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54)
2023(4089)
2022(3554)
2021(3448)
2020(2868)
2019(6447)
2018(6508)
2017(11687)
2016(6698)
2015(7662)
2014(7809)
2013(7224)
2012(6794)
2011(6180)
2010(6372)
2009(5859)
2008(5768)
2007(5496)
2006(4739)
2005(4246)
作者
(20522)
(17205)
(16995)
(16107)
(10796)
(8074)
(7688)
(6851)
(6558)
(6093)
(5789)
(5744)
(5712)
(5556)
(5443)
(5177)
(5165)
(5095)
(5016)
(4797)
(4336)
(4285)
(4223)
(4015)
(4000)
(3932)
(3780)
(3664)
(3630)
(3596)
学科
管理(23149)
(20533)
经济(20474)
(18188)
(16563)
企业(16563)
方法(8030)
(7557)
(7151)
(7011)
(6877)
(6613)
理论(6225)
中国(6094)
业经(5812)
数学(5757)
数学方法(5673)
人事(5456)
人事管理(5456)
(4651)
银行(4619)
(4473)
(4435)
(4373)
(4327)
(4241)
金融(4234)
教育(4211)
农业(4204)
体制(4024)
机构
学院(94157)
大学(93965)
管理(36179)
研究(32338)
(31872)
理学(31020)
经济(31019)
理学院(30666)
管理学(30098)
管理学院(29923)
中国(24347)
科学(21210)
(20435)
(20097)
(16909)
(16609)
业大(16137)
农业(15905)
研究所(15469)
(15456)
中心(14903)
财经(12707)
(12662)
技术(12483)
师范(12412)
北京(12342)
(12136)
(12068)
(11535)
(11253)
基金
项目(64155)
科学(50154)
研究(46270)
基金(45661)
(40913)
国家(40546)
科学基金(34246)
社会(27760)
(26038)
社会科(26023)
社会科学(26015)
基金项目(24141)
自然(23015)
自然科(22537)
自然科学(22526)
教育(22241)
自然科学基金(22135)
(22015)
编号(19756)
资助(18278)
成果(17238)
重点(14352)
课题(14053)
(13741)
(13427)
(12711)
创新(12477)
项目编号(12375)
计划(12174)
科研(12128)
期刊
(38077)
经济(38077)
研究(25322)
中国(23404)
学报(18828)
(18489)
科学(15951)
管理(14670)
教育(14451)
(13839)
大学(13752)
学学(12995)
农业(12096)
技术(8299)
(7742)
金融(7742)
业经(7282)
财经(6436)
(6192)
图书(5690)
(5563)
(5545)
经济研究(5464)
业大(5328)
科技(4873)
职业(4743)
问题(4741)
农业大学(4561)
(4329)
论坛(4329)
共检索到1438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雷  
传统观念认为组织公民行为完全出于利他动机,不能纳入组织的正式奖励体系。本文从公民行为的动机理论研究角度,揭示了公民行为与职务行为具有一定的交叉性和模糊性,同时也揭示了公民行为的工具性动机。在此基础上,建议企业从物质激励、工作激励、晋升激励、文化激励这四个方面建立正式的奖励体系,积极诱导公民行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柯丽菲  
如何激励人才、留住人才是企业管理的永恒课题,激励不足会造成优秀的员工跳槽,而激励过度却让人不思进取。给予员工的激励不能仅限于薪酬,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组织气氛对人才有着更深的吸引力,营造激励文化是激励员工的一个大方向。本文试图在揭示组织公民行为实质的基础上,探讨企业如何打造激励文化,持续激发员工展现出组织所期待的公民行为的有效途径,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绩效。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孙海涛  胡保玲  
激励是现代企业管理必须解决的问题,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就是充分激发经理人的工作潜力,同时尽可能抑制经理人的机会主义,使所有者与经理人的利益趋于一致,促进企业绩效全面提升。本文从组织公民行为的视角对经理人激励进行了研究,并对企业采取的经理人激励措施与组织公民行为维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经理人激励存在不足,需要对其加以改进和完善;物质激励仍然是激励经理人的一种重要措施,但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适当使用;发展机会激励是促使经理人产生组织公民行为的关键措施,企业应给经理人提供更多的发展性投入。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许龙  刘卫忠  张同建  
纳税人满意度是税务管理的核心目标之一,而税务人员组织公民行为对纳税人满意度存在着直接的促进作用。内容型激励是激励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对税务人员组织公民行为存在着内在的驱动作用。实证研究表明,内容型激励对税务人员工作责任心、个人勤奋、主动进取、互惠性帮助存在着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税务人员组织忠诚缺乏有效的促进;税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个人勤奋、互惠性行为对纳税人满意度存在着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税务人员主动进取和组织忠诚对纳税人满意度缺乏有效的促进。总体而言,内容型激励在我国税务机关激励机制中具有现实性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税务人员组织公民行为的改进,进而提升了纳税人的满意度。但是,内容型激励对税...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瑛  
