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09)
- 2023(14631)
- 2022(12810)
- 2021(12062)
- 2020(10061)
- 2019(23183)
- 2018(23163)
- 2017(43521)
- 2016(24244)
- 2015(27707)
- 2014(27874)
- 2013(27250)
- 2012(25203)
- 2011(22965)
- 2010(23249)
- 2009(21152)
- 2008(20539)
- 2007(18301)
- 2006(16190)
- 2005(14404)
- 学科
- 济(99896)
- 经济(99798)
- 管理(67430)
- 业(63071)
- 企(51971)
- 企业(51971)
- 方法(43645)
- 数学(37264)
- 数学方法(36696)
- 中国(29619)
- 农(26439)
- 地方(25181)
- 业经(22822)
- 学(22196)
- 财(20676)
- 理论(18357)
- 农业(17982)
- 和(16685)
- 制(16447)
- 贸(16352)
- 贸易(16336)
- 技术(16039)
- 环境(16005)
- 易(15743)
- 教育(15692)
- 银(15555)
- 银行(15508)
- 融(15022)
- 金融(15020)
- 行(14911)
- 机构
- 大学(342919)
- 学院(340017)
- 管理(133442)
- 济(128574)
- 经济(125513)
- 研究(116584)
- 理学(114880)
- 理学院(113517)
- 管理学(111111)
- 管理学院(110505)
- 中国(86203)
- 京(75177)
- 科学(74824)
- 所(59187)
- 财(57988)
- 农(56601)
- 研究所(53923)
- 中心(52559)
- 业大(52261)
- 江(50782)
- 范(48602)
- 北京(48309)
- 师范(48108)
- 财经(45990)
- 农业(44128)
- 院(42530)
- 州(42195)
- 经(41696)
- 师范大学(38540)
- 技术(38366)
- 基金
- 项目(231313)
- 科学(181030)
- 研究(170007)
- 基金(164038)
- 家(142748)
- 国家(141497)
- 科学基金(121183)
- 社会(103603)
- 社会科(98001)
- 社会科学(97973)
- 省(92849)
- 基金项目(86822)
- 教育(80116)
- 自然(79625)
- 划(77970)
- 自然科(77763)
- 自然科学(77748)
- 自然科学基金(76263)
- 编号(70763)
- 资助(68676)
- 成果(58446)
- 发(52062)
- 重点(51926)
- 课题(50236)
- 部(49862)
- 创(48017)
- 创新(44508)
- 大学(43970)
- 科研(43945)
- 项目编号(43401)
- 期刊
- 济(145605)
- 经济(145605)
- 研究(102565)
- 中国(72774)
- 学报(54996)
- 农(51947)
- 教育(50816)
- 管理(50757)
- 科学(49983)
- 财(42074)
- 大学(42058)
- 学学(38209)
- 农业(36586)
- 技术(32178)
- 融(28824)
- 金融(28824)
- 业经(25393)
- 经济研究(22582)
- 图书(21616)
- 财经(21349)
- 业(18881)
- 问题(18695)
- 经(18175)
- 科技(17822)
- 技术经济(16683)
- 理论(16354)
- 资源(15545)
- 统计(15306)
- 版(15275)
- 现代(15171)
共检索到5117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绽蕊
在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正在形成一种规范的大型科研组织与小型的新科学思想团体有机结合的二元科研组织模式。相对于传统基层学术组织,新兴的大型科研组织往往规模较大,学术实力强,国际化程度高。这类大型科研组织以"985"二期工程重点建设的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为主体,是我国研究型大学大幅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及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织基础。为了表述的方便,下文统一以"创新平台"来指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卢晓中 张倩
新型研究型大学作为回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而出现的新生事物,受到国家和地方愈来愈多的重视。研究型大学共同的核心要素是研究性。通过案例研究和文本编码分析发现,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的要素特征包括突破传统体制机制、锚定特定科学研究领域并开展有组织科研、着力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以及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并提供优质社会服务。新型研究型大学要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不忘初心、遵循规律,突出体现在守正创新,包括在科技创新领域发挥“国之重器”的作用,创新学科交叉融合,探索基层学术组织变革,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的要素特征所体现的错位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传统研究型大学改革的方向,最终这两类研究型大学发展将“殊途同归”,并成为未来研究型大学发展的新样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史红兵 夏文莉 钱秀红 邵鼎
研究型大学在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的过程中,科研组织的发展至关重要。探讨了大学在进行科学研究过程中科研组织的发展演变,并通过对国内外先进科研组织结构的分析,寻求对当今我国研究型大学科研组织建设的若干启示。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科研组织 发展 启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贾永堂 李洁
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持续发展须致力于组织创新。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组织内部结构及能动性因素,更取决于外部环境尤其是制度环境与大学的相互塑造。结合知识生产方式变革理论与组织创新理论,构建新知识生产条件下新型研究型大学持续发展的整合性分析框架:大学组织创新空间构建与突破性组织系统创新构成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以知识生产方式变革为中介条件影响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持续发展。打破结构惯性、战略与认知惯性,确立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独特身份是进行组织创新的前提。实现基于知识-试验进路的突破性组织系统创新路径包括:为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持续发展优化制度环境,构建组织创新空间,从而促进高效的组织试验和有效的知识积累,以推动新型研究型大学的组织创新与持续发展。大学组织要加强识读制度环境和创新空间的能力,一是确定性空间,二是客观存在的可能的自主探索空间,三是专门的特殊试验空间,从而形成制度环境与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共生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沈红
