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0.8.57.172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70)
2023(7050)
2022(5581)
2021(5296)
2020(4478)
2019(10401)
2018(10289)
2017(20164)
2016(10331)
2015(11836)
2014(11526)
2013(11117)
2012(9911)
2011(8785)
2010(9415)
2009(8996)
2008(7708)
2007(7010)
2006(6167)
2005(5537)
作者
(27559)
(22464)
(22445)
(21438)
(14249)
(10620)
(10214)
(8645)
(8578)
(8088)
(7762)
(7517)
(7116)
(7078)
(6936)
(6826)
(6651)
(6636)
(6339)
(6241)
(5596)
(5531)
(5366)
(5171)
(5170)
(5151)
(4977)
(4883)
(4580)
(4432)
学科
(39896)
经济(39860)
管理(30507)
(30178)
(26649)
企业(26649)
(26547)
金融(26545)
(24158)
银行(24157)
(23464)
方法(20693)
数学(18951)
数学方法(18458)
中国(18224)
(12770)
(12515)
中国金融(11075)
业经(9798)
(9544)
(9234)
财务(9195)
财务管理(9169)
地方(9005)
理论(8951)
企业财务(8772)
(7746)
(6832)
贸易(6821)
体制(6726)
机构
学院(136884)
大学(133555)
(55577)
经济(54263)
管理(54148)
理学(46301)
理学院(45903)
管理学(44810)
管理学院(44590)
中国(40535)
研究(39774)
(28599)
(27035)
财经(22456)
科学(22454)
中心(22178)
(20349)
(19988)
(18727)
(18646)
(18594)
金融(18224)
银行(17934)
(17784)
经济学(17691)
业大(17553)
(17354)
北京(17057)
财经大学(17023)
研究所(16774)
基金
项目(90711)
科学(71622)
研究(67706)
基金(65279)
(55553)
国家(55107)
科学基金(48653)
社会(42665)
社会科(40727)
社会科学(40715)
(36756)
基金项目(33764)
教育(32237)
自然(31030)
自然科(30416)
自然科学(30413)
(30019)
自然科学基金(29849)
编号(28516)
资助(28135)
成果(22907)
重点(20446)
(19811)
课题(19697)
(19477)
(18984)
创新(18457)
项目编号(18295)
国家社会(17465)
科研(17328)
期刊
(55835)
经济(55835)
研究(39603)
(31630)
金融(31630)
中国(27943)
(23006)
管理(20707)
学报(16997)
(16300)
科学(16050)
教育(15005)
技术(14003)
大学(13887)
学学(13266)
财经(11067)
农业(10153)
经济研究(9679)
(9353)
业经(9208)
统计(9072)
(8365)
理论(7716)
决策(7580)
实践(7054)
(7054)
财会(6831)
技术经济(6656)
问题(6372)
商业(6217)
共检索到208063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课题组  
随着金融脱媒、国际化、互联网化的快速推进,跨产品、跨机构、跨市场的金融体系正在形成,原有的分业监管体系亟须全面提升。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金融的本质是风险的跨时、跨市场配置,金融监管的核心就是防范风险。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在我国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能力较弱、监管部门职能发挥有限的背景下,中央决定实施分业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振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新一轮金融监管改革。美国、欧元区和英国等主要经济体纷纷对本国金融监管模式做出调整,强化了中央银行监管职能,明确了中央银行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和系统性金融风险负有主要监管职责。当前主要经济体金融监管模式通过研究全球GDP排名前40位的主要经济体(银行业资产规模合计占全球银行业总资产的比重超过85%)的金融监管模式(见表1),我们发现,当前全球金融监管模式主要有两类。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彭寿康  
在回顾近年来风险度量的公理化研究及进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和论证了计量资本要求的合理风险度量应满足的几个条件,并从风险度量的经济理论基础出发,引入一个可以生成满足这些条件的风险度量模型的结构框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文杰  张慧毅  
在我国地方金融新业态迅速扩张的背景下,地方性金融风险正在逐渐暴露。鉴于此,文章提出“监管沙盒+部门监管”的新型地方金融监管模式,将监管沙盒融入地方金融监管体系,从地方金融监管的角度探讨如何在沙盒内平衡金融科技创新与金融风险防范之间的关系,使得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的工作重心由融资转向监管、由“重审批、轻监控”转向“事前审批与全程监控并重”,以期可以实现满足中央金融监管规则、鼓励地方金融发展的双重目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黄梅波  范修礼  
