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2)
- 2023(842)
- 2022(741)
- 2021(641)
- 2020(555)
- 2019(1273)
- 2018(1230)
- 2017(2341)
- 2016(1295)
- 2015(1431)
- 2014(1523)
- 2013(1442)
- 2012(1295)
- 2011(1228)
- 2010(1226)
- 2009(1074)
- 2008(1024)
- 2007(887)
- 2006(822)
- 2005(731)
- 学科
- 济(3523)
- 经济(3513)
- 管理(2965)
- 业(2667)
- 企(1638)
- 企业(1638)
- 制(1454)
- 农(1427)
- 地方(1394)
- 中国(1288)
- 学(1254)
- 工作(1221)
- 体(1017)
- 服务(972)
- 方法(934)
- 业经(920)
- 农业(913)
- 银(905)
- 银行(902)
- 财(889)
- 行(882)
- 理论(869)
- 度(825)
- 制度(824)
- 融(807)
- 金融(806)
- 数学(771)
- 教育(762)
- 数学方法(755)
- 读者(730)
- 机构
- 大学(16048)
- 学院(15879)
- 研究(6368)
- 管理(5405)
- 济(5065)
- 中国(5000)
- 经济(4859)
- 理学(4390)
- 科学(4387)
- 理学院(4328)
- 管理学(4236)
- 管理学院(4201)
- 京(3822)
- 农(3792)
- 所(3290)
- 中心(3200)
- 江(3062)
- 研究所(3024)
- 农业(3006)
- 业大(2784)
- 财(2571)
- 省(2552)
- 院(2534)
- 技术(2475)
- 州(2439)
- 范(2437)
- 师范(2386)
- 北京(2385)
- 研究院(1993)
- 室(1962)
共检索到271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文琦鸿
5.12汶川特大地震在给灾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同时,也给当地金融发展带来商机,对于灾区农行而言,积极融入,有效作为,借机提升县域蓝海市场开辟战绩,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地震灾害对地方经济影响什邡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距离成都市50公里,辖14个镇,总面积864平方公里,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樊杰 王传胜 汤青 徐勇 陈东
地震灾区是地表各圈层相互作用最剧烈、人地关系最紧张的区域。深入开展综合地理研究对于协调这一区域的人地关系,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首先对鲁甸灾前的资源环境特点与区域发展特征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发现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密度大、贫困面广、生产生活对资源的依赖程度高、资源环境长期处于超载状态。进而,针对性地提出了尽早启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科学制定重建规划,体制机制创新,以及开展整个青藏高原边缘地带及近邻地区的防灾减灾系统研究和整体规划等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旭光 庞明川 王晓玲 严绍兵 吕怀涛 万丛颖 刘畅 郭晓丹 刘丹丹
重大自然灾害灾后重建时间之长、涉及工作之繁、施行难度之大均为救灾活动之最,也决定了其成为救灾行为成功与否的关键战役,必然要求以大战略和长效机制保证救灾活动取得最终胜利。本文首先给出国内外重大自然灾害研究综述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初步构建出重大自然灾害恢复重建时期全国性长期机制的框架和政策体系建议。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爱新 吴萍 吴克宁
通过对国土资源管理与应急体系建设在土地规划领域的体系架构进行探讨,丰富了土地规划理论,为国土部门参与地震灾害应急响应及恢复重建提供决策依据和规划技术支持。采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在阐述开展地震灾后土地利用应急规划必要性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该规划的特点,归纳提炼出地震灾后土地利用应急规划的概念,构建了综合防震减灾土地利用规划体系框架,并明确地震灾后土地利用应急规划在该体系中的定位及其主要任务。
关键词:
土地科学 应急 规划 地震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朱力 吴晟
分析几次地震灾害爆发后应急物流管理实践,指出地震灾害下应急物流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构建基于地震灾害的应急物流体系,包括资源保障体系、组织体系、信息支撑平台体系、运作机制体系以及预案体系等。最后提出推进体系构建的建议,即完善震后的逆向物流管理;积极开展和物流企业的合作;加强物资储备能力;健全法律保障措施;积极改进运载工具及交通网络建设等。
关键词:
地震 应急物流 物流体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斌志
