)
- 2006(7145)
- 2005(6560)
- 学科
- 管理(40465)
- 济(37798)
- 经济(37666)
- 业(34163)
- 企(30215)
- 企业(30215)
- 制(13559)
- 财(13544)
- 方法(12548)
- 中国(12116)
- 农(10840)
- 体(10425)
- 业经(10266)
- 数学(10236)
- 数学方法(10105)
- 务(8471)
- 财务(8413)
- 财务管理(8385)
- 理论(8028)
- 企业财务(7947)
- 技术(7791)
- 银(7670)
- 银行(7661)
- 体制(7641)
- 行(7327)
- 融(7126)
- 金融(7123)
- 销(6933)
- 供销(6918)
- 贸(6772)
- 机构
- 学院(151990)
- 大学(143076)
- 济(59099)
- 经济(57699)
- 管理(55938)
- 理学(47458)
- 研究(47019)
- 理学院(46991)
- 管理学(46283)
- 管理学院(46017)
- 中国(35085)
- 财(31335)
- 京(29517)
- 科学(25801)
- 江(24615)
- 财经(23639)
- 所(22522)
- 技术(22480)
- 中心(21689)
- 职业(21640)
- 经(21177)
- 农(20884)
- 研究所(19851)
- 州(19540)
- 业大(19157)
- 范(18320)
- 师范(18154)
- 北京(18052)
- 经济学(17848)
- 院(17477)
- 基金
- 项目(98113)
- 科学(78430)
- 研究(78346)
- 基金(69034)
- 家(58299)
- 国家(57762)
- 科学基金(50754)
- 社会(49114)
- 社会科(46458)
- 社会科学(46449)
- 省(41304)
- 教育(39108)
- 基金项目(35661)
- 编号(34425)
- 划(33210)
- 自然(30591)
- 自然科(29877)
- 自然科学(29869)
- 自然科学基金(29335)
- 成果(28406)
- 资助(27814)
- 课题(25402)
- 制(25349)
- 重点(22542)
- 部(21927)
- 年(21391)
- 创(21289)
- 发(20993)
- 项目编号(20649)
- 性(20612)
共检索到2321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未扬 姚华儿
高职中外合作办学在当前仍存在专业设置低水平重复,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办学质量与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提出构建全链联动的质量保障内生机制,以期促进高职中外多元化办学,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服务"一带一路"倡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吕红 陈浩琛 陈立波
过去20年间,职业院校在中外合作办学方面有了飞速的发展。在与中国合作开办双学历教育的众多国家之中,澳大利亚与德国是最主要的参与方。尽管此类合作办学在各方面取得了成功,但教学质量却参差不齐,甚至相差甚远。为保证中外合作办学的可持续性,开展一项对质量保障问题的研究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选取调研我国高职院校开展中澳合作办学的各个不同地区的院校,并以开展中澳合作办学的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会计专业)为例,结合调研结果分析中澳合作办学的目标系统、资源系统、组织系统、评价系统和风险因素。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郭丽君 李慧颖
我国已有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体系规范了基本的质量水准,但制度建构中存在的内在矛盾和全球化进程中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对质量标准的选择和控制制约了质量保障的实施效果。因此,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在制度上应明确合作双方各自的任务和职责,在管理模式上应实现从管理向治理的转型并逐步完善质量保障手段,在文化上应不断丰富完善质量保障标准,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认可度。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 质量保障 跨国高等教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曾健坤
中外双方存在的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的文化语境差异是高职中外合作办学面临的重要挑战。在合作办学过程中,中外双方文本制度方案迁移是可行的,然而文化却是不可复制的。将外方的办学理念与实践经验迁移到我国现实文化语境中,具有高度的不可预知性和复杂性。对中外双方办学的文化语境进行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溯源,是解构和重构中外合作办学特殊文化语境的前提和基础。破解文化语境隔障对高职中外合作办学带来的挑战主要应该从三方面入手:在合作办学过程中,保持对文化语境特殊性和多元性的高度敏感性;把握好国际与本土的适度张力;构建“在地国际化”的高职中外合作办学教育范式。
关键词:
新制度主义 高职中外合作办学 文化语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熊少微
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一种战略选择。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办学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外合作办学对本土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应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高职院校的具体发展需要,针对中外合作办学特点,制定相应措施,完善高职中外合作办学本土师资队伍建设,确保中外合作办学质量。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旭 韩莉莉
辽宁高职中外合作办学在项目布局、办学质量、师资队伍、监管体系诸多方面的问题,需要政府着力加强指导,科学规划;严格准入,突出特色;建立评估制度,做好监督管理;建立公示平台,做好信息服务。
关键词:
辽宁 高职中外合作办学 政府责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夏增强
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顺应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也是探索提升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中外合作办学能够有效开拓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增强他们的国际竞争力。中外合作办学模式要取得长远发展就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加强对教育质量的监控。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必须在一定的原则指导下,构建科学、全面、严格的监控体系和机制,从而推进高等教育不断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劲柏 张莉
建立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全过程跟踪评价体系是提高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水平的重要促进手段,需要结合学生毕业后的不同发展路径,建立与此相适应的具有多元化调查对象、调查渠道和调查主体的跟踪评价体系。跟踪评价过程应该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和离开学校进入社会实践的整个过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丽萍
"一带一路"标志着我国从全球一体化的参与者向塑造者的角色转换,也是我国与沿线国家实现"五通三同"的重大发展倡议。面对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高等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必须厘清自身存在的问题,剖析成因,在夯实自身基础的同时,努力构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载体,提升服务能力,全方位、高质量地为"一带一路"建设铺路搭桥。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高职 中外合作办学 路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林金辉 刘梦今
《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取得了许多新进展,逐步进入了向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同时,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出现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当前,质量建设已经成为中外合作办学发展新阶段的鲜明主题。为此,应结合中外合作办学"是中国教育事业组成部分"的定位,创新适应新的发展阶段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观及质量标准,着力进行中外合作办学质量建设,探索建设与国际标准相衔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以审批准入机制、分类监管机制、评估认证机制、处罚退出机制为重点的四个质量保障机制。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中外合作办学 跨境教育 质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薛卫洋
质量建设是当前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核心取向,树立科学合理的质量观,是中外合作办学质量建设中的先决问题。当前中外合作办学实践中形成不良办学倾向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观存在偏差。中外合作办学的特殊价值在于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应坚持统一与多样相结合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观,并坚持主体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等。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 质量建设 质量观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莉
教育国际化是一流高职院校的重要特征。本文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系统分析了中外合作办学面临的困境、重要意义以及优化中外合作办学布局、丰富合作模式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高职 中外合作办学 布局 合作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风波
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是大学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目前国内研究尚少的宁波诺丁汉大学不仅是跨境高等教育机构的代表,也是中国第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作为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的实验区,该校引进英国诺丁汉大学的质量标准且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前行,其教学质量保障机制体现为三个特点:基于质量标准的学业评价机制引领学生的自主学习;基于质量标准的课程实施机制指向教师的负责教学;基于质量标准的师生互动机制推进教与学的彼此促进。这三大实施机制的推进对我国高校的教学实践改革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劲柏
引进、消化、吸收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不同个人发展路径的、具有高职中外合作办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走出当前困境的关键。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实现统一教学与分类指导相结合,通过对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的改革创新,使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享受到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能够得到个性化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媛媛 赵越
本文以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中澳合作办学为例,针对学生学习基础差、教师师资不强和中外教师合作深度不够这三大问题,进行了改革探索,通过应用项目教学提高外语教学效果、制定与学生学习特点相适应的双语教学模式、选派教师出国进修以及加强中外教师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等举措使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