新型研究型大学已在国内兴起,相关研究不少,但在某些理论问题和建设成效的研究上仍显不足。首先辨析如新、型、内在特征、持续发展等主要概念;研究新型研究型大学体现在教学、科研、服务三项职能上的内在特征:培养学生为创新者,开展三导向下的三类研究,以培养的创新者和三类研究成果贡献社会;然后分析新型研究型大学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如创新者的培养过程有待贯通,以战略为导向的开创研究尚未推动,社会服务并未起到引领作用,大学内外部都难以坚持办学初心;最后提出,将培养创新者落实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将成为“国之重器”落实到科研行动中,将办学初心融入世界一流大学的日常建设里,作为新型研究型大学持续独特的战略与策略选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三华
英国大学科研水平和质量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而且科研创新力举世瞩目,强劲的科研创新能力积极地推进英国大学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探究了英国大学科研创新力培育、发展、应用的态势,旨在为大学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实践支持,督促相关问题的改进。
关键词:
英国大学 可持续发展 科研创新力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健
为了反映一个国家在经济、社会、环境和制度等方面的进步程度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们需要一些指标来观其情况的变化。本文试图从“绿色GDP”和压力指标的构建及几个重点指标趋势分析 ,探讨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殷克东 薛俊波 赵昕
可持续发展是近20年来人类认真总结历史进程、重新审视经济社会活动,特别是发展行为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战略。本文以青岛市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其进行系统仿真,并根据系统仿真结果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系统仿真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希胜 章仁彪 白庆华
中国的大学城建设出现种种问题,以致引人深思其种种原因。与大学的服务和交往功能相适应的创业型大学则是未来大学发展的重要方向或目标,而实行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城市社区互动协作是其发展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大学城 创业型大学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良沛
为研究我国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动力,获取影响发展的主要因素,基于深圳1979-2014年人口和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本文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通过二因素线性动态回归模型及函数变换方法,实证检验出深圳生产函数各主要参数,指出常住人口与固定资产投资是影响深圳GDP的两个重要因素。文章指出,为保持城市发展的惯性和动力,超大型城市首先要保持劳动力总量处于一个合理的水平,持续改进劳动力质量;第二,要建立鼓励固定资产定期更新的机制,增加资本投资;第三要不断鼓励科技革命和创新,放大科技在生产函数中的乘数效应。
[期刊] 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高兴海 曾宪林 谭章禄
本课题研究以《中国21世纪议程》为指针,结合煤炭工业特点,应用现代系统科学理论与人工智能技术,从宏观到微观,从一般到具体研究了大型现代化煤矿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实践过程中,总结出大型现代化煤矿"四高"可持续发展模式,形成了"四高"体系,并针对东滩煤矿矿井生产技术和管理科学化,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获得了一系列促进集中化生产和煤矿集约经营及大型现代化煤矿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成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海玲 李旭伟
文章首先建立了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静态平衡模式、动态平衡模式和整体模式,在此基础上从大型基础设施的经济、生态、社会、技术、管理等五方面,对大型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体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将可持续性作为大型基础设施投资决策的一个重要依据,并将层次分析法(AHP)应用到大型基础设施投资决策中。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鑫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开展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有了很大的发展。本科生科研活动作为教育改革重要的措施之一得以不断扩展和完善,并且日益融入美国研究型大学以研究为本的本科教育体系改革之中。
关键词:
美国 研究型大学 本科生科研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高云峰 陈希
本文论述了美国研究型大学参与军事科研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特点,并着重论证了军事研究与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军事科研 互动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许迈进、杨行昌在《中国高教研究》第4期撰文指出,研究型大学中教学和科研存在着一些现实的冲突,要实现两者的并重和和谐发展:一是树立教学和科研整合的管理思想。教学和科研是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