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89)
2023(3252)
2022(2767)
2021(2705)
2020(2363)
2019(5069)
2018(5038)
2017(9068)
2016(5442)
2015(6347)
2014(6414)
2013(6393)
2012(6056)
2011(5093)
2010(5480)
2009(5143)
2008(5441)
2007(5031)
2006(4479)
2005(4115)
作者
(14084)
(11623)
(11566)
(11343)
(7333)
(5509)
(5365)
(4437)
(4429)
(4236)
(3915)
(3858)
(3852)
(3793)
(3650)
(3487)
(3468)
(3421)
(3335)
(3269)
(3105)
(2891)
(2832)
(2759)
(2706)
(2681)
(2657)
(2616)
(2428)
(2329)
学科
管理(21566)
(21012)
(16282)
(15611)
经济(15583)
(14546)
企业(14546)
财政(12030)
(9618)
(8575)
财务(8567)
财务管理(8523)
企业财务(8070)
(7883)
中国(7379)
(5757)
制度(5619)
(5619)
方法(5236)
地方(5153)
(5076)
(4729)
银行(4727)
(4473)
体制(4429)
(4348)
理论(4178)
教育(4166)
数学(4110)
数学方法(4022)
机构
学院(68042)
大学(66983)
(23924)
(23747)
经济(23037)
管理(23009)
研究(21475)
中国(19415)
理学(18319)
理学院(18142)
管理学(17854)
管理学院(17724)
(14038)
财经(13900)
(13361)
科学(12337)
(12265)
中心(11157)
(11125)
(10546)
(10248)
财经大学(9662)
(9145)
北京(9131)
研究所(9076)
财政(8916)
(8875)
师范(8812)
技术(7989)
(7924)
基金
项目(37467)
研究(30686)
科学(28054)
基金(24822)
(20364)
国家(20111)
社会(18105)
科学基金(17093)
社会科(17055)
社会科学(17050)
(15614)
教育(14891)
编号(13981)
成果(13683)
基金项目(12440)
(12350)
资助(10482)
课题(10225)
自然(9449)
自然科(9189)
自然科学(9186)
项目编号(9168)
(9096)
自然科学基金(8991)
(8902)
重点(8359)
(7988)
(7887)
(7879)
阶段(7869)
期刊
(32764)
经济(32764)
研究(26175)
(25186)
中国(20320)
教育(11693)
学报(9750)
(9644)
金融(9644)
管理(8835)
(8787)
大学(7674)
财经(7582)
科学(7146)
(7134)
财政(7134)
会计(7048)
学学(6916)
财会(6603)
(6399)
技术(5791)
图书(5328)
农业(5199)
经济研究(5193)
(4946)
业经(4879)
通讯(4450)
会通(4429)
书馆(4097)
图书馆(4097)
共检索到1253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治  
民生财政是近几年学界和实务界频繁提及的一个热门词汇,然而对于究竟何谓民生财政、民生财政的判断标准乃至存在的意义是什么等问题,却有颇多分歧。对此极有必要作出正面回应。民生财政不能简单地依托增加民生领域的支出、加大民生支出的比例而达到,必须构建一套包括财政预算制度、收入保障制度、支出方式制度、绩效评价制度在内的从收支计划的确定、执行到效果监督的完整法制体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先森  
近年来,财政民生投入规模不断扩大,范围不断拓展,打造民生财政、加快民生建设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也已成为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主要结合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从民生工作基本探索、民生形势基本评估、民生建设基本路径、民生财政基本思考等方面对当前和未来民生财政与民生建设取向及有效措施做出较为深入研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庆  
民生财政是现阶段适应政府转型、符合和谐社会要求的公共财政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民生的内涵和外延是动态变化的,在不同发展阶段,公众对公共产品数量和质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嵇明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构建公共财政体系的重要内容。近年来财政民生投入规模不断扩大,范围不断拓展,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本文主要探讨我国民生财政的理念,阐释了财政支持民生的主要领域,分析了民生财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发展民生财政的主要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财政民生支出,近年来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也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重要工作之一。但由于民生财政提出来的时间较短,在理论和实践上,还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本文拟对民生财政的内涵、主要领域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郭治琛  
2011年,山西省晋城市六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提前五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历史命题要求开启从经济到政治,从科技、教育到公民素质,从社会到环境等各个方面的现代化改造,为实现富裕社会创造和准备基本条件,这无疑对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通过构建民生财政"缩差共富",推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大作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尚希  
