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23)
2023(14877)
2022(12837)
2021(11781)
2020(10084)
2019(23006)
2018(22628)
2017(44812)
2016(24035)
2015(26876)
2014(26559)
2013(26579)
2012(24444)
2011(21527)
2010(21527)
2009(20188)
2008(19928)
2007(17668)
2006(15707)
2005(13775)
作者
(68576)
(56932)
(56862)
(54098)
(36565)
(27291)
(25644)
(22225)
(21667)
(20539)
(19694)
(19307)
(18205)
(18117)
(17522)
(17333)
(16945)
(16787)
(16437)
(16342)
(14172)
(13915)
(13850)
(13006)
(12744)
(12744)
(12715)
(12707)
(11408)
(11300)
学科
(106841)
经济(106722)
(93424)
(82834)
企业(82834)
管理(82230)
方法(51741)
数学(41567)
数学方法(41222)
(32174)
(31699)
业经(31349)
中国(23992)
农业(23214)
(23028)
财务(22969)
财务管理(22937)
企业财务(21760)
地方(20609)
技术(19753)
理论(19312)
(18435)
(18388)
(18345)
(17548)
贸易(17540)
(16952)
(16728)
(15909)
环境(15448)
机构
学院(347813)
大学(342965)
管理(144959)
(142271)
经济(139541)
理学(125543)
理学院(124266)
管理学(122445)
管理学院(121814)
研究(107633)
中国(82714)
(71961)
(66473)
科学(66011)
(55282)
财经(53519)
(52730)
(51105)
业大(50530)
中心(49158)
(48684)
研究所(47741)
北京(44962)
农业(43400)
(43094)
师范(42715)
经济学(42433)
(41208)
商学(39559)
财经大学(39540)
基金
项目(234830)
科学(186288)
研究(173425)
基金(171818)
(147766)
国家(146469)
科学基金(128377)
社会(110784)
社会科(105132)
社会科学(105104)
(92780)
基金项目(91979)
自然(83307)
自然科(81367)
自然科学(81351)
自然科学基金(79954)
教育(78540)
(75764)
资助(71106)
编号(70488)
成果(55298)
(51596)
重点(51406)
(50539)
(49962)
课题(47294)
创新(46515)
国家社会(45438)
人文(44803)
教育部(44660)
期刊
(156557)
经济(156557)
研究(99429)
中国(59171)
管理(55468)
(52910)
(50594)
学报(49441)
科学(47343)
大学(38167)
学学(36356)
农业(35533)
教育(32061)
技术(30763)
(28560)
金融(28560)
业经(28111)
财经(26238)
经济研究(24391)
(22397)
问题(20368)
(20093)
技术经济(19002)
商业(16830)
现代(16770)
理论(16591)
科技(16210)
财会(15648)
图书(15537)
统计(15487)
共检索到5015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晓丹  吴杨伟  
增长极理论的提出由来已久,将增长极理论应用于区域旅游发展研究具有重要价值。界定环鄱阳湖旅游圈旅游业增长极的内涵,对构建环鄱阳湖旅游圈旅游业增长极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实证分析,结合该区域具有的资源禀赋优势、区位优势、市场竞争力优势、政策经济环境优势和后发优势,提出应通过政府的经济计划和重点投资的方式来建立环鄱阳湖旅游圈增长极,应实施以政府为主导的、以旅游企业为主体的、以行业协会引导的复合协作发展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国和  张璞  
"增长极"理论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借用经济学产业集中度和区位商指标对贵州旅游业空间格局和地、市区位商进行深入分析,发现贵州旅游业无论在区位、资源与产业诸方面均具备形成"增长极"的优势条件。强化旅游战略规划和政府宏观调控、转变发展理念、健全旅游人才培育机制、推进旅游产业化与科技化发展是培育贵州旅游可持续"增长极"形成的经济社会环境及提升贵州旅游业竞争力的充分必要条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侯立春  林振山  琚胜利  赖正清  吴连霞  张志荣  
旅游圈是推进区域旅游发展的有效载体,对区域内各地区间旅游经济关系产生重要影响。以资源主导型的环鄱阳湖区域为例,根据该区域旅游经济现状,以该研究区5个地级市所属的国家3A级及以上67个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从景区景观质量引力指数、旅游规模和交通可达性对传统引力模型进行修正,测度2003~2015年各地区间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及其演变情况,揭示环鄱阳湖区域旅游经济联系总量呈现出快速增长且联系紧密、区域差异较明显、交通作用逐渐增强等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环鄱阳湖旅游圈区域旅游发展的基本模式,以及圈内各地旅游经济联系的思路,形成多极核的网络化结构旅游圈层格局,并演进为区域旅游圈的一般结构模式,为推进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俊伟  
广西旅游早在 80年代就名列全国前茅,但是从 90年代初开始下跌,一直在第 10名前后徘徊。本文探讨了广西旅游落后的原因,指出最主要原因是只重视桂林旅游的发展而缺乏新的增长极。建议培养几个新的旅游增长极,并论述了培养增长极的战略:1.政府主导型战略;2.资金集聚战略;3.市场导向战略;4.逐步推出的战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树夫  任黎秀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冯淑华  
