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63)
- 2023(8948)
- 2022(7688)
- 2021(7173)
- 2020(5920)
- 2019(13343)
- 2018(13083)
- 2017(24497)
- 2016(13568)
- 2015(15039)
- 2014(14867)
- 2013(14658)
- 2012(13486)
- 2011(12156)
- 2010(12152)
- 2009(11223)
- 2008(11059)
- 2007(9921)
- 2006(8841)
- 2005(8036)
- 学科
- 济(50107)
- 经济(50020)
- 管理(42419)
- 业(37602)
- 企(27927)
- 企业(27927)
- 农(20844)
- 地方(18287)
- 财(15910)
- 方法(15514)
- 农业(14795)
- 制(14790)
- 环境(14288)
- 业经(13253)
- 中国(13217)
- 数学(13034)
- 数学方法(12879)
- 学(11223)
- 体(10261)
- 划(9559)
- 务(8844)
- 财务(8827)
- 财务管理(8804)
- 融(8363)
- 金融(8358)
- 和(8331)
- 地方经济(8315)
- 企业财务(8257)
- 银(8225)
- 银行(8214)
- 机构
- 学院(184205)
- 大学(180224)
- 济(71437)
- 经济(69619)
- 管理(67942)
- 研究(63837)
- 理学(57648)
- 理学院(56919)
- 管理学(55962)
- 管理学院(55619)
- 中国(48633)
- 科学(39860)
- 京(38007)
- 财(36416)
- 农(32944)
- 所(31636)
- 江(30612)
- 中心(30559)
- 研究所(28523)
- 业大(28157)
- 财经(27180)
- 范(26246)
- 师范(26060)
- 农业(24888)
- 省(24486)
- 州(24294)
- 经(24177)
- 院(23794)
- 北京(23329)
- 经济学(21313)
- 基金
- 项目(127099)
- 科学(100007)
- 研究(96395)
- 基金(89824)
- 家(77814)
- 国家(77105)
- 科学基金(66143)
- 社会(60805)
- 社会科(57333)
- 社会科学(57319)
- 省(53840)
- 基金项目(48784)
- 划(43132)
- 教育(42962)
- 自然(41330)
- 编号(40170)
- 自然科(40104)
- 自然科学(40093)
- 自然科学基金(39294)
- 资助(34293)
- 成果(32488)
- 重点(29191)
- 制(28969)
- 发(28800)
- 课题(28477)
- 部(26932)
- 创(26568)
- 创新(24947)
- 国家社会(24727)
- 性(24161)
共检索到2850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仙娥 李倩 牛国欣
集中连片特困区是我国扶贫开发工作中的最后堡垒。集中连片特困区贫困状况与生态环境状况存在极其密切的关系。从片区生态贫困的深重性、人口致富能力的偏弱性、生态治理的片面性三个方面阐释了构建集中连片特困区生态减贫长效机制的必要性。提出构建生态减贫的内部长效机制:加强人力资本投入,完善公众参与。构建生态减贫的外部长效机制:创新片区合作;完善生态补偿;建立健全产业生态化;组织生态移民,加快城镇化进程。
关键词:
集中连片 生态减贫 长效机制 白河县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单林波 罗璇 张竞媛
陕西省安康市是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的重点区域,金融扶贫工作在安康市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支撑和保障作用。陕西省安康市金融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仍存在金融扶贫工作机制不顺、信息共享机制不畅、金融扶贫产品创新不足、金融扶贫担保基金额度不高和金融扶贫合力不强等问题,需进一步理顺金融扶贫工作机制、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创新金融扶贫产品、提升金融扶贫担保基金额度和金融扶贫合力。
关键词:
特困地区 金融扶贫 现状 思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周猛
本文以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改则县为例,以发展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理论为指导,从自然地理条件、制度供给、人力资源以及基础设施四个方面深入客观地分析了改则县欠发达的原因,从而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以及援助对策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
特困牧区 集中连片 致贫因素 改则县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邢慧斌 刘冉冉
