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31)
- 2023(7375)
- 2022(6321)
- 2021(5663)
- 2020(4494)
- 2019(10176)
- 2018(9975)
- 2017(19540)
- 2016(10490)
- 2015(11651)
- 2014(11818)
- 2013(11650)
- 2012(11296)
- 2011(10580)
- 2010(11143)
- 2009(10416)
- 2008(10058)
- 2007(9386)
- 2006(8857)
- 2005(8066)
- 学科
- 济(67242)
- 经济(67202)
- 管理(30205)
- 业(25685)
- 地方(20204)
- 企(19434)
- 企业(19434)
- 方法(18133)
- 数学(16130)
- 数学方法(15949)
- 中国(15036)
- 农(14729)
- 地方经济(13768)
- 业经(12075)
- 财(11154)
- 学(10989)
- 制(9958)
- 农业(9927)
- 策(9818)
- 环境(9028)
- 贸(8636)
- 贸易(8630)
- 融(8508)
- 金融(8506)
- 易(8248)
- 银(8176)
- 银行(8175)
- 及其(7980)
- 行(7969)
- 经济学(7596)
- 机构
- 学院(158944)
- 大学(154596)
- 济(79549)
- 经济(78014)
- 研究(59501)
- 管理(57954)
- 理学(48470)
- 理学院(47906)
- 管理学(47240)
- 管理学院(46923)
- 中国(45449)
- 财(35813)
- 科学(32425)
- 京(31801)
- 所(29863)
- 财经(27226)
- 研究所(26562)
- 中心(26464)
- 经济学(25513)
- 江(25405)
- 经(24400)
- 经济学院(22488)
- 农(21593)
- 范(21032)
- 院(21001)
- 师范(20912)
- 北京(20578)
- 州(20254)
- 财经大学(19575)
- 业大(18051)
- 基金
- 项目(95463)
- 科学(75443)
- 研究(74675)
- 基金(67983)
- 家(57519)
- 国家(57025)
- 社会(48945)
- 科学基金(48741)
- 社会科(46417)
- 社会科学(46406)
- 省(37180)
- 基金项目(34539)
- 教育(33464)
- 编号(30997)
- 划(30656)
- 资助(28412)
- 自然(27946)
- 自然科(27232)
- 自然科学(27225)
- 自然科学基金(26707)
- 成果(26575)
- 发(23312)
- 课题(22262)
- 重点(21551)
- 部(21131)
- 国家社会(20394)
- 发展(19852)
- 展(19549)
- 性(19438)
- 创(19187)
共检索到2595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二刚 卢颖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中国西北地区来说,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回顾了循环经济的发展情况,分析了西北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迫切性,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构建西北地区循环经济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西北地区 对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兴鹏 薛冰 拓学森
文章简要概述了西北地区的自然人文状况,回顾了国内外循环经济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进而以西北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地区为例,以能值分析为理论基础,选取了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近40个原始指标,经过复杂的综合运算,详细分析了自1978年以来西北各省区的能值使用与转移情况并建立了模型,探讨了发展西北地区循环经济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
生态经济学 能值分析 循环经济 西北地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志良,朱莉
一、西北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态势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系统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复杂的动态系统,各子系统及其内部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然而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婷
[目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有利于缓解西北地区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压力,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刺激农业经济的增长,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法]文章通过构建西北地区农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法计算关联度并分析比较各影响因素间的相对变化程度用来分析西北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结果]关联系数结果表明影响陕西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因素主要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农药施用量、农业柴油施用量、有效灌溉面积及禽畜粪便利用率;影响甘肃省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复种指数、秸秆利用率及禽畜粪便利用率;影响青海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因素主要是人均粮食产量、节水灌溉面积以及秸秆利用率;影响宁夏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因素主要是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节水灌溉面积、有效灌溉面积以及秸秆利用率;影响新疆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因素主要是农药施用量、复种指数、有效灌溉面积及禽畜粪便利用率。关联度大小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从大到小依次为宁夏(0. 743)、甘肃(0. 716)、青海(0. 674)、新疆(0. 619)、陕西(0. 585),针对青海、新疆和陕西地区应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进而提高西北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整体水平。[结论]在西北地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应重点加强资源减量化和再利用方面的建设,以及平衡区域间的协调合作发展,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成亮 刘俊昌 包庆丰 苏印泉