金融危机使当前金融监管体系备受质疑,金融监管改革势在必行。文章在回顾各种监管理论的基础上归纳出两类基本监管模式,即以公共利益理论为基础的官方监管模式和以私人利益理论为基础的市场监管模式。在此基础上,文章就这两种监管模式对金融发展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加强外部监管的市场监管模式比加强官方监管权力的官方监管模式更有利于金融市场的发展。因此,危机后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应该以建立市场监管体系为核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卢海浪  
我国现行的金融分业监管体制存在着诸多问题。在目前"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体制下,采取牵头监管模式,是解决监管中存在问题的有效办法。该监管模式是一种介乎于分业监管与统一监管之间的过渡模式,兼有统一监管的雏形,此种"温和式"的改革,更符合我国国情和更具可操作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许文彬  
1998年,我国鉴于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加大了金融体系改革的力度,其中尤以金融体系的改革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强调,被称为1998年金融改革的“主旋律”。那么,我国的金融监管究竟要确立在何种目标模式上呢?这不能不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拟对当今世界占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石明  乔海曙  周鸿  
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程度不断加深,为了克服分业监管体系的缺陷,英国对其金融监管模式进行了全面改革。这次改革统一了金融监管权力,将金融监管职能从中央银行分离出来,使金融监管的方式和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正确认识和评价英国金融监管模式的改革,有利于推动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的发展和完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尹洪霞  
在全球金融混业经营的影响下,我国金融业也呈现出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我国原有的机构性金融监管模式将面临挑战。功能性金融监管是基于金融体系基本功能而设计的更具连续性和一致性,并能实施跨产品、跨机构的监管,它是金融混业经营下金融监管模式的最优选择。本文对我国如何构建功能性金融监管模式进行了探讨。
[期刊] 改革  [作者] 程惠霞  
金融生态及其优化是一个涉及整个金融体系诸多相互矛盾变量的复杂问题,但在根本上是还原金融监管的目标、价值与哲学。它涉及安全、效率与公平竞争目标的多元权衡,以及"合规"与"风险"监管模式的权衡。金融生态优化的目标是通过金融监管的制度化构建,确保不同规模金融机构在产品或业务平台上平等竞争,为国民提供财富增长载体与手段,为我国通向金融大国之路奠定基础。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雷耀山  徐崇勇  
本文通过分析期权定价中信息的作用以及最优投资问题 ,阐述了金融市场的管制和放松管制是在投资者的最优收益和市场的稳定程度两者之间进行权衡的。如果金融市场的管制增加 ,投资者的最优收益将减少。在开放经济条件下 ,公司的国际竞争力将处于劣势。相反 ,放松金融市场的管制 ,虽然有助于投资者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 ,但要以牺牲市场的稳定为代价。在充分信息化后 ,适当放松管理制是可行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曾刚  贾晓雯  
如何有效统筹和调动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构建符合区域性风险防范、金融消费者保护以及实体经济发展需要的地方金融监管模式,是当前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压实地方金融监管责任,加强监管问责,决定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委"),以加强金融监管协调、补齐监管短板。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统筹和调动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构建符合区域性风险防范、金融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凡  张本照  
文章以英国为例,简述了1997年开始英国对其金融监管模式进行全面改革的原因、措施、意义以及其后在国际社会造成的影响,对我国完善和发展自有金融监管模式的启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道法  
论我国的金融监管模式中国人民银行攀枝花市分行杨道法我国现阶段的金融监管模式是中国人民银行的组织体系。换言之,我国的金融监管就是中国人民银行承担的。目前,我国金融监管不力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金融监管不力的根本原因在于现阶段的监管模式,具体表现以...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