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61)
2023(3801)
2022(2947)
2021(2870)
2020(2203)
2019(5341)
2018(5521)
2017(9872)
2016(5206)
2015(6078)
2014(5959)
2013(5762)
2012(5156)
2011(4590)
2010(4736)
2009(4233)
2008(4354)
2007(3790)
2006(3346)
2005(2816)
作者
(14257)
(11884)
(11822)
(11308)
(7412)
(5662)
(5284)
(4626)
(4435)
(4213)
(4073)
(3936)
(3807)
(3757)
(3655)
(3634)
(3587)
(3574)
(3494)
(3374)
(2966)
(2928)
(2826)
(2708)
(2701)
(2701)
(2644)
(2613)
(2439)
(2357)
学科
(18298)
经济(18275)
管理(13565)
(12134)
(10002)
企业(10002)
中国(6198)
方法(5797)
(5405)
地方(4832)
业经(4824)
教学(4727)
数学(4619)
理论(4591)
数学方法(4549)
(4445)
贸易(4439)
(4324)
(3841)
(3678)
(3408)
农业(3377)
(3287)
教育(3210)
技术(3144)
(3096)
银行(3095)
关系(3019)
(2997)
金融(2995)
机构
学院(71145)
大学(68609)
(26375)
经济(25723)
管理(25708)
研究(22983)
理学(21698)
理学院(21421)
管理学(21037)
管理学院(20919)
中国(17140)
(14346)
科学(13859)
(11941)
(11209)
(10975)
中心(10661)
(10244)
研究所(10242)
师范(10153)
技术(9890)
(9811)
业大(9452)
财经(9294)
(9020)
北京(8972)
(8616)
职业(8473)
(8332)
师范大学(8005)
基金
项目(47362)
研究(37301)
科学(36612)
基金(31708)
(27462)
国家(27203)
科学基金(23166)
社会(22207)
社会科(21040)
社会科学(21031)
(20004)
教育(18131)
编号(16985)
基金项目(16693)
(16361)
成果(14190)
自然(13717)
自然科(13398)
自然科学(13396)
自然科学基金(13122)
资助(12344)
课题(12219)
重点(10954)
(10728)
(10391)
项目编号(10384)
(10192)
创新(9647)
(9590)
规划(9189)
期刊
(30008)
经济(30008)
研究(19950)
中国(17005)
教育(13624)
管理(9659)
(9486)
学报(9245)
(9241)
科学(8461)
技术(7673)
大学(7125)
学学(6522)
农业(6478)
(5881)
金融(5881)
业经(5644)
经济研究(5168)
职业(4820)
图书(4599)
(4027)
财经(4022)
国际(3940)
商业(3933)
(3910)
(3815)
论坛(3815)
问题(3725)
(3546)
科技(3183)
共检索到1067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沈国兵  
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系面临的外部环境愈加复杂多变和严峻,中国经济实力上了新台阶同时风险显著上升,国际经贸合作变得复杂同时持续深化等挑战,积极寻求推进经纬式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动能变得十分重要。推进经线式开放新格局的动能包括:以一体化市场驱动机制推进多元平衡的贸易和投资开放,以统一大市场规模经济优势推进互利共赢的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以人民币跨境结算的能动催化机制推进稳慎高效的金融开放,以构筑营商制度保障推进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制度型开放。推进纬线式开放新格局的动能包括:牢牢稳住我国外贸基本盘,拓展新兴市场贸易;加快发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新业态;大力提升贸易数字化创新发展服务贸易。扩大贸易和投资开放、推进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推进金融开放、引领制度型开放,分别是我国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系的核心支撑力、重要基石、重要催化剂和制度保障。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沈梦溪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日益增加,已经由资本输入国转为资本输出国。但与主要投资目的地国家的投资保护协定中,部分条款内容落后、待遇偏低、开放不足,已不符合现阶段对外投资的发展需求。宜基于我国与主要投资目的地国家的双边投资关系,针对投资存量和流量相对大的国家,缔结更为开放自由、全面、高标准的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以与国际投资协定的最新发展趋势接轨,更好维护我海外投资利益,推动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姜波  
改革开放以来,保险业坚持稳妥审慎和依法推进原则,探索出分步骤、多层次推进对外开放路径,成为开放时间最早、开放程度最高、开放步伐最快的金融领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对外开放,保险业的壮大亦离不开开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在对外开放将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跃升的重要时刻,回顾、审视并展望中国保险业的对外开放,将引领我们更好地前行。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郭晓林  
本文分析认为,我国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面临逆全球化加剧、经济数字化、全球制造业产业转移等多重挑战,如何更好发挥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成为税务部门面临的共同挑战。文章介绍了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在通过“夯实征管基础、优化税费服务、管控涉税风险”行动推进税收现代化建设、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思路下,以国际税收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实践,并对未来如何通过深化智慧国际税收新实践、打造国际税收现代化服务新高地、健全国际税收风险防控新体系等举措助力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进行了展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在全  何二龙  
对外开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应对国际国内诸多挑战中形成的。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使得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面对复杂国际国内问题,习近平对我国对外开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主要内容包括全面推动开放新格局、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等。本文首先对习近平关于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论述进行回顾,其次讨论了学术界对习近平关于高水平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研究现状,最后提出研究习近平关于高水平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重要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裘品姬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时期,新疆通过实施以向西开放为重点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开放水平迈上了新台阶,并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当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蒋凯  