教育精准扶贫是集中连片特困区实现脱贫的有效路径和必然选择。实际上,教育精准扶贫在取得成绩同时产生了扶贫绩效的空间差异,而国内外对该问题鲜有关注。本文在全面阐释了集中连片特困区教育精准扶贫概念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技术系统构建了集中连片特困区的教育精准扶贫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并以燕山-太行山区8个连片特困县为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这8个县的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成效显著,但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空间差异,这既表现在宏观层面的不同特困县综合绩效和均衡绩效的差异,也体现在微观层面的"贫困精准识别""教育精准帮扶""扶贫支持环境"等评估指标之间均衡绩效的差别。今后集中连片特困区应在贫困精准识别、教育精准帮扶以及教育扶贫支持环境等方面继续加大扶贫攻坚的力度,精准识别各贫困县和村的脱贫短板,开展更有针对性的精准帮扶及改善扶贫环境,以推动集中连片特困区的脱贫攻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银马华 王群 杨兴柱 司新新
贫困山区与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往往具有高度地理重叠性,成为当前旅游扶贫攻坚战重点区域。在当前各种旅游扶贫鼓励政策下,旅游资源优势度与旅游产业集聚程度是旅游扶贫的重要前提和现实基础。利用旅游优势度评价模型和区位熵指数法对大别山集中连片特困区36个县(市)旅游资源优势度和旅游产业竞争力进行空间等级划分与评价。运用多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对36县(市)旅游资源与产业进行集聚类型分类,得出由各县(市)旅游资源、旅游产业与空间滞后量决定的四种不同旅游扶贫区域类型。依据各区域类型特征提出政企合作模式、战略联合模式、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模式及区域联动模式4种旅游扶贫模式,以期为各县(市)探索新型旅游扶贫模式实现精准扶贫提供指导,对其他同类型贫困片区旅游扶贫发展提供借鉴作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桑晚晴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搬迁扶贫作为我国重要的扶贫开发模式,不同地区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差异性的成效,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而对四川省民族地区来说,目前的搬迁扶贫形势依然严峻。因此,对四川省民族地区搬迁扶贫情况进行深入的评估,总结其经验和教训,更好的发挥搬迁扶贫模式在四川省民族地区集中实现扶贫攻坚的目标,进而推进四川全省和全国同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民族地区 集中连片特困区 搬迁扶贫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晓亮 陈俊
通过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颍上县的调研发现,该县经过发展县域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倡导社会扶贫等措施,扶贫成效显著。但贫困发生率仍居高不下,人均纯收入同比相对较低。文章基于对颍上县的研判,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提出应从领导干部的扶贫责任、连片地区的区位特点、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贫困人口的精神生活等方面进行脱贫尝试的建议。
关键词:
集中连片特困区 脱贫 颍上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瑞强 陈燕 张春美 饶盼
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背景要求新时期扶贫工作应重视资源配置效率以及发展质量的提高。鉴于当前扶贫资金额度不断提高而减贫效率递减等扶贫挑战,本文选择江西省罗霄山片区18个县(市、区)为分析样本,系统剖析其财政扶贫资金规模与结构特征,运用DEA-TobiT模型科学测算扶贫资金配置效率,明确影响扶贫资金减贫效应发挥的整村推进投资、产业扶贫投资、管理与奖励投资等关键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扶贫资金配置机制优化的政策建议:更新扶贫理念,实现包容性扶贫治理;消除路径依赖,开展分区分类扶贫;健全评价体系,关注大数据精准扶贫趋势。以期进一步提高扶贫资金配置效率,服务于连片特困区扶贫对象的减贫脱贫与我国2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凯 甘畅 尹建军 王梦晗
旅游扶贫效率作为旅游扶贫成效考核的重要指标,是衡量旅游产业发展在多大程度上有效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借助基于产出导向的SBM模型测算大别山试验区旅游扶贫效率,综合运用G指数、标准差椭圆、重心轨迹,对大别山试验区旅游扶贫效率空间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别山试验区旅游扶贫效率呈先降低后提升的态势,但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旅游扶贫效率空间异质性显著,热点地区持续集聚,形成以新洲区为中心的高值集聚区,冷点地区跃迁活跃,形成以麻城市为中心的低值集聚区;旅游扶贫效率总体格局呈西北—东南走向,重心总体向东南方向迁移,主方向呈先扩张后敛缩态势,次方向始终呈极化状态。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孔雪松 蒋献佳 程鹏
