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63)
2023(7341)
2022(5763)
2021(5852)
2020(4094)
2019(9665)
2018(9545)
2017(15896)
2016(9951)
2015(11417)
2014(11292)
2013(10094)
2012(9389)
2011(8602)
2010(9114)
2009(7525)
2008(7168)
2007(6574)
2006(5690)
2005(5244)
作者
(22757)
(18897)
(18716)
(17999)
(11840)
(9101)
(8814)
(7342)
(7335)
(6851)
(6398)
(6274)
(6096)
(6013)
(5957)
(5819)
(5784)
(5727)
(5635)
(5381)
(4953)
(4658)
(4598)
(4545)
(4450)
(4307)
(4229)
(4229)
(3833)
(3792)
学科
(24579)
经济(24554)
教育(21101)
管理(17161)
中国(15018)
(13860)
理论(10950)
(10388)
企业(10388)
教学(9907)
(9406)
(7116)
业经(6551)
(6314)
农业(6144)
方法(6047)
(6029)
贸易(6022)
地方(5879)
(5851)
(5840)
金融(5838)
学法(5748)
教学法(5748)
(5658)
发展(5626)
(5504)
技术(5479)
(5132)
(4994)
机构
学院(117067)
大学(116851)
研究(45195)
(36158)
经济(34899)
管理(34168)
教育(31640)
(28342)
理学(28323)
师范(28205)
中国(27995)
理学院(27829)
管理学(27197)
管理学院(26945)
(26500)
科学(25092)
师范大学(23105)
职业(21831)
(21611)
技术(20904)
(20075)
中心(19633)
研究所(19548)
北京(17864)
(17701)
(16942)
(16388)
职业技术(15141)
(14878)
技术学院(13925)
基金
项目(73115)
研究(67498)
科学(58265)
基金(45708)
教育(40992)
(38004)
社会(37686)
国家(37416)
社会科(35259)
社会科学(35252)
编号(33010)
(31511)
科学基金(30855)
成果(30590)
(28446)
课题(27371)
(24103)
基金项目(22760)
规划(19698)
项目编号(19317)
重点(18654)
(18544)
(17970)
(17571)
(17290)
资助(16974)
研究成果(16576)
(16077)
(16014)
教育部(16009)
期刊
教育(58814)
研究(45290)
(44171)
经济(44171)
中国(38910)
职业(17968)
技术(17348)
(14976)
学报(13504)
(12708)
科学(12287)
技术教育(12229)
职业技术(12229)
职业技术教育(12229)
大学(12070)
管理(12062)
农业(10514)
(10076)
金融(10076)
(9669)
论坛(9669)
学学(9261)
国际(7951)
业经(7631)
图书(7400)
(7124)
高等(6972)
(6708)
成人(6435)
成人教育(6435)
共检索到1974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磊  邱懿  何正英  杨勇  
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是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必然要求。职业教育国际化具有重要价值,能够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服务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落实国家职业教育国际化理念与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把握职业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涵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等层面进行系统分析。坚持《职业教育法》引领、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完善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是稳步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可行性发展路径。基于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契机,系统建立对话机制、大赛交流机制、展会合作机制和联盟发展机制,构建职业教育国际化走出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鄢彬  蒋芝英  
"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职业教育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的使命担当。新发展格局下,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教育需求,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打牢人力资源基础和释放内需潜能。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应以凸显类型教育特色、构筑多元办学格局、促进多维融合发展、提高办学开放水平为逻辑主线。同时,建议从树立科学的职业教育发展观,构建现代化的职业教育制度体系,促进职业教育社会化、开放化办学,优化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等方面出发,寻求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出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萍  鄢真真  黄成松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职业教育的传统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交织,构成了多种复杂关系,将课堂中“教师—学生”与“学习内容—学习活动”所构成的二维结构,转变为蕴含多类教学资源、多种学习活动、大数据支持的立体课堂。在立体课堂中,教师、学生、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构成了课堂基本面;在线课堂与大数据构筑了立体课堂的两极;教师、学生、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在线学习、大数据围绕课堂场域形成多元交织关系,共同构筑了立体课堂的经纬线。立体课堂的核心任务是重塑教与学关系、提高学习成效、优化教学决策、提升学习者自适应程度。要完成传统课堂向立体课堂的转变,需要通过理念培育、智慧教室支持、教师能力建构、评价变革引导等来形成完整的实践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花鸥  曾庆琪  
职业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类型特性逐渐凸显,增强适应性成为现阶段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主要内容,它是衡量职业教育重要的质量标准,也是解决职业教育自身结构层次矛盾的主要突破口。课程作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表征,它的适应性发展更是职业教育内涵发展建设中的关键内容。深入理解并把握职业教育课程适应性的实质内涵和理论逻辑,从价值观、知识观、教学观、质量观等层面寻求职业教育课程的适应性构建,对现代职业教育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乃至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佳昕  郄海霞  
本科职业教育作为我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是振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有助于打破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学历天花板。目前,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上,本科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普遍共识,但在对于其基本内涵和定位问题上仍缺乏统一认识。基于此,拟从科学、技术与生产发展的视角出发,明晰内生发展的技术样态是本科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本科职业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基于实践导向、高层次的技术教育,在实践路径上应严把入口端,建立本科职业教育办学入学准入制度、规范育人全过程,优化本科职业教育办学要素以及把牢育人质量关,健全本科职业教育制度保障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闫志利  刘晶晶  闫志军  
