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75)
2023(7478)
2022(6348)
2021(5646)
2020(4398)
2019(10075)
2018(9954)
2017(18123)
2016(9933)
2015(11060)
2014(11269)
2013(11246)
2012(11021)
2011(10205)
2010(10554)
2009(9540)
2008(9413)
2007(8545)
2006(7864)
2005(7413)
作者
(30053)
(25054)
(24963)
(23446)
(16298)
(12180)
(11294)
(9842)
(9573)
(9255)
(8720)
(8680)
(8339)
(8165)
(8087)
(7780)
(7532)
(7473)
(7444)
(7231)
(6618)
(6234)
(6182)
(5985)
(5722)
(5708)
(5705)
(5656)
(5276)
(4973)
学科
(48785)
经济(48741)
(23347)
管理(23292)
地方(22113)
中国(17906)
(16096)
企业(16096)
(15457)
业经(12359)
地方经济(12247)
方法(11249)
农业(10861)
(9871)
(9437)
(9359)
金融(9358)
数学(9216)
数学方法(9109)
(8897)
银行(8878)
(8757)
环境(8753)
(8189)
(7820)
贸易(7807)
(7542)
(7387)
发展(7205)
(7180)
机构
学院(141520)
大学(136409)
研究(56846)
(56776)
经济(55484)
管理(48674)
中国(43114)
理学(39866)
理学院(39243)
管理学(38568)
管理学院(38296)
科学(35365)
(31709)
(29901)
(29809)
研究所(26814)
(26774)
(25994)
中心(25632)
(22415)
师范(22162)
(20897)
(20716)
(20636)
农业(20520)
业大(20470)
北京(19687)
财经(18979)
技术(17794)
师范大学(17550)
基金
项目(89432)
科学(69603)
研究(68688)
基金(60043)
(52228)
国家(51691)
科学基金(43310)
社会(42219)
社会科(39941)
社会科学(39933)
(39198)
基金项目(31610)
(31371)
教育(30787)
编号(29289)
(26651)
自然(25768)
自然科(25066)
自然科学(25060)
自然科学基金(24553)
成果(24349)
资助(23822)
课题(22423)
发展(21555)
(21150)
重点(21068)
(18870)
(18385)
(18077)
创新(17648)
期刊
(76849)
经济(76849)
研究(46390)
中国(39197)
(26244)
教育(21977)
学报(20898)
管理(20091)
科学(19995)
(18786)
农业(17918)
(17660)
金融(17660)
大学(15410)
业经(14889)
学学(14304)
技术(14041)
经济研究(11531)
(9849)
问题(9781)
财经(8824)
资源(8736)
图书(7910)
(7684)
(7609)
论坛(7609)
(7507)
商业(7449)
科技(7067)
世界(6898)
共检索到2424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汪海  
在西部大开发中,加强东西合作,需要构建贯通东西的区域开发轴。江苏有长江、陇海-兰新大陆桥与西部相联,并在建通向西部的宁启-宁西铁路。沿江、沿桥、沿路,可构造江苏参与西部开发的三大主轴。依托贯通东西的三大轴线,实行“三沿”开发、“三港”开放、“三带”联动战略,江苏能够在东西部优势互补中加快自身的开放、开发,与西部实现“双赢”、共同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陆玉麒  
在对江苏5条主要产业轴线全面比较的基础上,认为沿江轴线是近中期内江苏生产力布局的唯一轴线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易耀秋  
长三角在行政主导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制约该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江苏沿江跨江联动开发是发挥上海龙头作用,转移苏南沿江产业带,促使长三角形成以上海为龙头的对称格局的必然。江阴———靖江的先行联动更具条件。跨江联动开发目标选择的关键在于冲破行政壁垒,进行有效的政府合作,对长三角经济的再发展具有导向价值。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常玉苗  成长春  
江苏作为全国经济强省,海洋经济却滞后于全国沿海地区,当前需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实现海陆联动发展。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了江苏经济与陆地和海洋产业的关联效应,结果显示,江苏经济与海洋产业的关联度远远低于陆地产业,再对海洋3个产业与陆地3个产业间的关联度进行分析,得出海洋三产与陆地三产的关联度最大、海洋二产与陆地二产的关联度最小的结论。因此,提出要增强海洋意识、海陆产业相互延伸产业链、以港口和海洋产业园作为联动纽带大力发展海洋工业以及鼓励科技创新、构建海洋产业创新体系等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佘之祥  
新中国60年以来江苏省的经济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是我国社会经济沧桑巨变的一个缩影。1949到1952短短的3年即恢复到历史最高的经济水平,1952—1978年的年平均地区生产总值增加5%左右,其间虽有过波动,总体上传统的轻纺工业、化工、机器制造、建材等发展较快;改革开放政策促使江苏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年平均保持两位数的经济增速。江苏省的土地面积仅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06%,地区生产总值则占全国的10%以上,经济总量居全国各省市第三位。在各时期江苏提出了鲜明的发展战略,不断加以调整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提升了产业层次,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在多年发展的基础上,江苏省的经济带和生产力轴线日益明朗。沿长江、沿海、沿东陇海(徐州—连云港)三条经济带是江苏省生产力发展的一级轴线,沿大运河亦有条件形成未来的发展轴。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杨竹山  
