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831)
2023(19534)
2022(16448)
2021(15288)
2020(12784)
2019(29110)
2018(28886)
2017(54672)
2016(30172)
2015(33909)
2014(34198)
2013(33571)
2012(31095)
2011(27989)
2010(28373)
2009(26550)
2008(26399)
2007(23895)
2006(21488)
2005(19612)
作者
(89283)
(74008)
(73809)
(69943)
(47369)
(35515)
(33511)
(29023)
(28212)
(26881)
(25395)
(25140)
(23896)
(23865)
(23237)
(22573)
(21965)
(21888)
(21421)
(21224)
(18650)
(18574)
(18082)
(17046)
(16749)
(16737)
(16518)
(16443)
(15112)
(14830)
学科
(124937)
经济(124763)
(103856)
管理(100607)
(91465)
企业(91465)
方法(49785)
数学(39296)
数学方法(38807)
(37557)
(37234)
业经(35980)
中国(35446)
(28624)
地方(28494)
(25704)
财务(25616)
财务管理(25570)
农业(25547)
(25480)
企业财务(24267)
理论(23456)
技术(22899)
(22619)
(20989)
银行(20932)
(20882)
(20757)
贸易(20740)
(20080)
机构
学院(433160)
大学(431056)
(170485)
管理(169449)
经济(166604)
研究(147701)
理学(144150)
理学院(142519)
管理学(140242)
管理学院(139441)
中国(113184)
(94182)
科学(90998)
(83615)
(75354)
(74811)
(68077)
研究所(67752)
中心(66663)
财经(64755)
业大(64519)
北京(59890)
(58526)
农业(58430)
(57077)
师范(56487)
(54602)
(54212)
经济学(49629)
财经大学(47507)
基金
项目(284026)
科学(222618)
研究(210141)
基金(202761)
(176548)
国家(174947)
科学基金(150114)
社会(130845)
社会科(123813)
社会科学(123781)
(113302)
基金项目(106928)
自然(96765)
教育(96249)
自然科(94464)
自然科学(94436)
(94181)
自然科学基金(92744)
编号(86603)
资助(83294)
成果(71455)
重点(63595)
(62927)
(61743)
课题(60956)
(60244)
创新(55701)
(53584)
科研(53529)
项目编号(53361)
期刊
(202108)
经济(202108)
研究(132384)
中国(93916)
(69739)
管理(67939)
学报(67935)
(67626)
科学(62484)
教育(53677)
大学(51568)
学学(48360)
农业(47799)
(41291)
金融(41291)
技术(40020)
业经(35052)
财经(32209)
经济研究(30513)
(27572)
(26600)
问题(25783)
技术经济(22066)
图书(21912)
科技(21037)
现代(20470)
(20249)
理论(20030)
商业(19485)
财会(18878)
共检索到6689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俊  
对深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进行综合评价,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前提。通过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相关研究进行梳理,试构建包括制造业创新能力、经济效益、结构优化、绿色低碳、国际竞争力、社会贡献等6个二级指标,每个指标下涵盖若干个三级指标,共22个三级指标的深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以期为后续深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的实证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冰  聂云霞  
文章利用2008—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在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中国各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但是区域间存在差异,东部地区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显著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因此,要从加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以新动能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创新、推动制造业区域协同发展、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端制造人才以及加快制造业绿色低碳升级等路径出发,提升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冰  聂云霞  
文章利用2008—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在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中国各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但是区域间存在差异,东部地区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显著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因此,要从加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以新动能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创新、推动制造业区域协同发展、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端制造人才以及加快制造业绿色低碳升级等路径出发,提升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小刚   高丹丹  
为持续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本文探究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在遵循科学性、综合性、动态性、参与性原则的基础上,基于新发展理念,建立包括经济活力、结构优化、绿色生态、创新开放、和谐共享5个方面的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综合评价指数法实证分析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苏丽敏  马翔文  
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测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问题。文章在使用文献研究法的基础上引入无监督特征选择算法,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借鉴相关研究,采用无监督特征选择多子空间随机化协作模型优化筛选初始集,最终形成含6个子系统30个经济指标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测度2011—2019年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检验了所构建的指标体系的适用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清雅  
基于高质量发展要求,文章遵循指标选取原则,构建创新、开放、绿色、协调、共享5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21个三级指标,结合LASSO筛选变量法,最终选定16个三级指标进入模型;引入二次加权因子分析法,指标的权重依照因子方差贡献率确定。对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高质量发展情况进行分项和综合评价,从而揭示各个省份在高质量发展理念指导下的发展情况并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念  王蔚宇  
