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65)
- 2023(14842)
- 2022(12594)
- 2021(11330)
- 2020(9335)
- 2019(20854)
- 2018(20781)
- 2017(38993)
- 2016(21267)
- 2015(24209)
- 2014(24475)
- 2013(23970)
- 2012(22835)
- 2011(20947)
- 2010(21640)
- 2009(20607)
- 2008(20251)
- 2007(18892)
- 2006(17370)
- 2005(16511)
- 学科
- 济(105117)
- 经济(104935)
- 管理(63652)
- 业(56637)
- 企(47221)
- 企业(47221)
- 方法(32535)
- 中国(31657)
- 地方(28089)
- 农(26293)
- 数学(25950)
- 数学方法(25691)
- 业经(24871)
- 制(24360)
- 财(23718)
- 学(20955)
- 银(19258)
- 银行(19236)
- 融(19008)
- 金融(19001)
- 行(18661)
- 体(17107)
- 理论(16978)
- 农业(16876)
- 地方经济(16489)
- 和(15605)
- 环境(15048)
- 贸(15030)
- 贸易(15010)
- 发(14419)
- 机构
- 大学(312261)
- 学院(311955)
- 济(135773)
- 经济(132715)
- 研究(115614)
- 管理(112390)
- 理学(93054)
- 理学院(91981)
- 中国(91314)
- 管理学(90533)
- 管理学院(89948)
- 京(68155)
- 财(67939)
- 科学(64999)
- 所(58832)
- 中心(52827)
- 江(52284)
- 研究所(51944)
- 财经(51072)
- 农(49118)
- 经(45927)
- 北京(44100)
- 范(43151)
- 师范(42732)
- 经济学(42401)
- 院(41387)
- 州(41300)
- 业大(39958)
- 农业(37568)
- 经济学院(37487)
- 基金
- 项目(189709)
- 科学(149451)
- 研究(144635)
- 基金(135341)
- 家(116240)
- 国家(115186)
- 科学基金(98315)
- 社会(94316)
- 社会科(88502)
- 社会科学(88474)
- 省(74847)
- 基金项目(69613)
- 教育(66951)
- 划(62175)
- 编号(59192)
- 自然(58836)
- 自然科(57452)
- 自然科学(57437)
- 自然科学基金(56415)
- 资助(55655)
- 成果(51488)
- 发(45445)
- 课题(43505)
- 重点(43259)
- 部(42291)
- 制(39005)
- 创(38915)
- 国家社会(38651)
- 性(37496)
- 发展(37199)
- 期刊
- 济(173912)
- 经济(173912)
- 研究(107828)
- 中国(78615)
- 财(54218)
- 农(47642)
- 管理(47210)
- 学报(45337)
- 科学(42508)
- 教育(42416)
- 融(39280)
- 金融(39280)
- 大学(35704)
- 学学(33009)
- 农业(31259)
- 技术(28673)
- 经济研究(27780)
- 财经(27563)
- 业经(27015)
- 经(23933)
- 问题(21744)
- 贸(17049)
- 世界(16146)
- 图书(15865)
- 技术经济(15827)
- 业(15762)
- 国际(15515)
- 理论(14729)
- 坛(14686)
- 论坛(14686)
共检索到5246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国平
一、牢牢把握经济特区的时代经纬 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本世纪90年代初,然而在80年代几个经济特区就已率先进行了这方面的实践,成为全国市场经济体制发育最早的地区。迄今为止,他们创造了市场经济运行与管理的许多经验,初步构建起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框架,为其健康发展和不断完善奠定了基础。但是,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层构造任重道远:诸如市场的规模程度,市场结构的完整程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文章强调指出,20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和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也面临着企业破产倒闭、职工下岗失业、社会两极分化、经济结构问题突出、受世界经济和国际市场的负面影响加大以及社会治安和腐败现象日益突出等新问题。文章认为,这些问题不是改...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课题组
文章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和普遍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例外。传统意义上的按劳分配原则在过去的实践中从未真正实现过,在现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更是失去了存在的客观依据。按生产要素分配必然会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对此,我们既不能盲目堵杀,也不能视而不见,而必须通过完善市场体系和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开征个人收入所得税等措施,将两极分化尽可能地控制在社会可以承受的限度之内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文章认为,在本世纪诞生和发展、变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几乎都以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宣告了计划经济体制的衰亡和转向市场经济的必然。计划经济体制的致命弊端有二:一是从经济看,它必然会导致重大的经济决策失误和严重的经济损失;二是从政治上看,在政治体制不完善的条件下,它已成为滋生腐败现象的重要条件。市场经济是当今世界最富有活力和效率的体制模式,这是它本身内在的矛盾决定的,也已为国内外的实践所证明。中国在迈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不仅过去遇到过“不敢搞”的政治阻力,而且目前还面临着“不愿搞”和“不会搞”巨大障碍。只有不遗余力地克服这些障碍,社会主义制度的沃土上才能真正生长出艳丽的市场经济之花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董正信
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为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应当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改革目标的确立,意义重大,来之不易。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改革绝不仅仅是目标的确立,而更重要的是目标的实现。一、观念转变问题。长期以来,人们把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的特征之一,而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纪显举
世界上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构建,都必须顺应其自身的特征。否则必然会违反其规律,从而失去了科学性,导致经济体制的崩溃。社会主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也必须如此。我们认为,市场经济大致具有如下特征:1.市场经济是自由经济。在市场经济中,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买卖自由,契约自由,愿买即买,愿卖即卖,价格一般也是自由形成,这与“命令经济”、“统制经济”形成鲜明的对照。可以说,没有相当程度的经济自由,市场经济就不可能存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诗白
