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54)
2023(7454)
2022(6288)
2021(5903)
2020(4925)
2019(10768)
2018(10491)
2017(19482)
2016(11001)
2015(12413)
2014(12376)
2013(12235)
2012(11102)
2011(9705)
2010(10091)
2009(9590)
2008(9846)
2007(8840)
2006(7759)
2005(7169)
作者
(30976)
(25790)
(25593)
(24676)
(16266)
(12339)
(11678)
(9737)
(9603)
(9355)
(8860)
(8574)
(8394)
(8338)
(8262)
(7857)
(7505)
(7468)
(7409)
(7356)
(6459)
(6388)
(6124)
(5894)
(5856)
(5808)
(5760)
(5756)
(5191)
(5011)
学科
管理(43260)
(37543)
经济(37467)
(34293)
(29977)
企业(29977)
(27555)
(15067)
(13499)
财务(13483)
财务管理(13434)
财政(13335)
方法(12898)
企业财务(12795)
中国(11849)
(11812)
环境(11649)
(10689)
数学(10556)
地方(10551)
数学方法(10448)
(10392)
业经(9784)
(9439)
体制(8987)
(8263)
银行(8252)
(8061)
(7693)
(7687)
机构
学院(152007)
大学(149891)
(59852)
经济(58460)
管理(55476)
研究(51817)
理学(46717)
理学院(46181)
管理学(45505)
管理学院(45232)
(40789)
中国(40764)
(31618)
科学(31439)
财经(27424)
(26187)
(24817)
(24466)
中心(23741)
(23738)
研究所(23023)
业大(21058)
北京(19898)
财经大学(19841)
(19154)
(19123)
(18842)
(18730)
经济学(18565)
师范(18553)
基金
项目(99621)
科学(78324)
研究(74692)
基金(71651)
(62124)
国家(61632)
科学基金(52927)
社会(47790)
社会科(45238)
社会科学(45226)
(39493)
基金项目(38045)
教育(33653)
自然(33019)
(32866)
自然科(32036)
自然科学(32025)
自然科学基金(31397)
编号(30128)
资助(28158)
成果(25514)
(24609)
重点(23147)
(21816)
课题(21683)
(21042)
(21028)
国家社会(20038)
(19914)
创新(19804)
期刊
(73007)
经济(73007)
研究(48479)
(38427)
中国(36247)
学报(23122)
(21897)
科学(20703)
管理(20599)
大学(17948)
学学(17184)
(15691)
金融(15691)
教育(15294)
财经(14404)
农业(13981)
(12215)
技术(11315)
业经(11066)
经济研究(10872)
会计(10156)
财会(10090)
问题(9265)
(8403)
财政(8403)
(8033)
资源(7568)
(7414)
(7326)
科技(6896)
共检索到2416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彰  
首先,要以政府为主导,建立政府—市场相结合的生态服务付费机制。虽然生态功能区财政补偿资金的名义负担者是中央政府和生态受益区政府,但从最终使用人和受益人的角度看,该费用的最终承担者应当追溯到市场层面污染环境或利用资源的企业和个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也重点提出了"要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坚持使用资源付费和谁污染环境、谁破坏生态谁付费原则,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彰  
首先,要以政府为主导,建立政府—市场相结合的生态服务付费机制。虽然生态功能区财政补偿资金的名义负担者是中央政府和生态受益区政府,但从最终使用人和受益人的角度看,该费用的最终承担者应当追溯到市场层面污染环境或利用资源的企业和个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也重点提出了"要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坚持使用资源付费和谁污染环境、谁破坏生态谁付费原则,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彰  
本文围绕生态功能区财政补偿资金应当从哪来的问题,从财政理论视角分析入手,运用微观经济学博弈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央政府、"限制开发"地区政府和受益地区政府间的利益逻辑关系,试图提出生态功能区财政补偿资金来源负担归属的合理性方案。得出如下结论:(1)财政理论原则将生态功能区财政补偿资金的负担主体定位为中央政府和受益地区(高发展程度群体)政府;(2)从博弈分析来看,受益地区(高发展程度群体)政府愿意承担生态补偿费用,但要保证其从生态环境改善中获得的收益大于所要负担的费用;(3)综合上述两条得出,生态功能区财政补偿资金应当由中央政府和受益地区政府共同负担,确定负担比例的一个重要依据是衡量受益地区在生态环...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军锋  侯超波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解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环境资源有偿利用的重要政策工具,结合流域及地方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流域生态补偿模式对于在全国范围切实开展流域生态补偿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述评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实践进展及其相关问题的基础上,研究构建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框架体系,揭示其基本环节的主要特点,并从补偿资金来源的视角,将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模式划分为上下游政府间协商交易的流域生态补偿模式、上下游政府间共同出资的流域生态补偿模式、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的流域生态补偿模式和基于出境水质的政府间强制性扣缴流域生态补偿模式等类别,系统阐释了各种模式的特点与适用条件,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流域生态补偿...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廖晓慧  李松森  