学校制与学徒制是我国两种主要职业教育制度,二者均存在优势与不足。培养具有高尚道德和精湛技术的现代工匠,需要融学校制与学徒制为一体,实施完整职业教育。基于默会知识、技能获得等基础理论,完整职业教育主要包括完整要素、完整知识、完整教师、完整过程四个方面。实施完整职业教育对培育技术技能人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构建完整职业教育制度应完善不同层级技术技能人才标准,实现学校制与学徒制相互融合,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教育体系,优化现代工匠成长的外部环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胜晖  
中国式绿色职业教育是价值追求、内容选择和持续创新过程的有机统一。中国式绿色职业教育的提出是对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传承与超越,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思想的创新与发展,是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积极回应与主动作为。新发展阶段,应着重完善现代绿色职业教育制度框架,加快推进国家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健全绿色职业教育融合融通发展机制,全面打通绿色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通道;深化职业教育“三教”绿色改革,进一步提升绿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南旭光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和发展范式,正加速改变着传统业态,也将创新职业教育运行模式,引领未来职业教育发展潮流。职业教育所具有的"教育"和"产业"双重属性,为"互联网"与"职业教育"的结合带来了丰富的逻辑内涵,通过产业网络重构、社会多元协同、资源优化配置、办学模式再造等,促使职业教育在经济新常态下深度融于经济社会发展之中,提高职业教育的创新力、适应力和竞争力,进而从完善政策制度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未来战略布局、优化院校内外治理、创新专业建设机制等方面厘清"互联网+"战略下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和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磊  王屹  
协同治理因具有多元主体、权责利明确等多重优势而成为提高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成效的重要途径,它强调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共同承担、共享成果。"政校企行社"多方协同治理主体、"权责利"多元协同的治理内容和"共建共治共享"多域协同的治理方式,是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协同治理的生成逻辑。促进协同治理资源的整合化、协调协同治理利益的共享化、保障协同治理制度的法制化是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协同治理的有效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俞慧刚  项建国  
校企协同背景下与企业开展合作是专业型学生社团育人实践改革的重要举措,其合作过程充分体现了行动主体的独立自主、行动模式的合作互惠、行动规则的民主协商和行动目标的职业导向等基本特征。学生层面的满意度提升需求、社团层面的自身发展需求以及学校和企业层面的创新合作需求为社企合作提供了演化动力。社企合作育人新模式的构建应着力从施行"双导师—多顾问"制、共建实践实训基地、共创品牌活动课程、共颁社团奖助学金、共孵创新创业项目等路径上下功夫,把专业型社团打造成为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皿"。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君  李一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政策的引导下,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发展经历了以外交关系为基准的起步阶段、以接受单向项目援助为主要形式的初步发展阶段、以重视规模与质量协调发展为中心的拓宽阶段和以输入与输出并举的多元合作为核心的改革深化阶段。文章通过对政策的梳理,厘清了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政策的演进逻辑:以共同利益为导向的政策动力机制、以提质培优为关键的政策目标取向、以改革创生为方向的政策实施过程和以多元化趋势为核心的政策文本话语。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政策要推进多主体关照的政策动力机制、建立以提高执行水平为本的政策目标、创新线上合作的政策实施路径和深化"命运共同体"的文本话语建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飞   郭广帅  
职业教育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职业教育对新质生产力驱动的逻辑意蕴在于促进国家对技能的重视、推动产业升级、全面提供技能资源,从而引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并通过技术再提质锻造新质生产力,成为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因素和重要变量。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职业教育驱动新质生产力亟需推动职教理念的更新、培养模式的变革以及国际对接的优化。针对这一时代背景,相应对策是:贯彻系统理念,树立科技、经济、人才协调发展的“大职教观”;弘扬工匠精神,加强职教品牌建设,振兴实体经济;坚持对外开放,加快迈向世界职业技术强国;实施一体创新,通过“产学研用”模式培养高质量工匠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一涛  罗尧成  
文章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技能人才供需矛盾凸显、现代职教体系有待完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四方面介绍了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背景,并对其丰富内涵进行了重新定义。在此基础上,从高质量发展指南、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方式、发展表征、发展目标六大维度分析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逻辑,并据此提出了坚持党的领导、构建技能型社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指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理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是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新特征、新要求,同时也是衡量和评判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新时代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核心内涵应包含: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现代经济体系建设;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夯实人力资源支撑;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彰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优越性。其逻辑主线应把握: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发展基点;激活多元办学关键内核;拓展多维融合基本路径;提高职业教育开放水平。其实践路径可以从四个方面加以审视:树立大职业教育观,更新教育教学思维理念;聚焦制度建设,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制度体系新格局;重构职业教育办学新模式,推进职业教育办学开放化;围绕产业发展,优化专业及专业群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晓芳  
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是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举措。从理论逻辑看,场域理论、共生理论和治理理论三大理论对构建职业教育校企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启示;从内涵特征看,职业教育校企命运共同体包含校企利益共同体、校企治理共同体和校企情感共同体三个维度,具有战略性、系统化、动态性等特征;从实践路径看,政府、学校和企业要三方联动,依循"激发动力—提升能力—增强活力"的行动路径构建职业教育校企命运共同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