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59)
- 2023(10060)
- 2022(8464)
- 2021(8042)
- 2020(6383)
- 2019(14775)
- 2018(14684)
- 2017(25443)
- 2016(14939)
- 2015(17406)
- 2014(18010)
- 2013(16658)
- 2012(15546)
- 2011(13978)
- 2010(14265)
- 2009(12375)
- 2008(12267)
- 2007(11607)
- 2006(10204)
- 2005(9242)
- 学科
- 济(44561)
- 经济(44493)
- 管理(35832)
- 业(28988)
- 企(23662)
- 企业(23662)
- 中国(16300)
- 方法(16284)
- 理论(14692)
- 教学(14641)
- 农(14569)
- 贸(14398)
- 贸易(14391)
- 易(14117)
- 财(13709)
- 数学(13289)
- 学(13255)
- 数学方法(12931)
- 教育(12197)
- 制(12138)
- 出(11548)
- 业经(10900)
- 地方(10101)
- 体(9849)
- 学法(9389)
- 教学法(9389)
- 农业(9134)
- 银(8613)
- 银行(8569)
- 技术(8314)
- 机构
- 学院(200402)
- 大学(194147)
- 研究(70951)
- 济(66080)
- 经济(63998)
- 管理(62730)
- 中国(53047)
- 理学(51288)
- 理学院(50559)
- 管理学(49123)
- 管理学院(48774)
- 科学(46509)
- 京(44001)
- 农(38799)
- 所(37931)
- 江(36023)
- 财(34150)
- 研究所(34089)
- 技术(33711)
- 中心(32688)
- 业大(31214)
- 范(31004)
- 农业(30614)
- 师范(30501)
- 州(28595)
- 职业(28073)
- 北京(27883)
- 院(26798)
- 省(26273)
- 财经(25246)
- 基金
- 项目(127311)
- 研究(97719)
- 科学(95964)
- 基金(83097)
- 家(74280)
- 国家(73546)
- 科学基金(60034)
- 省(54918)
- 社会(53650)
- 教育(50776)
- 社会科(50300)
- 社会科学(50287)
- 划(45976)
- 编号(44055)
- 基金项目(42462)
- 自然(38416)
- 成果(37852)
- 自然科(37470)
- 自然科学(37450)
- 自然科学基金(36754)
- 资助(35199)
- 课题(34406)
- 重点(30512)
- 年(29091)
- 发(28135)
- 部(26988)
- 创(26420)
- 项目编号(25852)
- 性(25146)
- 创新(24493)
- 期刊
- 济(82554)
- 经济(82554)
- 研究(61033)
- 中国(57437)
- 教育(49219)
- 学报(37749)
- 农(36010)
- 科学(29808)
- 财(28869)
- 大学(28119)
- 管理(25712)
- 学学(25474)
- 技术(24809)
- 农业(24166)
- 职业(18416)
- 融(17382)
- 金融(17382)
- 图书(14491)
- 业经(13773)
- 业(13286)
- 经济研究(12573)
- 财经(12317)
- 技术教育(12140)
- 职业技术(12140)
- 职业技术教育(12140)
- 坛(11886)
- 论坛(11886)
- 版(11215)
- 贸(10857)
- 经(10811)
共检索到3295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绍平 李姝 田锋
本文认为,应该结合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人才的培养特点及用人单位要求,在高职教学中要将技能培养贯穿于课程体系的始终,为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实用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实用型人才 教学改革 技能训练 实践教学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马玉琼 郑红伟 王铁成 毕海霞 师占群 张艳蕊
通过对工程训练实训课程特点及教学过程的分析,确定了以教师、学生为监控主体,以教学质量评价为测评目标,构建了一套基于6层应用体系的质量监控平台,并重点论述了教学评价体系的各模块功能与创新之处,实现了师生互评、督导监管的具体效果。该体系经过一年多的应用实践,取得了良好的监督效果。
关键词:
工程训练 教学质量 评价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文君 郭玉华 凌浩美
实践教学对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必要途径。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建立起以"校外真实情景"、"校内全真模拟"两个平台为依托,以激励机制、质量监控为保障的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义兵
2011年,我国颁布了《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明确提出教师专业能力由"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教育教学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六大部分构成。在教师发展中,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是教师职业走向教师专业的质的规定性,重视教师专业能力训练,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武强强 武乐强 沈亮 陈响 寇文军 李国剑
分析了数控雕刻技术应用到工程训练过程的必要性,以西北民族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开设的数控雕刻实训课程为基础,阐述数控雕刻在工程实践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使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与先进制造技术相结合,实践证明教学效果良好,对推动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先进制造 数控雕刻 工程训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彩霞