生态补偿制度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是为有效实施生态补偿而建立的一系列经济、法律和行政制度的总和,主要依托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补偿主体、补偿标准、补偿方式等核心内容做出系统性安排。目前,我国正着力推进以主体功能区为基本格局的国土空间构建,这为生态补偿制度的完善和发展确立了新型空间布局框架。适应这一战略目标,需要明确界定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权责,科学测算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标准,建立与主体功能区域布局耦合的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模式,整合各方资源优势,实现生态环境治理与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小平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自2005年开工到计划2014年供水,其建设期长达10年左右。在此期间,丹江口库区人民在重建家园、关停企业、保护生态、寻求发展方面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同时,中央和湖北省政府给予库区极大的支持和帮助,有力推动了库区移民的生活稳定和经济发展。目前,库区重建已近尾声,2014年的供水即将开始,这标志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基本完工,也标志着该工程由建设期转为营运期。从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唐仕钧  
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实施生态补偿,协调生态恢复与保护实施者与受益者的利益,是国际通行做法,有利于激发重点生态功能区民众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提高生态保护效果。在阐述国外发达国家生态补偿机制对我国启示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完善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勇  李代俊  
财政政策主要目的是修复主体功能区建设中生态补偿的外部性和公共产品的低效率,但是目前财税制度在生态补偿方面出现的主要问题是投入规模还不够、税收的调节作用还有待加强、生态补偿资金来源比较单一、财政转移支付还有待完善,鉴于此,本文从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两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钟大能  
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中央政府主导的对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财政补偿机制,但现行补偿机制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补偿不充足性、非长期高效性的特点,本文探讨如何为生态环境建设建立一种长效、稳定的兼容政府纵向和省区际间、流域间政府横向的财政补偿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冷永生  李敏  
一、建立和完善与政府生态修复提供职责相对应的财政体制。1."上提一级"是生态修复和补偿责任在政府间配置的基本原则。生态修复是以自然和生态功能为地理单元的,其范围和界限与行政区划的不一致是必然现象,即生态修复必然会涉及跨行政区划的问题。在处理跨行政区划的生态修复和补偿问题时,应当遵循"上提一级"的原则,即生态修复和补偿涉及同级别行政区域的,交由上一级政府承担支出责任,下级政府仅承担管理责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孔凡斌  
财政支持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是我国公共财政支出改革的重要内容,健全的环境财政机制是建立和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机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分析公共财政改革条件下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环境,阐述我国环境财政支出和管理主要内容及其实施进展,研究我国财政转移支付支持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在此基础上,重点从生态财政的政府间责任、资金来源、资金整合、支出方向、重点领域以管理模式等方面提出完善我国生态补偿财政机制的总体思路和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邢丽  
一、中国目前关于生态补偿的财政政策状况(一)财政投入状况分析。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财政的投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多渠道筹集资金,重点保障农业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领域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霞  
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需要财政政策的支持,目前我国在财政支持生态补偿机制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投入不足、调节手段单一、现有生态补偿税收制度存在明显缺陷以及缺乏对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的支持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应对措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冷永生  李敏  
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是山西转型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太原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和山西转型发展的代表城市,其做法和经验在生态修复和补偿机制的建设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本文通过对太原市生态治理相关项目的深入调研,在总结太原市经验和特点的基础上,指出当前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首要和关键任务在于:在坚持生态补偿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厘清生态补偿机制的概念和内在逻辑,进而清晰界定政府和财政在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中的角色和定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财政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延萍  
试论我国财政投融资的投向及资金来源李延萍财政投融资是政府的一种金融活动,是财政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实施国家财政经济政策和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许多国家得到广泛运用,对促进国民经济协调稳定地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自新中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