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20)
- 2023(6188)
- 2022(4974)
- 2021(4588)
- 2020(3805)
- 2019(8354)
- 2018(8503)
- 2017(15941)
- 2016(8860)
- 2015(10186)
- 2014(10435)
- 2013(9788)
- 2012(9169)
- 2011(8311)
- 2010(8525)
- 2009(7763)
- 2008(7798)
- 2007(7581)
- 2006(6630)
- 2005(5969)
- 学科
- 济(36851)
- 经济(36812)
- 业(25558)
- 管理(25552)
- 企(21759)
- 企业(21759)
- 农(11744)
- 业经(11332)
- 中国(11057)
- 地方(10955)
- 方法(10529)
- 制(9485)
- 产业(9149)
- 体(8123)
- 学(7853)
- 理论(7818)
- 数学(7721)
- 农业(7631)
- 数学方法(7606)
- 财(7108)
- 技术(6905)
- 策(6434)
- 地方经济(6375)
- 银(6297)
- 银行(6278)
- 和(6270)
- 行(6094)
- 划(5897)
- 结构(5801)
- 体制(5635)
- 机构
- 学院(127394)
- 大学(122548)
- 济(49738)
- 经济(48529)
- 管理(46631)
- 研究(45630)
- 理学(39105)
- 理学院(38652)
- 管理学(38022)
- 管理学院(37761)
- 中国(32992)
- 科学(27874)
- 京(26899)
- 所(23353)
- 财(22484)
- 农(22308)
- 江(21543)
- 研究所(21128)
- 中心(19800)
- 业大(18240)
- 范(17510)
- 农业(17392)
- 师范(17298)
- 技术(17203)
- 院(17119)
- 财经(17098)
- 州(17076)
- 北京(16870)
- 经(15188)
- 省(15112)
- 基金
- 项目(81469)
- 科学(63287)
- 研究(62875)
- 基金(55146)
- 家(47972)
- 国家(47526)
- 科学基金(39814)
- 社会(38128)
- 社会科(36108)
- 社会科学(36099)
- 省(34826)
- 教育(28722)
- 基金项目(28506)
- 划(28323)
- 编号(27269)
- 自然(23833)
- 自然科(23233)
- 自然科学(23222)
- 自然科学基金(22819)
- 成果(22743)
- 资助(21955)
- 课题(20419)
- 发(19827)
- 重点(18730)
- 创(17588)
- 部(16709)
- 项目编号(16601)
- 年(16563)
- 创新(16299)
- 发展(16292)
共检索到2015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盛朝迅
当前,全球产业和经贸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调整。要按照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的要求,贯彻"稳、转、新、集"四字方针,从体制机制、要素培育、企业主体和产业发展4个层面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倒逼企业加速转型升级,促进产业和要素资源配置更加协同,加快构建"创新引领、要素协同、链条完整、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从现行产业体系到现代产业体系跃升。
关键词:
现代产业体系 再工业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芮明杰
在新一轮科学技术进步以及工业革命的背景下,全球产业分工体系正在经历新一轮的变化与整合。在这一进程中,嵌入全球经济体系中的中国现行产业体系已经显示了多方面的问题,迫切需要进行变革调整,以发展形成面向未来的现代产业体系。现代产业体系是代表生产、流通、组织与技术等未来发展方向的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产业体系,是现代经济体系的核心,是中国未来在国际分工中拥有竞争优势的基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意义十分重大。本文通过对中国现行产业体系的深入分析,探寻了其背后的运行逻辑以及关键点;尤其是通过对影响中国现代产业体系的两个关键要素的把握,对建立形成现代产业体系的目标模式、体系特征、体系架构、战略路径进行了纲领性研究,并对中国如何从现行产业体系转变为现代产业体系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战略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振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所要推进的是一场整体性、全面性、系统性,在原理上有原创性新发展的"三级教育改革",负有崇高的社会历史使命。而在改革的态度确定之后,《规划纲要》的历史使命能否实现,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改革路径的设计和选择。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整体目标中的教育发展目标和新世纪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载体,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构建关系到《规划纲要》的改革路径。深入探讨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构建方略,有助于确定2012年、2020年等中长期时间节点上的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安排相应的实施步骤,保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实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韩连贵 李振宇 韩丹 吴庆岚 杨微 易继平 王恒 张照利 鲁川
从1990年至今已20多年,我们一直注意调研、探讨全国各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方略规程。1990年,山东省诸城县从建立农业产品生产、加工、供销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种养加、产供销、产加销一条龙产业链实体,到2011年,全国各地区形成了农业产品种养加、产供销、产加销一条龙产业链,结成了农工商、贸工农、内外商、农科教一体化产业经营体系,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工业、商业、服务业转移,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农工商企业共同发展,开辟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永续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兴毅
健康养老服务业是夕阳事业,更是朝阳产业。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当前,全国各地康养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充分发挥山西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气候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饮食文化厚重的地域优势,延伸养老服务业上下游产业链条,培植一批适合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产业集群,助力山西省健康养老产业率先发展。
关键词:
康养产业 人口城镇化 人体舒适度 山西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姬冠 曾福生
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提升农业生产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改善农业生产关系,二者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农业产业体系的建设。作为农业大省而非现代农业强省,湖南在现代农业三大体系构建方面存在着结构性矛盾突出、科技支撑力度不够、规模化效益不高等问题,急需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升级与"三产"融合、提高农业生产体系"五化"水平、提升现代农业经营规模效益。
[期刊] 改革
[作者]
盛朝迅
当前我国产业体系发展面临实体经济动力弱化、关键要素短板突出、要素结构错配、协同发展机制僵化、开放层次偏低等问题。应紧密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沿着"培育高端要素—构建协同机制—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四个协同"的思路,着力破解产业体系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制约因素,全面提升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具体而言,应加强高端要素培育,提升要素供给质量;破解制度性障碍,构建高效的协同发展机制;深化改革攻坚,激发实体经济和要素发展活力;优化营商环境,营造包容创新的生态;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全球化资源配置能力。
