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46)
- 2023(5261)
- 2022(4459)
- 2021(4203)
- 2020(3628)
- 2019(7776)
- 2018(7832)
- 2017(14802)
- 2016(8314)
- 2015(9108)
- 2014(9192)
- 2013(8960)
- 2012(8450)
- 2011(7549)
- 2010(7886)
- 2009(7286)
- 2008(7375)
- 2007(7047)
- 2006(6156)
- 2005(5557)
- 学科
- 济(29435)
- 经济(29284)
- 管理(23011)
- 业(21775)
- 企(19322)
- 企业(19322)
- 方法(13051)
- 中国(9827)
- 财(9406)
- 数学(9144)
- 数学方法(8980)
- 农(8876)
- 学(8798)
- 理论(8320)
- 制(8160)
- 业经(8153)
- 和(7085)
- 银(6252)
- 银行(6243)
- 行(5972)
- 教育(5857)
- 务(5738)
- 财务(5723)
- 地方(5710)
- 财务管理(5704)
- 企业财务(5509)
- 融(5418)
- 金融(5416)
- 农业(5333)
- 体(5024)
- 机构
- 大学(114459)
- 学院(113539)
- 济(42126)
- 经济(41021)
- 管理(40641)
- 研究(39421)
- 理学(34303)
- 理学院(33860)
- 管理学(33178)
- 管理学院(32946)
- 中国(29983)
- 科学(24264)
- 京(24053)
- 财(23524)
- 所(19977)
- 农(19957)
- 江(19342)
- 中心(19021)
- 财经(18022)
- 研究所(17952)
- 范(16545)
- 师范(16373)
- 业大(16303)
- 经(16208)
- 农业(15476)
- 州(15308)
- 北京(15036)
- 省(14039)
- 院(13975)
- 财经大学(13366)
- 基金
- 项目(73770)
- 科学(58028)
- 研究(54316)
- 基金(53217)
- 家(46483)
- 国家(46030)
- 科学基金(39236)
- 社会(36149)
- 社会科(33001)
- 社会科学(32985)
- 省(29046)
- 基金项目(27475)
- 教育(26236)
- 自然(24622)
- 划(24600)
- 自然科(24098)
- 自然科学(24090)
- 自然科学基金(23693)
- 编号(22055)
- 资助(21729)
- 成果(19996)
- 重点(16750)
- 部(16496)
- 性(16029)
- 课题(15948)
- 创(15028)
- 发(14697)
- 国家社会(14473)
- 教育部(14296)
- 科研(14163)
共检索到1805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房艳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这是我党根据我国社会发展实际和国际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提出的一个具有创新意义和战略意义的目标。任何一种制度性构建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历史前提和物质基础上,人民生活迈入小康水平、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和社会稳定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前提、思想观念前提和社会环境前提。
关键词:
构建 和谐社会 前提性考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承恩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和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的要求,“和谐社会”的要素及必要性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国际上广泛建立友好关系,给我国营造一个和谐的国际氛围和发展空间;二是社会整体协调;三是“人”的和谐;四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其目标是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我们要从这四个方面着手,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才能构建一个稳定有序、和谐发展的社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人 自然 社会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书俊
人的存在不在于他的对象性或对象化,而在于他的对象性存在。对象性存在并不是现象或抽象的对象性存在,而是现实的,即包括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对象性存在。正是这种对象性存在,才真正展现出人的本质力量;也正是这个对象性存在,才真正完成了人与自然的统一。
关键词:
人与自然 对象性存在 和谐社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胡云生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加快社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孙纲 王有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做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大任务。黑龙江省审计厅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研究制定了《审计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意见》,要求全省各级审计机关和全体党员干部要
关键词:
社保审计 服务 构建 和谐社会 思考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夏慧
金融业是现代化国家促进经济增长,发展本国经济的重要产业,一国在金融领域中的发达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反映着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经济实力。现代金融理论认为,金融发展促进了全要素的生产力发展,从而对长期的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不容乐观的是,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在金融市场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不少由金融领域所引发,表现以不同的文化、法律、道德等诸多形式的社会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丘 黄世祥
总结了信息的基本特性,阐述了信息、信息系统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并指出构建和谐的信息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切入点。从信息的基本特性出发,提出了一些强化信息功能,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的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文海 张磊
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三大文化体系,其中都包含着丰富的和谐文化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根据社会发展的规律,论述了和谐社会的内涵以及通向和谐社会之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和合文化或和谐文化,把和谐视为社会普遍的价值追求;西方文化通过对竞争、冲突和矛盾消极后果的反思,意识到了和谐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这三种文化体系都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提出了实现社会和谐的措施和方法。中国当代和谐文化的建设,应本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以当代中国现实为依据,对这三大文化体系中的和谐思想进行创造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文化资源 构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小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有机统一的,要以发展来增和谐,以改革来促和谐,以公平来求和谐,以稳定来保和谐。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安济收
效率与公平关系失衡引起的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已严重影响到我国社会和谐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科学发展要求我们在坚持过去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过程中更加注重公平,更加注重公平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收入分配 公平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蒋永穆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大会上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十七大报告是党在新时期的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了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奋斗目标。为深入学习十七大报告精神,本刊组织四川学术界有关专家学者举行专题论坛,交流学习体会,现刊发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摘要,以飨读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