土地荒漠化是中国当前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它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中西北地区是中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荒漠化的成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就西北地区而言,影响荒漠化形成的社会经济因素有:土地利用方式、人口、水资源利用、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这些因素对具体中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影响有独特的作用和规律,根据西北地区的实际情况,本文针对性地提出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荒漠化防治 社会经济因素 分析 对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立志 马洪建
维护生态安全是西北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核心。然而,目前西北地区生态安全还面临着城镇化建设可能加深能源危机、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引发环境风险以及西北贫困地区旅游开发商和游客的不当行为易导致资源高耗、环境破坏加剧等现实困境。因此,合理规划城镇建设,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有效遏制环境恶化、有选择性承接转移项目,严格转移环保要求,降低环境风险、强化政府、旅游开发商和游客三主体的环保责任意识势在必行。
关键词:
西北地区 生态安全 现实困境 应对策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爱胜 李锋瑞 康玲芬
西北地区面临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危机,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节水型社会的概念及其特征,系统总结了近几年来甘肃省张掖市建设节水性社会的实践经验和成果,提出了在西北地区建立节水型社会的对策体系,主要包括:建立和完善以流域管理为主体的水资源综合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以水资源市场化配置为核心的节水型社会运行机制;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逐步形成节水型农业种植体系;加强工业"三废"治理,逐步建立节水防污型工业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建民
本文在界定农业生态力概念的基础上,论述了西北地区生态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自然环境劣势对生态力的影响。探讨了水土保持对恢复农业生态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恢复农业生态力的关键因素在于科学地使用土地资源和有效地利用水资源。
关键词:
西北地区 生态环境:农业生态力 恢复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周 宋宗水 包晓斌 于法稳 王利文
本文从水资源禀赋的特征和区域比较剖析西北地区水资源的稀缺性 ,进行了西北地区水资源的利用结构与效率的动态变化和横向比较分析。通过西北地区产值增长所需水资源的来源计算分析 ,得知用水效率提高是支撑西北地区最近 2 0年经济增长的主要措施。在此基础上 ,估计西北地区水资源支撑经济增长的潜力。提出了控制农业灌溉面积、水价要反映水资源稀缺程度的变化、发育集体或民营供水企业、从水权交易入手调整用水结构、发挥政府在增加生态用水中的作用、注重开展节水技术的负面影响的调研、慎重调水种粮等值得注意和探讨的问题 ,并做出总结性评论。
关键词:
水资源 西北地区 利用效率 用水结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文杰
森林问题的根本是森林培育问题,而森林培育的动力和源泉是森林培育主体的积极性。本文结合西北地区森林培育的现状,分析了该地区森林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了森林培育的激励机制体系。本研究为改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持和提高该地区森林培育积极性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参考。
关键词:
西北地区 森林培育 激励机制 市场 政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钢,李静,赵景柱
本文从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角度,分析了制约西北地区发展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水资源和干旱、生态资源安全、滑坡及泥石流等自然地质灾害、生态系统退化、点面源环境污染、区域发展的协调性等的主要环境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解决对策。着重探讨了西北干旱、半干旱及荒漠地区退化生态系统的形成机制及恢复措施。其目的是为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重建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途径。
关键词:
西北地区 环境问题 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新军
西北地区的城市发展长期以来受到区域经济落后的制约。本文以类型的划分为基础,提出了西北地区不同类型城市的发展模式,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大城市主要应完善城市外部功能和内部地域结构,小城镇的发展重点是要促使乡镇企业的集聚和规模化经营,工矿城市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革新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城市发展 模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闵庆文
本文首先从水资源的数量、区域分布、水旱灾害、可达性、生态系统的脆弱性等角度 ,分析了西北地区水资源安全现状 ,然后辨识了影响该地区水资源安全的几对矛盾 ,包括水量短缺与用水浪费之间的矛盾、生产用水与生态用水之间的矛盾、上游用水与中下游用水之间的矛盾等 ,最后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保障水资源安全的基本对策 ,包括 :①普及水资源安全忧患意识 ,增强节水观念 ;②引入生态系统管理思想 ,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合理使用 ;③保证生态用水 ,并根据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生态环境建设。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立志 马洪建
维护生态安全是西北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核心。然而,目前西北地区生态安全还面临着城镇化建设可能加深能源危机、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引发环境风险以及西北贫困地区旅游开发商和游客的不当行为易导致资源高耗、环境破坏加剧等现实困境。因此,合理规划城镇建设,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有效遏制环境恶化、有选择性承接转移项目,严格转移环保要求,降低环境风险、强化政府、旅游开发商和游客三主体的环保责任意识势在必行。
关键词:
西北地区 生态安全 现实困境 应对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