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60)
- 2023(9301)
- 2022(7676)
- 2021(7174)
- 2020(5766)
- 2019(12763)
- 2018(12659)
- 2017(21855)
- 2016(12955)
- 2015(14900)
- 2014(15260)
- 2013(13898)
- 2012(13002)
- 2011(11450)
- 2010(12156)
- 2009(11203)
- 2008(11459)
- 2007(10818)
- 2006(9557)
- 2005(8805)
- 学科
- 管理(40573)
- 济(38368)
- 经济(38302)
- 业(31850)
- 企(29239)
- 企业(29239)
- 财(16107)
- 制(15402)
- 中国(14253)
- 理论(14091)
- 方法(13181)
- 体(11912)
- 学(11845)
- 教学(11819)
- 教育(11668)
- 银(11419)
- 银行(11398)
- 农(11024)
- 行(10919)
- 务(10914)
- 财务(10878)
- 财务管理(10845)
- 业经(10632)
- 企业财务(10402)
- 融(9893)
- 金融(9886)
- 数学(9491)
- 数学方法(9198)
- 体制(8912)
- 和(7587)
- 机构
- 大学(176634)
- 学院(173495)
- 管理(58958)
- 济(58284)
- 研究(58095)
- 经济(56446)
- 理学(48602)
- 理学院(48040)
- 管理学(46892)
- 中国(46820)
- 管理学院(46569)
- 京(38703)
- 财(35569)
- 科学(34758)
- 江(30565)
- 所(29033)
- 中心(28196)
- 农(27430)
- 范(27335)
- 师范(26994)
- 财经(26120)
- 研究所(25783)
- 北京(24726)
- 州(24661)
- 业大(23754)
- 经(23445)
- 技术(22116)
- 院(21730)
- 农业(21333)
- 师范大学(20981)
- 基金
- 项目(106948)
- 研究(84209)
- 科学(81648)
- 基金(71695)
- 家(61923)
- 国家(61271)
- 科学基金(51644)
- 社会(49536)
- 社会科(46488)
- 社会科学(46473)
- 省(44002)
- 教育(43137)
- 编号(36944)
- 基金项目(36413)
- 划(36310)
- 成果(34722)
- 自然(31309)
- 自然科(30581)
- 自然科学(30569)
- 自然科学基金(30005)
- 资助(29313)
- 课题(28113)
- 重点(24950)
- 年(24030)
- 项目编号(23411)
- 部(23314)
- 性(22567)
- 大学(21792)
- 创(21757)
- 发(21565)
共检索到2899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丽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是保证其课程本身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构建以目标监控、督导监控、管理制度监控、信息反馈监控和激励监控等运行机制为重点的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能更有效地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识形态的教化功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建林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建立包括主题讨论实践、观看红色视频实践、研读原著实践、情景剧表演实践、拍摄DV或创作漫画实践在内的课内实践教学,包括人物访谈实践、参加公益活动实践、社会调研实践、社会考察实践在内的课外实践教学的实践教学方法体系,以及由组织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考核和质量监控体系、经费和基地保障机制等方面组成的保障体系,保证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持续规范开展和质量提高。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宋友文 王易
主持人:宋友文王易研讨人:中国人民大学王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宁北京师范大学温静北京师范大学王树荫研讨背景:为深化教材、教师、教学等领域的改革创新,着力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大力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不断增强大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本刊邀请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大家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昌国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包括实践教学课程目标体系、内容方法体系、条件保障体系、质量评价考核体系等要素体系的构建。构建完整、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面临困境,因此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探讨及构建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与创新有着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制度保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桂环 尹春芳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教学针对性,增强教育实效性。受诸多因素影响,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关键在于对如何将教材话语体系转化为教学话语体系缺乏深入研究,没有构建起符合教学实践要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文章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特点出发,分析影响教育实效性发挥的根本原因,浅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话语体系 教学实效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熊焱生
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于推动实践育人、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存在着规范性不够、操作性不强、广泛性不足、主动性不高、保障性不力等问题。有效推进和提升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要做到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社会化。
关键词:
思政课 实践教学 教学质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其鑫
受传统教育理念、市场经济因素以及大学生就业实际的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长期不被学生所重视。面对现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意义,确立实践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把握好实践教学的环节,让学生能在实践中认真思考和体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取得实效。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教学实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宝江
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研究对于转变学生对课程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厘清教师对教学方法的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教师对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研究不够和忽视因材施教等原因,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方法上存在运用不得体的问题。正确运用教学方法,还需要在提升教师学术水平、明确教学目标和因材施教等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方法 运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汪杰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新时期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在总结以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长效机制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长效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戴志国
如何从过程与结果、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层面上,构建一套科学规范、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亟须解决的现实课题。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要遵循政治性、系统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的原则。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包括教学理念、教学保障、教学规范、教学监控和效果考评五个方面。与其相对应,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五项一级指标和11项二级指标。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程美东
着重研究了如何使《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三门课在《教学内容上既相互独立,又互相弥补、互相呼应,以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科学性的问题;探讨了正确处理好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学相关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的衔接关系,《原理》、《概论》、《纲要》三门课程在内容形式上交叉部分的具体表现,《概论》、《原理》、《纲要》三门课程之间内容上交叉部分在具体的授课中如何解决等问题。
关键词:
大学课程 思想政治理论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传泉
构建一个逻辑完整、要素齐备、形式多样、功能互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体系,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宗旨的必然要求。一般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体系包括逻辑结构、历史结构、形式结构和功能结构四个方面。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体系选择的因素主要是课程因素、教师因素、学生因素和学校因素。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方法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郑登文
坚持大格局统筹,强化工作合力。坚持立体化推动,实现特色发展。坚持全方位培养,打造一流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这些重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冯培
课堂,是高校立德树人的主阵地;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课堂,更是高校在多元的思潮流变、多样的群体迭代、多变的社会境遇下,引领学生个体完成对中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促使其实现从外部认知到内在认同、从情感接受到学理坚信、从客体教育到主体自觉等一系列转化过程的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石 程茹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面临着认知困境、动力困境和匹配困境。从具体要求来看,转化的前提是了解高职学生的需求,转化的基础是对教材内容的精准把握,转化的目标是回应现实,转化的关键是思政课教师。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路径包含教材话语向教学话语转化、教材逻辑向教学逻辑转化、教材结构向教学结构转化、教材载体向教学载体转化、教材反馈向教学反馈转化五个方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