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和重要动力。在逆全球化和新冠疫情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面临一系列挑战。坚持高等教育对外开放不动摇,加强我国同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互鉴互容互通,内外统筹、提质增效、主动引领、有序开放,有利于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程度、更高水平的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局面。新发展格局对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提出了新的要求。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姚枝仲  
过去的开放重在利用开放促进国内发展,今天的开放还希望通过开放构建更加有利于中国的国际环境。开放理念要从着眼于国内转向着眼于全球的对外开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建伟  
改革开放以来,比较优势始终是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参与国际分工的一项重要原则。随着国内外条件和发展环境的变化,我国比较优势的形成条件和产业载体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是与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差异趋于弱化,竞争关系开始由垂直型互补分工向水平型横向分工转变;一些领域相比于新兴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优势增强,垂直型分工格局逐渐形成。基于此,我国需要对传统的发展路径和外贸格局进行调整,在构建与发达国家的水平型竞争关系、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加快双边自贸区建设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徐建伟  
随着国内外条件和发展环境变化,我国比较优势的形成条件和产业载体出现了不同与以往新的变化,与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差异趋于弱化,竞争关系开始由垂直型互补分工向水平型横向分工转变;一些领域相比于新兴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优势增强,垂直型分工格局逐渐形成。基于此,我国需要对传统的发展路径和外贸格局进行调整,在构建与发达国家的水平型竞争关系、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加快双边自贸区建设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叶琪  
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过程中,构建更加开放、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不仅可以拓展我国经济成长的战略空间,而且可以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清晰地定位我国在对外开放中的目标和地位。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要求我国在对外开放中要按照高标准和新要求,从对外优势、市场开拓、国际分工与合作、开放区域等方面进行角色转换。在全球治理格局变动中,我国应该在供给层面深化对市场结构、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要素结构等结构的调整优化,不断开拓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局面、新空间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叶琪  
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过程中,构建更加开放、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不仅可以拓展我国经济成长的战略空间,而且可以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清晰地定位我国在对外开放中的目标和地位。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要求我国在对外开放中要按照高标准和新要求,从对外优势、市场开拓、国际分工与合作、开放区域等方面进行角色转换。在全球治理格局变动中,我国应该在供给层面深化对市场结构、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要素结构等结构的调整优化,不断开拓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局面、新空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潘向东  刘娟秀  郑嘉伟  
未来,金融稳定委员会将统筹金融对外开放和其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各开放项目协同共进,推进经济从"斯密增长"向"熊彼特增长"转变站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这一重要历史节点上,回顾金融开放,我们会发现,金融开放正是在改革开放中生根发芽,其发展贯穿了我国整个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期初,我国金融对外开放主要目的在于"以市场换技术",通过调整高估的汇率,吸引外商投资,解决外汇短缺,筹措资金发展本国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杨长湧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对于我国继续抓住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打造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新时期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的关键一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适应国际国内条件变化新趋势的客观要求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国内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与世界的经济关系继续发生变化,加入WTO带来的开放红利已基本释放,迫切需要创新开放型经济体制,为我国经济长远发展再造"开放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黄少安  
对外开放的“引进来”和“走出去”分别有八大领域,各领域的开放及各领域内的开放有水平层次之分,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不仅要扩大开放领域、提升开放层次,还要提高各领域开放水平、优化开放结构。战略意义上的开放不等于策略意义上的开放,后者更需要高度理性和专业化的决策。高水平对外开放须正确把握和顺应开放的基本规律,并对本国和世界各国发展及国际形势的现状和走势有准确的认知。目前存在的一些认知和判断偏差,比如,高估中国经济增长率、实力及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误判他国对外经济战略取向,对国际关系、国际秩序和国际治理体系的规律认识不够等,需要得到纠正。应加强国际问题和国别、区域研究,不能简单地以“中国思维”思考和解决国际问题,通过竞争机制培育真正意义上的智库或思想市场,加快培养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复合型人才,积极寻求与美国等主要国家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允许不同地区相机选择不同的开放策略、重点和节奏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