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75)
- 2023(8283)
- 2022(7303)
- 2021(6736)
- 2020(5999)
- 2019(13940)
- 2018(13815)
- 2017(26847)
- 2016(14747)
- 2015(16769)
- 2014(17092)
- 2013(17129)
- 2012(16236)
- 2011(14712)
- 2010(14916)
- 2009(13780)
- 2008(14059)
- 2007(12877)
- 2006(10845)
- 2005(9785)
- 学科
- 济(62770)
- 经济(62714)
- 管理(38430)
- 业(37686)
- 方法(31606)
- 企(29662)
- 企业(29662)
- 数学(27606)
- 数学方法(27347)
- 贸(21103)
- 贸易(21095)
- 易(20424)
- 农(16848)
- 财(15996)
- 中国(14789)
- 学(14494)
- 地方(14174)
- 业经(11552)
- 制(11174)
- 农业(10675)
- 务(10190)
- 财务(10171)
- 财务管理(10142)
- 理论(9716)
- 银(9529)
- 企业财务(9508)
- 银行(9506)
- 和(9448)
- 融(9439)
- 金融(9436)
- 机构
- 学院(218030)
- 大学(217607)
- 济(90960)
- 经济(89071)
- 管理(79238)
- 研究(75800)
- 理学(68271)
- 理学院(67439)
- 管理学(66148)
- 管理学院(65743)
- 中国(55431)
- 科学(48124)
- 京(45396)
- 农(41466)
- 财(40752)
- 所(39882)
- 研究所(36464)
- 业大(34860)
- 中心(34682)
- 农业(33036)
- 江(32947)
- 财经(32777)
- 经(29566)
- 经济学(28499)
- 范(28401)
- 北京(28209)
- 师范(28106)
- 院(27163)
- 州(26533)
- 经济学院(26101)
- 基金
- 项目(145012)
- 科学(112098)
- 基金(103979)
- 研究(103191)
- 家(92070)
- 国家(91362)
- 科学基金(76030)
- 社会(63893)
- 社会科(60558)
- 社会科学(60535)
- 省(56919)
- 基金项目(55121)
- 自然(49808)
- 自然科(48571)
- 自然科学(48553)
- 划(48452)
- 教育(47707)
- 自然科学基金(47659)
- 资助(43337)
- 编号(42175)
- 成果(34493)
- 重点(33352)
- 部(32238)
- 发(31502)
- 创(29682)
- 课题(29240)
- 科研(28442)
- 创新(27870)
- 性(27583)
- 计划(27452)
共检索到3170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林媛媛
当前两岸经济无论在贸易、投资、分工或在经济联系其他方面,都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而祖国大陆和台湾入世将为两岸经济合作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并促进两岸的贸易、投资、金融等合作走入新的阶段。因此,在WTO框架下,构建海峡两岸自由贸易区是可行的。
关键词:
海峡两岸 自由贸易区 可行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彭莉
世贸组织架构下的自由贸易区在理论上有一般意义上的自由贸易区及次级自由贸易区之分,海峡两岸次级自由贸易区在性质上显然属于后者。目前,建立一般意义上的自由贸易区的法律依据不仅充分而且成熟,建立次级自由贸易区的合法性问题则存在较大争议。但这并不意味着海峡两岸次级自由贸易区完全不可行,可考虑在“先易后难”的原则下,逐步构建海峡两岸次级自由贸易区的法律框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媛媛
构建海峡两岸自由贸易区的目标模式应是在淡化政治的前提下,分步骤、有重点地一步一步向前推进。争取在两岸直接三通的基础上,实现两岸特定区域之间全面、直接、双向的经济交流,在条件成熟时,通过签订促进区域经济合作的临时协议做出贸易优惠安排,为自由贸易区过渡期创造条件。可尝试先在厦门、金门建立区域性自由贸易区,然后进一步建立台湾与闽东南地区自由贸易区,最后形成海峡两岸自由贸易区。
关键词:
海峡两岸 自由贸易区 目标模式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燕兴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1994年11月茂物会议决定成立亚太自由贸易区,但其可行性究竟如何?本文着重分析了形成亚太自由贸易区的可能性因素以及它的现实性障碍,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亚太自由贸易区的设想在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还不太现实,更现实的是在亚太地区成立一个介于优惠贸易安排与自由贸易区之间的“半自由贸易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焰 蒋榕榕
本文通过对两国贸易结构和贸易结合度的分析,认为两国的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建立中智自由贸易区具有坚实的现实基础,文章同时分析了建立自由贸易区对中智双方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中智自由贸易区 可行性 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唐永红
