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12)
2023(8209)
2022(6673)
2021(6443)
2020(5264)
2019(11945)
2018(12162)
2017(21173)
2016(12952)
2015(14749)
2014(14926)
2013(13609)
2012(12440)
2011(11382)
2010(11678)
2009(10434)
2008(10334)
2007(9642)
2006(8582)
2005(7951)
作者
(32375)
(27112)
(26943)
(25891)
(17027)
(12812)
(12401)
(10490)
(10387)
(9867)
(9150)
(9104)
(8684)
(8552)
(8474)
(8422)
(8275)
(8067)
(8020)
(7718)
(7111)
(6721)
(6415)
(6309)
(6247)
(6238)
(5995)
(5943)
(5415)
(5410)
学科
(36264)
经济(36132)
管理(36086)
(29410)
(25284)
企业(25284)
教育(20244)
中国(17757)
(14330)
方法(13966)
(13334)
数学(11852)
数学方法(11618)
(10500)
理论(10500)
(9610)
(9206)
业经(9179)
教学(8301)
(7824)
财务(7773)
财务管理(7745)
体制(7729)
技术(7600)
(7487)
银行(7478)
企业财务(7316)
(7138)
(6926)
金融(6923)
机构
大学(170935)
学院(165890)
(59687)
研究(59323)
经济(58064)
管理(55653)
理学(47339)
理学院(46633)
管理学(45642)
管理学院(45265)
中国(38773)
(37432)
教育(34447)
(33595)
师范(33409)
科学(33314)
(32863)
(28606)
(27595)
师范大学(27477)
中心(26185)
研究所(25549)
财经(24544)
北京(24347)
(22171)
技术(21799)
(21706)
(21323)
(21164)
业大(20367)
基金
项目(106231)
研究(88154)
科学(85938)
基金(73550)
(62158)
国家(61460)
社会(54120)
科学基金(52541)
社会科(50945)
社会科学(50934)
教育(50353)
(43064)
编号(38816)
(38361)
基金项目(37708)
成果(35862)
课题(30982)
自然(30501)
自然科(29753)
自然科学(29745)
自然科学基金(29211)
资助(29002)
(26473)
(26202)
(25897)
重点(25895)
项目编号(24001)
规划(23860)
(23792)
教育部(23790)
期刊
(68560)
经济(68560)
研究(61998)
教育(58641)
中国(49085)
(27577)
学报(22270)
管理(22001)
科学(20367)
(19706)
大学(19088)
技术(18594)
学学(16132)
职业(15017)
(14122)
金融(14122)
财经(12920)
农业(12801)
(11176)
业经(10362)
经济研究(10301)
技术教育(9828)
职业技术(9828)
职业技术教育(9828)
(9210)
论坛(9210)
问题(8819)
(8324)
(7354)
图书(7322)
共检索到2696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廷洲   李阳杰   童春林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确立了加强教师待遇保障的战略方向,完善了相关顶层设计和基础制度,推动教师待遇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放眼世界教育强国,普遍在政策上凸显教师职业的公共性和稳定性,扩大职业生涯的薪酬增幅以促进终身从教,采用绩效主义和协商工资混合的制度设计激发其活力,针对城乡贫困地区和边远农村地区建立补偿式的待遇保障制度。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背景下,高水平人才自主培养和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使命对教师待遇水平提出新挑战,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要求进一步促进优质师资均衡配置,教育强国建设的艰巨而复杂任务迫切需要充分激发教师队伍活力。为此,应确立“教师是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人才”的政策理念;逐步将“教育行业在城镇非私营行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排名”提高到前五名;在基础教育学校设立人才项目,向乡村、薄弱学校倾斜,推动优质师资均衡配置;充分发挥待遇保障制度的激励功能,激发教师队伍活力和创造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高芬  
本文对我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困境进行了阐释和分析,提出了构建和完善面向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措施,包括: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消除二元户籍制度对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利影响;构建与农民工群体利益诉求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明确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相关方法律责任;提高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主体优化作用,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玲  周钧  
从国家、大学、学院三个层面分析芬兰职前教师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在国家层面,教育部和芬兰高等教育评议会负责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管理,促使大学开展以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相结合的评议机制,确立教师的选拔制度以保证生源质量。在大学层面,大学注重参与评估,提高教师研究能力;设立高等教育研究发展中心,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注重教师教育课程建设,提升教师学历水平;利用反馈系统,保障课程质量。在学院层面,注重师范生培养单位之间的合作,保障师范生的培养质量;在实践课程方面,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完成实践性任务相结合,保障实践类课程质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志群  