近几年来,印度利用国际局势的发展与变化,积极扩展外交领域,左右逢源,不仅借助反恐战争的良机修复了与美国的关系,同时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在同以色列的关系上取得了外交上的突破。美国、印度和以色列三个国家的相互接近是当前国际形势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对地区甚至国际形势的发展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达高,沈介楚  
关于“科技第三产业”,产业界、学术界尚无确定性概念。从广义看,整个科技事业都属于第三产业范畴。在单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科技事业主体单一,主要是从事科学研究与开发的科研机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建立,直接为推进全社会科技进步服务的科技型第三产业群将迅猛崛起,并将发展成为科技事业中与科研机构并存的新的主体组成部分,这对推动整个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加速经济、社会的进步将产生深远影响。从第三产业的促进流通与服务的社会功能特点看,我省发展科技第三产业拟取以下方针:依据“科技兴省”战略,按照省委、省政府制定的90年代全省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紧紧围绕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经济、社会效益,积极通过深化改革,放手发展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服务方式的科技第三产业实体,发展与壮大业务精湛、适应性强的从事科技第三产业的专业队伍;逐步建立起高效运行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锋  刘传哲  吴从新  许士春  
该文借鉴人类发展指数与空间距离法的思想,选用人均GDP、单位GDP能耗、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3个特征变量构建了城市低碳发展指数模型。运用江苏13个城市2005-201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纵向和横向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无锡的低碳发展水平平均最高,徐州最低;苏南、苏中、苏北的低碳发展水平具有"南高北低"的特征;从不平衡性角度来看,江苏各城市总体发展的不平衡性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苏南、苏中和苏北各城市间的不平衡性具有依次递减的特征,且这种不平衡性有逐步缩小的趋势。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顾丽敏  顾为东  
1994年,江苏率先提出并实施了经济国际化战略。经过长期发展,外向型经济在扩大经济总量、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增加税收、解决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前,坚持对外开放,不断巩固和扩大江苏开放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江苏省社科院“西部大开发研究”课题组   李富阁  徐惠蓉  汪海  姚晓霞  胡国良  章均  刁化功  孙功谦  许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丛彬彬  
文章通过对发达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经验总结,阐述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对接互动关系,并对南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南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区域经济联动的对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俊峰  
跨江发展是沿江城市扩展其经济社会发展空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城市化进程加快、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以及转型升级等推动力为江苏实施跨江联动发展提供了契机。通过对文献的深度梳理发现,江苏跨江联动发展的实质就是城市间的合作。基于上述考量,文章从探讨江苏跨江发展模式和驱动机制入手,应用博弈模型分析跨江合作城市的策略选择,得出合作是合作城市的唯一纳什均衡解的结论。由于共建园区是江苏跨江联动的主要形式,而园区的收益分配机制是城市合作的基础,对共建园区产出—分享模型的推导,诠释了合作双方的努力程度与分配比例、贡献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莉新  
江苏省在大力推进"三化同步"发展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粮食生产、现代高效农业、农民增收均有突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农村改革、新农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主要做法是大力推进思路创新、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政策创新、管理创新。"十二五"时期重点工作是组织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实施农民收入七年倍增计划,启动村级"四有一责"建设行动计划。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传耿,仇方道,孟召宜,孔令平,闫庆武  
江苏五大发展战略的提出,虽早于全国“五个统筹”,但其较为全面地体现了“五个统筹”的思路。文章辨证比较了江苏五大发展战略与“五个统筹”形成背景、客观总结了五大发展战略的江苏经验与区域特色,并以“五个统筹”为指导,科学重构了江苏五大发展战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沈峻峰  
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是后危机时代抢占先机和制高点、实现区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之策。能否实现快速转型升级,是各地面临的重大考验。2010年以来,江苏省海门市以转变发展方式为工作主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