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00)
2023(7316)
2022(6216)
2021(5880)
2020(4984)
2019(11102)
2018(11313)
2017(19855)
2016(11783)
2015(13566)
2014(14341)
2013(13611)
2012(12744)
2011(11712)
2010(12258)
2009(11501)
2008(11362)
2007(10776)
2006(9725)
2005(8971)
作者
(37029)
(30578)
(30513)
(29046)
(19274)
(14915)
(14163)
(12136)
(11684)
(11450)
(10721)
(10503)
(10133)
(9909)
(9823)
(9447)
(9329)
(9070)
(8923)
(8822)
(8098)
(7672)
(7465)
(7398)
(7094)
(7049)
(6784)
(6710)
(6587)
(6399)
学科
(38142)
经济(38081)
管理(35776)
(26907)
(22798)
企业(22798)
中国(12823)
方法(12645)
(12581)
(12537)
(11858)
(11099)
理论(10432)
地方(10036)
数学(9737)
业经(9561)
数学方法(9466)
(8991)
教育(8663)
(8476)
资源(8188)
(8130)
银行(8104)
环境(8099)
农业(8010)
(7742)
教学(7609)
(6894)
金融(6887)
(6533)
机构
学院(166359)
大学(164175)
研究(58739)
管理(57731)
(53361)
经济(51453)
理学(46552)
中国(46516)
理学院(45927)
管理学(44849)
管理学院(44548)
科学(39844)
(38038)
(32555)
(32076)
(31095)
(29413)
研究所(28685)
中心(28250)
业大(26361)
农业(25426)
(25271)
师范(24962)
(24902)
北京(24354)
(24022)
技术(23059)
(21852)
财经(21427)
师范大学(19386)
基金
项目(103530)
科学(77702)
研究(77333)
基金(68050)
(60575)
国家(59979)
科学基金(49119)
(43888)
社会(43294)
社会科(40623)
社会科学(40607)
教育(36568)
(36320)
编号(35127)
基金项目(34978)
自然(31877)
自然科(30842)
自然科学(30825)
成果(30693)
自然科学基金(30210)
资助(28572)
课题(25703)
重点(23778)
(22347)
(21029)
(21026)
项目编号(20864)
(20440)
计划(19542)
(19323)
期刊
(71749)
经济(71749)
研究(49175)
中国(46451)
学报(31144)
教育(29757)
(29609)
科学(25575)
(25132)
管理(21838)
大学(21643)
农业(19480)
学学(19371)
技术(16757)
图书(16727)
(15823)
金融(15823)
业经(12973)
书馆(12435)
图书馆(12435)
资源(10939)
(10559)
财经(9986)
职业(9599)
(9351)
经济研究(9223)
(9135)
论坛(9135)
问题(9031)
(8712)
共检索到2774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朱志兵  
<正>核心提示本文从全域、全要素、全生命周期自然资源管理的角度分析了自然资源评价需求,以“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为逻辑体系构建了自然资源评价体系,对系统开展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评价进行了探索。开展全域全要素自然资源调查与评价,全面摸清自然资源本底情况,既是自然资源部门行使“两统一”职责的基础支撑,也是科学开展自然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前提条件。目前,
关键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秦天宝  
为了保护我国的自然资源,克服资源危机,我国已初步建立了自然资源保护法律体系框架,但该框架在体系结构、法律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上还存有缺陷。因此,有必要完善自然资源保护法的体系,充实自然资源保护法的内容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伟   许红晴  
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资源环境相关决策和监管履职情况的评价标准,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对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从可操作性、可量化的角度,围绕资源状态、环境状态、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四个方面,构建了由22个具体指标组成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结合期初比较法,对2016—2020年度广西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综合绩效进行了评价测度与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电力消费弹性系数、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单位GDP电耗等指标居高不下,且有不断攀升的势头,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黄灵海  
统一开展自然资源调查评价监测、全面摸清自然资源"家底",是自然资源部门履行自然资源管理"两统一"职责的重要前提,也是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支撑。本文分析了当前自然资源调查评价监测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大海  王春娟  王玺媛  
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理论,通过厘清自然资源科技创新的系统关系,以自然资源科技创新评价为主要内容,从创新主体、创新路径、创新实现和创新评价4个方面,构建了自然资源科技创新框架体系:包含"综合指数—分指数—指标"的自然资源科技创新指数三级评价体系,以期为全面、客观地反映国家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提供基础支撑。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董恪名  
