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53)
2023(9950)
2022(8336)
2021(7462)
2020(6017)
2019(13348)
2018(13435)
2017(24628)
2016(13563)
2015(15258)
2014(15689)
2013(15380)
2012(14894)
2011(13980)
2010(14451)
2009(13400)
2008(13039)
2007(12074)
2006(11172)
2005(10451)
作者
(42348)
(35355)
(35204)
(33352)
(22668)
(16715)
(15903)
(13734)
(13556)
(12794)
(12278)
(11744)
(11699)
(11467)
(11349)
(10785)
(10476)
(10318)
(10085)
(10002)
(9369)
(8869)
(8727)
(8321)
(8035)
(7923)
(7894)
(7875)
(7383)
(7138)
学科
(77318)
经济(77244)
管理(34510)
(30102)
地方(25112)
中国(23038)
(22292)
企业(22292)
方法(19143)
(17909)
业经(16235)
(15991)
数学(15971)
数学方法(15833)
地方经济(15689)
(13222)
(12848)
金融(12841)
(12420)
银行(12395)
农业(12280)
(12185)
(11938)
(11765)
环境(10805)
(10522)
理论(10085)
(9831)
贸易(9821)
(9729)
机构
学院(201821)
大学(198577)
(89208)
经济(87221)
研究(81419)
管理(68025)
中国(61616)
理学(55678)
理学院(54923)
管理学(53989)
管理学院(53606)
科学(48605)
(44484)
(43141)
(40382)
研究所(38653)
(36730)
中心(35497)
(33801)
财经(30264)
(29334)
北京(29079)
(29078)
师范(28732)
农业(28387)
业大(28160)
经济学(27742)
(27171)
(27120)
(26694)
基金
项目(122984)
科学(94791)
研究(92708)
基金(84220)
(73873)
国家(73167)
科学基金(60412)
社会(58082)
社会科(54939)
社会科学(54926)
(50819)
基金项目(43231)
(41860)
教育(41798)
编号(38248)
自然(35553)
资助(34660)
自然科(34648)
自然科学(34634)
自然科学基金(33962)
(33669)
成果(32936)
课题(29100)
重点(28522)
发展(27364)
(26918)
(25771)
(25025)
国家社会(23837)
创新(23494)
期刊
(118591)
经济(118591)
研究(69415)
中国(51895)
(35666)
学报(32157)
(30267)
科学(29012)
管理(28602)
教育(27607)
农业(24029)
大学(23890)
(23006)
金融(23006)
学学(22434)
技术(19784)
经济研究(19703)
业经(19033)
财经(15907)
问题(14869)
(13997)
(12351)
世界(11152)
(11067)
技术经济(10958)
国际(10273)
商业(10128)
(10012)
论坛(10012)
图书(9886)
共检索到3420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春宇  闫泽武  
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整体演进和改善。具体地说,经济发展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经济数量的增长,即一个国家或地区产品通过增加投入或提高效率获得更多的产出,构成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二是经济结构的优化,即一个国家或地区投入结构、产出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等各种结构的协调和优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环节;三是经济质量的提高,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效益水平、社会和个人福利水平、居民实际生活质量的提高、经济稳定程度、自然生态改善程度以及政治、文化和人的现代化,是经济发展的最终标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邹一南  赵俊豪  
文章在分析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内涵的基础上,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个方面,构建了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指标体系,并综合利用德尔菲法和熵值法,对"十一五"至"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程度进行测算。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玲玲  张耀辉  
本文给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建立了以经济增长、发展动力、资源环境支持、发展成果为基本框架的指数化评价体系。并对2000—2009年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变化进行测评,得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已发生转变的基本结论,进而指出发展方式转变中存在发展成果严重滞后、环境适应能力未根本性提升等问题,建议通过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市场化程度和科研投入产出率以及改变生产方式等途径加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沈露莹  
本文立足于现阶段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内涵和要求,构建了一套集既有指标和创新指标于一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发展转型指数,并运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对2000~2008年间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成效进行了评估分析。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冷崇总  
所谓经济发展质量,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优劣程度,即经济内部以及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协调状态。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是一项带有全局性、根本性、长期性、紧迫性的战略任务。任何单一指标都无法对经济发展质量作出全面、准确的评价,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樊自甫  李汶沁  万晓榆  
互联网经济指标体系的构建对于衡量和引导互联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还缺乏对互联网经济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本文首先阐述了互联网经济的内涵,接着从信息基础水平、融合发展效益、新生经济能力和创新发展潜力4个方面构建了互联网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运用熵值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指标体系的合理性与实用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远程  谭敏  
