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18)
- 2023(11323)
- 2022(9508)
- 2021(8461)
- 2020(6923)
- 2019(15745)
- 2018(15522)
- 2017(29075)
- 2016(15943)
- 2015(18034)
- 2014(18070)
- 2013(17870)
- 2012(17149)
- 2011(15704)
- 2010(16124)
- 2009(15048)
- 2008(14938)
- 2007(13806)
- 2006(12576)
- 2005(11900)
- 学科
- 济(68164)
- 经济(68060)
- 管理(48100)
- 业(45245)
- 企(35311)
- 企业(35311)
- 中国(24278)
- 农(20995)
- 方法(20460)
- 地方(20008)
- 制(18145)
- 财(17915)
- 业经(17543)
- 数学(16719)
- 数学方法(16509)
- 农业(14499)
- 学(14356)
- 银(13820)
- 银行(13784)
- 融(13650)
- 金融(13647)
- 行(13388)
- 体(12322)
- 环境(11885)
- 发(11753)
- 贸(11595)
- 贸易(11581)
- 易(11149)
- 技术(11074)
- 地方经济(10943)
- 机构
- 学院(232816)
- 大学(231158)
- 济(95538)
- 经济(93375)
- 研究(88775)
- 管理(82231)
- 理学(68427)
- 中国(67941)
- 理学院(67561)
- 管理学(66389)
- 管理学院(65967)
- 科学(54086)
- 京(51502)
- 财(48176)
- 所(46534)
- 农(42694)
- 研究所(41558)
- 中心(39492)
- 江(38741)
- 财经(35862)
- 业大(33736)
- 农业(33232)
- 北京(33218)
- 院(32288)
- 经(32192)
- 范(31943)
- 师范(31533)
- 州(30702)
- 省(29849)
- 经济学(29264)
- 基金
- 项目(147511)
- 科学(115673)
- 研究(109407)
- 基金(104146)
- 家(91598)
- 国家(90763)
- 科学基金(76481)
- 社会(68938)
- 社会科(65276)
- 社会科学(65262)
- 省(59535)
- 基金项目(53812)
- 教育(50286)
- 划(50050)
- 自然(47701)
- 自然科(46513)
- 自然科学(46498)
- 自然科学基金(45643)
- 编号(44479)
- 资助(42829)
- 成果(38238)
- 发(37357)
- 重点(34465)
- 课题(33221)
- 部(32154)
- 制(31087)
- 创(31050)
- 发展(29724)
- 展(29211)
- 创新(29131)
共检索到3837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程国有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如果我们把经济社会发展比作一部运行着的汽车,就必须努力建立科学发展的导向机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社会主义为基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揩社会)、动力机制(维护竞争、反对垄断的机制,调动社会一切力量的利益机制,促进社会持续发展的创新机制)和均衡机制(自然调节的市场运行机制,政府调节的宏观调控机制,统筹兼顾的利益平衡机制)。
关键词:
科学发展 导向机制 动力机制 均衡机制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成斌
由于我国政府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导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出现了较大的差异。本文通过对劳动、资本、技术创新等要素的非均衡集聚的分析,提出了促进中部经济崛起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
生产要素 非均衡集聚 中部地区 动力机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彭绍仲
全球商品链的内在动力机制、外部结构均衡与传统垂直一体化模式具有很大的不同。本文通过对这种准企业内组织各利益主体既相容又排他性两个方面的总体关系特征以及市场条件的啮合性分析,探讨其特征关系所决定的内在动力机制及其与外部市场和产业结构的均衡关系。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贵军 刘俊昌 曾巧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产品供给和消费需求出现了结构性失衡,立足于供给侧改革,提升产品的质量,满足消费需求成为当前值得探讨的问题。市场导向就是要求产品的生产必须满足消费者需求。森林康养产业作为新兴的综合服务产业应顺势发展,符合当前市场需要。文中结合森林康养的基本内涵,分析了市场导向下对森林产品供给侧改革的内在需求,指出森林康养是森林资源综合利用体质增效的重要表现,是国家对森林资源利用的转型升级,从国家政策的推动力,市场需求的吸引力和多产业共享发展的融合力三个方面分析了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动力,并指出了康养产业发展需要关注森林康养产品开发、康养市场定位、康养理念宣传和康养标准建立的问题。
关键词:
市场导向 森林康养 动力机制 林产品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调研组 应兆祥 郑曼丽 鲍声荣 沈州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既有助于认清当前经济金融发展形势,找出破解发展难题、解决发展困难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又有利于按照科学发展的理论和方法探求与基层央行履行职责相匹配的保障机制。近年来,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内部控制指引》《中国人民银行岗位风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可跃
动力机制是一种激发职教集团系统运行中集团内外单位参与集团活动的积极性的激励机制,是对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积极性的强化与整合。职教集团组建的宗旨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赢发展",因此在集团的持续运行和发展中,也必须按照这个宗旨来构建促进职教集团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具体说来,我们可以通过如下途径来构建职教集团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第一,通过政府的主导与统筹作用来建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政策激励机制。要充分发挥政府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任力 张立洁