自然资源会计核算主体和核算对象具有公共性和外部性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征,其会计核算体系除了参照传统的会计核算基础和核算方法外,还应该遵循"多元化计量"、"外部性原则"等特殊的会计假设和会计原则。会计要素的设计也应充分体现自然资源与政府财政预算、其他责任主体的外部效应间的相互联系,以便更为科学和精准进行会计核算,最终达到保护自然资源,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徐泓  曲婧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自然资源的逐渐匮乏使得自然资源的绩效审计十分重要。自然资源绩效审计作为一种新兴的审计类型,需从资金和资源配置、保护、利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开展评价,基于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发展的现状,本文从自然资源管理目的、绩效审计的要求和已有的审计案例出发,阐述了自然资源绩效审计的宏观目标、微观目标和内容,并依据自然资源绩效审计的目标和内容,从自然资源政策、资金、开发保护、使用自然资源、收益分配等五个方面构建了自然资源绩效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冯铁拴  
现行自然资源保护财税政策工具的应用存在租税费不分的乱象,各种财税政策工具之间界限模糊,彼此之间立法目的亦呈现出紊乱的搭配关系。这种状况不仅无法回应财税学界对于不同种类财税政策工具应该予以区分这一基本理论常识,也无助于遏制政府可能借用财税政策工具以节约资源之名行敛财之实,更无法充分发挥不同种类财税政策工具就资源保护形成的合力。基于不同类型财税政策工具之间有着不同的立法目的与应用方向,应当对之予以厘清与规范。只有不同类型的财税政策工具协同发力,才能既合乎财税法理,又能有效地实现自然资源保护立法所追求的立法目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静  陈丽萍  赵晓宇  
地役权源于古罗马法律,在当今的大陆法系国家和英美法系国家中,其主体、客体和功能都得以不断扩展,服务于公共利益、协调生态利益和私人利益。我国《物权法》也设定了地役权制度,但在强调生态文明的背景下,我国的地役权制度适用范围明显较为狭窄,难以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建议加强和完善自然资源保护地役权立法建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乔琼  
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观念,鼓励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文章从资源循环特征的分类出发,总结了我国自然资源利用的现状,并通过节约指数对国际间资源消耗进行了比较分析。从比较分析可知,要想建设好"两型"社会,由以资源消耗型主导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向以资源节约型为核心的循环经济模式转型是必然选择。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君宇  王光耀  刘伯恩  
核心提示本文梳理了新形势下浙江、重庆、宁夏等地自然资源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探索情况,分析改革过程中的共性特征和差异性特征,为进一步深化自然资源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提供参考。自然资源行政执法是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职能~([1]),是落实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自然资源的根本保障。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在落实耕地保护、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新要求、新部署,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韩峥  
1992年里约环境发展大会后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和各界的共识,但经历了二十年的发展,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特别是农林牧渔等领域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仍待进一步发展。我国作为国际农林牧渔产品的重要消费国和贸易国,在积极推动国内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也可以通过国际贸易在全球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发挥积极作用。可持续认证作为应对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这一矛盾的较为有效的市场手段,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经涵盖了农林牧渔领域的多个产品,在国际上的发展势头强劲,对于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发挥了对政府政策的补充作用。但可持续性认证在我国国内的企业和消费者中还没有得到广泛认识,其通过市场机制引...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方东红  荆晶  张欣  赵喜君  王羽  
新时代高等教育思想赋予高校实验室管理体系建设新内涵和新要求,需要高校深入思考并积极探索,构建一流的高校实验室管理体系,适应并促进高教事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健康快速发展。基于高校实验室历史地位与现实意义,对实验室管理体系的构建与作用进行了分析,对多校区高校实验室管理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实践探索。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志鹏  邓暄  向倩  
与传统货币相比,数字人民币(E-CNY)作为法定数字货币,具有发行管理中心化与技术架构去中心化并存、可控性与匿名性有机结合以及币值稳定性等特征。可利用数字人民币在构建跨境支付体系中的技术、信用和先发优势,深入分析利用数字人民币构建新型跨境支付体系的模式和途径,为未来一个时期逐步完善跨境支付体系和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发挥更大的作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聂伟  
在开展适龄青年学历教育的同时,加强面向社会在职人员的培训,是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方面。但在职业院校的常规工作中,培训仍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尚无独立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阻碍了培训事业的健康发展。探索建立"能力、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五位一体的评价体系,以引导、规范并推动培训工作,加强院校内涵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