研究目的:基于经济、社会和生态3个维度构建多维减贫指标体系,测度2000—2020年中国11个集中连片特困区多维减贫动态变化,系统分析集中连片特困区减贫与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耦合关系。研究方法:指标评价法、综合扩张指数和脱钩模型。研究结果:(1)研究期间集中连片特困区减贫成效显著,2000—2010年和2010—2020年县域单元多维减贫指数均值分别为0.134和0.186,经济减贫指数明显高于社会和生态减贫指数;(2)集中连片特困区建设用地扩张先缓后快,局部区域扩张迅速,但整体以相对稳定型扩张为主,2010—2020年扩张明显加快,缓变型和快变型呈现组团化分布;(3)研究期间集中连片特困区减贫指数与建设用地扩张指数以较理想型的弱脱钩为主,强脱钩县域单元数量由2000—2010年的131个减少为2010—2020年的10个,与之对应的弱脱钩县域单元数量则由369个增加到486个,有效体现了“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方式的转变。研究结论:特困区减贫动态变化与建设用地扩张存在密切关联,县域土地城镇化有助于增强特困区内生发展动力,后扶贫时期特困区需推进建设用地由增量扩张向存量调整的高质量发展转型。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志耀 张容
在"精准扶贫"攻坚战背景下,文章运用分形理论对以武陵山片区为例的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区人口城镇化演进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基于1990~2016年69个县市面板数据的分形结果表明:(1)武陵山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区人口城镇化明显不同于现代集聚式城市发展模式,呈现出显著的"均等式"城镇化格局;(2)武陵山区的人口城镇化进程以2000和2012年为拐点分成三个阶段,且不同阶段的"均等式"趋势都在持续地强化。同时使用洛伦兹-空间基尼系数和空间莫兰指数对分形结果作了稳健性检验,并进一步从地理条件限制、旅游产业需求、农村人口结构和扶贫政策影响等方面探讨了该均等式城镇化的形成机制。最后,给出了优化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区人口城镇化格局的若干对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贾先文 李周
连片特困地区作为国家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重点,其传统行政区治理导致了边界屏障效应,造成政府与市场"两极失灵",影响了治理效果和区域发展。本文以武陵山片区"锰三角"为例,分析跨行政区政府与市场行为偏离社会公共性、跨域服务供求"双不足"、治理效果偏离最优状态等"两极失灵"困境;提出跨域治理是解决困境的路径选择,这可以促进跨域利益分享与成本分摊、降低跨域"碎片化"带来的高成本、化解跨域资源配置难题;并构建跨域治理的多中心整体联动治理机制模型,以落实跨域治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丁建军 李峰 黄利文
应用偏离份额四分量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武陵山连片区为例,对片区内各县市2003—2009年经济增长总偏离效应进行了测度和分解,并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①2003—2009年,片区内初步形成了以增长较快的县市为中心,经济衰落明显的县市为外围的不平衡增长格局;②在空间上表现为增长效应相似的县市趋于集聚的特征,不过集聚程度仍不高;③片区内各县市资源配置没有遵循比较优势原则,整体资源配置不够合理;④中心城市吉首、铜仁和恩施所在的县市经济增长优势并不明显,成为地区性增长极仍需时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县域合作、强化中心城市集聚效应等加快片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芬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大别山区和罗霄山区等11个地区为区域连片特困地区,是未来十年我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要想在这场扶贫攻坚战中精准发力,应密切关注金融创新助力精准扶贫"扶持谁、谁来扶、如何扶"三大问题。本文就赣鄂湘三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开展精准扶贫对金融创新支持农村经济展开了调查,对当前金融创新助力精准扶贫主要举措、存在的问题、国际借鉴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合理建议。
关键词:
精准扶贫 金融创新 农村经济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李智军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贫困的地域分布和特征呈现出新的格局,经济发展的减贫效应弱化及"滴漏"式扶贫思路已不能适应新时期扶贫工作的要求,导致减贫速度放缓、贫困人口再次增加的因素等也应纳入贫困机理的范畴进行研究。
关键词:
致贫机理 金融扶贫 结构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