本文从北京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分别从经济的增长、结构、质量三个方面选取了反映北京经济发展的指标,构建了北京市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并根据2001-2009年的指标数据用熵值法进行指标赋权,最后得到北京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数。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及赋权方法,能够科学的揭示北京市经济发展趋势,并具备可操作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云云  张新华  李雪辉  
本文将主客观法相结合,依据经济发展质量的内涵从理论上构建一个指标体系框架,结合结构方程和2014—2016年全国31个省(区、市)的相关数据,对理论模型指标体系进行拟合修正,从经济效益、创新发展、人民生活、可持续发展4个维度17个指标来构建相对合理的衡量经济发展质量水平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物元模型对2016年全国31个省(区、市)经济发展质量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借助GIS技术将评价结果进行了空间可视化处理。结果表明:我国省域经济发展质量整体处于中低水平,且区域之间经济发展质量水平不均衡,发展水平整体呈现"东部—中部—西部"逐渐递减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颜长春  廖俊  
文章在梳理数字经济与平台经济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从数字经济的概念中剥离出平台经济,对平台经济的范围进行界定,并构造平台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4—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模型实证测度我国的平台经济发展水平,并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子群分解方法和聚类分析法分别对平台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和省际差异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从全局角度看,平台经济发展趋势长期向好;从区域角度看,平台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严重的区域不均衡和“数字鸿沟”现象,呈现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总体差异呈现缩小趋势,区域间差异在总体差异中起主导作用;从省域角度看,各省份间平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平台经济发展水平可聚类为四大梯队。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晓亮  王英  
在详细阐述开放型经济内涵的基础上,从开放基础、开放规模、开放结构和开放效益4个方面构建了包含24个指标的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囊括了前人研究的大部分成果,并主要在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质量与效益方面进行了补充与拓展研究。以东部沿海开放程度较高的七省市为例,运用改进的熵值法测度2010年七省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并排序,结果显示,七省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从高到低依次是:上海、广东、江苏、北京、浙江、福建和山东,印证了该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与实用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樊自甫  李汶沁  万晓榆  
互联网经济指标体系的构建对于衡量和引导互联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还缺乏对互联网经济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本文首先阐述了互联网经济的内涵,接着从信息基础水平、融合发展效益、新生经济能力和创新发展潜力4个方面构建了互联网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运用熵值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指标体系的合理性与实用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章波  黄贤金  
以“3R”原则为指导和出发点,构建了自上而下的树型指标体系(包含目标层-控制层-指标层三层指标体系),并形成了理论指标体系和操作指标体系,分别面向推广应用的理论研究和规划管理。据此,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南通市循环经济规划进行预评价,分析发现:随着循环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南通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将不断提升,但是其提升与发展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具体是:2002-2007年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延续与改造,因而仍处于相对粗放型的经济发展状态,循环经济建设的重点是污染减量排放和资源减量化;2008-2010年是粗放经济向集约经济转轨的阶段,此阶段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污染减排和治理;2011...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林建珍  
党的十五大确定把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初级阶段的经济纲领。实现这一纲领的根本途径是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为此,设计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指标体系,发挥其政策性导向作用,促使我国真正走出一条建设速度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是贯彻十五大精神的客观需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苏红敏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三个转变"的重大理论。为促进云南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文章以该理论为依据,通过构建评价"三个转变"的指标体系,对云南近几年在实现"三个转变"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由此得到目前云南的经济发展方式正处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初级阶段,与发达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保佑  
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基础上,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一套用以反映区域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用此评价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值——城乡经济融合度对我国31个省区2005年城乡经济关系发展状态进行了静态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