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46)
2023(13533)
2022(10866)
2021(9730)
2020(7915)
2019(17392)
2018(17027)
2017(32831)
2016(17554)
2015(19508)
2014(19075)
2013(18012)
2012(15985)
2011(14149)
2010(14419)
2009(14163)
2008(13333)
2007(12257)
2006(11064)
2005(10540)
作者
(46353)
(38327)
(38095)
(36449)
(24042)
(17980)
(17496)
(14792)
(14318)
(13627)
(13092)
(12822)
(12095)
(12087)
(12070)
(11927)
(11288)
(11253)
(11006)
(10927)
(9603)
(9371)
(9068)
(8774)
(8685)
(8683)
(8633)
(8593)
(7771)
(7501)
学科
(61400)
经济(61298)
管理(54408)
(50512)
(43677)
企业(43677)
(34386)
银行(34240)
(32627)
(30887)
金融(30883)
(27782)
中国(27022)
(22484)
方法(21433)
(19284)
业经(18336)
数学(17814)
数学方法(17629)
(16056)
(15007)
财务(14965)
财务管理(14934)
(14642)
制度(14640)
地方(14352)
企业财务(14255)
体制(13520)
农业(12594)
业务(12165)
机构
学院(233218)
大学(229654)
(96320)
经济(94158)
管理(85818)
研究(75458)
理学(72006)
理学院(71327)
中国(70884)
管理学(70178)
管理学院(69761)
(52416)
(47018)
科学(40986)
财经(40216)
中心(38294)
(37051)
(36272)
(35949)
(34835)
(33772)
银行(32467)
研究所(31852)
经济学(31489)
(30653)
(30314)
财经大学(29948)
北京(29015)
业大(28992)
经济学院(28351)
基金
项目(149214)
科学(118247)
研究(115387)
基金(107873)
(91489)
国家(90684)
科学基金(79087)
社会(75481)
社会科(71638)
社会科学(71618)
(59380)
基金项目(55824)
教育(53261)
(48337)
编号(48195)
自然(46872)
自然科(45794)
自然科学(45784)
自然科学基金(44933)
资助(42725)
成果(40440)
(34283)
重点(33885)
课题(33605)
(32686)
(32483)
(32340)
国家社会(31871)
(30910)
项目编号(30310)
期刊
(111047)
经济(111047)
研究(75633)
中国(51959)
(51592)
金融(51592)
(43043)
(34721)
管理(33587)
学报(31463)
科学(29255)
教育(26719)
大学(25324)
学学(23944)
农业(20892)
财经(20804)
技术(18956)
业经(18743)
经济研究(18083)
(17746)
问题(14178)
理论(12389)
财会(11416)
(11387)
国际(11358)
实践(11125)
(11125)
现代(11043)
(10828)
(10196)
共检索到3740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广聚  吴祖明  
在金融自由化条件下,商业银行治理机制的三大组成部分中,法人治理机制是主体,市场治理机制是基础,政府治理机制是关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虹  
一国金融监管方式的形成取决于该国的金融制度,但也存在各种金融制度共同遵守的效率原则。任何监管方式只能适应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面对金融自由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只有迅速调整国内金融结构,提高应对能力,完善监管手段才能把握融入国际标准的最佳时机,从而带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否则由于监管失误不仅将导致金融体系的危机,甚至还会引发整个国民经济的衰退。日本的教训尤为深刻,中国金融改革应以此为鉴。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跃生  
一、引言美国斯坦福大学的青木昌彦(MasahikoAoki)等人不久前定义了“关系型融资制度”(relationalfinancing)的概念,把它作为与“保持距离型融资”(arm'slengthfinancing)相对应的一种在市场经济中具有普遍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兰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 ,如何做到既加强金融监管 ,又不至于使金融自由化改革的成果付诸东流 ,就需要不断调整原有的金融监管方式 ,以适应不断发展的金融自由化的趋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俞伯阳  沈庆劼  