作为系统、全面、整合地进行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方式之一,社区重建能够有效地发动社区居民的参与。开展迅速有效的灾后社区重建,要在坚持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参与,坚持统筹协调发展,坚持民间资源的整合,坚持发挥专业团队作用的原则下,通过行政主导型或社区动员型的重建模式,分阶段有策略地开展灾后社区生态与公共设施重建、社会救助与重建、心理辅导与心理重建、就业与教育促进以及医疗救助与公共卫生服务。
关键词:
5·12地震 社会福利 社区重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常相全 韩静轩 张波
对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和破坏程度的评价和测度是进行地震应急和灾后重建的重要依据,如何快速评价地震灾害的程度成为决策的关键所在。文章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地震灾情统计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从而构建了以经济损失程度、人员损失程度和地震震级强度为主因子的地震灾情评价的指标体系。
关键词:
地震灾害 因子分析 评价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树枫
我国南方的罕见雪灾及四川汶川的地震等巨灾的发生,警示我们建立地震等巨灾风险保险体系是当务之急。通过对日本地震巨灾保险体系的研究,提出我国应从国家财政支持及政府积极参与、保险公司积极开发保险产品和提高经营策略、发展资本市场以实行巨灾债券证券化等三个方面建立我国地震等巨灾风险保险体系。
关键词:
地震 巨灾 保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殷文玲
本文在比较国内外地震灾害预防审计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从审计目标、审计对象、审计内容、审计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初步构建我国地震灾害预防审计实务框架,为我国开展相应的审计实践活动提供一定的指导。文章还对我国现阶段开展地震灾害预防审计存在的困难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地震灾害 预防 预防审计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许艾珍
首先在构建地震灾害应急物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数学模型确定了指标的权重,然后利用专家打分法确立评价指标集,对地震灾害应急物流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基于模糊灰色综合评价的应急物流能力评价是可行的,并可为地震灾害情况下的应急物流系统运作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征信
[作者]
赵洪君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灾区农村信用环境的基础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以阿坝州为例,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面临着资金短缺、收入减少、农村信用社流动性压力较大、后期政策跟进与落实难等问题和困难。针对灾区实际,应坚持先易后难、科学合理、稳步推进的原则,发挥农村信用社主力军作用,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激励惩戒机制,充实和完善征信数据库内容等,以推进灾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关键词:
地震灾区 农村金融 农村信用体系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胡东 徐荣武 朱晴
本文通过总结“十五”期间浙江图书馆在读者服务方面所开展的工作,介绍了其读者服务体系的构成,对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认真思考。
关键词:
读者服务 体系构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见
终身教育视角下的成人远程学习需要构建有效的支持服务体系,需要坚持"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及"处处可学"的思想原则,需要符合开放性、个性化、互动性、系统性及时代性的建设要求,并通过服务系统的基本资源建设、学习支持的服务平台搭建以及服务体系运行的制度规范等要素环节才能付诸实施,使现代远程教育更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以便在现代新型教育中更具时代性、个性化和服务功能等竞争优势,从而实现自身的壮大与发展。
关键词:
终身教育 成人远程学习 支持服务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见
终身教育视角下的成人远程学习需要构建有效的支持服务体系,需要坚持"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及"处处可学"的思想原则,需要符合开放性、个性化、互动性、系统性及时代性的建设要求,并通过服务系统的基本资源建设、学习支持的服务平台搭建以及服务体系运行的制度规范等要素环节才能付诸实施,使现代远程教育更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以便在现代新型教育中更具时代性、个性化和服务功能等竞争优势,从而实现自身的壮大与发展。
关键词:
终身教育 成人远程学习 支持服务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