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11)
2023(8195)
2022(6633)
2021(6266)
2020(5380)
2019(12186)
2018(12064)
2017(22745)
2016(12472)
2015(14463)
2014(14404)
2013(13588)
2012(12278)
2011(11041)
2010(11957)
2009(11263)
2008(10209)
2007(9439)
2006(8480)
2005(7864)
作者
(33662)
(27636)
(27587)
(26486)
(17612)
(13181)
(12601)
(10648)
(10587)
(10165)
(9561)
(9346)
(8901)
(8753)
(8669)
(8547)
(8211)
(8179)
(8012)
(7886)
(7223)
(6886)
(6744)
(6402)
(6339)
(6294)
(6285)
(6211)
(5773)
(5495)
学科
(45945)
经济(45894)
管理(34007)
(33857)
(28616)
企业(28616)
(25854)
金融(25852)
(23818)
银行(23809)
(23123)
中国(21827)
方法(21449)
数学(19147)
数学方法(18579)
(13914)
(13260)
(13233)
理论(12612)
业经(11852)
地方(11310)
中国金融(11051)
农业(9438)
教学(8962)
(8931)
财务(8887)
财务管理(8865)
教育(8683)
企业财务(8430)
(8155)
机构
学院(165989)
大学(162431)
(63606)
经济(61908)
管理(61185)
研究(51543)
理学(51413)
理学院(50909)
管理学(49596)
管理学院(49307)
中国(46986)
(34219)
(32629)
科学(29661)
(27388)
中心(27100)
财经(25004)
(24914)
(24239)
(22902)
(22438)
研究所(22273)
(22216)
师范(22012)
北京(21960)
业大(21799)
技术(20889)
(20212)
经济学(19754)
银行(19512)
基金
项目(104678)
科学(81613)
研究(81002)
基金(72045)
(60909)
国家(60322)
科学基金(52446)
社会(48982)
社会科(46515)
社会科学(46502)
(44023)
教育(40663)
基金项目(36605)
(35984)
编号(35518)
自然(32394)
自然科(31724)
自然科学(31719)
资助(31409)
自然科学基金(31100)
成果(29886)
课题(26073)
重点(24091)
(22811)
(22507)
(22238)
(22017)
项目编号(21969)
创新(21173)
(20513)
期刊
(70978)
经济(70978)
研究(52456)
中国(40824)
(32652)
金融(32652)
教育(30558)
(26072)
管理(24542)
(23388)
学报(22231)
科学(19960)
技术(19097)
大学(17941)
学学(16393)
农业(14863)
财经(12521)
业经(12137)
经济研究(11320)
(10728)
职业(10674)
统计(9851)
图书(9522)
(9083)
理论(8653)
问题(8391)
决策(8242)
(8218)
论坛(8218)
技术经济(8058)
共检索到2672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郑小萍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社会经济对金融人才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等教育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本文就新形势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并提出构建现代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原则。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小其  
高技能人才凭借掌握有熟练的专业技能,是在生产过程中通过解决操作性的问题发挥关键作用的一类专业人员。本文从理论构建的视角出发,考察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师教学等方面,探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理论构建的前提、核心和基础。针对理论建构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尝试地提出,优化专业设置结构,动态调整课程体系;校企合作互利双赢,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凸显职业教育的实践性,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等的思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吉利  史枫  王宇波  
本文阐述了现代学徒制的内涵、特点和主要结构框架,并以示范校建设期间项目学校提供的典型案例,展现现代学徒制目前在我国职业学校试点实施的现状,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平  
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南京地区三所交通类高职院借鉴我国古代游学教育思想联合培养面向"大交通"物流人才为例,提出合作培养复合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现代"游学制"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种教育创新的探索与实践,三校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顺应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具有启发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晓峰  
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原有的体育人才培养方法已渐渐无法适应整个社会的进步。特别是跨入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体育教学模式不断发展,体育人才培养也进入了新阶段,必须要进行深层次思考。通过对当前体育人才培养的阐述具体地分析了"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模式,梳理了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为体育人才培养提出了解决方案。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孙文红  马惊鸿  
培养社会治理人才是教育形成并释放社会政治功能的首要体现。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法学教育肩负着人才培养的历史重任,创新社会治理使法学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目标融入了深刻的社会内涵。法学教育一直饱受远离社会的诟病,新时期法治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都尚待改革创新。应该在资源整合的路径下,构建法治人才的协同培养机制,打造知识与能力的整合培养模式,回应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桂霞  
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内涵、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式等方面的特色。在借鉴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从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出发,追求多样性,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杜娜  
高职院校办学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在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应注意的问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何颖  蒋鲲  吴华洋  范大伟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与学校定位、办学基础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统筹考虑、整体设计、分期进行、稳步推进。"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地方综合性大学肩负着服务当地、促进地方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的重担。如何科学把握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动向,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和区域教育改革及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深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吴菁  曹晓军  凌子山  
当企业进入高速发展期,人才的快速培养就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本文旨以企业组织、机制、资源、运作四个层面,提出提高企业人才培养能力的相关策略,即明确人才培养战略与业务定位、优化培训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健全各类人员的牵引激励机制以及优化培训运作与流程实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林东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双证书"式、"订单"式、顶岗式、工学交替式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形式。要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实训基地建设是基础、课程与教学改革是核心、制度创新是保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余瑾  曾冬梅  
一、以“地方性”为主线。确立办学指导思想 高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出发点。高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决定于学校办学类型和办学目标的定位。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受到“大一统”办学理念的支配,不论重点大学还是地方院校,办学目标定位基本是一个模式即“高水平大学”。这种缺乏个性的办学思想,在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制约着高等学校的健康发展,至今,高校与高校间办学目标的趋同现象仍然存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翠萍  
在高职院校物流教育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要根据市场的需要,科学有效地构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以岗位群为基本依据构建人才培养规格,以制造企业物流为基点分析物流管理专业职业能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内容构建"宽口径、厚基础、细方向"课程体系应对多样化物流人才需求,同时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机制提高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段欣  
"项目工作室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领域和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让学生直接接触实际工作案例和公司的工作模式,在教师指导下,借鉴企业的管理流程,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按照工作流程和项目要求共同商讨方案、分工合作完成整个项目。在和实际工作岗位高度一致的环境氛围里,与老师、同学以及实践的交互作用中,主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强  武振华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推崇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全面推行这一模式目前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还有不少困难需要克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