马克思的资本循环理论对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金融动力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应着重发展实体经济,避免投资无序化,充分发挥货币资本对新发展格局下产业及企业的金融支撑作用。当前,我国金融存在金融供给区域分布失衡、金融供给城乡差距大、金融资源配置职能虚弱、消费金融潜力挖掘不够、金融开放有待高质量发展等问题。相应的对策建议是:优化金融供给空间布局,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完善普惠金融体系,激发创新潜能,提升金融资源配置动能,补齐融资市场短板,促进消费金融升级转型,推动更高水平金融开放。
关键词:
资本循环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金融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吉鸿
旨在以实现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化发展为目标,分析了高职学生学习动力机制与职业化发展的关联性,探索学习动力机制的构建策略,为增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职学生 职业化发展 学习动力机制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肖希明 完颜邓邓
要实现我国公共图书馆均衡发展,必须致力于建立均衡发展的机制。文章从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源与服务、合作与共享、发展动力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失衡的现状,论述了公共图书馆均衡发展机制建设的必要性,介绍了国外公共图书馆均衡发展机制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我国公共图书馆均衡发展亟待建立的法律保障机制、标准规范机制、协调发展机制和合作发展机制。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均衡发展 机制建设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范毅
城市是经济发展的载体和经济活动的主体,是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过去20年,我国城市发展不断适应进城人口增多的基本趋势;在政府和市场共同作用下房地产成为推动城市快速发展的主导产业,并在土地价格稳定上涨背景下,通过土地融资解决了城市建设资金供给问题;通过工业用地的充分供给和建设用地低成本等地方扶持政策,推动第二产业发展;提高贸易全球化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带来经济增长和收入增加,从而进一步促进城市发展。这是顺应城市化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土地、人口和全球化红利,形成城市空间规模不断扩张的内在动力机制,推动城市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但随着我国城市发展所面临外部条件的根本转变,过去城市发展动力已不可持续,城市发展已到转型拐点。应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城市建设融资模式,以产业发展为支撑,明确城市发展转型方向。实现从政府主导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转变,从地产开发向土地复合利用转变,从大尺度建设向小尺度开发转变,从追求速度向注重质量转变,从传统城市向智慧城市建设转变。
关键词:
城市发展 动力机制 转型 拐点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林克松 朱德全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复杂关联,两者之间的互动是一种双赢互惠的发展战略模式。我国长期积累着的诸多体制机制上的沉疴构成了阻碍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的桎梏和顽疾。从办学体制、人才培养体制、管理体制及其机制入手构建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体制与机制的框架,将为采取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推动两者互动,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均衡发展 区域经济 体制机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浩昇
第三部门发展机制包含动力机制、制约机制和均衡机制。动力机制是推动第三部门发展的各种因素所形成的运行方式,而制约机制是各种客观限制条件组成的约束方式,这两者均依据自身的发展逻辑运行。均衡机制是一种均衡力量,它与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相连接,依赖一定的体制框架协调前两种机制的相互关系,保持整体机制的平衡。转型期的社会背景表明,中国特色公民社会是理解我国第三部门发展的阶段性框架,国家与第三部门可以据此演化出丰富多彩的能适应其自身发展需要的策略集合。
关键词:
第三部门 动力机制 制约机制 均衡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德全
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区域失衡现状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体制、机制发展的影响,因此,为促进职业教育均衡发展,应解决其体制、机制问题。基于区域社会和职业教育发展的互动机理,构建良性互动的体制、机制是事半功倍地均衡发展职业教育的途径。因此,依据二者发展的规律和关系,以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为着力点,有效激活互动链条,以此促进职业教育均衡发展。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应充分吸收国外先进经验,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构建有层次、有效率的管理体制。首先,调整职业教育行政管理组织系统,明确管理主体和职权,划清管理对象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翼 王德发 郑忠良
我国较好的投资环境和制度能力是吸引CDM项目开发的保障,政府主管部门较高的行政效率,以及对市场变化的灵活应对有效推动了项目成功运作,促进了节能环保产业及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然而,目前我国CDM项目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推动各地区低碳项目开发和均衡布局。
关键词:
CDM 均衡化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史耀斌
财政体制机制由财政收入制度、财政支出制度、收入分配制度、预算管理体制和财政政策机制"五位一体"共同构成,是中央政府引导各类经济主体及地方政府行为的重要"指挥棒"。1994年以来,通过不断深化财税改革,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基本符合社会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