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76)
- 2023(12094)
- 2022(10176)
- 2021(9164)
- 2020(7612)
- 2019(16993)
- 2018(16870)
- 2017(31759)
- 2016(17345)
- 2015(19896)
- 2014(20337)
- 2013(19805)
- 2012(18851)
- 2011(17352)
- 2010(17959)
- 2009(17329)
- 2008(16933)
- 2007(16086)
- 2006(14774)
- 2005(13939)
- 学科
- 济(91051)
- 经济(90876)
- 管理(56358)
- 业(46829)
- 企(41743)
- 企业(41743)
- 方法(30801)
- 数学(24058)
- 数学方法(23823)
- 中国(22989)
- 财(21317)
- 制(21057)
- 业经(20439)
- 地方(20410)
- 农(19257)
- 学(18741)
- 理论(16736)
- 体(15592)
- 融(15214)
- 金融(15207)
- 银(15060)
- 银行(15043)
- 行(14512)
- 和(14015)
- 地方经济(13441)
- 环境(12176)
- 务(12074)
- 财务(12034)
- 财务管理(12003)
- 农业(11789)
- 机构
- 大学(265650)
- 学院(262636)
- 济(117486)
- 经济(114912)
- 管理(96665)
- 研究(92942)
- 理学(80681)
- 理学院(79814)
- 管理学(78584)
- 管理学院(78082)
- 中国(73500)
- 财(60110)
- 京(56496)
- 科学(50389)
- 所(46348)
- 财经(45671)
- 江(43268)
- 中心(42538)
- 经(41073)
- 研究所(40732)
- 经济学(37738)
- 农(37129)
- 北京(36125)
- 范(34641)
- 师范(34324)
- 州(33651)
- 财经大学(33548)
- 经济学院(33308)
- 院(32854)
- 业大(31986)
- 基金
- 项目(158286)
- 科学(125621)
- 研究(120837)
- 基金(115227)
- 家(98064)
- 国家(97209)
- 科学基金(83965)
- 社会(80761)
- 社会科(75656)
- 社会科学(75632)
- 省(60907)
- 基金项目(58979)
- 教育(56652)
- 划(50552)
- 自然(49964)
- 编号(48962)
- 自然科(48824)
- 自然科学(48810)
- 自然科学基金(47968)
- 资助(47554)
- 成果(43141)
- 部(36228)
- 重点(35809)
- 课题(35453)
- 制(34320)
- 发(33894)
- 国家社会(33431)
- 创(32262)
- 教育部(32159)
- 性(31781)
- 期刊
- 济(147995)
- 经济(147995)
- 研究(91023)
- 中国(61123)
- 财(49184)
- 管理(40698)
- 学报(36866)
- 农(35128)
- 科学(34534)
- 教育(33135)
- 融(31724)
- 金融(31724)
- 大学(29483)
- 学学(27437)
- 财经(25500)
- 经济研究(23835)
- 技术(23550)
- 农业(22169)
- 经(22155)
- 业经(20848)
- 问题(18557)
- 贸(14323)
- 技术经济(13827)
- 世界(13066)
- 理论(12973)
- 国际(12582)
- 统计(12528)
- 图书(12238)
- 版(11852)
- 经济管理(11780)
共检索到4337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林加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范畴的确认,再次突破了有碍于我国商品经济发展的传统理论教条和僵化模式,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石,同时,也扩展了人们对经济体制改革一系列理论问题的认识视野。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科片课题组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的下一步改革设定了更科学、更明确和更高的目标。我们的任务,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放开思路,一方面,全面而准确地阐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涵义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具体内容;另一方面,富有创造性地探讨向这一新体制迈进的实施方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经济范畴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社会主义是指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生产关系,市场经济是指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运行方式和资源配置方式。社会主义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纪显举
世界上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构建,都必须顺应其自身的特征。否则必然会违反其规律,从而失去了科学性,导致经济体制的崩溃。社会主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也必须如此。我们认为,市场经济大致具有如下特征:1.市场经济是自由经济。在市场经济中,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买卖自由,契约自由,愿买即买,愿卖即卖,价格一般也是自由形成,这与“命令经济”、“统制经济”形成鲜明的对照。可以说,没有相当程度的经济自由,市场经济就不可能存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董正信
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为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应当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改革目标的确立,意义重大,来之不易。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改革绝不仅仅是目标的确立,而更重要的是目标的实现。一、观念转变问题。长期以来,人们把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的特征之一,而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诗白
用市场方法建设社会主义,表明中国大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要充分引进和利用市场经济的"共性"机制,又要从我国实际出发实行制度创新。总之,要使市场经济的组织、机制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改革实践已经证明,市场与社会主义是能够兼容的,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使二者的"兼容度"最大增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还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形成支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精神支柱。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淳燕
一、纳税人本位论的立论依据1.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而任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均是根基于研究和揭示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一般规律的系统学之上的.那么,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社会系统工程的“系统学”应为何?2.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省、区、市党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座谈会上指出,要通过广泛的宣传和学习,使我们的领导干部尽快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理论概念、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他寄希望于理论工作者,既要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西方市场经济体制的共同之点.对西方市场经济中一切合乎市场规律和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好经验,都要努力学习过来.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琪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主要强调了如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学术界对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研究重点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和特征、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琪
2020年,习近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主要强调了如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学术界对习近平关于市场经济体制论述的研究主要也围绕这几个方面展开,重点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和地位、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等。市场经济体制相关研究的学理性、理论与实践结合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方时姣
我国经济体制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已经初步实现,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却基本上没有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呈现逆向运动。其体制原因就在于我们现在初步建立起来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没有改变传统经济体制的反生态性和不可持续性的根本缺陷,必须向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转变。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的建立在当前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从理论上看,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石;从实践上看,构建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不仅是我国国情和发展现实的客观要求,而且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实现由非持续发展经济体制向可...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孙肖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取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经历了“市场手段论”和“市场基础论”两个阶段。“市场手段论”从改革计划经济体制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必然性,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市场基础论”从改造公有制的角度探索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统一的可行性,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体制创新 理论创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郑良玉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重要问题的思考郑良玉走向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项艰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不断地认真地探索。本文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结构层次,从微观基础、市场体系、中介产业、宏观调控、社会保障和法制规范等方面,论述当前我国走...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黄绍宏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统计出路的思考黄绍宏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广大统计工作者研究统计理论和指导统计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正确认识、全面理解这个问题,并抓住机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公丕明 公丕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改革开放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是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断化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需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以"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为目标,"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推进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建立现代市场体系,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深化消费、投融资、财税、金融等领域体制机制改革。
关键词:
党的十九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韩文龙 晏宇翔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和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需要。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平新乔
关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文重点从以下三方面分析。一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依法保护企业家权益,弘扬企业家精神,进一步改革国有企业。二是以标准化入手推进制度型开放。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经济合作方面,更全面地参与国际市场规则、规制、管理和标准方面的制定。建立中国特色标准化制度,发挥中国优势,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制度建设,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导、产学研联动的国际化标准工作机制,对于一些具有灵活性的标准设立要考虑中国特色。三是统筹要素流动型开放与制度型开放,全面提升我国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决定过程中的谈判能力与地位。推进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制度型开放,提高中国货物贸易的国际影响力和定价权。大力培养精通国际经济规则、规制、管理、标准方面业务的人才。从区域性的贸易协定和金融合作协定制度建设做起,在规则、规制、管理和标准领域建设反映中国优秀文化、包含中国经济发展理念、与人类优秀文化共融的人类经济共同体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