教育强国的突出标志是各类教育人才培养的高质量。李强总理在2023年4月1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要着力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面向市场需求提升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质量”,这对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教育质量包括三个方面,即投入质量、过程质量和产出质量。职业教育的“产出质量”指学习的结果,其标志是学习者的职业能力发展水平和职业素养。对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水平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是保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手段。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志勇   赵新亮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提出,以治理现代化为教育强国建设基本路径。教育治理现代化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治理本质是教育权力的科学配置及其有效行使。面向2035教育强国建设战略的教育治理现代化,在教育治理主体、教育治理手段、教育治理对象、教育治理效能等要素结构上呈现出一系列新变化。治理主体更加强调多元参与、治理手段更加强调依法治教、治理对象更加强调主体自治、治理实施更加强调内在自觉。以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支撑教育强国建设,迫切需要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深化党在教育治理中的根本制度建设;加快教育立法、修法,深入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优化教育治理体系纵横向权力配置,重视社会参与教育治理常态化机制建设,提高教育决策和政策调整的适切性、科学性;深化教育治理工具创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史秋衡  季玟希  
党的十九大以来,教育学科面向教育强国的建设方向更加明确。教育学科是师范教育的核心,教育学科乃至大学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母机。我国教育学科建设遵循"强"逻辑,重点可总结为:寰、创、道、精、兴,其中"寰"为掌握全球教育学科发展大趋势,实现同步甚至超前发展;"创"为了解我国教育学科发展机遇,带动创新发展";道"为明晰教育学科建设重要理念,进行科学发展;"精"为打造一流教育学科,引领卓越发展";兴"为补足西部教育学科发展短板,综合振兴发展。一、放眼乾坤:全球教育学科发展之趋势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刘善槐   赵春阳   杨海波  
在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保证编制供需平衡是建强师资的首要任务。当前,学龄人口变动新趋势、教育发展新要求和学校功能拓展新导向诱发了教师编制供需矛盾。为了实现编制充足供给,需要转变配置理念:由“总量核定”转变为“结构化核定”,由“单校保障”转变为“区域统筹”,由“静态配置”转变为“动态调整”;并从编制核定标准、核定方式以及调配机制三方面入手,完善教师编制保障机制。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韦诚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理论界围绕这个重大问题展开了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探讨。在这里,我们试图结合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进行比较研究,谈一谈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些许认识。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贾长来  
在我国海外直接活动的迅猛发展中,面临诸如国有化险、战乱险、汇兑险、商业险等投资风险。有效的防范和化解海外投资风险,进而保护和促进我国的资本输出,需要从我国涉外投资的法律制度建设、保险制度建设、宏观管理、跨国企业风险防范机制建立等方面入手,逐步建立健全海外投资的保障制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中义  
一、社会保障与公共财政的关系(一)社会保障与公共财政之间的一致性。1.市场经济是社会保障和公共财政的共同来源。从历史发展进程上看,随着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财政体制和社会保障方式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财政体制从原来的国家财政转变为公共财政;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忠贵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农村 ,长期以来 ,由于历史的原因 ,城乡差别很大 ,与城市相比 ,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很低 ,农民与城市居民相比 ,根本没有什么保障可言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不应该抛开农村和农民 ,没有广大农民参加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不完善的。因此 ,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已成为当前一项急需解决的重要任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程俊峰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愈发突出和紧迫。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2020年要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努力使全体人民老有所养,探索建立农村养老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夏杰长  
本文首先论述了失业保障制度在治理失业中的积极作用, 认为它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周期性失业问题, 但却是反失业政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是反失业的“稳定器”和“安全网”; 接着通过一个社会福利博弈模型阐述了过高的失业保障水平对解决失业问题的负面影响; 最后对如何构建和完善失业保障制度提出了一些初步设想。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俊霞  
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为了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进行国有经济结构布局战略调整的要求,我国逐步展开了城镇国有企业职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在保证现行保障条件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基本完成城镇国有企业职工由单位保障向社会保障的转变。但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存在许多不足和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