对于自由、民主、平等这些基本价值,已在全球达成共识。作为一种中国式表达,"民生"也是与之并列的基本价值。尽管在国际语境中没有"民生"这个词,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事实上已经表达了关于民生价值的全球共识。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民生财政不是空泛的口号,而是财政理念的转折性变化:从以财富的生产为逻辑起点,转向以财富的支配使用为逻辑起点。这改变了自古典经济学以来形成的注重财富生产,而忽视财富使用的传统观念。民生财政的职能超越了经济领域,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馨  
"民生财政"的提出,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是非常及时的。然而,如何建设"民生财政",则是一个目前尚在探索的问题,它有着许多问题需要解答。本文拟就若干最基本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现行的"民生财政"定义并不准确"什么是民生财政"?这一问题迄今尚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姜永华  鲍曙光  
民生财政是当前财政的热点话题,但理论界对于民生财政的研究仍然很不系统。本文认为,民生财政是中国特色语境下的财政运行模式表达方式,民生财政体制的构建要与当前深化体制改革、推动经济转型相联系。民生财政体制改革要注重制度化,致力于解决当前经济社会深层次问题,通过财政体制改革带动全面改革。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胡培兆  
社会主义再初级也总归是社会主义。中国建立民生财政的时机和条件已成熟。民生财政是不断增长的经济进入百姓家、让国民直接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最佳途径,也是扩大内需最便捷的高速公路。福利好了,后顾之忧消减,生活用度和质量也会提升。因此不必再以GDP的增长为考核各级政府官员政绩的第一指标,而应当转向民生问题解决得多少、解决得好坏来评价他们。民生财政,为民造福;官僚财政,为官造腐。从总体看,国家民生财政支出序列大致可为:一是国防,以强兵卫国安邦;二是科技,以利器胜天立地;三是教育,以育才兴国光华;四是医疗,以健民安居乐业;五是政府,以高薪廉洁奉公。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曹爱军  
现代化的双重任务和经济社会的转型变迁,客观要求政府从建设型转向服务型。民生政治时代,服务型政府建设意在强化公共服务的政策行动,通过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使全体国民在基本民生领域享有实质意义上的权利平等和机会公平,从而达到结果上的大致均等。因应政府发展的现实需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公共财政回归"以人为本"的功能目标,在基本民生相关领域有所作为。这样,财政功能趋向民生改善的轨道日渐清晰,逐渐聚焦于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和财政体制模式的调整。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孙春雷  
民生思想在中国历史悠久。作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概念,民生财政近年来备受政府和学界关注。本文试图就国内学者对民生财政的最新研究做一个简要的梳理,主要从何为民生、何为民生财政、民生财政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实证分析以及如何构建民生财政等五个方面进行综述。最后,在简评与展望中,笔者提出了民生财政的一个概念和用现代经济学方法构建民生财政理论体系的研究前景。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尚希  
财政部提交全国人大审议的《关于200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0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给人留下的一个深刻印象,那就是"民生财政"已不再是一名口号,而是日渐从概念变为现实。"民生财政"这个概念的提出决不是字面上的"民生+财政",而是根植于深刻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魏立萍  刘晔  
近年来,在政府各项政策尤其是财政支出的安排上,民生问题被摆上了显要位置。①下表统计数据显示,2003—2006年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不论是绝对指标还是各项相对指标都呈逐年增长的态势。而2007年和2008年各项民生财政支出则有更大幅度的增长,2007年中央财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潘永和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和压力,江苏财政在认真贯彻执行积极财政政策、推动全省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过程中,把保增长、调结构和惠民生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以人为本,落实民生优先,努力让人民群众从财政收入增长中得到实利,从公共财政政策中得到实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俊鹏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处理各级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实现各地财力均衡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手段。我国目前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虽已初步形成,但仍存在着不规范、力度小和功能弱等缺陷。为此,应借鉴国际上的有效做法,从法律上合理划分各级政府间的事权和支出范围,大力推进转移支付立法,依法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中的机构设置和监督机制,将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真正纳入法制化轨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