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71)
2023(16441)
2022(14279)
2021(13325)
2020(11323)
2019(26326)
2018(25926)
2017(50375)
2016(26999)
2015(30474)
2014(30335)
2013(29536)
2012(27266)
2011(24218)
2010(24085)
2009(21962)
2008(21226)
2007(18626)
2006(16195)
2005(13686)
作者
(75889)
(63135)
(62571)
(59836)
(40324)
(30273)
(28562)
(24793)
(24185)
(22490)
(21671)
(21253)
(20107)
(19804)
(19577)
(19308)
(18832)
(18604)
(18138)
(18105)
(15506)
(15482)
(15406)
(14593)
(14064)
(13922)
(13919)
(13917)
(12764)
(12507)
学科
(107434)
经济(107220)
管理(77167)
(71306)
(59944)
企业(59944)
方法(52808)
数学(45537)
数学方法(44921)
(28901)
中国(28441)
(28216)
(23615)
业经(23522)
地方(21693)
(20083)
理论(19670)
农业(18795)
(17875)
贸易(17869)
(17617)
(17538)
财务(17521)
财务管理(17476)
(17278)
企业财务(16581)
技术(16273)
环境(15836)
(15739)
银行(15691)
机构
大学(374551)
学院(371847)
管理(148754)
(144826)
经济(141666)
理学(129527)
理学院(128099)
管理学(125567)
管理学院(124897)
研究(120953)
中国(89699)
(79420)
科学(75422)
(68164)
(59583)
(59071)
中心(56404)
业大(56355)
财经(54838)
(54295)
研究所(53884)
(50424)
(50047)
师范(49903)
北京(49632)
农业(46507)
(44753)
(43995)
经济学(43698)
财经大学(41093)
基金
项目(261985)
科学(206264)
研究(191391)
基金(190281)
(165321)
国家(163941)
科学基金(141779)
社会(121001)
社会科(114030)
社会科学(113995)
(102113)
基金项目(100731)
自然(92593)
自然科(90477)
自然科学(90449)
教育(89338)
自然科学基金(88789)
(86176)
资助(78715)
编号(78359)
成果(63419)
重点(58140)
(57822)
(54385)
(54055)
课题(53996)
创新(50348)
科研(50304)
教育部(49965)
大学(49485)
期刊
(152961)
经济(152961)
研究(107367)
中国(72300)
学报(60744)
科学(54374)
管理(53531)
(53320)
(52554)
大学(46712)
教育(45508)
学学(43724)
农业(36557)
技术(33507)
(30645)
金融(30645)
财经(26568)
业经(25483)
经济研究(24618)
(22607)
图书(20284)
问题(20044)
(18228)
(18053)
理论(17950)
科技(17804)
统计(17499)
技术经济(17022)
实践(16471)
(16471)
共检索到5385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袁涛  
社会保险制度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贵阳市目前已开展实施的养老、医疗、失业三个险种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制度不完善、覆盖面窄、参保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应在"低水平、广覆盖"的价值目标下,深化保险制度改革,加大舆论宣传,使参保观念深入人心,提高社会保险覆盖面和实际参保率。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潘怀明  谢娟娟  
一个可以实现城乡平行对接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劳动者在制度体系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地选择或转移,即制度之间是互留接口和可以对接的。目前,贵阳市已分别在城乡初步建立起"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但该体系仍维持了城乡分割的制度现实,不利于城乡一体化的实现。因此,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平行对接势在必行,并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徐红军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障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制度,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这表明,构建科学的、合理的、有当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问题已经列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议事日...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郭景仪  
社会保障,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的福利、补贴和救助。社会保障体系是当今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和社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和不同利益集团相对立的紧张状况。德国是西方国家中社会保障事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德国的社会保障涉及社会成员基本生活的各个环节。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有关立法、实施和财源方面已形成了比较周详而完善的体系。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谢赤  
德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湖南大学国际商学院谢赤随着我国改革与开放的不断深化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创立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被提上议事日程并且开始付诸实施。相比之下,社会保障体系在德国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其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经过这么多年的发...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福垣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障是一步到位的,而我国的社会保障应当一步达到全覆盖、高保障、全国统一,有这个必要和可能吗?回答是肯定的。一步到位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都是由中国特色决定的。必须看到,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历史前提与世界任何国家都不同,在起点上就是大部分剩余价值已经归社会占有,即绝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钧  
完善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构建覆盖全民、统一的医疗保障体系,涉及千家万户的利益,关系到社会稳定,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构建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体系,需要明确目标、原则、实施的条件和步骤,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简新华  张建伟  
农民工对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功不可没 ,但是 ,由于制度不健全 ,遭遇市场风险的农民工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 ,处境艰难。本文分析了农民工缺乏社会保障的历史和现实原因 ,提出了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设想 ,即以健康保障、失业保障和养老保障为主体的过渡性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 ,来衔接城乡社会保障 ,以适应城乡一体化的需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四炯  贲成龙  
中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已经难以适应农村社会的发展,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是必然趋势。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要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因地制宜,同时政府需要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作好长远规划,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分为农村社会救济、农村社会保险、农村社会福利、农村社会优抚四大子系统,政府还要做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施行的相关配套工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白玉冬  
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社会和谐,保障失地农民权益,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问题与现状,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失地农民医疗和养老保障制度,健全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制度,使社会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失地农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蒋恂  曹骑豹  
一、国外社会保障制度概况及借鉴 社会保障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制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能够分流每个人在其一生中所面临的生、老、病、死、伤、残、失业等风险的社会保障渠道,是人类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保证。19世纪末叶,特别是二次大战以来的50年,社会保障制度伴随工业化浪潮在世界范围内逐步普及和迅速发展。截至1993年,全世界已有163个国家或地区建立了不同类型、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社会保障制度。尽管各国的政治经济制度、经济条件及历史背景各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凌文豪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已成为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我国存在土地征用补偿标准不合理、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模糊和政策法律的缺失等问题,致使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严重滞后于城镇社会保障水平。基于上述分析,建议采取完善农地交易制度并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建立合理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框架体系,重视和加强对失地农民的教育和职业培训,并把对失地农民的安置工作列为对各级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等措施,以期推动和谐社会背景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邦驰  赵万水  
一、农村社会保障建设是深化农村改革的必然要求目前农村改革正逐步深化,已触及农村深层次的土地制度、政治制度、经济管理制度等制度安排。在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上,农民将被赋予具有产权性质的土地使用权,对农民的土地利益通过合法的产权交易予以保护。在农村政治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