文章选取2000—2019年我国农业发展相关数据,通过构建涵盖农业发展、环境条件、资源条件与经济条件四大子系统的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结合障碍度、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测度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情况。研究得出:2000—2019年,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整体呈现波动趋势;在2000年、2004年大关键节点下,农业发展、资源条件、经济条件指数呈上升趋势,环境条件指数呈下降趋势。从障碍度分析来看,环境和资源条件的障碍度较高,经济条件的最小,农业发展的适中;从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角度来看,农业发展、环境条件、资源条件与经济条件与农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呈极度耦合,四大子系统之间均呈现高度耦合关系。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崔宏桥  吴焕文  朱玉  
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协调融合、规模效益四大指标是新时期评价我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从评价结果看,各省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差距悬殊,表征我国各地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并不均衡。就各地区而言,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势头良好,各方面发展较为均衡;而广东、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因创新驱动力不足,导致其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使得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与其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匹配;宁夏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但服务业发展注重创新,突出特色,表现抢眼。若要全面推进我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需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祁迪  祁华清  樊琦  
促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及未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文章基于新发展理念,统筹粮食产业发展与粮食安全来理解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从安全保障、结构效益、科技创新、绿色生态和包容共享五个维度来构建我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评估了2015—2019年我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结果显示:总体上看,五年间我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快速上升趋势,我国粮食产业在质量-效率协调性上进行了深度调整,但仍存在影响粮食安全和产业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和制约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苏永伟  陈池波  
文章基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目标,构建出包含6大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的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获得指标数据的基础上,经过对数据的处理和指标权重的测算,分别得到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分项指数和综合指数。结果发现,北京、上海、浙江这3个省级行政区域的高质量发展实现程度较高,均超过了60%,依次排在全国前三位,但新疆、青海和西藏这3个省级行政区域的高质量发展实现程度较低,均未超过36%,分别排在全国的最后三位。从总体上看,全国各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实现程度均不高,大部分介于40%~50%之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任海军  崔婧  
文章从经济基本面、生态环境、教育水平、就业质量、医疗水平、城市建设和城乡协调发展7个维度选取反映美好生活需要的19个代表性指标,构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分别用均值法和熵值法实证分析了2018年中国31个省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高度相关,但均值法优于熵值法。分区域来看,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基本呈东、中、西部地区依次递减分布,不同省份之间差异较大。分维度来看,各省份在经济基本面、生态环境两个维度的差异性相对较大。从具体指标看,各省份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差异最大。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温赛赛  贯君  杨跃  
以新发展理念为理论基础,在科学界定林业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创新驱动、协调发展、绿色资源、开放稳定、共享和谐”的林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并基于2008—2018年的统计数据测度分析中国林业发展的变动趋势及贡献度。结果显示:2008—2018年中国林业发展历经了由中低水平中低速增长向中高水平高速增长的转变过程,对中国林业高质量发展提升贡献最大的是创新驱动,而共享和谐是中国林业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开放稳定是制约中国林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为了实现中国林业高质量发展,国家应加大对林业的科研、教育投资,调节林业就业的人员结构,缩小林业与其他产业的收入差距,建立稳定的林产品价格体系与林业人力资源系统,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以产业发展提高林业从业者工资收入与社会保障质量。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金昌  史龙梅  徐蔼婷  
党的十九大作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测度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是,在准确理解和把握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高质量发展统计内涵的深入考察,本文在充分梳理、借鉴国内外有关同类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这个社会主要矛盾的两个方面着手,构建了由经济活力、创新效率、绿色发展、人民生活、社会和谐5个部分共27项指标构成的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的特点是:紧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指标数量不多但覆盖新发展理念的各个方面,指标不重复,数据易获得。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波  
通过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文献进行对比分析,梳理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重构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定量指标体系反映国有企业经济效应,涵盖效益效率、自主创新、转型发展、开放发展、风险管控、节能环保、特色创新7方面34个指标;定性指标体系反映国有企业社会效应及自身承担国家特殊职能,涵盖两方面7个指标。文章尝试性地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提供一套可参考的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茹  罗晖  王宏伟  王铁成  
本文在深入剖析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对比分析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态势及其在高质量供给、高质量需求、发展效率、经济运行和对外开放五大分维度表现。结果表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大致呈现东部、中部和东北部、西部依次递减的区域非均衡态势。北京和上海组成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梯队",从供给、需求、效率、运行和开放五大方面全方位推进地区高质量发展。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大省构成"第二梯队",五大分指数跻身全国前列。绝大多数中部、东北部省份组成"第三梯队",在一些分维度存在明显短板。广大西部省份组成"第四梯队",五大分指数位于全国中部或中部靠后位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