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44)
- 2023(7066)
- 2022(6155)
- 2021(5539)
- 2020(4810)
- 2019(10547)
- 2018(10566)
- 2017(19447)
- 2016(11142)
- 2015(12496)
- 2014(12680)
- 2013(12276)
- 2012(11437)
- 2011(10413)
- 2010(10758)
- 2009(10183)
- 2008(10176)
- 2007(9381)
- 2006(8536)
- 2005(8129)
- 学科
- 济(40047)
- 经济(39961)
- 管理(38328)
- 业(32201)
- 企(28060)
- 企业(28060)
- 制(15121)
- 财(14412)
- 方法(13938)
- 中国(13074)
- 农(11658)
- 数学(11352)
- 数学方法(11127)
- 业经(10716)
- 体(9957)
- 银(9017)
- 银行(9005)
- 学(8913)
- 地方(8864)
- 行(8623)
- 体制(8382)
- 务(8303)
- 财务(8278)
- 财务管理(8247)
- 融(8005)
- 金融(8002)
- 企业财务(7791)
- 理论(7653)
- 农业(7179)
- 划(7147)
- 机构
- 大学(154818)
- 学院(154669)
- 济(61927)
- 经济(60394)
- 管理(57021)
- 研究(53531)
- 理学(47511)
- 理学院(46961)
- 管理学(46207)
- 管理学院(45894)
- 中国(42234)
- 财(34679)
- 京(33086)
- 科学(30281)
- 江(27413)
- 所(26606)
- 财经(25573)
- 中心(25377)
- 农(23741)
- 研究所(23446)
- 经(22879)
- 州(21014)
- 范(20710)
- 北京(20688)
- 师范(20513)
- 业大(20412)
- 院(19581)
- 经济学(19076)
- 省(18949)
- 财经大学(18661)
- 基金
- 项目(97941)
- 科学(77634)
- 研究(74850)
- 基金(70440)
- 家(60764)
- 国家(60215)
- 科学基金(51713)
- 社会(47925)
- 社会科(45359)
- 社会科学(45350)
- 省(38787)
- 基金项目(36587)
- 教育(35955)
- 划(32732)
- 自然(31728)
- 自然科(30966)
- 自然科学(30957)
- 编号(30878)
- 自然科学基金(30398)
- 资助(28236)
- 成果(27226)
- 制(24278)
- 课题(22781)
- 重点(22711)
- 部(22205)
- 创(20720)
- 发(20584)
- 性(19909)
- 国家社会(19854)
- 教育部(19526)
共检索到2553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罗立祝
我国职业教育正进入提质培优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已水到渠成。需要着力破解职教高考的多类型生源质量差异显著、考试科目与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匹配度不高以及多样化考试招生方式产生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建议实行职教高考统一考试制度、合理设置职教高考科目、试行专业大类"一档多投"录取模式,建立符合类型教育定位、服务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职教高考制度。
关键词:
职教高考 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 类型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姜蓓佳
高考起源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端人才的需要,其形态与国家经济社会背景之间存在强关联性。在精英教育社会阶段,高考以知识资本作为精英识别的符号并促成了精英人才从培养选拔到使用的闭环,而且彼时有效的前置性社会分流成就了该阶段高考竞争的有限性。进入大学扩招的大众教育阶段后,高考从致力于选拔精英到服务于大众升学,其功能发生了被动异化,不仅走向了过度竞争、成为绑架基础教育的“紧箍咒”,而且未顾及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特质,同时还展现出了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不适应,即技能偏向型经济增长方式需要有效的技术型人才再生产,而现行高考的育人框架不适配技术型人才的识别和再生产。构建与现行高考相协同的职教高考制度,可释放出如下动能:适应新变化——以赛道的拓宽成就高考有边界的竞争;定位协同性——作为现行高考科学性的有益补充;打造增长极——制度牵引促进技能型社会的形成。
关键词:
职教高考 高考改革 高职分类考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孙善学
以2019年国务院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为标志,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改革进入全面构建"职教高考"制度的新时期。职教高考制度是我国高等职业学校招收新生的制度,是具有类型教育特点的一项职业教育基本制度。分析研究了职教高考相关政策,探讨了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要求下制度改革应关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提出了以"五性一化"为特点、以六种入学通道为主体、以三项机制为突破点的改革建议,勾绘了职教高考改革路线图。
关键词:
职教高考 考试招生制度 类型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冯小红
中国特色职教新高考制度是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具体实践,是进一步改革中国特色教育体系和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的积极探索。基于人的本质、教育的本质、高考制度的本质,中国特色职教新高考制度的本质是以强化职业教育属性特征和类型特色为路径,为个人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技术技能通道,为国家发展和经济建设选拔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基于“需求—供给”奠定的社会根基、“显性—隐性”催生的外推合力、“历史—未来”激发的内生动力,建设中国特色职教新高考制度成为发展必然。建设中国特色职教新高考制度应坚持顺应民心、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将关注人心作为根本遵循、将分步推进作为基本方略、将加强研究作为不竭动力,引领人民对美好的向往、稳健职教高考改革步伐、提高理论水平指导实践。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茂波 孟新杭 高芳
