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75)
2023(2755)
2022(2109)
2021(2009)
2020(1718)
2019(3535)
2018(3544)
2017(6613)
2016(3779)
2015(4321)
2014(4506)
2013(4163)
2012(3832)
2011(3248)
2010(3356)
2009(3088)
2008(3202)
2007(3076)
2006(2668)
2005(2301)
作者
(10113)
(8490)
(8288)
(7730)
(5357)
(4065)
(3791)
(3096)
(3067)
(3014)
(2995)
(2777)
(2759)
(2651)
(2599)
(2521)
(2451)
(2436)
(2424)
(2413)
(2130)
(2069)
(1998)
(1994)
(1949)
(1891)
(1856)
(1842)
(1754)
(1701)
学科
(12890)
经济(12878)
管理(7685)
(7107)
(6289)
企业(6289)
理论(5794)
方法(5763)
业经(5375)
(4957)
中国(4391)
文化(3901)
农业(3822)
地方(3750)
经济理论(3524)
教育(3432)
(3360)
产业(2850)
(2790)
教学(2413)
数学(2401)
农业经济(2375)
数学方法(2347)
(2144)
市场(2104)
(2064)
(1937)
(1922)
企业经济(1900)
环境(1874)
机构
学院(53366)
大学(48825)
管理(17901)
研究(15958)
理学(14732)
理学院(14474)
管理学(14133)
管理学院(14005)
(13987)
经济(13498)
中国(11300)
(11155)
师范(11079)
科学(11066)
(10628)
(10031)
(10012)
旅游(9887)
(8839)
师范大学(8778)
(7833)
(7652)
(7525)
职业(7304)
技术(7229)
中心(7203)
研究所(6838)
北京(6795)
(6556)
财经(6008)
基金
项目(33227)
研究(26879)
科学(25872)
基金(21565)
(18066)
国家(17831)
社会(16476)
社会科(15519)
社会科学(15514)
(15296)
科学基金(15284)
教育(12790)
编号(12364)
基金项目(11905)
(11822)
成果(10164)
课题(9062)
资助(8865)
自然(8566)
自然科(8283)
自然科学(8282)
(8171)
自然科学基金(8124)
(8070)
重点(7483)
项目编号(7455)
规划(7177)
(6685)
发展(6592)
(6468)
期刊
(20824)
经济(20824)
研究(13540)
中国(10826)
教育(10477)
科学(7237)
(7084)
学报(7083)
(6526)
旅游(6526)
(6526)
(6235)
管理(6019)
(5764)
大学(5462)
学刊(5259)
农业(5245)
旅游学(5243)
游学(5243)
业经(5078)
学学(4988)
技术(4770)
图书(3988)
职业(3672)
书馆(3028)
图书馆(3028)
商业(2956)
(2943)
(2891)
(2797)
共检索到791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德利  
旅游是旅游主体作用于旅游客体的行为过程。以旅游媒体为中介完成旅游主体对旅游客体作用过程是现代旅游的一个显著特征。旅游文化,是包含在旅游过程中的人类物质和精神活动成果的总和,它不仅包含在旅游客体中,而且包含在旅游媒体中,同时,旅游主体的文化素养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现代旅游是三体并存的大旅游。因此,旅游文化建设必须从旅游主体、客体、媒体等方面着手,全方位进行。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陈美君  胡小猛  
旅游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是推动当前旅游业发展的一重要因素。本文根据目前我国众多已投入使用的旅游信息管理系统的现状 ,就该类系统的功能改进、数据库重新设计及系统建设和运行机制等问题 ,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新看法。在具备传统的基本功能基础上 ,现代旅游信息管理系统要加强为企业经营决策、区域旅游开发决策服务的功能 ;旅游信息数据库的设计也要以这一功能的实现为目标做出相应调整 ;在系统的建设过程中要坚持政府统筹管理、景区自主开发的原则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于学谦  
一、现代旅游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现代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为标志的新的技术革命成果运用于生产领域,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实现了社会生产高度现代化。生产力的提高,意味着国民收入的相对增长,意味着劳动时间的逐步缩短,而带薪假期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也不断延长,这就为广大劳动者外出旅游活动提供了可能性。现代化交通设施及交通工具的出现,大大缩短了空间距离,为旅游者进行远程旅游创造了条件。现代化的各种住宿游乐设施以及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郁龙余  
什么是旅游文化?要给旅游文化界定概念,首先应该搞清楚旅游与文化的含义。 由于对旅游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不同,各家关于旅游的定义互有差异。虽然它们都有成立的理由,但又都是不全面的:不是缺乏历史的观点,将旅游仅仅看成近代的产物,就是囿于商业的观点。因而,没有能从根本上揭示出旅游在整个人类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马先标  张畅  