两岸经济一体化是两岸经济体自身发展的必然与要求,但受到当前两岸政治关系的严重约束,需要寻求突破约束的实现路径。借鉴近年来国际上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成功经验,在“小三通”与“试点直航”等现实基础条件上,两岸先行在次区域层面共建开放性的厦-金、厦-高自由贸易区应是两岸经济一体化的一个现实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熊健 倪健
海峡两岸尽管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模式不同,但由于粮食问题在国计民生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几十年来两岸始终将粮食问题置于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首位。本文通过对两岸稻谷生产成本的比较,分析探讨大陆地区稻米进入台湾省市场的可行性。
关键词:
两岸稻米 成本与贸易 比较研究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乃丽 张雄辉
中日韩三国在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上的互补性使三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具有相当的可行性。但由于目前三国在政治、经济上的差异及在开放各自敏感产业部门上存在争议,因此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势必还要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
关键词:
中日韩 自由贸易区 可行性 障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孙晓萍
建立两岸四地自由贸易区,对内相互取消关税和其他贸易限制,对外仍保留各自独立的贸易政策,此机制既能体现“一国四席”的特殊关系,又符合WTO基本规则,有利于提升中国在亚太地区的作用。当然,建立两岸四地的自由贸易区会遇到的政治、经济、技术等障碍和困难,但法律问题是首要的,它是自由贸易区的制度保障。只要坚持一个中国和“政经分离”的原则,采取灵活的措施逐渐推进,制定好自由贸易区内的贸易协定和相关法律,修改与自由贸易区发展不相协调的法律,就能为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扫清法律制度上的障碍。
关键词:
两岸四地 自由贸易区 WTO规则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高金田 刘婷
自中瑞两国建交以来,双边就保持着良好的经贸关系。2000年以来,两国贸易额的增长率一直保持在20%左右,2008年的贸易额首次突破100亿美元,中国成为继日本之后,瑞士在亚洲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而除欧盟国家之外,瑞士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在经贸互补性、贸易结构等方面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本文通过对双方经济开放度、贸易结合度以及贸易量与GDP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对两国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
中国 瑞士 自由贸易区 可行性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金佑炯 黄鹏
1989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创设后,尽管APEC成员对于在APEC内部创建区域FTA(Intra-FTA)的提议基本持保守或中立态度,然而,APEC成员在推进FTAAP以加速成员之间的经济合作的必要性方面则取得了一致,其目的和背景主要是为了应对当前区域经济整合的快速发展及多哈回合的悬而未决。探讨FTAAP并不与韩国自由贸易区的战略计划相抵触。本文将重点讨论FTAAP推进的方式以及可能遇到的难点以及韩国在已有的自贸区战略下如何应对FTAAP的推进。
关键词:
FTAAP APEC 区域贸易协定 策略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春丽 黄健光 郑有国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陈元澈 曹玲
经济上的互补、政治上的互信和文化上的互融为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在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过程中,两国也存在着对本国产业结构冲击的担忧、贸易的不平衡、意识形态的摩擦、战略动机的差异以及美国因素等诸多制约因素。中国在构建中韩自由贸易区进程中,需要采取缩减贸易逆差,发展产业内贸;建立官产学联合研究机构,完善多层面的对话协调机制;确定敏感产业,实现合理过渡等政策措施。
关键词:
中韩FTA 贸易结构 产业冲击 经贸关系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湘永
加拿大总理让·克雷蒂安最早提出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和欧盟之间的美欧(欧,特指“欧盟”,下同)自由贸易区构想问题,美国、加拿大和欧盟国家自去年末以来就一直在磋商,然而双方及各自内部之间由于国际国内种种原因至今未达成任何具有较大意义的共识,更谈不上制定具体的谈判和行动计划。由此,人们不免对这一世界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非
海峡两岸通过香港的转口贸易自1979年复苏以来尽管几经波动起伏,但是成长速度仍十分显著。这种超常发展的现象主要是由台湾商品经港转口输往大陆这一快速运转的“引擎”驱动下产生的。台货输陆与大陆货输台的非同步扩张顺序导致了两岸经港转口贸易构成的倾斜,引发了两岸贸易关系的不平衡问题。一、不平衡性的表象由于台货经港输往大陆在种类或货值方面均远远大于大陆货经港输往台湾,二者变化波动的结果必然导致前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