加快建立职教高考制度,推进职业教育类型发展,必须明晰职教高考制度的价值属性、功能定位及实践样态。基于推进职业教育类型发展,职教高考制度具有促进类型发展的工具性、促进就业导向的广泛性、兼顾利益相关主体的多元性、保障职业潜能评估的科学性等价值属性。据此,促进职业教育直面社会的需求、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立交融合、保障职业教育类型发展的生源质量、保障职业教育升学路径的公平有效是职教高考制度的功能定位。实践中,职教高考制度应呈现出政府主导下的多元主体参与、多样的招考录取路径、以能获取职业能力为考核标准、考试录取过程公开透明的样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永军 袁潇
职教高考制度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基础性制度。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需完善职教高考制度。针对当前职教高考制度实践中学位制度及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法律制度尚待完善、统筹实施未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特征、本科学校通过职教高考录取学生比例有待提升、中职生参加职教高考的影响因素和困难较多等问题,优化职教高考制度应加快建立健全国家学位制度及推进立法进程、统筹加强对职教高考制度的类型化实施、扩大相关学校通过职教高考录取学生的比例、协同解决中职生参加职教高考的多重困难。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家勇 武鹏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步入新阶段,实现共同富裕已成为当下经济发展和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存在的重要依据之一就是它具有促进社会公平的效应,但这一点目前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发挥它在促进共同富裕上的作用,在当前条件下,需要抓住三个着力点和重要环节:合理提取和配置国有企业红利,防止国有资本收益内部化、私有化,将更多的国有资本及其收益用之于民;提高国有资本及其收益充实社会保障资金的力度,着力构建社会安全网;合理处置国有土地出让收益,满足保障房建设等民生项目的资金需求。
关键词:
公有制 共同富裕 着力点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剑
中国现代美育思想是中国美育在其发展历程中所遗留下来的一项重要资源,其基本精神指向对当代高校美育建设有着很强的启示性价值。具体来说,中国现代美育注重人格的完善和情感的熏染,这一精神启发高校美育应注重大学生心理结构的完善,以培育具有健全人格的"完全之人物"为主要目标。中国现代美育思想中有着鲜明的"正乐"精神,强调发挥优秀艺术作品的积极性价值,因而高校美育也应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突出经典性高雅艺术的地位,以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品位为主导任务。此外,中国现代美育始终以国家、民族等宏观时代主题为着眼点,强化美育
关键词:
中国现代美育精神 高校美育 校园文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明泉
在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和人的发展经济学逐渐成为中国学术界新的研究热点的今天,如何为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寻求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如何探求科学的研究方法,成为了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在中国第二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纷纷畅所欲言,对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问题提出了诸多极富建设性的新观点。光明日报理论部副主任孙明泉更是从独特的视角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他认为,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应该从问题的本身出发,回归到人的需求层面,打破单一学科的范畴限制,进行多学科合作、多视角考察和多专业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万春霞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是确保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支撑。本文认为,发展县域经济有三个着力点以特色经济为方向、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以创新为动力。只有从这三个着力点入手,才能保证县域经济发展有方向、有主体、可持续。
关键词:
县域经济 特色经济 民营经济 创新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安双宏
印度实行多种考试并存的高考制度,有几种全国性的高校入学考试,地方高校和部分国家重点院校有单独的招生考试。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紧缺,印度顶级高等院校和公立学院的入学考试竞争激烈。虽然印度高考制度较好地保障了高校的招生自主权,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教育公平与效率,但是却丧失了全国统一选拔高校生源的诸多便利。
关键词:
印度 高考 教育公平 应试教育
[期刊] 改革
[作者]
董志勇 李亚飞
构建第三次分配制度体系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三次分配理论的指导。深入理解第三次分配的内涵要坚持其“补充性”和“自愿性”原则,避免将其看作“劫富济贫”“平均主义”“养懒人”的福利制度。在理论突破方面,可以从第三次分配与资本主义国家公益活动异同点的理论概括、厘清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理论关联、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结合等视角,发展和完善第三次分配理论。构建第三次分配制度,应根据不同收入群体的差异构建相应的体制机制,发挥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公益的作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更庆
职教高考制度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制度,具有优化职业教育类型的工具性、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广泛性、兼顾利益相关主体的多元性、保障职业技能评价和招考计划分配的科学性等内涵特征。目前,职教高考制度建设面临路径依赖、发展短板、体系缺失、功能缺陷、生态失衡等困境,从而制约职教高考改革目标的达成。为此,需要通过构建具有类型特色的统一职教高考制度、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办法、建构职普等值同效的“旋转门”机制、实施差异化职业潜能测试、建构与“双减”政策相向而行的职教高考机制等途径来解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