近来,"文化旅游"概念含义的辨析界定引起学业两界关注。然而,系统深入的研究不足,导致对其概念含义的界说仍不精准和全面,进而影响文化旅游经济或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乃至制约文化和旅游大发展。该文在进一步梳评已有界说之基础上,对接"文化"和"旅游",并将"文化结构"与"旅游要素"叠加,综合界说了广义和狭义层面文化旅游概念之含义,指出应从公共性和商业性文化旅游经济角度,统分采取有效的公共政策和商业性政策,促进两者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许宗元  
陆游是开创型、集大成的旅游家 ;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大旅游诗人、重要的游记作家、优秀的旅游词人 ;毕生作出旅游文化重要建树。一部《剑南诗稿》俨为诗化的旅游学原理。陆游以诗的形式阐明“旅游生活是文艺创作源泉之一”的文艺学原理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孙九霞  
自大量中国人以旅游者的身份走出家门、走出国门之始,对其不文明旅游行为的挞伐一直此起彼伏。21世纪初,香港《亚洲周刊》报道了《中国游客的"七宗罪"》,表现为脏、吵、抢、粗、俗、窘、泼。有关这方面的现象屡屡曝光:埃及神庙浮雕上"到此一游"的字样、马尔代夫被采的珊瑚、普罗旺斯大打出手的中国同胞、广场人散后的海量垃圾,凡此种种,不胜枚举。为此,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联合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晓娟  
中国现代民族旅游性格与其他民族的旅游性格有很大差异,传统文化对于本民族的旅游性格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古代华夏文明是以农业文化为主,由于长期的农业经济影响,积淀了深厚的农业文化传统,也形成了独特的农业文化心态,归结起来,主要是中稳求实、持贵中和,这种文化形成静态旅游;以家庭为主,用血缘远近划分亲疏,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影响外出旅游;重人伦轻自然的传统文化对旅游产生影响,表现为在旅游中喜欢人文景观,厌探秘大自然的旅游模式。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唐勇  杨忠华  
文化与旅游经济携手共进,才能使旅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融为一体。为实现这一目标,应实施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的内心和谐的旅游发展战略,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构建旅游经济与文化价值和谐运行的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立云  雷宏振  
亚欧大陆桥的初步建成,为中国及其邻近各国开辟了以旅游资源为基础、文化理念为核心的目的地间新的合作空间。文章通过采用旅游地中心性指数对亚欧大陆桥21个节点城市进行竞争力评价和分层聚类分析,拟在其中国段构建基于旅游中心城市等级体系的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借此预测未来区域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并寻求构建区域文化旅游产业集群的最优实现策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军辉  
旅游村寨民族文化的开发使用权与传承、保护权的分离,致使民族文化"公地悲剧"效应显现,危及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村寨的和谐与稳定及村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迫切需要对民族文化的天然产权人实施文化补偿。文章在民族文化补偿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分析民族旅游村寨构建民族文化补偿机制的必要性,着重探讨民族旅游村寨民族文化补偿的主客体、补偿标准、补偿方式与补偿方案等内容,解决了民族文化补偿机制构建中的"为什么补、谁补给谁、补多少、如何补"等关键问题,以期促进旅游村寨民族文化补偿尽快付诸实践。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军辉  
旅游村寨民族文化的开发使用权与传承、保护权的分离,致使民族文化“公地悲剧”效应显现,危及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村寨的和谐与稳定及村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迫切需要对民族文化的天然产权人实施文化补偿。文章在民族文化补偿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分析民族旅游村寨构建民族文化补偿机制的必要性,着重探讨民族旅游村寨民族文化补偿的主客体、补偿标准、补偿方式与补偿方案等内容,解决了民族文化补偿机制构建中的“为什么补、谁补给谁、补多少、如何补”等关键问题,以期促进旅游村寨民族文化补偿尽快付诸实践。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京传  
长期以来,文化遗产旅游一直是我国文化旅游的主体。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已经开始优化转型,旅游需求也正在转化升级。在此背景下,我国传统的文化遗产旅游产品或因开发方式的粗放而与新时期效益与质量导向型集约发展方式相背离,或因其类型、层次的单一而不能满足日益多元化的旅游需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军辉  
旅游村寨民族文化的开发使用权与传承、保护权的分离,致使民族文化"公地悲剧"效应显现,危及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村寨的和谐与稳定及村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迫切需要对民族文化的天然产权人实施文化补偿。文章在民族文化补偿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分析民族旅游村寨构建民族文化补偿机制的必要性,着重探讨民族旅游村寨民族文化补偿的主客体、补偿标准、补偿方式与补偿方案等内容,解决了民族文化补偿机制构建中的"为什么补、谁补给谁、补多少、如何补"等关键问题,以期促进旅游村寨民族文化补偿尽快付诸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