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33)
2023(8896)
2022(7034)
2021(6591)
2020(5357)
2019(11723)
2018(11398)
2017(21384)
2016(11754)
2015(13430)
2014(13482)
2013(13056)
2012(11729)
2011(10179)
2010(10401)
2009(9921)
2008(10228)
2007(9239)
2006(8098)
2005(7397)
作者
(31808)
(26704)
(26523)
(25431)
(16869)
(12574)
(12062)
(10117)
(10012)
(9605)
(9085)
(8843)
(8599)
(8565)
(8397)
(7950)
(7835)
(7814)
(7655)
(7562)
(6717)
(6495)
(6391)
(6063)
(6057)
(6022)
(5972)
(5894)
(5316)
(5206)
学科
管理(45080)
(41446)
经济(41368)
(39002)
(33903)
企业(33903)
(27923)
(16166)
方法(14964)
中国(14664)
(13948)
(13872)
财务(13846)
财务管理(13798)
财政(13194)
企业财务(13151)
数学(12264)
业经(12123)
数学方法(12093)
(11244)
(10441)
体制(9699)
(9217)
银行(9210)
地方(8981)
农业(8730)
(8638)
(8320)
(8052)
理论(8041)
机构
学院(164043)
大学(161460)
(66080)
经济(64641)
管理(60919)
研究(53000)
理学(51723)
理学院(51204)
管理学(50485)
管理学院(50174)
(43904)
中国(41685)
(33046)
财经(30064)
科学(29975)
(26957)
(26249)
(25996)
中心(24179)
研究所(22621)
(22426)
财经大学(21830)
经济学(20658)
北京(20614)
业大(20596)
(20240)
(20155)
师范(19972)
(19715)
经济学院(18464)
基金
项目(104967)
科学(83134)
研究(81755)
基金(75096)
(63784)
国家(63192)
科学基金(54825)
社会(52874)
社会科(50068)
社会科学(50055)
(42041)
基金项目(38965)
教育(38353)
(34366)
编号(33932)
自然(32505)
自然科(31699)
自然科学(31692)
自然科学基金(31100)
资助(29599)
成果(29346)
(26287)
课题(24627)
重点(24012)
(23548)
(22654)
(22378)
(22291)
国家社会(21879)
项目编号(21381)
期刊
(79079)
经济(79079)
研究(53692)
(40779)
中国(38051)
管理(24075)
学报(22652)
(22039)
科学(20701)
教育(20523)
大学(18480)
学学(17463)
(16473)
金融(16473)
财经(15909)
技术(14315)
农业(14247)
(13570)
业经(13027)
经济研究(12768)
财会(10552)
会计(10436)
问题(10079)
(8472)
财政(8472)
(8374)
(8104)
(7841)
现代(7549)
职业(7142)
共检索到2594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许安拓  
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一次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提出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也第一次提出了要构架现代财政制度的方向。本文从现代财政制度构建的目标、主体关系及实现路径三个方面阐述了笔者对"现代财政制度"的认识,并提出了构建现代财政制度要坚持稳步推进、有效约束的改革思路。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克清  
建立我国现代财政制度,在逻辑起点上必须有利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须服务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新定位,必须服务于政府间关系的重新定位,合理划分各级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从操作层面上,需要完善立法,合理划分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改革税收制度,有效发挥配置资源、公平收入分配和稳定经济的作用;稳定税负,释放企业和居民活力;科学编制预算,提高预算透明度;完善财政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马骁  周克清  
1.制定财政基本法,建立具有权威性的财政法律框架。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必须制定财政基本法及相关法律,建立具有权威性的财政法律框架。一是要制定财政基本法,明确财政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作用,其核心在于明确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纳税人之间的关系。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调控功能;既要强调政府依然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强  
(一)总体架构1.结合顶层设计与试点探索稳步推进现代财政制度建设。在现代财政制度的建设中实现顶层设计与试点探索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充分调动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均匀地分摊改革的交易成本,化解改革中所出现的矛盾与问题,加快现代财政制度的建立。一方面,历次财政制度设计均是由中央主导的,如果没有中央的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推动,改革势必难以协调推进。顶层设计可以有效协调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充分调动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为加快建立现代制度奠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克清  马骁  
现代国家治理要求重构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及政府间的关系,其对法治、民主和社会公正的追求正是现代财政制度建设的目标,二者在价值追求上具有天然的同一性。但我国的财政实践与现代国家治理和现代财政制度的共同价值追求尚有较大距离,故而亟需按照现代国家治理的价值导向,推动现代财政制度建设。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骁  周克清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我们要"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本文首先回顾了新中国财政制度演进的历史脉络,以便揭示财政制度与政治经济制度以及传统、文化等非正规制度之间的相互关联。其次本文认为现代财政制度建设必须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逻辑起点,服务于政府与市场、社会组织、纳税人及政府间关系的重新定位。最后本文认为推进现代财政制度建设需要制定财政基本法,建立具有权威性的财政法律框架;以营改增为突破口,完善税收制度体系;加强预算制度建设,提高财政支出效率;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优化政府间财政关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徐宇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集中反映了党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党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同时也为新时代财政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浙江财政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推动财政事业平稳健康发展,为高水平谱写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浙江篇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浙江财政的智慧和力量。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张德勇  孟扬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各项改革事业进入"攻坚期"。其中,财税体制改革承担了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先行军的重任。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是全面深化改革总体部署中匹配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的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目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作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对构建现代财政制度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因此,要积极推进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实现构建现代财政制度的改革目标,破解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发展难题,就必须在改革中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张德勇  孟扬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各项改革事业进入"攻坚期"。其中,财税体制改革承担了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先行军的重任。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是全面深化改革总体部署中匹配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的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目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作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对构建现代财政制度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因此,要积极推进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实现构建现代财政制度的改革目标,破解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发展难题,就必须在改革中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提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肖捷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强调要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并明确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要求和主要任务。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进一步健全财政体制、预算制度和税收制度,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不懈奋斗。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马洪范  
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国家最高领导层提出了一个"中国梦"、"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三个不变"战略判断、"五+二"深化改革总体部署等一系列治国理政新思想。落实上述思想体系的总枢纽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与支柱,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成为当前及未来一段历史时期我国财政改革的基本目标。为此,需要在客观上探寻现代财政的历史逻辑,科学制定我国财政现代化的战略路径。国家视角下的财政制度变迁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研究西方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楼继伟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立足全局、面向未来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是中央科学把握现代国家发展规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抓住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环节,对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财政制度安排体现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卢洪友  
建立有助于改善社会公平的财政制度,促进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应着力于财政制度创新和体制机制转换,重点解决"两个归宿不公"问题。一、解决税收负担归宿不公的制度路径。首先,实时调整税收功能。1994年的税制和分税制改革,是以提高"两个比重"为核心目标设计的,在实施中,出现了在GDP连年高速增长的同时,税收收入又连年大幅超GDP增长的现象,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和企业收入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岳军  王杰茹  
财政监督是现代财政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现代财政监督应是监督主体宽泛、覆盖政府行为全过程的"大监督",这是实现人民民主权利、体现公共权力受托责任、构建法治财政的必然选择。发达国家财政监督立法层次高,监督程序标准,注重绩效监督和信息披露。新形势下,一方面,要求财政监督法治化,明确监督行为合法、监督要件法定、监督要件明确和违法处罚原则;另一方面,强化财政监督各主体责任,加快财政监督行为立法,建立财政信息披露机制,将绩效评价与财政监督有机融合,依靠群众评价,重视社会监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