用市场方法建设社会主义,表明中国大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要充分引进和利用市场经济的"共性"机制,又要从我国实际出发实行制度创新。总之,要使市场经济的组织、机制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改革实践已经证明,市场与社会主义是能够兼容的,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使二者的"兼容度"最大增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还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形成支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精神支柱。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黄友仁
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提出强化审计和经济监督,加快济发展包括审计咨询业在内的第三产业。在经济特区要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大胆地进行各项改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对特区企业审计的要求是什么,如何学习和借鉴国外企业审计的先进经验,今后特区企业审计制度如何改革,本文试对这些问题作一探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钢 石建新 蓝定香 梁灏
在近50年来的经济建设中,中国在所有制问题上经历了一个让一切私有制“绝种”,到允许私有经济在“补充”范围内存在,再到将私有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要演变过程。十五大报告不仅在所有制改革问题上作出了一系列重大突破,而且更主要的是为我们提供了更为科学的思想方法———即在所有制改革中也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生产力标准。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混合经济是更为理性的选择。我国混合经济的特征是:(1)各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存在,平等竞争;(2)各种所有制经济相互融合和渗透;(3)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非公有制经济在提供的产值、税收、就业等方面占优势;(4)公有经济本身采取多种形式。文...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平新乔
关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文重点从以下三方面分析。一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依法保护企业家权益,弘扬企业家精神,进一步改革国有企业。二是以标准化入手推进制度型开放。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经济合作方面,更全面地参与国际市场规则、规制、管理和标准方面的制定。建立中国特色标准化制度,发挥中国优势,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制度建设,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导、产学研联动的国际化标准工作机制,对于一些具有灵活性的标准设立要考虑中国特色。三是统筹要素流动型开放与制度型开放,全面提升我国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决定过程中的谈判能力与地位。推进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制度型开放,提高中国货物贸易的国际影响力和定价权。大力培养精通国际经济规则、规制、管理、标准方面业务的人才。从区域性的贸易协定和金融合作协定制度建设做起,在规则、规制、管理和标准领域建设反映中国优秀文化、包含中国经济发展理念、与人类优秀文化共融的人类经济共同体制度。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泽红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作了新的概括,把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拓展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项制度,使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一个涵盖所有制、分配制度和经济运行制度在内的完整制度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运行层面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它的完善和发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制度支撑和体制保障,对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宪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已被党的十四大所肯定。而进一步探讨和论证这一体制的内涵特征和框架结构,则是本文的目的。一、目标模式的内涵和特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琪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主要强调了如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学术界对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研究重点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和特征、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等。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逄锦聚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新篇章。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总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发展及其意义,坚持以这一理论为指导,继续推进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万祥娟
党的十四大确定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是由我国14年来改革开放的实践而得出的结论,它的理论依据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中关于“计划与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观点。在党的十四大的政治报告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已成为全党的共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的确立,必须依靠理论上的突破,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更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因此,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基本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