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23)
2023(15440)
2022(13522)
2021(12773)
2020(10798)
2019(25119)
2018(25196)
2017(48701)
2016(26408)
2015(29843)
2014(29720)
2013(29133)
2012(26496)
2011(23793)
2010(24257)
2009(22441)
2008(22159)
2007(19766)
2006(17390)
2005(15400)
作者
(75143)
(62333)
(62074)
(59204)
(39905)
(29986)
(28268)
(24538)
(23822)
(22555)
(21257)
(21049)
(19936)
(19795)
(19232)
(19133)
(18439)
(18438)
(17889)
(17831)
(15609)
(15358)
(15161)
(14333)
(13980)
(13966)
(13890)
(13818)
(12639)
(12128)
学科
(103570)
经济(103372)
管理(79421)
(72345)
(62969)
企业(62969)
方法(48610)
数学(40774)
数学方法(39988)
(27894)
中国(27345)
(26743)
业经(24322)
(23051)
(22690)
理论(21046)
地方(19224)
(18154)
(17369)
财务(17278)
财务管理(17236)
农业(17165)
(16901)
贸易(16889)
(16379)
企业财务(16270)
技术(16044)
(15870)
银行(15828)
环境(15633)
机构
大学(371970)
学院(369935)
管理(146072)
(142308)
经济(138997)
理学(126261)
理学院(124838)
管理学(122175)
管理学院(121499)
研究(121131)
中国(90057)
(79968)
科学(75488)
(68956)
(60707)
(57196)
(55130)
研究所(54928)
中心(54711)
业大(54586)
财经(54169)
北京(50770)
(49411)
师范(48986)
(48946)
(44497)
农业(44423)
(44035)
经济学(42297)
财经大学(40131)
基金
项目(250515)
科学(196752)
研究(184343)
基金(180562)
(156626)
国家(155313)
科学基金(133775)
社会(115329)
社会科(108645)
社会科学(108608)
(98575)
基金项目(95007)
自然(87112)
教育(86435)
自然科(85114)
自然科学(85097)
自然科学基金(83477)
(82556)
编号(76172)
资助(75136)
成果(63092)
重点(55866)
(54931)
课题(52964)
(51864)
(51853)
创新(48265)
科研(47570)
教育部(47460)
(47382)
期刊
(158153)
经济(158153)
研究(109731)
中国(75787)
学报(58625)
管理(55656)
(54619)
科学(53468)
(52403)
教育(48030)
大学(45082)
学学(42038)
农业(35783)
技术(34561)
(30006)
金融(30006)
财经(26494)
业经(25333)
经济研究(24846)
(22560)
图书(20306)
问题(20010)
(18713)
科技(17825)
技术经济(17790)
(17775)
理论(17754)
统计(17417)
实践(16247)
(16247)
共检索到5482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淮建军  席酉民  
在和谐管理理论中,“和谐”是创造一个能够促进各子系统释放能量和协同发展的环境,实现复杂系统的整体目标的过程。在复杂多变环境下,需要构造一个基于智能体心理偏好与行为模式的和谐管理模型,因为智能体的心理偏好和行为模式的变化具有滞后性,和谐管理就是改造和实现一定的心理偏好和行为模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实现社会智能体“以人为本”的心理偏好与行为模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蒋永穆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大会上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十七大报告是党在新时期的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了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奋斗目标。为深入学习十七大报告精神,本刊组织四川学术界有关专家学者举行专题论坛,交流学习体会,现刊发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摘要,以飨读者。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曹剑光  
本文论述了市场机制、政府管理及网络治理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可供选择的三种机制所具有的优势和缺陷,在此基础上对此三种机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功能进行界定,即市场机制是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必要物质条件的基本机制;政府管理是实现和谐社会目标的最主要的机制;而网络治理是构建和谐社会有发展前景的重要补充机制,同时本文还针对如何优化此三种机制提出具体对策。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汤跃跃  
“中消协”2007年的年主题是“消费和谐”,这一主题具有重要的意义。3月10日,湖南师大商学院和本刊编辑部在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联合举办了一次“消费和谐”的理论研讨会,5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这里选登部分发言与论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洪义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必须努力实现政治的平等、经济的公平、社会的公正这三个基本要素。抓住这三个要素,我们就能从根本上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坚持社会主义的社会性质,调动人民群众的政治积极性,增强社会主义的发展活力,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优越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兆君  
根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特征及评价原则,辛玲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评价体系的构建》一文中构建的社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谢慧明  
统筹城乡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两大重要课题,对于这两个问题的探讨有益于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快速发展。我国城乡二元体制弊端由来已久,城乡矛盾在当前和谐社会构建的大背景下表现得异常突出,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从机制角度来说,我们可以建立相应模型对其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从分析结果来看,和谐社会构建机制的作用力指向存在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最优合力指向,通过合力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当前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若干合乎现阶段国情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凤  
本文主要介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及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并指出应注重的几个方面。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夏慧  
金融业是现代化国家促进经济增长,发展本国经济的重要产业,一国在金融领域中的发达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反映着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经济实力。现代金融理论认为,金融发展促进了全要素的生产力发展,从而对长期的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不容乐观的是,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在金融市场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不少由金融领域所引发,表现以不同的文化、法律、道德等诸多形式的社会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丘  黄世祥  
总结了信息的基本特性,阐述了信息、信息系统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并指出构建和谐的信息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切入点。从信息的基本特性出发,提出了一些强化信息功能,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的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文海  张磊  
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三大文化体系,其中都包含着丰富的和谐文化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根据社会发展的规律,论述了和谐社会的内涵以及通向和谐社会之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和合文化或和谐文化,把和谐视为社会普遍的价值追求;西方文化通过对竞争、冲突和矛盾消极后果的反思,意识到了和谐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这三种文化体系都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提出了实现社会和谐的措施和方法。中国当代和谐文化的建设,应本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以当代中国现实为依据,对这三大文化体系中的和谐思想进行创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健辉  黄志坚  崔波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以信任、互惠规范和关系网络等形式存在的社会资本是促进社会良性发展的一种积极因素,社会资本所蕴涵的参与网络有利于农村管理民主的实现;信任社会资本能够促进农民合作与生产发展;互惠规范这种社会资本可以促进农村的团结互助和乡风文明的水平,从社会资本的角度认识和谐新农村建设有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胡云生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加快社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路日亮  袁一平  
利益关系是一切社会最普遍、最根本的关系,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的贫富差距越来越严重,基尼系数逐步拉大,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两级分化日趋严重。造成差距的主要原因有理论偏差、政策失误,有制度缺位、法制不健全、腐败加剧,也有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以及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