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10)
2023(8857)
2022(7528)
2021(6892)
2020(5593)
2019(12403)
2018(12460)
2017(22883)
2016(12955)
2015(14520)
2014(14939)
2013(14395)
2012(13256)
2011(11919)
2010(12389)
2009(11461)
2008(11503)
2007(10663)
2006(9572)
2005(8854)
作者
(37018)
(30731)
(30556)
(29197)
(19627)
(14794)
(14028)
(11911)
(11747)
(11418)
(10787)
(10615)
(10248)
(9816)
(9693)
(9508)
(9311)
(9157)
(9053)
(8918)
(7935)
(7617)
(7439)
(7312)
(7052)
(7037)
(6919)
(6777)
(6254)
(6021)
学科
(50453)
经济(50373)
管理(42890)
(33945)
(28628)
企业(28628)
地方(16917)
方法(15467)
(15178)
(14770)
(14505)
中国(13773)
环境(13381)
业经(12522)
数学(12516)
数学方法(12362)
(11732)
(10085)
地方经济(9571)
农业(9422)
(9233)
(9095)
财务(9070)
理论(9068)
财务管理(9034)
(8988)
(8920)
银行(8908)
(8780)
金融(8775)
机构
学院(183351)
大学(178407)
(69327)
经济(67565)
管理(65776)
研究(61390)
理学(55204)
理学院(54500)
管理学(53527)
管理学院(53193)
中国(47406)
(38554)
科学(38100)
(36698)
(36664)
(31102)
中心(28963)
研究所(27681)
(27615)
财经(27554)
(25920)
师范(25658)
(25308)
业大(25144)
(24435)
北京(23103)
(22911)
(22597)
农业(21044)
技术(21041)
基金
项目(119199)
科学(93912)
研究(91847)
基金(83197)
(71556)
国家(70920)
科学基金(61035)
社会(57530)
社会科(54338)
社会科学(54327)
(50666)
基金项目(44258)
教育(42459)
(40468)
编号(39130)
自然(37441)
自然科(36329)
自然科学(36320)
自然科学基金(35614)
资助(32526)
成果(32361)
课题(28513)
重点(28014)
(27285)
(26908)
(25522)
(25169)
创新(23598)
(23408)
(23282)
期刊
(88208)
经济(88208)
研究(54619)
中国(43283)
(30902)
学报(26021)
教育(25559)
(25295)
管理(25241)
科学(24226)
大学(19752)
学学(18419)
(18034)
金融(18034)
技术(16923)
农业(16674)
业经(15480)
财经(13511)
经济研究(11948)
(11576)
问题(10874)
资源(10647)
图书(9047)
职业(8991)
财会(8975)
(8955)
科技(8625)
现代(8585)
(8514)
(8445)
共检索到2879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吕志贤  李佳喜  
本文以湘江水质和水文数据为基础,首次结合各地市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引入补偿标准系数,以湘江流域所在区域为例进行生态补偿资金测算,提出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构建初步设想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湘江流域水资源保护提供指导,最终实现湘江流域区域共赢。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傅晓华  赵运林  
流域生态补偿是河流综合治理的发展方向。湘江流域水权交接能够有效解决水资源"行政外部性"矛盾,生态补偿可以解决水资源"经济外部性"问题,两者的有机结合的水权交接补偿机制是湘江流域综合治理的有效手段。设计湘江流域水权交接生态补偿机制,还需要针对湘江流域特点,在界定交接点的基础上找准水权交接生态补偿机制的路径与方式,才能有效运作。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吕志贤  李元钊  李佳喜  
充分考虑生态补偿主体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支付能力、对环境污染的贡献率,科学、公平、合理制定生态补偿标准是推动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的关键点之一。本文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湘江流域内各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支付能力、环境污染的贡献率进行界定与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补偿系数,对统一的补偿标准进行修正,实现补偿标准的科学、客观、公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杜林远  许莹莹  高红贵  
开展流域生态补偿综合效益评估,能够研判生态补偿政策实施的有效性,进而有效改善生态补偿机制。文章构建多层次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15—2019年岳阳市、长沙市、湘潭市、株洲市、衡阳市与永州市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数据,采用熵权法定量评价水源地生态补偿综合效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各效益的动态演进过程。研究发现:(1)随着生态补偿政策的推进,2015—2018年湘江流域生态补偿综合效益逐年上升,仅在2018—2019年略有下降,其中社会效益得分与经济效益得分均高于综合效益得分,而生态效益得分则低于综合效益得分。(2)长沙市综合效益得分最高,永州市次之,湘潭市与岳阳市最低,长沙市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得分均处于较高水平。(3)2015—2019年三大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大致呈先升后降的“倒U”型变化态势。(4)生态补偿资金投入、政府企业与公众参与以及城市发展的合理规划是提升湘江流域生态补偿综合效益的重要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虞锡君  
太湖北部蓝藻暴发事件给予人们重要警示,必须充分认识到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的严重性和复杂性,必须实行水污染防治的制度创新,着力构建太湖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本文阐述了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有两种实现形式:一是水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二是跨界水污染补偿机制;并初步探索了太湖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框架。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杜林远  高红贵  
我国流域上游地区为保护水资源生态环境,实施严格的源头控制,并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因此,亟待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流域生态补偿是以水资源作为流域生态系统的重要控制因素和补偿载体,通过水资源能有效转移上下游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本文以湘江流域为例,从生态建设与保护成本分析法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法两种方法出发,对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标准进行量化,得出制定科学的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应凸显水资源价值,依据地区差异实行差异性补偿的结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超显  彭福清  陈鹤  