区域旅游合作成为旅游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并呈现出多种合作模式,其中旅游成长三角就是新经济下的一种新的合作模式。围绕着环潘阳湖地区构建庐景龙旅游成长三角模式的区域协作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为促进环鄱阳湖旅游成长三角的区域经济发展,必须制定实施环鄱阳湖旅游成长三角的旅游网络化、旅游产品特色化和发展环鄱阳湖城市群等战略措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冬英  樊春梅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水旱灾害频繁发生,大量研究表明,实施控湖工程是减免长江中下游鄱阳湖地区水旱灾的治本之策。经过实地调查研究后,笔者认为,控湖后环鄱阳湖生态旅游格局应是一个以庐山为龙头,以星子县为中心,以沿湖各县(区)为多个次级核心区而组成的链状旅游格局,永修县应重点打造科普生态旅游品牌,湖口县打造山水文化生态旅游品牌,星子县打造生态休闲旅游品牌,并要坚持大旅游理念、编制生态旅游规划、调整生态旅游产业结构、完善生态旅游产品体系和创新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模式的基本对策。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丁季华  
苏、锡、常环太湖旅游带与上海旅游目的地二者间通过资源互补、市场共享,形成无形的结合。构建“上海旅游园”苏锡常与上海在旅游业中“联姻”以求共同可特续发展,塑造环太湖旅游带个性,须重新再定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金姝兰  金威  徐磊  侯立春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国务院已于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复,这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低碳经济为践行生态理念提供了新的发展指向。旅游具有响应低碳经济模式、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倡导低碳消费方式的先天优势。从营造低碳旅游吸引物、建设低碳旅游设施、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入手,构建环鄱阳湖低碳旅游模型,寻求鄱阳湖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新突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永刚  
中国旅游业自1978年以来持续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其增长因素已经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资本和劳动力,技术进步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内生变量。本文利用基于产出的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法,对2000-2009年中国大陆(内地)地区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⑴剔除2003年"非典"疫情的极端影响,在2000-2009年间,技术进步是推动中国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力量;⑵虽然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国民经济总体发展存在较大差异,但是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并不存在显著差异;⑶东部旅游业市场化水平大幅提高,已经进入到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重要阶段;⑷中部地区旅游...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淑梅  
农业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在概述农业生态旅游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农业生态旅游的特征,指出了农业生态旅游在促进劳动力转移、优势农产品推广、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并提出了促进未来农业生态旅游更好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露  
乡村旅游对于区域旅游和经济发展都有突出意义,推动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资源的深度利用是关键。文章解析了我国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考验,基于增长极理论探讨资源深度利用的途径,并提出了具体的资源开发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露  
乡村旅游对于区域旅游和经济发展都有突出意义,推动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资源的深度利用是关键。文章解析了我国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考验,基于增长极理论探讨资源深度利用的途径,并提出了具体的资源开发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德利  冯国群  
在发展黄山旅游业的进程中,黄山市提出了建设现代国际性旅游城市的战略目标,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在旅游经济日益走向集团化、网络化和国际化的今天,构建黄山大旅游圈显得至关重要。本文拟对此作一初步分析,以供人们参考。一、构建黄山大旅游圈的模式黄山大旅游圈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祖涛  陆玉麒  
为探讨湖北省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笔者依据1985~2006年的时序数据,利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及脉冲响应等方法,对旅游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动态计量分析。对我国旅游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深入认识,有利于政府在推动旅游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采取合理对策,避免走入误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