基于对群体公民行为内涵的不同诠释,探索中国情境对管理实践和群体公民行为的影响,分析柔性激励融入人力资源实践对群体公民行为各维度的积极作用。从战略人力资源实践的层面,剖析中国情境下群体公民行为的塑造机理,构建和验证基于柔性激励的战略人力资源实践(SHRP)耦合模型。通过SHRP的驱动、保障及执行力三个子系统的互动,共同塑造群体公民行为,并形成基于柔性激励的SHRP与群体公民行为的耦合。其中,长期雇佣政策对中国情境的群体公民行为塑造有特殊意义,而跨边界绩效管理在中国组织SHRP中需要得到进一步完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施生旭  游建胜  
企业公民行为是企业社会责任在理论与实践的继承与发展,其相关理念逐渐被认可并成为一个发展趋势。随着国外跨国公司不断进入中国市场和快速发展,在华跨国公司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出现了主体缺位的现象。文章通过阐释跨国公司企业公民行为的内涵,即公司股东及高层管理者等在公司治理过程中表现出企业公民的权利与义务行为,并对企业公民经济行为、企业公民社会行为、企业公民道德行为与企业公民自然行为4个一级指标及相关二级指标、衡量指标的内涵进行详细阐述;最终从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与32个衡量指标来构建跨国公司企业公民行为评价指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曾秀芹  车宏生  孙晓敏  
随着组织研究中多层次理论和研究的发展,群体组织公民行为已成为组织公民行为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本文梳理和归纳了群体组织公民行为的概念内涵和测量方法,回顾了其影响因素及其对组织效能的影响,介绍了群体组织公民行为作为社会规范对员工行为和工作态度的影响,并指出了群体组织公民行为现有研究的不足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文武  
中国社会快速转型带来道德标准和价值体系的复杂变化,引发了一系列关于道德冲突和道德转型的争论及反思。本文将信用和道德纳入同一理论框架,探讨道德行为关联信用积累的动态演化过程对个人决策的影响,分析了成本收益权衡下个人行为选择的机制和逻辑。研究发现,由于信用传递障碍和滞后性,道德行为所产生的信用不能够很快被其他社会合作者感知,个人倾向于减少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与获取经济收益的信用相割裂导致个人更多选择私利行为,进一步加剧了道德供给的不足。本文还结合社会典型道德事例从惩恶扬善机制、社会价值体系、社会角色和个人理性等角度对模型进行扩展,探讨了道德与信用关联激励下个人道德行为决策和社会道德变迁的规律。本文认为从根本上激励个人增加道德供给仅仅依靠道德教育、舆论宣传、“就事论事”的奖惩等传统手段可能“治标”但无法“治本”,要进行综合的制度体系设计和改革,其中关键是建立一个扭结道德行为和市场经济、关联长效成本收益的网络化社会信用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任春晓  沈伟  李斌  刘继安  张杰  
以激励性制度体系激发大学师生员工的创新活力是提高研究型大学创新能力的关键。本文基于对制度激励在构建现代大学治理体系中作用的分析,论证以制度激励为核心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可以有效激发个体的创新活力,系统提升组织的创新能力,并养成对于创新人才培养至关重要的创新文化。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韩树杰  
组织激励是本刊长期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例如,我们曾经以专题的形式组织过对长效激励、认可激励、合伙人制度等问题的讨论。在事业单位改革的大潮下,如何构建既适应现实特色、又符合未来趋势的更有效的事业单位激励体系,成为改革的一个核心命题。在这样的背影下,本期专题以一家科研事业单位研究所为样本,通过该研究所人力资源团队的详细解剖分析,展现了该研究所在激励体系构建方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忠  
高职院校应利用自身特点和优势,在提高优秀教材选用的基础上,着力建设具有区域特色或专业优势的自编校本教材,让校本教材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工作。本文通过分析部分高职院校教材现状及校本教材建设目标,探讨如何构建高职校本教材建设激励体系。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马羽安  
本文分析了当前的网络教育教师激励方式的弊端,从教师的需求出发,提出构建以新型的物质激励、精神激励、情感激励和制度激励为主要内容的有效的网络教育教师激励体系,以期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提高网络教育竞争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劳旺梅  
通过对高职院校教师评价体系现状的分析,阐述了构建激励性评价体系的目的,提出了激励性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激励性评价体系的内容,并对评价体系的内容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激励性评价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亚东  赵希男  
激励包括刚性激励和柔性激励,它们是对立统一,密不可分的。本文分析了有效的激励模式——刚柔并济,即在刚性激励的基础上,用柔性激励对其补充和完善,对激励效果进行升华。本文较科学、严谨地构建了激励体系。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周红云  
组织公民行为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热点。本文以W公司为例,分析了职责纠纷问题的根源,阐述了职责管理与组织公民行为管理的关系,提出了组织公民行为管理的优化建议,对同类企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