关键词:
产业体系 协同发展 实体经济 科技创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邓丽
西部地区传统产业比重过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低下,已成为制约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作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手段,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不仅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关系到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尤其是西部地区跨越发展急需完成的重大任务。本文在分析西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面临的问题及制约因素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构建西部现代产业体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西部 现代产业体系 产业结构
[期刊] 改革
[作者]
段光鹏 王向明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在新的历史方位中跨越发展关口的迫切要求,是有效应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客观要求,是新发展格局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抉择,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只有从产业体系、市场体系、分配体系、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开放体系、经济体制等方面准确地把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构成,在实践中理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思路,努力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新高度,建立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积极开创经济体制改革新局面,全力打造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从而明确主攻方向、强化战略支撑、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制度保障、构建自我强化机制,才能更加有效地建设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协同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关键词:
现代化经济体系 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格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韩连贵 李铁君 刘春生 朱晓光 吴习丰 王英单 董齐 李振宇 李九辉 张照利
2012年至2017年,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各级党委、政府及部门组织开展全国农民群众保障粮食供给,端住中国的饭碗,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依法保障农村农民群众承包经营土地流转权益,促进现代产业化、基地化生产规模经营,全方位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农村扶贫攻坚综合开发治理方略包括十一方面:一是全力以赴推动农业和农村发展基础强化、城乡一体化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同心协力完成农业现代化建设任务、完善农村经济社会体制要求;三是努力促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增强、农林牧渔各业
关键词:
农村经济 脱贫增收 小康社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智
本文旨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面向"十二五"明确战略发展方向的背景下,着眼于"中国特色"形成的系统性约束条件,构建贯彻国家产业振兴和内需扩大政策方针,符合商务部优化流通网络、完善市场体系工作定位,顺应各级政府"以现代流通为先导,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力,促进产业和消费升级"目标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流通体系"。
关键词:
中国特色 现代流通体系 发展方略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志彪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因此,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了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奋斗目标,要坚定不移地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此,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就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十九大报告中基于建设
关键词:
经济体系 结构性改革 现代产业体系
[期刊] 改革
[作者]
范合君 何思锦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是我国改善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加快产业高端化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通过梳理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要点,从发展环境、支撑体系、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服务业现代化、产业可持续发展6个维度确定了41个指标,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评价体系。以我国各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2008年、2010年、2012年、2014年、2016年数据对各地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状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整体向好且东部地区领跑优势明显;在评价体系的六个维度中农业现代化发展速度较快,但不同地区之间悬殊过大;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区域的协调发展优势明显。构建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应当从加大重视程度、强化整体认知、明确发展任务、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
现代产业体系 评价体系 产业链现代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冀新
21世纪是城市群主导经济发展的世纪。城市群的作用大小是通过衡量城市群的产业结构在国家中的作用,产业体系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地位来体现的。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发展结构优化的现代产业体系,融合性和集聚性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特征。本文基于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的协调度、集聚度、竞争度三维模型,构建由28个指标组成的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的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指数,为城市群结合自身特色设计合理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路径提供依据。我国三大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2010年发展指数分别为:珠三角城市群51分,长三角城市群47分,京津冀城市群43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