近几年来非正规金融的发展问题受到普遍关注,已成为经济理论的热点问题之一。长期以来,我国大型企业与国有企业主要从正规金融获得信贷资金,中小企业主要从非正规金融获得信贷资金,形成了相对割裂的二元金融结构。学者们普遍认为金融抑制是我国二元金融产生的主要原因,弱化二元金融也成为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原动力。始于2011年初的温州债务危机使非正规金融进一步受到广泛关注。加强民间借贷的疏导与监管、推动金融改革与创新、实现非正规金融的阳光化与合法化等日益成为热点问题。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涛  
从 2 0世纪 80年代到 90年代金融自由化进程中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以及经济转轨国家都经历了严重的银行业危机 ,于是各国在预防和处理银行危机时采用了大量的监管措施。本文检验了各国银行监管措施对于预防银行危机的效果 ,认为只有与市场化进程兼容的银行监管措施才能真正防范金融体系的风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满媛媛  
潜在的多元化利益是中国商业银行提供多样化金融服务的原因之一,是商业银行在战略选择和面临激烈竞争中的关键问题。基于中国39家商业银行2007—2014年相关数据的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在金融改革措施频出的状况下,多元化与银行绩效和风险是多维的关系,多元化能够提升大型商业银行的绩效却可能增加其破产风险,会提高中等规模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对小规模地区性商业银行几乎不存在影响。在经济增长动力不足、金融市场逐步自由化的情况下,不同规模的银行应选取不同的多样化金融服务,以应对金融市场信贷规模变化和存贷款净利差减少所带来的冲击。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淼  
一、金融市场准入的相关概念和内容市场准入是指一国的监管当局对拟设立的金融机构采取限制性的措施,是各国对外资银行进入的资格要求和其他限制,是对外资银行进行监管的第一道屏障。国际上,绝大多数国家对外资银行进入本国市场都有控制,只是控制程度不同。大多数发达国家及一些自由贸易区和避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蒋丽君  
我国银行业存在着产权不清、机制不活、资产质量不高等问题。加入 WTO后 ,这些问题将使我国银行业面临严峻考验 ,为此 ,我国银行业应从产权制度改革入手 ,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 ,提高我国银行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汲昌霖  
本文基于我国1994~2012年113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分别检验了银行集中度与银行风险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关系是否受到金融自由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银行集中度与银行风险随着金融自由化的进程发生变化。在金融自由化的早期,二者呈负相关,支持集中度-稳定性假说;当金融自由化改革进行到一定程度时,二者关系反转为正,分散型银行体系更有利于稳定。这一结论带来的政策启示是,金融自由化改革虽然一定程度的降低了银行业的进入壁垒,却不会增大银行风险,而是有助于改善以往制度环境差、政府干预强的体制背景,在另一个维度改良银行业的发展环境。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燕  
韩国的金融自由化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王燕金融自由化是指金融管理由集权走向分权、由严格管制逐渐走向放宽管制的一种相对趋势,即政府放松对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行政干预,放松对利率和汇率的控制,让其充分反映资金和外汇的实际供求状况,充分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金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孟猛  郑昭阳  
本文分别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 ,证实金融自由化会降低银行谨慎投资收益 ,而扩大银行风险投资动力。因此 ,为维持银行部门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政府应加强对银行部门的监管 ,同时扩大监管范围 ,建立一套涵盖面较广且行之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廖道亮  
一、关于利率自由化及银行对策 日本利率管制的中心内容是存款利率上限的管制。其次还规定短期贷款利率由日本银行再贴现率追加一定的百分点得出的优惠利率决定等。1979年5月推出的可转让大额存单(Ne-gotiable Certificate of Deposit简称NCD)标志利率自由化的正式开始。它避开《临时金利调整法》利率条款的限制,由投资者和银行之间协商确定利率的高低,故具有相对灵活性。1985年3月在NCD的基础上开设了市场浮动利率定期存款业务(Money Market Certificate简称MMC),推出这种金融商品首先是为了在管制利率和完全自由利率之间设置一定的过渡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