本文从明确工程造价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改革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构建"双师型"结构教学团队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探索,旨在探讨如何突出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推动高职教育发展。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胡蔓 赵云龙 栾晓娜 尚勇
针对传统工程训练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工科最新研究实践以及工程训练教学改革需求,探索了新工科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模式,并以三相异步电动机为例构建了实践教学体系框架。该模式以实践产品群为主线,以实践项目为载体,融合传统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模块,新增新工科实践教学内容,重构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实践项目群驱动知识、能力、实践和创新有机结合,为培养复合型和创新型新工科人才提供支撑。
关键词:
工程训练 新工科 实践项目 实践教学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献文 首珩
本文在分析了项目课程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开展项目课程考核评价的难点,以《局域网组建和维护》课程中的家庭局域网组建与维护为例阐述了技能考核与评价在项目课程中的应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阳春
工程训练课程是培养理工科学生工程能力与素质的重要课程。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在非机非电应用型工程类专业工程训练体系构建过程中,以机械、电气、自动化训练为主体,构建了传统机械加工训练、先进机械加工训练、手工制作拆装训练、电气与自动化训练、工程仿真模拟训练、工程创新设计训练、工程创新综合训练和工程专业训练等8个训练模块,在训练项目的具体设计上,除让学生得到较多的实践动手机会外,还强调创新性和综合性,将工程创新理念灌输给学生,在训练中要求学生有所创新。
关键词:
工程训练 教学体系 训练模块 工程能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虹 陈琪 朱滨海 周建伟
在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普通专科培训接轨实践的基础上,遵循临床医学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以临床技能训练为核心,以培养合格的临床医师为目标,构建了"5+3+X"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培养方案和培养过程。"5+3+X"培养体系是指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住院医师普通专科培训(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X年住院医师亚专科培训(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同时提出强化临床技能训练与考核、建立临床技能训练质量保证体系和完善适宜的配套政策等保障措施。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傅学强
在工程教育认证的背景下,分析当前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师资模式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工程训练中心师资模式的建设实践经验,构建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双师型"教师素质的教学团队,在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及创新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对本科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师资培养和教师队伍建设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工程教育 师资模式 工程实践 工程训练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秀梅 胡蝶 房静 吴鹏
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典型特征是多学科的交叉融合,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创新人才是摆在全国高校面前的重要任务,是新工科建设的重要内容,这将推进高校教学改革的发展。华北电力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结合学校学科优势,在多学科交叉融合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开展了多年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关键词:
工程训练中心 创新教育 学科交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陶来华 李增芳 陈楠 沈恬逸 叶珂语
以新工科教育理念为指导,基于TRIZ理论构建了“理、实、赛”融合与“通、专、创”并举的工程训练课程体系,进行“课赛结合、虚实结合、学用结合”PBL教学模式的探索。根据工程项目形式重构教学内容,以虚实、学用相结合方式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并依托工程训练支撑平台完成创新作品的构思、设计与制作。实践证明新的工程训练教学体系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蔡厚平 李明霞
从满足多层次个性化的需求、适应职业能力发展规律以及以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为途径,研究了中高职一体化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探索了中高职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的层次性和衔接性,完善了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对建立课程体系开发流程、深化课程评估体系改革提出了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