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81)
- 2023(5769)
- 2022(4692)
- 2021(4691)
- 2020(3725)
- 2019(8691)
- 2018(8955)
- 2017(14895)
- 2016(9502)
- 2015(10597)
- 2014(11050)
- 2013(9834)
- 2012(9161)
- 2011(8453)
- 2010(8840)
- 2009(7740)
- 2008(7495)
- 2007(7076)
- 2006(6336)
- 2005(5812)
- 学科
- 济(24782)
- 经济(24751)
- 教育(20039)
- 管理(19053)
- 中国(15163)
- 业(15134)
- 企(12442)
- 企业(12442)
- 学(10567)
- 理论(9799)
- 方法(8600)
- 制(8462)
- 财(8009)
- 教学(7698)
- 农(7687)
- 体(7647)
- 数学(7100)
- 数学方法(6949)
- 地方(6027)
- 结构(5617)
- 业经(5344)
- 发(5322)
- 体制(5299)
- 银(5251)
- 银行(5226)
- 融(5151)
- 金融(5144)
- 行(5070)
- 产业(4648)
- 技术(4605)
- 机构
- 大学(123204)
- 学院(119291)
- 研究(48503)
- 济(37155)
- 经济(35936)
- 管理(35101)
- 教育(29987)
- 科学(29965)
- 中国(29691)
- 理学(29423)
- 京(28937)
- 理学院(28888)
- 管理学(28032)
- 管理学院(27774)
- 范(27338)
- 师范(27085)
- 所(25241)
- 研究所(23080)
- 师范大学(22140)
- 江(21028)
- 农(20869)
- 中心(20138)
- 技术(19592)
- 财(19261)
- 北京(19201)
- 院(18024)
- 业大(17361)
- 职业(16667)
- 农业(16345)
- 州(16321)
- 基金
- 项目(76224)
- 研究(62463)
- 科学(60082)
- 基金(49567)
- 家(43530)
- 国家(42987)
- 教育(37450)
- 社会(35244)
- 科学基金(34800)
- 社会科(32962)
- 社会科学(32953)
- 省(32526)
- 划(29458)
- 编号(28592)
- 成果(26950)
- 基金项目(24900)
- 课题(24224)
- 自然(20648)
- 年(20198)
- 资助(20189)
- 自然科(20143)
- 自然科学(20131)
- 自然科学基金(19768)
- 重点(19292)
- 部(18073)
- 发(17851)
- 规划(17282)
- 项目编号(17247)
- 性(16599)
- 教育部(15731)
共检索到1981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郝克明
世纪之交经济、科技和社会的深刻变化 ,对我国教育结构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 2 1世纪初 ,在巩固“普九”成果的基础上 ,我国高中阶段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的规模将有较大扩展 ;教育的类型、层次和形式将更加多样化 ;社会化的、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将逐步建立起来。构建 2 1世纪初的教育结构体系 ,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树立主动为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服务的思想 ,认真研究和处理人才类型的多样化、教育结构体系功能的多样化、不同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岗位需求之间的可替代性及人才知识的可迁移性等与教育结构体系的关系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克孝 石伟平 郭扬 严雪怡
现阶段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已初步形成,但还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构建21世纪新体系必须考虑:跟 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人为本,按照终身学习理念,使所有人都有均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以及充分反映职业技 术教育人才培养类型的不同特点。21世纪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主要特点是:充分体现“新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将 “体系”纳入终身教育体系;实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弹性学习制度;实行多样性办学;按人才类型及层次构成体系:采 用多种学习方式;职教新体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要用历史的发展观来看待工业社会所形成的教育体制,随着生产 方式的改革,教育体制改革必须同步。
关键词:
21世纪 新经济 新体系 构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远清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一、问题的提出自1981年我国实施学位制度以来,现行的工科研究生教育体系、模式和培养过程得以逐步发展和完善,立足国内培养了一大批硕士、博士,为满足我国科技、教育事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高层次人才需求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规范研究生教育和保证培养质量发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也显
人类的学习就其实质来说是一种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经验的文化活动。在当代信息社会中,由于知识、信息量的不断增长,每个人要能积极地作用于环境并发展自身,就需要不断地学习、学习、再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人的生存可以说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学习过程。一、两...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楚廷
教育的贫乏源于哲学的贫乏 ,哲学的贫乏源于对人单向度的理解。人不是单一因果关系的对象 ,而是自己综合意识的对象。人是能使自己获得新的生命的生命体 ,故教育的本性就是使人更像人 ,教师的神圣使命则在于使学生自己成为他自己灵魂的工程师。大学的崇高性来自于大学独立的个性和自由的精神。大学的理念首先是校长的理念 ,它植根于大学的传统 ,附着于大学主流文化。一流的大学要有一流的大学理念 ,新世纪的大学理念将以人文为基调 ,人文与科学的高度融合为主要特征
关键词:
新世纪 人 教育 大学理念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于玉林
新世纪资产“无形化”趋势 新世纪是发展知识经济的世纪。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由于投资“无形化”,相应形成资产“无形化”的趋势。“无形化”是指无形资产在知识经济发展中或其某个方面的内容和作用上是主要的、重要的。资产“无形化”趋势主要体现在:(1)投资方向“无形化”。发展知识经济是知识、智力、无形资产的投入起决定性作用,知识经济是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相应需要政府和企业不断增加形成无形资产的科技投入。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从本世纪初的5%-20%提高到70年代至90年代的70%-80%。投资正在流向高技术产业和服务部门,特别是与人力资本和技能的投资相联系的信息和通讯技术方面。高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凤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罗朝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许跃宇
提高领导者的创新能力是时代提出的紧迫要求。本文从四个方面 ,即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 ,提高驾驭信息的能力 ,掌握和运用新思维 ,善于汲取集体和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着重论述了提高领导者创新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
创新能力 领导者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战军
在世纪之交 ,回顾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史 ,研究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 ,以促进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展望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以适应和推动新世纪社会、经济、科技的进步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学位制度 知识经济 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