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45)
- 2023(8172)
- 2022(6757)
- 2021(6216)
- 2020(5254)
- 2019(11502)
- 2018(11660)
- 2017(21290)
- 2016(12121)
- 2015(13910)
- 2014(13934)
- 2013(12933)
- 2012(11750)
- 2011(10597)
- 2010(10905)
- 2009(10395)
- 2008(10522)
- 2007(9907)
- 2006(8706)
- 2005(7912)
- 学科
- 管理(40779)
- 济(39800)
- 经济(39637)
- 业(32696)
- 企(30843)
- 企业(30843)
- 方法(15342)
- 财(15028)
- 制(13878)
- 中国(13252)
- 理论(13109)
- 业经(12089)
- 数学(10573)
- 数学方法(10426)
- 教育(10252)
- 农(10211)
- 体(9751)
- 务(9523)
- 财务(9505)
- 财务管理(9480)
- 和(9470)
- 企业财务(9032)
- 学(9017)
- 体制(8066)
- 教学(7900)
- 银(7838)
- 银行(7828)
- 行(7433)
- 划(7431)
- 融(7142)
- 机构
- 大学(169022)
- 学院(166235)
- 济(62774)
- 经济(61188)
- 管理(59510)
- 研究(52768)
- 理学(50447)
- 理学院(49879)
- 管理学(48983)
- 管理学院(48659)
- 中国(38957)
- 财(35251)
- 京(35213)
- 科学(29225)
- 江(26958)
- 财经(26652)
- 所(24980)
- 范(24856)
- 师范(24677)
- 经(23938)
- 中心(23878)
- 北京(22237)
- 研究所(22029)
- 农(21138)
- 州(21119)
- 业大(21029)
- 经济学(19742)
- 财经大学(19602)
- 师范大学(19290)
- 院(19167)
- 基金
- 项目(105538)
- 研究(85377)
- 科学(83417)
- 基金(73741)
- 家(61530)
- 国家(60902)
- 社会(54711)
- 科学基金(53274)
- 社会科(50655)
- 社会科学(50636)
- 教育(43442)
- 省(42686)
- 基金项目(38383)
- 编号(36901)
- 划(35034)
- 成果(33508)
- 自然(31104)
- 自然科(30358)
- 自然科学(30351)
- 自然科学基金(29831)
- 资助(29054)
- 课题(27067)
- 制(26053)
- 部(24256)
- 重点(24084)
- 项目编号(23351)
- 年(23052)
- 性(22812)
- 创(22792)
- 教育部(21914)
共检索到2624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夏建文
为更好实现立德树人的使命,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是高校当下及以后的重要工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促进高校学术发展的精神动力。把先进的校园文化如科学精神、人文传统、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等辐射到整个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成才提供了基本价值遵循。高校承担培养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校园文化氛围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杜芳 陈金龙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指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运用多种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其中的重要方面。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黄跃红
革命文化是我国党和人民在各历史时期的社会建设、发展中,经过统一艰苦奋斗、共同协作的抵抗斗争所形成的强大精神、意识力量,是我国建设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我国文化自信的重要理论基础,更是促进党和国家更进一步发展的强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文化景象,所以社会各阶层的专家与学者对其内涵、精神特质、阐述宣传及具体实践等,进行了全方位、多维度的解析与论述。其中,革命文化的精神特质与传承价值更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成为社会研究的热点。对此,笔者将结合郑自立编著的《革命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分析我国革命文化精神特质和传承价值,从实际角度探索弘扬并传承优秀革命文化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秦国杰
高职院校加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机制建设是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客观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基础上,通过课堂教育、校园文化熏陶、规章制度规约等途径来促使高职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进行理解、认同并进一步接受,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执行者。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谢卉
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它需要社会、高校以及家庭的共同参与和承担,才能真正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文章从我国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现状入手,提出大学生价值观培养存在的问题,并从社会、高校以及个人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最后提出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曹顺 丁志卫
从协同理论的视角出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包含多要素相互联系与作用的系统,需要整合校内外资源,形成教育合力方可产生教育效果。高职院校应当正视当前协同教育的突出问题,在坚持开放性、目的性、匹配性、关联性等原则的基础上,从管理协同、制度协同、主体协同、方式协同、环境协同等多个维度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教育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佳
<正>以渔樵耕读为代表的中华农耕文明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生产、生活的实践总结,是华夏儿女以不同形式延续下来的精华浓缩并传承至今的一种文化形态,不违农时、精耕细作、重视天地人和的农耕传统,家庭和睦、邻里相助、诚信重礼的道德规范,坚忍不拔、顽强拼搏、奉献自我的优良品质,所体现的哲学精髓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资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长伟 王艳伟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全体国民的核心价值取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行政、教学、管理、服务等部门必须各司其职,理清常态化的培育思路,找准常态化的培育要点,开展常态化的培育工作,全方位育人,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培育目的。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机制 创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泽 韩文彬
社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层的重要场域,要在社区教育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力度并使之常态化、长效化,就需要掌握和运用好自觉内外化机制、科学规范化机制、形象动情化机制、数字智能化机制、日常生活化机制、结合渗透化机制、柔性精细化机制,全面系统地构建社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体系和运行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入基层、社区、家庭,贴近群众实际生活,成为居民自觉遵守的价值取向与行为准则。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区教育 融入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潘清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体现社会最核心的价值追求与价值理想,而且引领社会的思想观念发展。作为国家建设的后备力量,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普遍共识和认同是决定国家、社会发展走向的重要因素,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基础。因此,探索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认同机制,应成为高校的重要任务和使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韩喜平
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的中国高校,应当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的"先行军"。高校要通过培养人才成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青年的重要思想阵地,要通过深化研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学理支撑,要通过引领社会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者,要通过传承文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国民之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明
长期以来,我国对大学生价值观导向是以主流意识为重要目标,以思想政治教育为重要手段来进行的。我国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导向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然而,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效果并不是十分乐观。很多从事思想道德教育的一线教师都有一个直观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新洲
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旗帜,是高等学校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领域和载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是高等学校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途径。文章提出应巩固校园文化建设主渠道,拓展校园文化建设新载体,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宣传氛围,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外部环境,营造良好的高校校园文化。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 校园文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千波
高校在移动互联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积极应用"微视""微课"等移动互联时代的新媒体,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辅导员、班主任要学会用学生愿意接受的语言和形式表达观点,在自媒体上积极宣传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当今世界已进入移动互联时代,以大学生为代表的新一代受众的注意力和资讯获取通路越来越集中在手心中的手机、PAD等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何祥林 吴长锦
教师是教育之本和兴教之源,承担着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遵循规律,着眼长远,将高校师德建设全面推向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围绕教师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专业素质、道德情操和心理素质组合发力。教育是关乎民族未来的战略工程,高校是引领社会风尚的思想高地,教师是文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