以湘江流域长沙段为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CVM调查数据对流域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以"外部特征"、"现状评价"、"心理特征"取代传统研究的"个人社会经济特征"作为"支付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更具全面性和解释力;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比传统回归模型分析更具整体建构性和优越性;居民的支付意愿不仅取决于外部条件和现实能力,也取决于居民的心理特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任腾  贾彬彬  许洪波  张建文  
推进湘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打造湖南"三高四新"新发展格局和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湘江流域生态环境多元共治发展现状,发现在现阶段湘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实践中存在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目标差异、社会主体和市场主体的参与度较低以及多元主体之间的合作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影响了湘江流域生态环境多元共治机制的有序运转。为破解上述难题,从系统论的视角出发,通过论证各参与主体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责任关系以及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协同关系,分别从政绩考核制度、生态补偿机制、社会主体参与渠道以及多元主体的合作方式等四个方面设计了湘江流域生态环境多元共治的优化路径,为湘江流域生态环境多元共治机制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任腾  贾彬彬  许洪波  张建文  
推进湘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打造湖南"三高四新"新发展格局和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湘江流域生态环境多元共治发展现状,发现在现阶段湘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实践中存在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目标差异、社会主体和市场主体的参与度较低以及多元主体之间的合作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影响了湘江流域生态环境多元共治机制的有序运转。为破解上述难题,从系统论的视角出发,通过论证各参与主体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责任关系以及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协同关系,分别从政绩考核制度、生态补偿机制、社会主体参与渠道以及多元主体的合作方式等四个方面设计了湘江流域生态环境多元共治的优化路径,为湘江流域生态环境多元共治机制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肖俊威  杨亦民  
基于CVM条件价值法,通过对湘江流域8个主要城市的居民进行实地调研,有83.87%的居民有支付意愿,采用非参数估计测算出湘江流域居民的生态补偿支付意愿为127.72元(人/年)。以"基本特征""居住地特征""水环境意识""现状评价""心理预期"5个影响因素分15个影响因素变量对居民支付意愿WTP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教育层次对WTP有显著正影响;居住地时长、水环境产权意识、政策了解度、对政府治理预期对WTP有极显著正影响;湘江流域水质、植被覆盖度对流域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有显著负影响;居住地离江距离对居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亦文  吴荆  蔡宏宇  
基于2011-2018年湖南湘江、资水、沅江和醴水流域数据,运用DID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了湘江流域“河长制”的生态环境治理效应。结果显示:河长制对湘江流域内水污染的质量改善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河长制政策对于河水质量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动态效应。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河长制除直接影响河水质量外,还通过推动流域内部产业结构升级以及能源结构调整间接降低了河水的污染程度,改善了水体质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方芳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制度保障,对实施湖南主体功能区战略,湘南边陲地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经济转型发展和推进湖南两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调研湘江源头各县区的生态补偿实施现状,重点剖析了湘江源头生态补偿存在的关键问题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根据调查,湘江源头各县区经济发展受生态制约日益明显。在此基础上,借鉴东江湖、太湖、汉江和闽江流域的成功经验,从指导原则、补偿内容、补偿资金来源、补偿技术、政府管理等方面针对湘江源头各县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了一系列可操作性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光洲  陈妍竹  
在日益强调可持续发展的今天,社会进步要求我们不能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来发展经济。环境与经济的矛盾凸显出"资源无价论"的错误,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的研究将"生态补偿"提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本文选取了流域生态补偿作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国内流域生态补偿实践经验,分析了国内流域生态补偿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说明如何建立一个完善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特别是对补偿标准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以实现社会净收益最大化时的治理成本作为补偿标准这一观点。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浩  黄薇  刘陶  彭智敏  
跨流域调水工程已经成为解决我国缺水地区水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而由跨流域调水引发的生态补偿问题是制约调水工程社会、经济效益发挥的关键因素。目前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机制设计主要是沿用流域内生态补偿的一般理论与方法,导致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主体缺失、补偿对象不全面、补偿标准不合理、补偿方式单一,极大地限制了跨流域生态补偿实践的开展。通过比较分析流域内生态调水与跨流域调水在受工程影响、水权转移形式、涉及的利益主体关系、生态补偿主导部门、生态补偿核算标准等方面的特征,提出了以区域水权为理论基础,以生态补偿客体、补偿标准、补偿形式以及补偿保障体系为主要内容的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机制框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晓红  虞锡君  
随着城乡安全饮用水问题的日益严峻,建立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迫在眉睫。本文以钱塘江流域为例,对水生态补偿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钱塘江流域多数断面不符合浙江省水功能区划要求,跨界水污染现象显著。为改善流域水质,急需建立"污染者付费"的补偿机制。本文依据"治污成本"数据,测算了补偿标准,设计了"功能区目标水质差额法"和"出入境水质差额法"两种补偿方案,并模拟测算了杭州—桐乡断面的年度补偿金额。研究结论对于流域构建水生态补偿机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